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87章:占领北九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87章:占领北九州

六月初四中午的战斗中,从北九州城出击的三千倭寇几乎全部阵亡在阵地上。

多尔衮和其他清国的将领也站在山顶上用望远镜观战,看到了全过程。他们中的多数人已经领教过国防军炮火的厉害,但是,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花皮的火炮确实不得了。看来以前自己与花皮交手时人家是手下留情了,没有往死里打。清国征服日本的作战能够得到这种火炮支援,定然会一帆风顺。有些清国的将领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按照清兵的习惯,他们很多人是不会老老实实的在那里扎营的,不少小队的骑兵可能会四处出击抢劫,毛承祚是了解他们的,所以事先就告诫了清国的将领,要严肃军纪,无令不得随意出击。日本人也是很顽强的,小规模出击,级容易造成伤亡。

另外这一带地区,除了他们扎营的山地,四处都是河网密布,没有国防军的配合,他们出行也很艰难,

国防军已经装备了探照灯,到了夜间要害部位被探照灯不断的扫描,日寇的偷袭几乎是不可能了。

石峰山的左右都有河流,并且水量不小。到了六月五日早晨,清兵到河边去洗脸、洗衣服,就发现河水被污染了。河水中漂浮着树枝杂草、动物尸体、粪便,日本人果然歹毒,从上游污染了河流,目的当然是断绝水源。下游河道宽流速慢,污染物短时间内不会被冲走。幸亏国防军早就想到了这一点,否则吃饭、饮水就成了问题。清兵们也不得不佩服国防军的先见之明。

按照计划,休整完成后第一步就是拿下北九州城,封锁北九州海峡。第二步,占领福冈城,依托这两个城市占领九州岛北部地区。这样清国派遣军就在九州站稳了脚跟,后续的大批平民就可以登陆九州岛了。

大明的部队大批的登陆九州岛,很快就惊动了九州岛上的大小藩主,他们惊慌、愤怒之余,也都会大力的扩充军队,整军备战,随后也就惊动了江户(东京)幕府。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感到很突然,摸不着头脑,事先也没有什么征兆,明国的军队为何会登陆日本呢?

有史以来中国都是礼貌对待友邻,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几次战争都是因为日本入侵朝鲜,中国出兵援朝造成两国交战。上一次的大战就是发生在四十年前,那一次日本大败而回。历史上日本侵略朝鲜很多次,从来都是中国把日本逐出朝鲜就结束了战争,中国从来不曾攻击日本的本土。

中国进攻日本本土只有元朝那一次,元朝的舰队被海上的狂风袭击损失惨重,不得不撤回,所以在日本有“神风”一说。

德川家光派出武士,了解情况,他也召集幕府的大小幕僚开始研究应对之策。

六月九日完成休整的派遣军开始了攻击和占领北九州城的战斗。

下了石峰山就是平原,这里的平原与大明的江南差不多,也是河网密布,有砖石结构的桥,因为河中需要行船所以桥拱很高,车辆无法通行,更多的是狭窄的木桥,不要说车辆,马匹通过都很艰难,所以在这里行军就离不开舟桥部队,派遣军团有一个舟桥营,混合营中的工兵连也建有舟桥的能力。舟桥都是箱式的小船,上铺木板,架设桥梁和拆除都很容易,所以部队很快就到达了北九州城下,多尔衮也已经习惯了,国防军总是有一些新的招数、办法来应对复杂的环境,通过这些快速建造的浮桥也就泰然处之了。

他们攻击的就是西门,所以距离西城门五里处停下列队。倭寇有大炮,五里是最近的安全距离了。

由于日本也是处于战争不断(内战)的年代,所以像样的城市也都是有城墙的,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城墙规制与中华大地上的城墙相同,都是那个样子,北九州城也是方方的城,边长两里左右,也算是中大

规模的城市了。城外有护城河,城门处吊桥高高的吊起来,城门紧闭,城上各种旗帜飘扬,能见到文字的地方都是汉字,简直就像是中华大地的景象。

在石峰山上观察时就已经知道了此城的城门处没有瓮城,此刻派遣军国防军团的气球已经升起来了,气球上的观察也证实了没有瓮城的情况,这就为炮击带来了方便。

如果城门处有瓮城,就要轰击城墙了,派遣军团有一个重炮连,拥有三门重炮,就是专门用于轰击城墙的。

毛承祚提醒多尔衮,组织突击入城的骑兵部队,站好队形,城门一破,立即入城。

多尔衮现在是言听计从,他也知道,这么简单的城门挡不住国防军。

见到清兵站好队形,毛承祚示意身后的任根伢:可以开始了。

军号声中六门82迫击炮和一门40直射炮就开炮了。直射炮的任务很简单——爆破城门,最多两三炮城门就**然无存了。迫击炮的任务是炮击城门上的绞盘车,绞盘车炸毁,则吊桥就会落下来。第二个任务是炮击城门上、城门两侧和城门之内的周边地区,清理进城的障碍。另外一个重点就是所有被怀疑有火炮的位置,都要密集轰炸。

在隆隆的炮声中西城门被硝烟笼罩了,城墙上也是到处爆炸,守城的倭寇死伤惨重,活着的也是一片混乱,纷纷下城躲避。

过了一会,炮击停止了,待硝烟慢慢散去,已经看清了,吊桥已经放下,城门洞开,城墙上一个人也没有了。毛承祚用手推了推还在发愣的多尔衮,多尔衮一个激灵清醒过来,他举起令旗大声喊叫发令,意思就是出击!进城!反正毛承祚和国防军的军官都听不懂。

清兵的马队启动了,向着城门处慢跑过去。这时火炮又响了,是轰击城门周边地区,继续清理障碍,但是炮弹明显减少。到马队快速奔跑时,炮击将全部停止,只是保持对于可能出现的火炮随时可以炮击压制。

清兵的马队训练有素,队伍整齐,小跑着奔向城门,最后一里的距离才是全速的冲击。

没有任何悬念,大队的清兵蜂拥入城。国防军团的两个20直射炮班(每班一门炮),各带一个警卫班跟在大队之后入城,他们的任务是占领西门两侧的城墙,居高临下支援城内的巷战。这两门炮可以打到城内任意部位。

20直射炮的炮弹杀伤力有限,仅相当于一枚手榴弹的爆炸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打得远、打得准,它的射程是五里(2500米),准确度堪比狙击步枪。

在城头上,借助炮镜发现了一个像是官衙的大院子了集结了数百名倭寇,还有张牙舞爪的指挥者,直射炮一发炮弹过去,直接就把那名指挥的倭寇打飞了,成了一片血雾。并且直射炮射速很快,在这群倭寇散开之前,连续打出十几发炮弹,把现场打得一片血肉模糊,不仅打散了这一伙倭寇,也打垮了他们的信心和士气。

令入城清军没有想到的是发生了激烈的巷战。在狭窄的街道上马匹失去了作用,清兵们只能下马步战,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要激战,日本武士挥舞着武士刀,战斗力也是惊人的。虽然朱万化提醒过毛承祚,说日本人的拼命精神很顽强,毛承祚也还是没有料到如此惨烈的巷战。好在他及时醒悟过来,提醒多尔衮:为了减少伤亡,放火烧!

日本人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木头建造的,燃烧起来特别的容易。其实也不用毛承祚提醒,城里已经是多处起火燃烧起来。得到命令的清兵,逐渐撤出了街巷,开始纵火。大火中冲出来的日本人都遭到了无情的屠杀。

纵火焚烧城市的缺点就是城中的财物也就都付之一炬了。

派遣军从西门入城,还没有杀到东门,东门外也没有安排兵力

,这就是围三缺一,倭寇如果弃城而逃正好给骑兵部队一个掩杀追击的机会。在平原上,骑兵追击步兵,无论速度还是战斗力那都是一面倒的屠杀。清兵的将领非常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等待倭寇的出逃。

倭寇逃跑也是必然的,街道建筑全部燃起了大火,已经无处藏身,空旷的地方和靠近东门没有起火燃烧的位置都已经在清兵的控制之下了,冲向那里就是找死。南北两门也已经被清兵控制,唯一的出路就是东门,求生的欲望迫使他们从东门逃跑。

北九州也是繁华之地,不大的城市没有十万人也有五万以上的人口,所以蜂拥出逃的就有数万之众,城门狭窄,这么多人突然而至,不用敌人进攻这些人的拥挤踩踏就会死伤惨重。

清兵并没有出击,他们在等待着更多的人出逃,实际上,清国组织了尚未入城的两支各1000人的骑兵队已经在南门和北门处集结,就在等待一声令下向东门夹击。其中的一队就是蒙古骑兵。

北九州城的北门外是海滩,东门外不远就是山区,北侧沿海有一条窄窄的平原通道,走到尽头就是大海,总之,东门外就是死地,无处可逃。

经过严重的踩踏,东门附近的地面上已经被尸体铺满了,清国的指挥官们还在耐心的等待,看着踏着尸体,跌跌撞撞出逃的人们,直到出逃者已经稀少了,才下令出击。

客观的说清兵虽然嗜杀,屠城也是常事,一般也是“事出有因”,就是遭遇比较顽强的抵抗造成了清兵的大量伤亡,他们一怒之下就要屠城。

而这一次,在国防军的助力之下,他们轻轻松松的就进了城,如果不是激烈的巷战,如果日本人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清兵的抢劫、杀人、抢夺女人是必然的,但是未必会屠城。朱万化是唯恐他们突然慈善起来,又不好明目张胆的唆使,所以今天这个结局国防军还是满意的。

两千骑兵追击走到死角里的倭寇,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不会留下多少活的。能活下来的日本人估计是以下几种情况之一:少量的人逃入深山密林,骑兵不容易追击,估计数量会有几千人,这是最大的一批幸运者。但是,逃过了初一逃不过十五,下一次就不容易逃脱了。其二,年轻的女子,这是清兵们抢夺的对象,他们会有一批人活的比较长久,甚至可能成为了鞑子们的家人。其三跳海逃往本州,毕竟海峡不宽,国防军的舰艇尚未出动。这一部分估计能有几百人,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游到对岸。其四,装死,或者当时晕死过去事后又活了过来,这种机会就太少了。

派遣军占领了北九州城,但是有半个城市被烧掉了,遗留于城中又活下来的人还是不少,城中的日本人至少还有两万左右。日本的人口太密集了,不是说杀就能杀干净的。

但是仅仅过了一天,多尔衮又重新下达了屠城的命令,这不是国防军怂恿、蛊惑的,而是由于日本人的反抗。

在攻城的巷战中清兵战死七十多人,轻重伤员接近两百。结束战斗是下午,到第二天中午,仅仅一天,在城中被杀的清兵就有一百三十多人,远远超过了攻城的战损。

什么原因呢?清兵占领一个城市,并且是比较富裕的城市,必然要抢劫、要杀人、要强奸、要抢女人。于是日本人也就下了狠手,有单打独斗的,更多的是抱团组织起来一起干,这种藏在暗处下黑手的城市游击战,威力就比较大了。国防军知道形势复杂,不愿意趟这个浑水,于是就驻在了城外。另外,在石峰山还有国防军的营地。

这第二次屠城就比较彻底了,不能说一个不剩,也就差不多了,北九州城里已经看不到日本人了。光是焚烧掩埋尸体就干了四五天。

--- 第287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