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七百八十二章“有人作了暗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八十二章“有人作了暗记!”

第二天按计划进行,结果是,“两本账密查”,都有收获!

小戈查哨时候,将两位分头“看帐”同志的收获秘密通知了老历。

老历悄悄报告了院长兼政委。

院长兼政委听了情况,吃了一惊,对老历说:“你们继续,保持调查过程尽量机密些,对已经发现的线索,坚决追到底!”

老历看得出来,院长对捣毁了我方“药线”的罪魁祸首,那个暗藏的内奸恨之入骨。

院长特地提醒老历:“老历同志你们知道的那位,组织上先期派来的负责秘密调查的同志,就应该在这十多个人之中。总部保卫部长跟我通过气,说是怕我脾气倔,着急,那个秘密同志就先不跟我联络了。当然他如果秘密调查真地有了收获,会立即跟我联络的。保卫部长跟我说,其后派来的的秘密调查小组,就是老历同志你们几个,一定会通过我来安排,有了紧急情况,比如说发现了什么,也会立即向我报告------唉,老历同志,惭愧啊!已经基本确定那个内奸,就在我们总院内部,可我真地是一点线索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都没发现过------”

老历听出院长的心情感觉,连忙说:“院长您这么忙,不好分心弄这个,我们既然领受了任务来了,就绝不辜负上级还有院长您的希望,一定把那小子找出来-------还有啊,院长您在大会上的讲的那一句,关于‘药线’的,我看那就是给暗藏的敌人一拳。他要一点不心惊才怪------”

院长真地是太忙,就老历跟他说话这十几分钟,院部院子门口,已经站了五个人,都是等院长接见的有急事的同志。

老历瞄见了在院门外的人影们,隐隐听见院部干事大声说话,要大家不要着急,“你们这几位,院长一定见-----”

院长兼政委说:“老历同志,我这几天,一停下来,脑子里就是那个内奸的脸------你们抓紧些,有任何需要,直接找我!”

老历起身:“院长,我记住您的指示了,我走了,按计划办。”

他出了院长室,拐弯去了自己住处兼办公室。

晚饭后,老历出门散步,晃晃他妈的*去了康复科。

总院许多同志,都知道历主任身上有老伤,需要坚持康复治疗。

他们并不知道,这是秘密调查小组的每日碰头。

秘密碰头会开始。

聂望山报告了自己的发现。

供应收支账目总数清楚平衡。但在具体细账中,有三处小问题。这小问题,其实本来不算什么,都是负责采买的同志回来报账时候,钱数出项短少,或在两三天里,或在十多天后,补上了款项。

每次短少的钱并不多。问题在于,这三次,都出现在一个同志身上。

“这个,严格说是挪用公款。如果当天回来就补上,倒可以不算,因为你带出去的钱,可以视作有你自己的一部分,公款留在家里了一部分——当然这个只能是小额钱数才行-----”聂望山解释道,“这个同志,就是前天院里大会上任命的新提拔的供给处采买股副股长肖令扬。”

小戈脑海中浮现出那个面目清秀的青年军官兴奋的脸。

三个人都看小戈。

小戈说:“我两年多前调离总院的时候,小肖同志就在这里供应处工作了。那时候他主要在供给处打杂,哪个股特别忙了,小肖就去帮手,他很聪明,腿快手快,大家都

很喜欢他。总院那时候人比现在少,供应处好几个股,都只有股长一个加一个助理------”

老历沉声问道:“你对他的感觉,之前和现在?”

小戈说:“小肖比我还小,大家以前都把他当孩子------小肖家里苦,他兄长先他参加红军,二次反围剿牺牲了。小肖现在比过去高了半个头,算长成人了-----目前他挺要求进步的,学文化刻苦,提高很快-----”

三个人都点头,也都知道,这新提拔的采买股副股长,是他们确定的需要秘密注意的十一人中的一个。

老历沉吟道:“钱数不大,却三次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又都还了,说明并非有意贪污-----这个,需要老聂你进一步调查了解。”

老聂说:“好的。”

张德功在煤油灯光下的一张纸上,十一人姓名中的“肖令扬”之后,画了一个小圈。

张德功开始报告自己的发现:“今天我看药库账。账目上,没有看出什么不对。进出数量都对得上。后来,我看出来,账本上有很小的铅笔印点。这些印点点在一些数字后面。

我记下来了。”

张德功拿出一张灰不溜秋的纸来。这是一张包装纸,常用来垫在药品箱里防灰防潮。

纸上是一些符号和数字。

张德功看着纸上记载,一句句地说明。

老历和小戈听着,脸色渐变。

两人互相看看,微微点头。

老历说:“老张,请你再说一下刚才说的几行。”

张德功又看刚才解释过的符号数字,说:“------零四消炎粉,民国二十一年三月十四日出厂,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入库------奎宁二号,民国二十一年五月十七日出厂,二十一年十一月一日入库------”

张德功念了三行,停下,看老历和小戈,问道:“这时间,对得上?”

老聂也听出味道来了,紧张地看老历和小戈,轻轻问:“这都是走的‘药线’来的?”

老历说:“是。我记得很清楚的,就有这两种,我为什么记得清楚?因为这个零四消炎粉的出厂日期,三月十四日,正好是我的生日。另外------”

小戈说:“我一个同事,得了疟疾,用奎宁治好了,正好在我们弄到一批奎宁的那段时间,这样,我留意了一下,记得那批奎宁出厂的日期------”

张德功和聂望山都微微点头。

他们毫不怀疑老历和小戈的记忆。

“药线”上,每一批药都是冒了大风险,花了大代价才弄到手,这两个在“药线”要点上战斗的同志,费了心血,对一些药品名称和有关数字的记忆,便自然地铭刻在脑海里了。

历念恩沉稳地说:“老张你再说两个前面的记载。”

张德功又看着写了符号数字的包装纸,说了两项。

小戈说:“不会错!这就是我们‘药线’过来的药品!”

老历说:“老张你查到是谁做的这个记号了?”

三个人一起望着张德功。

张德功微微摇头,又稍稍一点:“还不知道是谁。有十多人,都有机会做这种记号。而至少有五个人,最有可能做这个记号。原来的药库主任老黄同志是一个,还有他的副手,现在的住院部助理老管同志——老管调到住院部是为了保障药品的合理节约使用——,原药剂师谷

大姐,就是原来总院陈政委的媳妇,谷大姐的助手小江同志,他现在是药库主任,就是这次院里调整任命的。还有一位,”张德功继续道,“院部协理员曾二贵同志,他参与了最近一次的药库清理活动。”

这最后一位,几个人都还没见到,对其名字已不陌生。曾协理员是院长兼政委在大会上宣布任命,本人却未到场,说是到卫生部开会去了。

老历问道:“除了这五位,别的人也都有可能接触到药库账本?”

张德功说:“有可能!药库账本就放在药库里,医院里人手少,尤其是有仗打的日子,到处都忙,经常是哪里需要就要往哪里跑,除了做手术和这个,嗯,诊断的时候,一般人插不上手,好些事情,大家都学着做-----”

这就不好查了。

张德功说:“不过,我还注意到,这些账本上的小印记,铅笔点的印记,有好几次几个地方,好像是两次点上去,点在同一行之后。因为铅笔颜色的深浅不同。”

铅笔颜色的不同,指的是铅笔软硬度不同。

张德功又解释道:“咱们苏区,有一个小铅笔厂,能生产两种简单的铅笔,还好用,除了苏区政府各部门和部队指挥员使用,还能供得上苏区孩子们学习,红军战士学文化-----听说咱们苏区能够生产铅笔,我很高兴,留意了一下,正好今天看账本,就看出来了一点-----”

老聂从上衣口袋摸出一支铅笔:“我今天也开始用了,挺好的。”

老历也举一举手里的铅笔:“我觉得不错。老张,你刚说的这五位同志中,老黄同志已经调走好久了啊?”

张德功说:“是,原来的药库主任老黄,调到队伍上当了一个师的卫生部长,只是,”他稍稍有些吃力地继续,“老黄已经在上次反围剿中,在反动派飞机轰炸时候,牺牲了,当时他为了叫大家赶紧隐蔽卧倒-----老黄调走之后,药库账本上的记载中,有铅笔印记。而敌人得到内奸送的后几次情报,是在老黄同志牺牲之后。”

几个人互相看看,不用多说,先排除了老黄的嫌疑。

“调到住院部当主任助理的老管同志,天天忙得很,在两座山的一半,伤病员住院部那边,很少到另一半这边来,跟药库的联系都是写条子,老管习惯用一支破钢笔。”

老历沉声说:“这样,老管也先排除。”

“药库主任小江同志,相当长一段时间,账目就是他记载的,对于药库账本上的项目,他全都记在了脑子里,一个数字都不会错,我还跟他开玩笑,试了试,每一项,他全都记得起来。”张德功赞道,“小江有个少见的好脑袋瓜。”

老历说:“先暂时排除。”

另三个也都能理解老历说的“排除小江”的原因。因为据秘密小组掌握的上级传达情况,那个内奸提供给敌人的有关情报,并不完整清晰,而只是一些点线片断,有的,还说明了是估测而来。而小江同志,掌握的药品供应情况,远不止这些。

张德功继续:“原来的药剂师谷大姐,代理了一段药库主任,因为陈政委早就调走,谷大姐后来也调到卫生部去,算是和陈政委团聚了。从药品进项看,稍后些的作了暗记的,在谷大姐调走之后。这样,谷大姐可以排除。”

张德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另外三个人都等了一等,看张德功微皱眉头,在思考什么,便都知道,“到现在为止,就这些情况了。”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