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331章:新版满洲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331章:新版满洲国

日本国还是太小了,黄巾军的举动很快就惊扰了日本全国,黄巾军的矛头指向了大名,也就指向了幕府将军,对德川家族构成了威胁。大敌当前,内部稳定至关重要,于是德川家光立即组成剿匪大军登上四国岛对黄巾军进行围剿。四国岛比九州岛还要小,长边不过400里,狭窄处只有几十里。在这么狭小的地域上黄巾军没有回旋的余地,自然是一开战就吃了亏。

吃了亏的岛津元弘只好逃走,于是就带上人马渡海上了本州岛。来到本州,他到处流窜的同时,又到处宣扬:大敌当前,幕府对清国无能、割让土地,却热衷于打内战!废除大名的口号也不敢提了。

应该说岛津元弘很有一点政治头脑,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口号。

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使者联络将军幕府,要求招安黄巾军,让他们上抗清前线。典型的两面派作风,一边骂幕府,一边求饶。

大敌当前,为了多一份抗清的力量,德川家光就同意了招安黄巾军,并且命令他们上前线抗清。

这就是李定国在冈山抓到了黄巾军俘虏的缘由。

黄巾军的败将石田三成跑回了四国岛,见到了岛津元弘。因为黄巾军已经被招安,所以岛津又回到了自己的老窝——四国岛。

听完了石田三成的禀报,这一战黄巾军损失了三千之众,岛津元弘气得大骂石田三成,说他是猪脑子!几个大耳光就打了过去,“八嘎!八嘎!”的骂个不停。

岛津元弘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那个意思很明显:黄巾军抗清是做个样子给幕府看的,这个猪脑子竟然当真,真的去抗清了!

石田三成站的笔直,嘴角流着血,“哈伊!哈伊!”的不停的哈伊。

......

李定国掌握这些清国的情况很有价值,他当即就写了一份文案,呈报给代善,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日本黄巾军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及策略,他说道:

“我军占领冈山之后要整顿消化这一地区,并且下一步的打算是攻取四国岛,为此,我建议修改一下计划。第一是延长这一阶段的休战时间;第二是攻击四国岛之前设法通知黄巾军放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东瀛人内部对立的各派势力。

延长休战时间,就是减小对于东瀛的外部压力,外部压力小了,内部的斗争就会加剧,让他们内斗。为此,也可以派人联络黄巾军,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战乱中粮食和日用品最短缺,我们就可以支援一些粮食、布匹等日用品,甚至还可以支援给他们一些缴获的武器,例如长矛、大刀、火铳甚至是火炮,让黄巾军壮大起来。四国岛是黄巾军的大本营,我们进攻四国时,要放走他们。

有了东瀛人内部激烈的内斗,我们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控制、征服整个东瀛。”

李定国的这个意见得到了清国上层的认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谋略,何况放慢节奏,能够更好的消化占领地区,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清国手中有黄巾军的俘虏,联系极为便利,从此就开始了收买黄巾军的工作。甚至允诺,清国占领整个东瀛之后,可以让黄巾军建立一个傀儡的满洲国!

新版本的满洲国极有希望诞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清国开出的空头支票。不过就算存在一个傀儡的满洲国,对于清国在东瀛的统治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表面上有一个日本人的家,可以缓解不少矛盾,日本人还是太多了,一时杀不干净啊!

还有一个日本天皇的问题,让日本人自己处理,比清国、大

明出面处理要好的多,毕竟他是日本人心中的神,可以避免很多后患。

......

在这期间,清国的上层对于民族问题终于讨论出了办法,有了新的决策,他们借鉴联省的办法,搞单一民族,这样有利于各民族的认同,减小分裂国家的意识。这个单一民族就叫做满族,包括八旗的女真族人和依附于他们的汉人、科尔沁蒙古人、被他们收为奴隶的日本人。总之目前生活在南满岛上的所有人都是满族人。

在语言上,女真人的语言称为满语,被定为国语,蒙古语、汉语同样是清国的合法语言。人们的名字,按照这三种合法的语言来命名的均为合法名字。

满文为清国标准的国语文字,同时蒙文、汉字也都是合法的文字。

清国原有的八旗依然保留,作为户籍管理的依据,奴隶不在旗籍,编入另册。汉族人数不多,都分配到八旗中入籍。

蒙古人另外编出蒙八旗,地位与满八旗相同。两个八旗的户籍由宗人府统一管理。

他们的这个民族政策比原本历史上进步了很多,女真、蒙、汉这三个民族的人都取得了同等的地位,差异仅仅体现在爵位、官府品级上了。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人数最多的日本人成了下等人,不在旗籍。

......

清国虽然还没有登上四国岛作战,但是九州岛上大批逃离的流民和后来幕府军围剿黄巾军的战乱,也给四国岛带来极大的损失。

日本的四岛中,四国是最贫瘠的一个岛,它的中间地带都是山区和森林,只有边沿地带有一些良田。岛上最富庶的地区就是冈山对面的高松地区,也不过方圆五六十里的范围,实在是微不足道。从县治的数量也可以看出其贫瘠的情况,四国岛只有四个县,比他略大的九州岛有八个县。

在这个岛上的黄巾军定然是非常艰难,因此,充当信使的黄巾军俘虏带来的清国的书信,就成了岛津元弘的救命稻草。对他来说这就是天上掉馅饼了,清国给粮、给刀枪,还许诺支持他建立一个统治日本的清国属国!管他是不是傀儡,拿到政权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否则靠他自己,造反成功的希望太渺茫了,掉脑袋的希望却是大大的!

双方一拍即合,他立即派出使者联系清国,高高兴兴的去当日奸了!被他出卖的就是日本国!

使者就是石田三成,他来到了冈山,他是五天前从这里逃离的,代善和李定国接见了他。他此来的目的就是落实清国所能给的援助及承诺,这些都要落到实处。

石田的汉语差点,为了不误事,他还带来一个翻译。

其实大家都明白,所谓落到实处,也不过是口头上的事情,日后反悔也是没有办法的。因为这种协议对于清国无所谓,对于黄巾军这可是卖国的证据,因此,任何协议均不能白纸黑字的落在纸上,双方签字画押,这是绝对不行的。

那个傀儡国他们是第一个要关心的,因此,石田三成问道:“上国代将军,上国支持我们夺取政权建立国家,那么对于这个国家有什么具体的约定呢?”

代善答道:“这个国家是我清王国的属国,因此,他就是大公国,国王就是我清国册封的大公。至于这个大公是岛津元弘来做,还是现在的东瀛王(天皇)来做由你们决定。大公国的国名就定为‘满洲国’,国土只能是现在东瀛国的某一地,地点和大小现在都不能定,要看当时的情况。”

“满洲国”,这可是日本人最喜欢的名字了!日本人听了都会有亲切感!

属国就是傀儡国,好听点罢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定,不过也可以估计一下,日本国的好地方,大部分的国土都是清国的,这已经确定无疑了,还能有什么好结果?能给个立足之地就是恩惠了。石田叹息一声还是不甘心,他继续说道:“代将军,我黄巾军一方要求至少有十个县的地盘,可以吗?”

日本国是一都、一道、两府、四十多个县。那“一道”很大,就是北海道,北海道面积不小,差不多是九州岛的四倍,只是因为那里寒冷,在日本属于地广人稀的欠开发地区。其实从气候上说它与中国的辽宁差不多,不是很冷的。

代善想了想,其实这还是个虚数,一个县有多大还不是清国说了算数,说道底,协议都是虚的。因此,他非常痛快,说道:“可以,不少于十个县。”

石田长出了一口气。他又问道:“代将军,清国给我黄巾军的援助都有什么?数量如何?”

“我们既然合作,就不会让你们饿死、冻死。原则上按照你们的实际人口数字,和实际需要补充。数量总要有一个,就是当你们严重缺粮的时候,我清国补给你们每人每年50斤粮食,一丈布。这是个极限数字,一般不至于缺粮太多。你们自己也不是一无所有,作为补充,这个数量可以让你们丰衣足食了。兵器按需要供应。我想这个条件很优厚了吧?”

黄巾军充其量也到不了十万人,几万石粮食清国还是拿的出来的,他们还有国防军的后盾,怕什么?

“代将军,可以支援我们一部分火铳、火炮吗?”

日本人已经大量的引入西洋火器,在重视火器这一点上要强于大明的官军,所以他们很渴望获得火器。

代善说道:“可以,我们在东瀛作战缴获的火铳可以支援你们一批。你们现在有火炮吗?”

“还没有。”

“这样的话,火炮暂时不能给你们了,你们手里贸然出现火炮,幕府就会怀疑其来源的。所以,等到你们在战斗中缴获了火炮之后,再支援给你们。哪怕少量缴获也可以。这个道理你可明白?”

“是,我懂了。另外,代将军,你们不会要求我们公开的站在你们一边作战吧?”

“哈哈!你想多了。如果你们公开站在我们一边,那还有什么用?还不如我们自己增兵来的好。

你们在东瀛的公开态度应该是东瀛人多数人的态度,目前你们就要坚决地抗清,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得到多数人的支持,才能扩大队伍。到了后期,东瀛眼看要亡国了,你们再转变态度,主张抗战就要亡国灭种,为了保住东瀛,就要暂时投降。”

这就是日本版的“曲线救国”。

李定国补充了一句:“你们的抗清是喊口号,口号喊得最响亮,但是不放一枪,让别人去抗清。你们还要不停的骂幕府抗清不利,丢失国土,是亡国幕府,是投降派,是日奸,与清国有勾结,内部腐败等等。只有这样你们才有理由向幕府进攻,在内部找他的弱点狠狠的打。如果幕府出兵征缴你们,你们就喊:‘幕府不抗清,专打内战!’懂了吗?”

这种教唆有点太阴损了!

“如果真的有抗清坚定分子加入到我黄巾军中,他们会主张抗清的,我们怎么办?”

代善说道:“喊着抗清的口号动员民众,加入进来的当然是抗清分子,但是,对于骨干,活跃者,不听话的人,就要给他安上一个清国奸细的罪名,坚决杀掉!否则会干扰你们的。”

这招更损!

--- 第331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