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43章:开枪为他们送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43章:开枪为他们送行

八月二十一日,日本人登上库页岛的最南端。

上岸之后,第一眼就看到了一块界碑,碑文是:“大明帝国、库页岛”左侧一行小字:“大明国防军立”。

日本人很吃惊,库页岛上虽然没有日本人,可是也有日本人来过此地,从来没有听说这里有大明的界碑,并且是国防军所立。现在的日本人已经被打怕了,他们知道大明的国防军更厉害,看来这一次很凶险。于是连忙向他们的首领报告。

这批日军的首领是武士毛利秀元,他率领300人的队伍,乘坐10艘船只,来到库页岛的任务是侦察。

毛利听到报告也很吃惊,赶紧跑过去观看。

他知道这个碑意味着大明国防军到过这里,但是这个苦寒之地会不会有大明的军队还是疑问,在他们的印象中这里还不是适于人们居住的地方。如果不是日本国内危机,他们也不会来到这里。

这就让他加了小心,他命令整队,前方多派斥候侦查,部队慢慢的前进。同时,命人把石碑砸了,拖到大海里去。

可是才向北走出去半天,又发现了新问题:前面有能够走马车的大路,看来还是新建的路,施工痕迹还在。

不得已,毛利秀元命令部队停下来,他要仔细的思考一番。若岛上果真有大明的官军,他这探路的300人可就危险了,可是就此退回又是在是不甘心。他甚至在埋怨,这里距离北海道如此之近,日本的先人们为什么不登上库页岛,也立上一块碑呢?

有公路那就是有大明的官军,否则修路做什么?现在的问题是岛上的明军有多少,军力如何?他的任务是探路,这些必须侦查明白。否则,敌军尚未碰到,自己就被一块石碑吓回去了,如何交代?

到现在为止他们已经深入库页岛几十里,尚未碰到明军,这就说明即便是有明军,人数也很少,否则这里无论如何也会有哨所,甚至的驻军。

就这样,日军在库页岛的南端耽搁了一天,分出100人看守着船只,后路还是要保护好的。第二天继续小心的向北试探。即便是撤军,也要看一看明军的实力。

他们每日行进的不多,直到第三天碰上了国防军的观察哨。当然是国防军发现了他们,他们并没有发现国防军。

这就是装备的差距了,国防军的观察哨手中有望远镜,看得远,并且一个班的人数很少,身着迷彩服,便于隐蔽。日军是两百人的队伍,加上旗帜飘扬,老远的就被国防军发现了。

公路行军当然方便,所以,日军就是沿着公路向北行进。期间日本人发现了一个小村落,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几间空房子,倒是为他们提供了方便的住处。这里的三户渔民已经被巡逻队疏散了。

到了第五日,就是八月二十五日,两军终于遭遇了。

国防军的援军到了,观察哨不需要后退了,选择地点,构筑工事,准备阻击敌军。

首先交战的是日军的斥候,国防军的作战目标是击溃敌军,把他们赶走,又不是打歼灭战,所以也没有什么计谋,过来的就打,管你是斥候还是大队人马,反正不能放你过去。

毛利秀元是知道国防军的火炮厉害的,因此,斥候派出很远。国防军隐蔽于工事之中,连露头的都没有,只有军官和观察哨在观察,日军的斥候有五人,他们当然不能发现国防军。

赖勇命令只有连特务班的特种兵可以开枪,并且只限于步枪,狙击手不准开火,择机消灭日军斥候,自由射击不必等待命令了。

特务班的特种兵射击技术是最好的,几只步枪射击也不会有太大的动静,赖勇要隐藏自己的实

力,好钢用在刀刃上。那一挺重机枪还在车上,远远的停在后方,等待时机,这可是大杀器呀!

四年式步枪的射程短,最远能打700米,最佳射程是300米以内,进入300米之后,几声零星的枪声,走在前面的五名斥候三死一伤,活着的赶紧退了回去。

毛利秀元知道碰上大明的国防军了,其他的官军没有这种作战方法。但是枪声稀疏,无法判断对方的军力,硬着头皮也要打几下,败了也要知道对方的实力嘛。

他测算了一下,他的位置到前面枪声响起的地方已经不足五里,大明国防军的炮,日本人已经没少领教,他知道自己已经在对方的炮口之下了,对方的炮弹没有打过来已经是客气了。他赶紧下令躲避,他自己也躲到了一个隐蔽处,站在一块大山石头后面指挥。公路上的日军也都离开了公路,寻找藏身之地。

赖勇没有命令开炮,也是不小的失误,他还想着尽量多的消灭敌军,等待着敌军扑上来的机会。他还守着老观念,以为日本人并不知道国防军的火炮射程。他还在设法隐藏自己的实力,以吸引敌军冲锋。

毛利秀元现在只有两百人,他也知道这是拼命。没办法,他必须要打,他要看到对方的实力。于是他派出了100人的队伍,组织一次冲锋。

日军因为受到炮火的打击次数太多了,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不会是密集的队形冲锋了。100人的队伍很分散,很有一点现代的味道了,端着火铳,高喊着口号:“板载!”向前冲去。

日军的火铳只有五六十米的射程,所以赖勇很放心,他命令道:“没有命令不准开枪!”他也看到了远处的日军本队已经四散隐蔽了,因此,他也就明白了日军知道自己火炮的射程。其实他只有两门82迫击炮可以打到日军的后队,四五发炮弹也没有太大的战果,那就静下心来,对付眼前这100人吧。

日军渐渐的靠近,赖勇在等待着100米的距离,在100的距离上日军的火力无效,自己的各种火力都可以极好地发挥威力,所有的武器都可以开火。他传令,让重机枪战车做好出击准备,枪一响就向前移动,到达出发之地。

日军终于靠近了,口号声更加响亮。这还是清军登陆日本之后,日军第一次与国防军对阵。

赖勇一声令下:“打!所有的武器全部开火,自由射击!”嘹亮的军号传达着连长的命令。国防军阵地上的各种火器一起开火。七门掷弹筒一起开炮,炮声也很猛烈;82迫击炮打击较远的目标,全部是直视瞄准,炮击的准确度还是很高;一挺轻机枪就是防御射击的主力了;步枪全部开火,就是喷子也可以打到距离较近的敌军;两名狙击手专门寻找日军的军官。

黄火药的炮弹也夹杂在其中,这种炮弹威力大,爆炸声音更大,它的最大的特点是烟雾小。

这种强度的打击,100人的日军出击部队是承受不住的。后面的毛利秀元这回看明白了,大明国防军人数不多,火力太猛。他忙着高喊:“撤退!”

“框!框!”日军的锣声响了起来,他们还是沿用着鸣金退兵,这个中国古老的传令方式。但是在炮声中,恐怕很多日军士兵听不到了,撤下来的日军士兵还没有一半。

随着日军士兵的撤退,炮击猛然间停止了,战场上寂静了不少,只有各种枪支还在射击。感到异样的毛利不由得向战场上望去,明军的一辆战车高速奔跑着冲了出来。原来停止炮击时为了怕误伤自己的战车。

这辆战车只有一匹马,马匹的前部披甲,马匹的侧面有铁板防护,驭手坐的位置很低,并且处于防护装甲之后,敌方根本

就看不到。战车上有一个旋转的炮塔,机枪的枪口从炮塔中伸出来。

在战车的奔跑中,机枪并没有开枪,颠簸的车上射击不准确,如果射击的话倒是很威风,可是纯属浪费子弹。那就有点像现代阿拉伯世界的战争了:纯属于倒霉蛋碰枪子的打法。

战车没有跑出多远就停了下来,因为发现了目标。战车刚一停稳,重机枪就开火了。

重机枪射程远,三里之内都是它的打击范围。子弹穿透力强,命中人体,就能把人打成碎块,躲在土墙后面一样被击毙,一般的砖墙根本就挡不住机枪子弹的冲击。被战车发现的一队日军士兵被打得血肉横飞!

战车又开始前进了。

国防军的士兵已经冲杀出来,随着战车前进,炮火也会随时支援战车作战。

这种兵器毛利没有见过,也不敢想象世界上竟然会有这种兵器。

重机枪本来是为了对付老毛子的,结果第一个尝鲜的竟然是日本人,这真是命中注定啊!

因为重机枪的射程远,掌握好作战的距离,加上它的防护能力,可以说天下无敌!说无敌有点过了,这个战车如果遇到火炮还是要加小心,火炮的射程还是超过了重机枪,铁弹丸打在战车上,还会造成伤亡的。

现在日军的唯一办法就是:跑!快跑!能否逃得性命就看跑路的本事了。但是到海边,到他们停泊船只的地方还有100多里,能跑到那里吗?人的体力支撑不到吧?日本人总不会各个是马拉松选手吧?

跑100里日本人支撑不住,国防军的士兵同样支撑不住,战马也支撑不住,连长赖勇也不能那么指挥。

原因是,大都督府的命令很明确:把日本人全部赶走,让他们下海,回北海道去!要避免把他们打散了,藏匿的库页岛上。眼前的这个半岛不算宽,也有六七十里的宽度,并且到处是森林,藏几个人还不容易?隐藏下来的残余日本人可就成了大祸害!这不是国防军要的结果。

因此,当日军眼看顶不住,就要溃散的时候,赖勇赶紧叫停!停止攻击!后撤一步,形成防线,部队轮班休息吃饭。

出击的国防军一直没有使用的气球此时也升起来了,用于监视敌军。现在的任务就是跟着他们,监视着,让他们登船回北海道。狠狠的打击日军的目的,就是让他们记住,库页岛是大明的国土,不能来,这就达到目的了。

其实日本人向北还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沿着日本人所说的北方领土、北方四岛那一连串的岛屿可以登上勘察加半岛。那个地方朱万化也认为应该归大明所有,但是现在不想去,那可是极度严寒之地,快到北极圈了,还是以后在说吧。

就这样,日本人在前面撤退,国防军在后面跟着,不时冲上去咬上一口。如果日本人据险要之地派后卫防守,国防军就是一顿炮击。逮着机会就上去一顿猛揍。对日军跑不了的伤员就补一枪,给他个痛快。

五天之后终于到达了半岛的南端,日本人忙不迭的登船,一清点,北上的这两百人还剩七十多个,丢了一多半。

直到登船,毛利秀元也不明白明军这是什么战法,明明可以轻易取胜,彻底的击溃他们,可是大明的军队明显是放他们一马,这是什么意思?

国防军只有几十个人,不可能包围上去吃个干干净净,如果漏网逃逸了,可就麻烦大了!百十个日本人都消灭了有多大意义?这个道理毛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

国防军在他们登船后,开枪为他们送行!这一天是九月初一,国防军把来犯的日本人赶下了大海。

--- 第343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