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20章:剿灭袍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20章:剿灭袍哥

时间进入了崇祯九年六月。

国防军限期四川官府两个月答复已经到期了。事件是由四川乐山的袍哥聚众袭击国防军的交通线所引起的,国防军向四川官府的抗议,四川巡抚刘汉儒至今没有只字回复,如石沉大海一般,完全没有了消息。

对此第七师的赵率教、朱明秋向陆军总监朱万杰请示,如何应对这一局面?

四川的行动政策性很强,策略也是很微妙的,朱万杰不敢擅自决定,于是就报告到大都督府。为此,朱大典、朱万化、朱万杰三人就在大都督府商议此事。

还是朱大典对于大明官员的心理状态揣摩的清楚,他说道:“刘汉儒默不作声是有道理的,他也只能持这个态度。刘汉儒不会反驳国防军的要求,任何一个官员坐在四川巡抚的位子上也不敢反驳国防军的要求,因为第一,他们惹不起国防军,他们没有这个能力。第二,国防军列出了袍哥帮会的罪状,他们也反驳不了,他不能站在恶人一边。不管刘汉儒对于联省的态度如何,他毕竟还不是联省的官员,公然同意国防军到四川各地去剿匪,剿灭袍哥帮会,朝廷会怎么看?他的官帽子还要不要?所以他的上策就是不表态,对朝廷方面他就交代过去了。

除此之外,还有我们联省与朝廷的关系有了变化,使得大明的官员与联省打交道更加小心了。这个变化就是源于我们联省晋升赏赐爵位,它表明了我朱家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联省与朝廷的关系开始变了,这个变化是什么呢?就是从不太听话的下属向对立平等的关系上转化。我们联省已经露出了牙齿,开始示威了、扬威与天下了。”

朱大典对于形势的总结还是客观的。朱万化晋升公爵之事件,使得联省开始断绝与朝廷的关系,敌对的态势逐渐公开化了。朝廷的官员更加不会主动的联系联省,联省也更加不会在乎朝廷的感受。只有联省上交朝廷的赋税还在维持,如果那一天断了赋税,双方就彻底的撕破了脸面。

朱万化终于迈开这一步,开始扬威天下了。

朱万杰说道:“父亲说的对,我国防军进入四川各县去剿匪就是检验刘汉儒的态度,刘汉儒是否配合就可以看出他心向哪一方了。”

朱万化说道:“父亲和四弟所说我都同意。剿匪的过程中,我们要就要看刘汉儒和四川各级衙门的态度行事了。他们配合我们,我国防军对官府还是要留有余地,第一保全他们各地的官府衙门,即便抓了个别的官员,我们联省也不要设置自己的衙门,不要任命官员,保留他们的政权。第二,没有大恶的地方军也不要遣散,保留其原有的军队。但是烂透了,不可救药的军队则坚决遣散,不能让他们继续危害地方。

我们与朝廷的关系,确实如父亲所说,已经逐步走向了对立,但是现在仅存的几分和谐还是尽量的维系,维持这种关系就是向大明的官僚们释放善意,这对于联省的发展扩大有好处。

如果四川官府不配合我们剿匪,甚至有敌对行动,则在四川全面夺权,即便夺权,也要照顾朝廷的面子,保留他们名义上的省一级的官府衙门,地方政权和军队则全部接收。对于乐山县,因为其地位特殊,是我军支援康藏军的交通要道,另外,它也是袍哥闹事的起因之地,因此,对乐山县就不讲条件了,军政权力全部拿过来。”

看得出来,朱万化开始

有变化了,态度日渐强硬。

朱万杰说:“父亲,大哥,我们在四川已经掌握了不少的县。目前还都是军管的政权,此后掌握的县越来越多,总是军管就不合适了,是否考虑一个省级的衙门来管理行政呢?”

朱万化说道:“在四川官府存在的情况下,另立一个官府就过于张扬了,暂时不要考虑,还沿用军管的办法。如果我们的政权深入到成都平原,那就掌握了四川的核心了,到那时在考虑不迟。不过可以考虑任命一名第七师的副教官,再给他配一套人马,专职管理各县的官府。使朱明秋从行政事务中脱身出来。

四弟,还有一事,赵率教年龄渐高,应该该考虑他退休,颐养天年了,你问问他本人的意见。考虑一下定居的地点,可以给一个名誉的官衔品级,也可以考虑爵位,薪俸等级优厚一点,还有住房有没有难处等等。无论如何,要安排的好一些。”

赵率教今年是67岁了,身体尚好,毕竟还是年龄大了。大明没有正规的官员退休制度,联省也还没有顾及到退休之事,所以只能就事论事了,一个一个的处理,这也是有待于完善的制度。

六月初五,由陆军总监下达的,在四川全省范围内彻底剿灭袍哥帮会的命令到了第七师,在命令中,传达了大都督府对于四川地方官府、地方官军的策略。朱万杰特别指示:首个打击的重点就是乐山,对于乐山县,可以仿照长江沿岸的办法,接管当地政权,建立地方武警部队和警察,遣散当地官军,其他的武装全部强制解散,建立地方保安镖局为需要自卫的大户提供安全保护。

这就明确了,四川剿匪的起点就是乐山,取得经验后向全省进军,把四川的袍哥帮会连根拔除。

为了准备今日的行动,第七师在国防军情报部门的配合之下,在四川全省做了很多情报工作,对各地的袍哥组织、头面人物都是基本上掌握的。特别是乐山,在乐山城外就有国防军的常驻兵营,他们对于乐山的侦查也得到了当地士绅、工商人士和百姓的支持。

现在国防军掌握了更多的情报,有些事情就知道的更清楚了,年初乐山的袍哥组织数百人攻击国防军和康藏军的运输线,不仅仅是为了寻仇,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四川的袍哥帮会,是在长江航运巨大利润的驱使之下形成的,长江航运和商贸就是他们敲诈的对象,也是他们的财富来源。随着帮会年深日久的发展,他们就以商贸运输为线索,逐渐渗透到了四川的各地,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只要有商铺、有货物运输,就有他们敲诈的身影。

雅安是茶马古道的一个最重要的端点,从雅安直到拉萨,这条茶马贸易的交通线上货物运输量,是各条进藏线路中最大的,利益也就巨大。但是雅安是西康大领主、活佛寺庙的天下,这些人可不是明朝的官府,也不是明朝的官员,用金钱收买大领主手中的利益,那不是开玩笑吗?

比方说:你给领主十两银的贿赂,要的是领主手中上千两白银的利益,这纯属天方夜谭!傻子也不会上当!

所以袍哥在西康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历来比较彪悍,何况雅安没有大明的官府、官军,那些领主们自己就是称霸一方霸主,无法无天,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又一股势力来分肥,袍哥们若是敢去雅安,藏人的刀立刻就会把他们杀得干干净

净!

袍哥们既然去不了雅安,他们就打乐山的主意。乐山是雅安到长江码头宜宾的必经之路,宜宾以上,基本上没有航运的,都是陆地运输。他们在乐山控制出入康藏的贸易、货物,所以乐山的袍哥是长江航线之外比较兴旺的一个地区,是内地对康藏的这条活跃的运输线养活了乐山的袍哥。

国防军、康藏军的运输线就是这条路,两军的护路军营就驻扎在路口上,沿途的其他关键地点还有几处军营,国防军定然不买袍哥的账,整个运输线都被国防军和康藏军控制了,哪有袍哥的份,这就断了乐山袍哥的财路!

这才是乐山袍哥聚众袭击国防军、康藏军军营的真正原因。

乐山的袍哥也是人数众多的一个团伙,又有长江沿岸逃出来的帮会分子陆续加入,他们的人就更多了。这么多的人不光是要吃饭,还要吃好的,还要发财!可是钱财何来?最大的财源被国防军断了。打!结果让人家打的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打不过!怎么办?

于是他们就加大了对乐山城里商铺的盘剥,这还是不够,他们就把手伸向了普通的居民,凡是住在城里的,按人头交保护费,不交就出动打手开打,明抢!他们还不知足,在他们看来,既然城里人要交人头保护费,城外的乡镇、村庄也要交人头保护费。于是他们时不时的出动下乡,强征人头费,实际上等于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火执仗的土匪!

官府、官军就不管吗?

袍哥在四川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根深蒂固,他们与官府、官军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就是一体了,也可以说,没有官方的保护伞,他们也不敢这么猖狂!这里是大明帝国的边沿,川蜀之地历来闭塞,与世隔绝,山高皇帝远,这种官匪一家的状态谁管得了?

所以才有那一句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以治蜀后治。”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官府的支持,袍哥帮会能这么猖獗吗?城里城外的收人头保护费!如果官军真的要管,乌合之众的地痞混混那里是军队的对手?

巡抚刘汉儒非常清楚这个情况,帮会不是好东西,这一点他现在有认识了。巡抚执掌军政大权,他有权调动部队。但是调部队剿灭袍哥,他是不敢的。因为他知道结果是什么:第一可能激起兵变,还没有剿匪,自己就乱套了。第二,假定官军很听话,下去了,帮会早就得了消息,一哄而散。官军空手而回就是好样的了,极有可能官军杀良冒功,即抢劫了财物,祸害了百姓,回来还要邀功领赏!好端端的城镇码头成了灾区。不光是四川,大明的天下都是这个样,官员们心里很清楚,所以再换一个巡抚还是一样。

乐山的工商、士绅、百姓们恨透了他们,国防军要收拾这帮人,自然会得到他们的支持。所以乐山的情报网在百姓的支持之下,情报掌握的相当详细,不光是头目、舵把子,就是喽啰、打手也全部掌握,还有他们的罪行、证据、证人都掌握的很完整,为后面的审讯也打下了基础。

现在,陆军监军大人的命令来了,乐山是重点,第七师也不敢怠慢,下了大力气,朱明秋亲自带队,调一个营,包括它的临时营,近两千人来到乐山,他们要把帮会在乐山的这个毒瘤彻底的铲除!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420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