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327章:岳西军练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327章:岳西军练兵

在李岩的等待中官军始终没有再次组织进攻,这是由于官军队伍出现了意外:粮草辎重被烧毁了大半。

前方的战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官军频繁的向前调动部队,就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辎重。辎重队原本跟随在大队的中后部,就是说辎重之后还有部队。但是前边的战斗需要调动后部的部队,于是辎重队就靠边停放,让出大道,让后面的部队通过,到前方参战,于是辎重队就成了大军的尾部。

恰巧这时从侧面山中迂回过来的一斗谷到了,他的八百人的队伍出现在辎重队的侧面。

明军一般都没有专门的辎重队,他的辎重只有少量的看押粮草的队伍,其余都是临时征调雇佣的民夫。

一斗谷一看机会难得,也不需要等待了,驱动兵丁一哄而上。接近辎重队的车辆后,先打出一波的手榴弹,炸他个人仰马翻,这八百人的队伍就杀入了辎重队。突然袭击加上手榴弹的威力,他们很快就杀散了看押的官军,就开始一堆一堆的聚集这些粮草车辆,或三五辆车,或十几辆车被聚集成堆就开始纵火。由于是春季,天气依然严寒,辎重中还有很多柴草,正好成了引火之物,把重点的粮食车辆夹在中间,大火就燃烧起来。拉车的马匹也就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一斗谷并不恋战,他点燃了粮草,就带着队伍翻身又撤到侧面的大山之中去了。

官军的粮草被烧,顿时就陷入了窘境,如果继续进兵作战,尚不知道胜负,胜了当然可以到岳西县补充粮草,要是败了呢?那就要饿肚子了。行军打仗谁能保证必胜?更何况刚才的那一战,刘元斌已经知道了岳西军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视的。两万多人的大军所需粮草也不是个小数,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吧?

退兵就成了官军唯一理智的选择了。所以,现在的刘元斌考虑的是如何安全退兵,而不是进攻。

这就很有意思了,交战的双方,同时考虑的都是退兵。不同的是李岩在考虑如何把官军引入大山深处,以便于找机会再吃他几口。

由于通信不便捷,现在的李岩还不能知道一斗谷已经得手,仅仅是等待和猜测,因此,他绝对不敢贸然进攻的。

双方的部队仅仅对持着,没有交战,也分别的埋锅造饭,吃晚饭,等待着天色黑下来。偏偏的又是十四日的晚上,正是月光最强的时候,双方都存了心思:乘着月色退兵!

以前我们说过,古代的人很多都有夜盲症,对于有夜盲症的人,有没有月光是一样的,他们到了晚上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看不到,这就需要有人引路,或者拉着马匹尾巴,扶着车辆行走。好在没有夜盲症的人可以看清道路,所以月光依然是夜间行军的好条件。

于是奇怪的一幕就发生了:入夜之后双方的队伍都是人衔枚、马带嚼地悄然后撤。“人衔枚”就是每人嘴里咬着一根木棍,以达到禁止说话的目的。

如果其中的一方有夜战能力,并侦查到对方连夜后撤的信息,一场夜战追击定然会大获全胜。只可惜双方都没有这个能力。

到了第二天,双方的斥候都禀报,敌方的大军撤退了!

刘元斌更是疑惑不解,自己丢了粮草退兵,岳西军打了胜仗为何退兵?不会是有什么诡计把?

李岩则是心中清楚,敌军的粮草丢了,一斗谷立了战功。但是进攻的想法他却绝对没有,他没有这个能力,眼下部队的状态,一进攻就会露馅。于是他只好屯兵驻防,不断的侦查官军的动向,等待官军退出山区。

一场官军围剿岳西的行动就这样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十日后李岩撤兵回到了岳西城,老回回非常高兴,为李岩设酒宴接风,庆祝胜利。

贺一龙、一斗谷、贺锦等有功的将领也都应邀坐到了老回回的首席桌子旁,场面非常热闹。

趁着这个机会李岩提出了练兵的问题,他说道:“侯爷,我这是第一次带兵与官军对阵,不到军前真的不知道军阵的重要,倘若我军真刀真枪的

与官军对阵,胜败还是未知呀!我岳西军只有侯爷的麾下可以摆出军阵,这样的军队再多也是不堪大用。既然知道了短处,今后就要努力练兵,军阵的演练还要仰仗侯爷来调教。今天各位头领也在场,莫不如侯爷训示一下,各位首领都要督促努力才好。”

马守应说道:“李公子不妨放开了明说,也让他们知道这个道理。”

李岩的话没有点明各个首领部下的弱点,不肯直接说出要害,是照顾到他们的面子,李岩手中并无权柄,也不能直接发号施令,所以说话就委婉。马守应感觉到了,所以才让他直说。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岳西军的聚合是极松散的,马守应本人也没有发号施令的绝对权威,当然也无法给李岩什么权柄。

李岩思考一下,站起身来,面向所有的人就说话了,他说:“各位首领,既然侯爷有令,我就要直说了,如果伤了哪位的脸面,我这里一并道歉。

这一次我军两路出兵,革里眼的一部靠的是地形选择的好,给官军一个突袭,加上石头、干柴、手榴弹的威力和军士的勇猛而取胜,战果显赫,首功应该归功于贺将军指挥有方。

潜水这一路,得益于抛石机初次使用,官军没有防备,此外就是一斗谷之部端了官军的粮草辎重,这才侥幸获胜。

我令部队列阵于山岗之上,还不准出击,这是为何?其原因就是我们的部队不懂得军阵,列在那里不动,还可以装一装样子,吓唬官军一下。如若移动,无论出击,还是后退,我军将会自乱。官军的攻击军阵各位也看到了,若真的双方交手,则我军必败无疑!原因就是我军除了侯爷的部下之外,均不懂军阵。

这也是我军得胜之后,我反而命令后撤的道理。后撤就是暂时脱离接触,延缓时间,并且做出随时撤兵的打算,减少损失。我军得胜了,当晚反而连夜撤兵,也是这个道理。与官军相比我们的军力太弱了。

由于一斗谷的得手,而避免了两军的进一步交锋,所以我军得以胜利而还。纯属侥幸啊!各位想一想,我们不练兵行吗?如果再有第二次交锋,就不会有这些侥幸了。”

这一番话说的语重心长,也说出了根本的道理,众首领一片默然,他们听懂了,不练兵的确不行。

李岩又说道:“演练军阵,我不在行,侯爷的部下就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这件事还要侯爷辛苦一点,领着练兵。练好了,我岳西军就是一支强军。练不好,我们就是山大王。

我还要说一点,这个军阵,只是对官军有效,对上花皮还要另想办法。你们有不少人在怀宁遇到过花皮,也领教过花皮的火炮,你们可以想一想,这样的军阵对上花皮的火炮,还有用吗?

军旅之事,变化无常,我们也要多动脑,多想办法。但是各种办法都是基于我们手中有可用之兵,带着一群乌合之众,纵有千般的妙策也毫无用武之地。”

其实还有一个整军的问题,一支部队需要统一的军令,统一的指挥,但是这个问题太敏感,牵扯到各位首领的权利、利益,这不是一个外来人可以左右的,还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因此,李岩是绝对不敢提的,他只是希望在今后的实际战争考验中有人能认识到,自动的形成统一的意见。眼下的岳西军就是这种松散的状态,也有点原始民主的味道,在这种民主的前提下搞出一种制度来,只要切实可行,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一切还要看演化。

从此,岳西军就按部就班的开始练兵了。也正像李岩所说,他们演练的军阵对上花皮还是无用的。李岩还没有洪承畴那种水平,洪承畴的兵已经在实战中逐渐懂得了热兵器的战法,研究出不少应对的策略。不过按照李岩的办法,他们吃几次亏之后,也会找到不少的应对之策。

在练兵的同时,李岩还是带着兵在不断的扩大山区中的势力范围,开辟新的道路。现在老回回和众首领也理解了李岩经营山区的意义,也都全力的支持和配合。

老回回在大别山区发展壮大了。

......

崇祯七年的新年过后,朱万化在台湾就开始关注科研、工业和教育等事务,朱家一系的科研、新产品研制已经走上自己的轨道,即便没有朱万化的过问,他们自己也能正常的发展。实际上这就是朱万化追求的目标,靠先知先觉发展的东西太生硬,有时会与当前的时代格格不入。

比如现在,基础的标准化工作就做的很好了,各种基本的度量都有了标准的依据,并且有基本理论的支撑。看到这些,朱万化感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再拖了,这些知识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有传承还要有发展,要成体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及其人才要有它的社会地位。就像传统的国学有秀才、举人、进士一样,也要赋予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以相应的地位,不能继续不承认他们,贬斥为**技巧,雕虫小技。这些都与教育体系有关。

为此,他找来朱万文、孙和京这两个科学教育的负责人共同讨论,研究办法。

由于朱万化的逐步引导,朱万文转向政治治理方面,所以科学教育这一块,朱万文现在只是名义上的头目,很多具体的事务都交给了孙和京。

朱万化对他们说:“科学技术与策论八股、诗词歌赋都是学问,都要等同的对待。第一步就是要改革教育,第二步是学位称号。这两个都要改,只有这样我们努力发展的科学技术才能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教育怎么改?我的想法是设立三个级别的学校体系。就是初级学校、专科、高等学校。

初级教育学习的是基础的通用学科,我们传统的识字、历史、策论、诗词歌赋都包括在这一级之中,此外,还要学习珠算、算数、物理、化学、地理、农业、牧业、工业等等的基本知识,总之一句话,就是常人应该具备的知识都要懂得,不能成为书呆子,原则上我们的年轻人都应该经过这个教育。我会给你们提供一个知识结构的大纲,按照这个大纲,你们组织人力编写教材,定出学制,原则上十六岁左右应该学完这些初级知识。具备这一级知识的人,应该给一个社会、官府认可的学位和证明文书。

专科教育是为国计民生的各种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比如工厂的技术员、农牧场的农艺师、各级政府的官员、雇员,他们是社会的主力,需要的人数也特别多,只有经过专门的学习才能够适应需要。他们同样要有学位和证书。

最后就是高等学校,它培养的对象是国家的高等级人才,需要特别精专的高等级知识,也要给予更高的学位。

有了新的教育制度、学位之后,科举就应该废除了,秀才、举人等名称也就不要再延续下去了。”

孙和京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分步来做,现在我们的几个学校应该属于专科教育了。那么先成立两个组,一个初级教育,一个专科教育。初级教育确实很迫切,它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别的也无从做起。”

朱万文说道:“还有教师,这些学科都要有教师,现在具备这些知识的人都在工厂和学校中,我们可以在他们中间招收一些学员,成立一个培养教师的专科学校,我们的教师就有了。”

这就是师范学校了。

朱万文又说道:“废除科举的话,现在还不能说,否则会遭到天下读书人的反对。所以我的意见是,我们干我们自己的,在我们的势力范围内用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承认我们的学位,以后慢慢的人们就认识到我们的学位了,也承认新学位的地位了,老的科举地位自然就降低了。习惯成自然,要比强行废除科举强,起码我们不能无缘无故的设立那么多的敌人。”

朱万文的确进步不小,已经不是书呆子了,考虑问题全面的多了。

朱万化说道:“对,这个办法好!到了科举考试之年,我们照样办科举,与天下读书人为敌的事情千万不能办!但是我们任用的官员不完全凭进士、举人的身份,慢慢的冲淡它。”

--- 第327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