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42章:日军登上库页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42章:日军登上库页岛

崇祯七年八月十六日,批复热河建省的圣旨在大明日报上发表,这也是明发圣旨,昭告天下,从今以后就有了热河行省。朝堂上的大佬都搞不明白的事情,天下的士绅百姓更加弄不明白,不少人就想到了中华日报,看看中华日报怎么说,可是中华日报除了一篇祝贺的报道之外什么也没说,这就更加令人猜疑,于是世间的说法就乱了套,说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猜对的,移民海外的事情任何人都是想不到的。

祖大乐当前最忙的就是建筑城堡,大规模的城池一时建不起来,就建小的城堡。首先是热河,这里就是祖家新的窝点了,当然要好好的建,还有滦平、丰宁,这两地是热河的西大门,西面是察哈尔蒙古,那可是前线啊!之后就是多伦、赤峰、开鲁、通辽、锡林郭勒,热河的土地也着实不小啊!

......

我们暂且放下热河,因为清国在日本又有了新的行动。

清国年初占领了本州岛的岗山(原名冈山,清国占领后改为岗山)以西地区,就开始消化整顿这一地区,军事行动暂停下来。后来采纳了李定国的建议,清国开始扶植日本的黄巾军,用黄巾军搅乱日本的局势,为了让黄巾军充分的表演,静观日本的混乱,军事行动停止了很长时间。因为减小了外部压力的日本国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打内战,所以清国的军事行动一拖再拖。

由于清国的大力支持,岛津元弘的黄巾军迅速壮大,现在已经可以和幕府军面对面的摆开阵势大战了。战争规模逐渐扩大,并且越来越惨烈!伤亡数字逐日攀升。幕府和黄巾军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敌,他们双方也都忘记了他们敌对的原因,现在不是为什么要打仗?而是如何战胜对手的问题了。

本州岛上现在就是一个乱战的局面,黄巾军活动的范围很大,几乎遍布了本州岛,名古屋以西的地区基本上在黄巾军的控制之下。

直到进入了八月份,皇太极等得不耐烦了,这才开始了下一步的行动——占领四国。

清国占领四国的行动太容易了,因为那里是黄巾军的大本营,只要通知一下,黄巾军就会立即撤出。一边是黄巾军撤退,另一边是清军登陆,战斗还是要打的,但是打的不是黄巾军,而是借机大开杀戒。一方面大批的屠杀日本人,达到“减丁”的目的,另一方面给人以激烈作战的假象,以为黄巾军的抵抗有多么的顽强。

黄巾军只用了两天就撤出了四国岛,可是清国的屠杀却干了十几天,四国岛上本来人就不多,战乱死掉一批,黄巾军带走一批,清国再杀一批,结果四国岛上的日本人几乎没有了,这里被杀的最干净。

国防军的顾问团很高兴,对登岛作战部队大发奖金,以资鼓励!反正这个年代也没有人喊“某某惨案”什么的。只要清军杀倭寇,国防军的奖金那是“大大的有”!

清国占领了四国之后,还是老办法,又停下来,消化稳定这一地区,建立政权,分配土地和奴隶。

“四国”二字对于清国来说没有什么意义,还让人感到混乱,有点国中国的意思,于是更名“中满岛”,中满岛加上冈山以西的占领区和在一起建立中满行省,下设县乡政权。

皇太极给黄巾军下令让他们继续猛攻,争取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控制本州中部最繁华的地区。

四国岛的易手对于日本国的内战没有太大的影响,一方面四国在日本的地位微弱,另一方面四国本就在黄巾军的控制之中,所以幕府并不在意,再说德川家光也顾不过来。

清国的地盘一天一天的扩大,日本内战的区域就越来越小,也就越来越激烈了。

岛津元弘想到需要为建立未来的满洲国作准备了,时机也差不多成熟了。他还有一个最大的心病,那就是日本天皇,当然了,现在不能叫天皇了,被称作大公,他连国王的称号都不敢担当。由于大公家族的特殊性,延续性(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了),只要有大公在,满洲国的大公位子就轮不到岛津元弘去坐,这

是岛津无法接受的。

权利使人野心膨胀,也让他胆大包天,他想了几天,权衡再三,还是向他的亲信死党下达了命令,命令他们乘乱杀掉大公家族所有的人!要灭族!然后把罪过嫁祸于幕府。为此,就要设法在江户、京都地区造成混乱,乘乱行事。

岛津也准备了更进一步的阴谋谋划,那就是灭口,凡是参与谋杀大公的人全部要灭口!这个尾巴不能留。无毒不丈夫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有了岛津的这个指令,战火迅速向江户、京都地区蔓延,德川家光在苦苦支撑的同时,也感到了末日即将来临,他又抽调一批亲信,带上一批部队前往北海道,真的要准备退路了!

......

库页岛的南端像是一个迈步行走的人,两腿之间就形成了一个海湾。黄海舰队陆战二团的一个连今年(崇祯七年)年初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建码头、建城堡,所以随着他们而来的还有一个工兵连,并带来了大批的建筑材料和工具。

他们登陆的地点就是这个海湾,陆地上这里是一个极小的平原,一条小河流经平原,从这里入海,周围的山地都不高,类似于丘陵地带,山上是大片的森林。在这里建基地是个极佳的选择。他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建设了码头,一个岸防炮的炮台,装了两门岸防炮,择一高出修建了一个小城堡。建筑用的石料、木料都可以就地取材,他们又运来了钢材和水泥,因此,城堡极坚固。

城堡定名“南库页城”,城很小,是方形的,边长不足一里,有两个城门,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小城距离码头只有两里多,小城与码头就成了这一个连的军事占领区。

到了夏季,黄海舰队考虑到他们孤军在外,兵力单薄,为他们争取到了两挺新研制的重机枪。这种重机枪很笨重,可以装在马车上,那就成了一部战车,也可以固定在阵地上。他们把其中的一挺放到了城墙上,另外一挺保留在战车上。

库页岛的气温不是特别的冷,因此,当地还是有居民的,多数是渔民,也有农民,全部是汉族人,只是人数太少了。在这几个月之中,他们基本上巡视了库页岛的南部,几百里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小村庄。比较理想的是岛上没有土匪,否则他们还要做剿匪的工作。

随后,辽宁派来四名文官,依托着南库页这个小城,建立了县衙门,就叫做库页岛县。

城堡和码头建设完毕之后,不但工兵连并没有撤退,并且又运来两百名劳工,开始修建南部地区的几条主要的公路。与其说是公路还不如说通路,只要军车能够通过即可,是极简陋的路,它的作用还是用于调兵防御。

这个连驻扎在这里,按照大都督府的意图,他们的作用就是防日本人的。

守在南库页岛的部队只配备了两艘船,一艘西洋战舰兼做运输船使用,岛上的给养物资全靠他运输,船上的水手,炮手一共30人。另一艘是早期使用的快速通信船,配水手五人。这艘小船用来执行近距离的任务,兼做巡逻。这个小船有个优点,就是速度极快,一般航速是25节,最快可以达到30节。它有一个极简单的蒸汽轮机的动力(汽轮机可以做的很小),不使用的时候用杠杆将螺旋桨抬起来,使用的时候放入水中,有一个极小的锅炉。

这里没有配备机器动力的快艇或者炮舰,原因是,到了冬季沿海将封冻,船只就无法靠岸了,到那时候那艘大型的西洋战舰将转移到元山港,那里是海参崴的舰船冬季的临时锚地。那艘小型的通信船就被拖到岸上。机器动力的船只为了保护螺旋桨,需要专用的码头设施才能拖到岸上,因此就不方便了。这里极少有战斗发生,通信船上有一挺轻机枪一般也够用了。

因为南库页岛常驻的兵力太少,只有一个连,所以最好的防守就是事先警告日本人不要过来,没有战斗发生是最好的防守。因此,当那艘大船,就是西洋战舰,在闲暇时就不时的派它到北海道的沿岸巡视一下,在日本人面前扬一扬威,武力震

慑一下。也许是这个行动有所作用,南库页岛一直很平静,还没有发现过可以报警的情况。就连日本渔民也都躲着南库页岛这个方向,从不到这边来打渔。

可是,崇祯七年的八月二十一日这一天,毫无征兆的一场战斗即将发生——日本人登上了库页岛。

驻扎在库页岛上的守军不了解日本国内的情况,不知道日本人为何而来?实际上是由于德川家光加紧整顿经营北海道的命令,和增派军队的结果,更北边的库页岛就成了日本人的更安全一些的退路。库页岛上没有日本人,国防军兵舰频繁的巡逻日本人虽然知道,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库页岛上有国防军,在日本人的心中,库页岛是极端的苦寒之地,正常情况下他们不会来的。这些情况就导致了日本人派出一支先头部队,到库页岛进行试探侦察,这就是战斗发生的原因。

日本人登陆的位置是西侧的那个半岛,它距离北海道最近。国防军的大船(就是那艘西洋战舰)不在,到海参崴运输给养去了,小船在南库页城的码头上。

日本人登陆地点到南库页城有200里的距离,由于灯光通信的限制,国防军在这个半岛上的观察哨距离日军登陆地点还有七八十里的距离。

国防军这一个连陆战队驻军的常规兵力分布是:码头上驻守一个班,左右两个半岛各有一个班的游动观察哨,这就用去了一个排的兵力了。

另外一个排负责向其他方向派出的巡逻队,还剩下一个排的兵力留守在南库页城中作为机动力量。兵力太少了,偌大的地区有点看顾不过来。

日本人登陆两天后,就是八月二十三日,国防军的巡逻队发现了日军,从目测观察来看,日军有大约200人,武器以火铳为主。

巡逻队人太少,没敢贸然接近,只是在远处监视,同时向南库页城报告。连长赖勇给巡逻队的命令是:继续监视,步步后退,避免交战,等待援军,因为他们的力量太单薄了。此外还有一个任务:在这个半岛上有一个小渔村,住有三户渔民,巡逻队要负责疏散他们,避免人员伤亡。

南库页城是有无线电报的,他们立即给海参崴的舰队基地报告,这个敌情很快就传到了大都督府。

现在的南库页城里有一个排零一个班的兵力,赖勇赶紧下令其他方向的巡逻队返回南库页城,他带领一个排前去支援,城中只能留下一个班了。好在码头上还有一个班可以互相照应,其他的巡逻队也在陆续的返回之中。

连级有个直属排,有50人,把炊事班、辎重班的部分人员留下辅助守城,特务班、工兵班、火力班(有两门82迫击炮和一挺重机枪)合计36人全部带上。排属火力班有掷弹筒4门,轻机枪一挺。每个班还有一门掷弹筒。

统计在一起是:82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一挺、掷弹筒7门,这就是这次出击的全部重火力了(巡逻队还有一门掷弹筒)。

每个班都有八支四年式步枪,合计在一起有三十多支步枪,其中特务班有两支狙击步枪。

此时,那两挺重机枪就成了最大的依仗,城中留下一挺可保城池的安全,出击的这个排带上一挺,是装在战车上的,这一战就看重机枪的表现了。

此外,用黄火药填充的炮弹,已经有了第一批的试验用品,今天他们就带了一批。

在他们出发之前传来了大都督府的命令:不要攻击倭寇的船只,给他们留一条退路。

得到这个命令,连长赖勇急忙命令召回通信快船,这是他们现在唯一的一艘船,已经给他们下达了任务,就是攻击敌船,尚未出发。

大都督府的命令很明显,他们担心日寇的残余滞留于库页岛,那会带来数不尽的麻烦,不如保留退路,让他们全部撤出,全歼这200名倭寇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值得庆幸的是,沿着半岛的东侧的公路已经修建完成,国防军的战车通行无阻,并且可以快速行进。

--- 第342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