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326章:岳西军VS官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326章:岳西军VS官军

贺一龙,选择了一处地形,把五千人的队伍都埋伏在山上峰顶的背面,隐藏起来,这一处山峰的前端有一个突出的高峰,对面来的官军斥候不容易攀爬,因此,也就不容易发现这里的伏兵。

官军的领兵参将单忠,已经经过了一次埋伏战,损失了三十多人,他也是加了小心,多派出斥候前面探路,降低了行军的速度。但是,他也没有过分的害怕,埋伏不是也打过一次了吗?即便再有埋伏,也不过如此,因此也是催动人马继续向前行进。

时间临近中午,部队也该埋锅做饭了,但是看着眼前的山路过于陡峭,不是休息之所,也想再赶一段路,前面或许有合适的位置。

他对部下下达着命令:“这里山势险要,快速通过,到前面寻一处平坦之地,歇息吃饭!”

其实他们已经进入了岳西军的伏击地点,只是岳西军在山顶的另一面,没有露头而已。

岳西军的埋伏也不是无懈可击,前面的斥候终于发现了山上有人,于是吹响了牛角号,“呜,呜”的短促号声发出了警报。单忠立即警觉起来,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向山上警戒,并且派出部队,抢占路旁的高地。

贺一龙见到已经暴露了伏击的行踪,就命令部队登上山头开始进攻。此时,岳西军埋伏的这条山沟,有三四里长,敌军进来一半,就是两里左右,进来的敌军估计有两千人,大头还在后头。不是很理想,但是能打击到两千官军也很不错了。

山上、山下的旗帜飞舞,号角声声,显然是各自在传达着命令,不多时,山上的石头就滚下来,还夹杂着已经点燃的干柴,现在正是初春的季节,山上的柴草干燥,遇到火就能燃烧。

单忠一看不好,前面中了埋伏,赶紧传令后撤,可是那里还来得及,好在单忠本人还没有进入埋伏圈中。

随着石头和干柴的滚落,山上也是喊杀声大作,数千岳西军顺着山势就杀了下来,单忠再想整队迎战已经不可能了,前面退下来的士兵冲乱了后队,山道本来就狭窄,整队更是不可能,已经是兵败如山倒之势。

单忠长叹一声,也下了战马,混乱的山道上骑马是不可能的了。他一边命令后撤,自己也就向后跑去。连主官都跑了,其他人更是无心作战,于是山道上就乱了套,人马自相践踏,不用别人追杀,自己人的踩踏就会造成不小的伤亡。

从山上冲下来的岳西军,不少人手里都有一颗手榴弹,从山上往下投掷,能投得更远,看看还有百步的距离,手榴弹就向麻雀一样漫天飞舞,山道上顿时爆炸声一片。爆炸过后,岳西军也就杀到了。

官军队伍进入伏击圈的这两千人逃出去的不多,除了死伤的其余也都跪地投降了。贺一龙指挥着岳西军继续向前追杀,又杀出了十几里方才收兵。

这一战光是俘虏的官军就有两千多人。估计能够逃出去两千人就不错了。后河这一路官军只得了个大败而回的结果,好在主将单忠逃的了性命。

贺一龙派人到岳西向老回回报捷,另派人押送着俘虏回了岳西,他自己带着队伍,沿着后河这条道路,继续小心搜索前进,预防官军的反扑。

......

二月十四日,潜水这一路李岩亲自带着两万多人的岳西军,行进了一日到达了潜水。因为这一条路,接近岳西的一段并不是潜水河的河道,剩下的一大半路才是沿着潜水河道的道路。这条路是宽阔的大道,两边的山势比较缓,视野开阔,也适于大部队野战。在这样的道路上无法使用滚动的山石攻击对方,只能是冷兵器的两军对阵。

对于李岩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指挥作战,并且是短兵相接的两军对阵。应该说,在两军阵前,李岩的指挥能力可能赶不上他手下的乱民军首领,因

为他没有经过实战的考验。

所以这一路上他叫上一名老回回的部将,询问各种战阵编队的特点,和与官军作战的实际战例,力图临阵磨枪,懂得一些常识,和了解老回回的队伍都有哪一些阵型。

古代的知识分子,不光学习策论八股文、诗词歌赋什么的,兵书战策也是常看的,明朝的名将,很多都出身于文官,像洪承畴,那就是初出茅庐第一战就一鸣惊人的。说李岩文武全才,就是因为他从书本上掌握了很多军事知识。

他这次出征还带上了他的杀手锏——抛石机。岳西军的兵工厂一共制作了六架抛石机,这次全被他带来了,这还是抛石机第一次用于实战。

......

李岩的斥候也采用了便捷的旗语、牛角号等通信方式,所以他能提前知道前方的动态。当遭遇到官军时,与贺一龙那一路相同,李岩也要试探官军中有没有花皮。如果有花皮,他就是边打边退。如果没有花皮,他就要加大作战的力度了。

其实李岩倒是盼着有花皮的队伍过来,因为他惦记着花皮的火炮,有交战,就有可能缴获对方的军火,如果能搞到花皮的火炮,哪怕是少量的,炮弹有限,那也会派上大用场。

李岩到达潜水沿岸之后终于碰到了官军,据斥候禀报敌方大约两万人(实际上不足两万)。时间是二月十四日的中午。

李岩派出了叫做“一斗谷”的一个头领,他的部下有八百多人,也有一个百人的火铳队。李岩告诉一斗谷:

“你交战一次即可撤退,交战之时,先使用火铳远距离射击,然后就边战边撤。看到我的大队人马之后,你就从侧翼离开战场,由我来接战。然后你绕过一两个山头,向敌军后方隐蔽接近,目的是寻找敌军的粮草辎重。一旦发现官军的辎重队,你就跟着他,寻找机会烧掉他们的辎重。烧掉了敌方辎重队,你就是头功。”

这一带的山势比较平缓,很多地方都可以绕路而行,所以隐蔽的绕到敌后是有可能的。

一斗谷这支队伍有两重任务,第一个是试探敌方虚实,第二是偷袭辎重队。

他们出发不久,前方就出现了火铳声音,李岩非常仔细的听着,有火炮就是有花皮,没有火炮就是没有花皮。明军的火炮非常笨重,并且南方的官军部队都没有火炮,这是一个极好的区别判断。

始终没有火炮的声音。

李岩立即命令部队,分出三个五千人的队伍,分别登上眼前的三个山头。这种平缓的的山头更像是丘陵,这三个山头成品字形分布在官道的两旁。李岩的六架抛石机也分配给每个山头两架。

其余的一万多人由李岩带领在后部的一个山头上遥控指挥,必要时也可以增援。

每个山头大约有五千人,分为三个方阵列队等候。

岳西军除了老回回的部下之外,几乎都没有战阵的训练,李岩是临阵磨枪,每个山头上有一支老回回帐下的部队,由他们列出队形,另外两队照葫芦画瓢,排出同样的队形,像不像三分样。

每一个山头都是一两里地大小,五千人的队伍也是站的满满当当。这要是遇到花皮,那可是极好的炮击目标。可是冷兵器就讲究个群体效应,密集队形才有战斗力。

其实冷兵器作战的阵型也没有神秘之处,不过是长短兵器配合作战而已。只要督战队看管的严厉,兵卒不乱窜,其战斗力就会强于乌合之众。古代的战争故事往往给战阵起很多古怪的名字,花里胡哨的很好听,那多一半是为了故事生动好听而编造的,实际的战阵没有那么花哨、八卦。

在队形中,李岩就强调了两点,要各级头领带好自己的火铳队,一百步之内用火铳打,抛石机用来打击密集的敌军队伍(抛石机有专门的

指挥官),三十步内打出一波手榴弹,然后就是长枪短刀的交锋。第二,只准防守,严禁出击,就是各个方阵原地不动,只有相邻的方阵支撑不住时才可以支援。

李岩这也是不得已的战法,这群兵丁,基本没有训练,只要一移动位置,队形立即大乱,不用打也败了。

李岩这边刚排好阵势,前边的一斗谷就退下来了。李岩再次用令旗指挥他们从侧翼闪开,官军的队伍随后就到了。

官军的指挥官刘元斌看到眼前的乱民山贼的队伍也是大吃一惊,这是土匪吗?除了服装杂乱之外怎么看着像是官军呢?土匪也会排兵布阵?刚才遇到的那一批土匪,虽然有火铳,但是乱糟糟的倒是更像土匪的队伍,并且不经打,一触即溃。可眼前的队伍怎么差别那么大呢?

官军来干嘛的?剿匪呀!匪就在眼前,那就剿匪吧!

这里虽然地形起伏,但是很开阔,适合于大军交战。刘元斌组织了一个千人队,队伍中也夹杂着持火铳的士兵,列成方阵,踏着整齐的步子,开始冲击岳西军最前端的一个山头。

官军训练有素,前进的队形很威武,整齐的步伐,震天的口号声,也是震慑人心的。岳西军的兵丁有不少已经开始胆怯了,甚至双腿发抖,要不是身后的督战队,恐怕要有临阵逃脱的了。

李岩手里只有一支小小的骑兵队伍,是左金王贺锦的属下,李岩告诉贺锦,骑兵立即前出,等敌方的这个千人队一败退,则立即出击,目标是败退的官军,注意绝对不允许冲入敌阵,劫掠一下即撤回。

岳西军在山上,占有地形的优势。最先投入战斗的是岳西军的抛石机,这个山头也有两架,从山上向下抛射,抛射的距离就更远了,差不多可以打出三四百米。两架抛石机一次可以抛出20枚弹头,天女散花般的洒向了官军的方阵。即便岳西军制作的粗糙,每一枚手榴弹头的杀伤半径至少三四米,弹头破碎的碎片很多,其覆盖面是很大的。千人方阵边长不过一百多米,这种轰击至多三次,基本上就全覆盖了。官军没有思想准备,抛石机的火力过于凶猛,所以后续的火铳、手榴弹、长矛大刀都没有用上,这一个千人队就垮了,活着没有受伤的士兵,疯狂地向后跑去。

就在这时,官道上的贺锦带着他的两百骑兵出击了。马蹄声阵阵,喊杀声震天,一阵风卷残云的冲击又吞噬了不少官军,马队兜了一个圈子就返回了本阵。

官军出击的这一千人的队伍所剩无几,官军将领各个脸色大惊,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土匪这么难缠,土匪手中的不知名的大炮太厉害了。

刘元斌再看前方岳西军的军阵,又发生了变化,刚才攻击的那个山头上的兵丁全部撤下去了,正在列队向后移动。岳西军高举刀枪,大喊着“万胜!万胜!”士气大振。敌方打了胜仗还后撤,刘元斌就更加不懂了。

其实李岩心中更是心虚,他知道自己的斤两。现在双方的力量也都摆明了,也交了一次手。人数相同,但是官军训练有素,自己的部队对上官军,与乌合之众相差无几,这一仗胜了,是胜在那两架抛石机上,假如官军大队人马压上来,不顾一切的冲击,一个冲锋,自己就败了。所以他才要撤下前面的一队人马,战线后移。看看天色已晚,时间不多了,官军至多还能冲一次,但愿对付过今天,天一黑下来,李岩就会连夜撤兵。但是撤退的方向可不是岳西,而是把官军引入深山,到了地形险峻的深山里,办法就多了。

李岩后撤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拉长官军的战线,看看一斗谷有没有机会端掉官军的辎重队。如果一斗谷得手,那就奠定了胜局。

此战过后,一定要练兵啊!带着这样的队伍太危险了!

--- 第32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