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4章:投降专业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4章:投降专业户

洪承畴对付乱民只是一个“杀”字。

但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抛开政治效果不谈,这种杀人的方法比招安有效,至少对某些人很有效。这个某些人,是指张献忠之类的人。

简单地说,张献忠的投降次数,用一只手,是数不过来的,两只手都未必,而且他投降的频率也很高,有时候,从投降到再反,只用了几天时间。

大体而言,当时许多乱民的行为程序是,造反、作战、被官军包围,投降,走出包围圈,拿起武器,继续造反。投降次数比较少的李自成也干了多次。

洪承畴跟杨鹤不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要彻底扭转形势,不能招抚,不能受降,只有一个办法——赶尽杀绝。

这种方式的效果相当明显,短短几个月内,西北局势开始稳定,各路民军纷纷受挫,首领被杀。

但是也仅仅能维持短暂的稳定,祸根不除乱民随时会再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崇祯四年(1631)十月,洪承畴正式接任三边总督。

当时的乱民,已经遍布西北,人数有几十万,虽说其中许多都是凑人数的,某些部队还携家带口,什么八十老母,几岁小孩都带上,但看起来,确实相当吓人的。

在给朝廷的报告里,他说:

西北民变,人数虽多,但大都是胁从,且老幼俱在,并无战力。真正精壮之人,十之一二而已,击其首,即可大破之。

这意思是,虽然闹事的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十个人里面,最多也就一两个,把这几个人干掉,事情就结了。在这一点上朱万化与他的策略是相同的。

所谓几十万义军,真正能打仗的,也就几万人而已,甚至只有几千人。而这几万人中,最强悍的,是三个人,王左桂、王嘉胤、神一魁。只要除掉这三个人,大局必定。

事实上,他这套理论是错误的,这三个人杀掉了,会冒出来比他们更猛的人:李自成、张献忠。杀了李自成还会冒出张自成。

洪承畴的军队骁勇善战,在他的打击下,乱民在陕西难以立足,纷纷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境内。洪承畴随即兼管山西军务,乱民开始向河南方向流窜。

在崇祯四年,向这个方向流动的乱民已经出现,但还不是主流,直到两年之后主要的团伙,更多的乱民才蜂拥涌入河南。祸乱中原,使大明江山进入了倒计时的阶段。

崇祯六年以后,大股的乱民离开西北进入河南,有两次比较著名的战役值得一提。这两次战役有很多共同的特点,首先都是大部分乱民首领及其部队被围住了,都有哪些人呢,李自成、张献忠还有很多当时能叫得上名号的都在包围圈里,一个不少。第二个共同点是,包围圈很牢固,冲不出去,没吃的,又跑不掉了,只有等死一条路。第三个共同点是,乱民祭起了看家的本事,最后的杀手锏——“投降”!第四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关键人物接收了乱民的贿赂,批准了投降。

慢点,投降怎么还行贿?陈佩斯的名言:“没条件谁投降啊?”到这里成了“没条件谁接受你投降啊?”。投降者向受降者行贿,有点意思,这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一大特色!

共同点还没结束!第五个共同点是,投降都被批准。第六个,刚出了包围圈,立刻重新造反,造成更大面积的战乱和破坏。还有最后一个共同点,事后大家一致认为,如果不是某人渎职贪财,大明朝就过了民乱这一关了。

“过关说”却是个大大的错误观点。乱民的土壤没有铲除,依然是天灾、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造反依旧会发生。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李自成一类的人物依然会出现。所以,即便没有人受贿渎职,全歼了已知的这些民乱

强人,乱民依然会出现,李自成、张献忠之类的强人依然会横空出世,围剿依然是西北的主要问题。

这两个战役的第一场发生在崇祯六年九月,地点在河南武安县(现在归河北省了)。

包围圈形成的过程归功于左良玉,

左良玉也是这个时代的一位猛人。出生于1599年,辽东人,没有文凭,是行伍出身,一刀一枪杀出来的将军(这时是总兵)。他的部队的基础部分,是他在昌平招募的募兵。当时也是仅次于关宁铁骑的一支强军,左良玉靠着这支部队逐渐发迹,崭露头角。

但是左良玉的这支部队和左良玉本人有一个严重问题——军纪败坏。明朝的军队普遍军纪很差,左良玉的部队更差。差到什么程度?大明的百姓民众害怕他们比害怕乱民更甚,他们对民众是烧杀抢劫,**放火无恶不作。到了后来南明小朝廷时期,左良玉的部队战斗力没有了,但是作恶更甚,成了打着官军旗号的土匪。后来左良玉死了,这支部队到了左良玉的儿子的手里,他带着部队投降了满清。

在西北战场上,左良玉连续出击,屡战屡胜,先后斩杀敌军上万人,追着乱民的主力到处跑。最后,于崇祯六年(1633)九月,乱民军主力被他赶到了河南武安,不再跑了。估计是跑得太辛苦,大家跑到这里,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跑昏头了?我们有十几万人,他只有几千人,还跑什么?就在这里,跟左良玉干了!

这是一个极为错误的抉择。

敌人不跑了,左良玉也不跑了,他开始安静下来,不发动进攻,也不撤退,就是对持。

对左良玉的反常举动,乱民军首领们很纳闷,但鉴于左总兵向来彪悍,诡计多端,他们一致决定等几天,看这位仁兄到底想干什么。

左良玉想干的事情,就是等几天。

他虽然很猛,也很明白,凭自己这点兵力,追着在屁股后面踹几脚还可以,真卷袖子上去跟人拼命,是万万不能地。

在乱民的配合下,左良玉安心地等了半个月,终于等来了要等的人。

根据崇祯的统一调派,山西总兵曹文诏、京营总兵王朴、总兵汤九州以及河南本地军队,日夜兼程,于九月底抵达武安,完成了合围。

对乱民首领们而言,现在醒悟,已经太晚了。

在这个包围圈里都有哪位英雄呢?据史料记载,除了知名人物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外,还有若干历史人物,如逼上路(这个外号很有觉悟)、一块云(估计原先干过诗人)、三只手(这个......)。

大抵而言,所有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的,都在这个圈里。

对诸位首领而言,崇祯六年的冬天应该是过不去了。

请大家注意,官军的将领中有曹文昭的名字,按照官职地位,这里的前敌总指挥非他莫属。依照这位老兄的性格,这些乱民,或者叫农民军的大小首领一个都活不了。因为,他和洪承畴有同样的观点,就是斩尽杀绝!但是不巧的是,皇太极来凑热闹了。

皇太极进攻宣化、大同甚急,崇祯没有办法,急调曹文昭救援宣化大同。曹文昭一走,就给了乱民首领一条生路。

京营总兵王朴成了这里的最高领导。王朴是京官,京城里什么大世面都见过,但是他没见过山野里的市面,在这里他太单纯了。只知道或剿灭,或投降,反正都是胜仗,有什么区别?他不知道还有假投降!他哪里知道包围圈里的猛人,除了乱民首领的身份之外,还都是投降专业户!单纯加上贪财的王朴,救了这些首领的命。

于是行贿、投降、逃出去、再造反这老套子戏路按部就班地上演了。

由于河南的官军都集

中在武安,就是河南省的最北端,还隔着一条黄河。出了包围圈的乱民,渡过黄河,大展身手,杀遍河南如入无人之境,整个河南省遭遇了空前的浩劫,同时也波及到中原其他各省,闹了个天翻地覆。

王朴的结局我们就不管了,据说没什么事,继续当总兵,这个大动乱逼出了明朝有史以来的一个最大的地方官官职——五省总督。

五省总督的人选是陈奇瑜。陈奇瑜,字玉铉,万历年间进士。在明朝,文官领兵打仗一点也不新鲜,文武双全者比比皆是,陈奇瑜这个领兵人物却是个文弱书生,他没有拿大刀上阵的本事。但是,他有一个大大的长处,善于算计,用后世的话说,他是个参谋型的人才。

在他的指挥下,或者说,在他的算计下,四个月打了23仗全部获胜。也算得上是军事奇才了。

就是这个陈奇瑜成功地将所有的乱民、所有的大小头领,引诱进了一个圈套,一个死地,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车厢峡。这一年是崇祯七年。

而这个车厢峡也成了第二个“武安包围战”,陈奇瑜成了第二个王朴。

车厢峡谷位于陕西东南部,长几十里,地势极为险要。

所谓险要,不是易守难攻,而是易攻难守。

此地被群山环绕,通道极其狭窄。更要命的是,车厢峡的构造比较简单,只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没有其他的路,连一条小路也没有,从进口走到出口,要走好几天,没有岔道。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进了里面,就等于进入了笼子。

几万乱民,就进了这条路。这几万人,是剩下的乱民的主力,胁从者早就跑散了,剩下的都是铁杆造反者,里面就有李自成和张献忠。

陈奇瑜的部队堵住了后路,还站在两边的悬崖上,往下射箭、扔石头,没事还放把火玩,玩了十几天,把乱民彻底玩残了。

想跑是跑不掉的,想打也打不着对手,只能挨揍。众头领毫无办法,全军覆没就在眼前,实在熬不住了。

使用杀手锏的时候到了。他们的杀手锏,就是投降。

所以在投降之前,必须先送钱,就如同上次送给王朴那样。于是头领们凑了点钱,送给了陈奇瑜。第一次陈奇瑜没有收,拒绝了投降的请求。

行贿的专业知识古今同理,主角不行就买通左右,总之,这帮投降专业户的行贿水平确实高,终于买通了这个生死路口。就像妖魔鬼怪逃出魔瓶一般,乱民的大小首领们从车厢峡的狭窄出口鱼贯而出,继续他们的造反事业去了。

这次从投降到造反这个过程,用的时间最短,乱民的骨干们仅仅是走出峡谷,走到开阔地,立即造反,没有一分一秒的耽搁。

朝廷大佬们震惊了!崇祯愤怒了!陈奇瑜下课了!

死里逃生的乱民首领们,为获得第二次生命欢呼雀跃,从新换发了造反生涯的第二次青春,干劲猛增,一时间中华大地上烽烟四起。并且首次出现官军的主力部队败阵的局面,这就是李自成与贺人龙之战。这一战的意义在于从此以后,大明的精英们,或者叫做猛人们开始懈怠了,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捣乱,我就消极怠工,这些怠工者中有左良玉,也有洪承畴。也有例外的,这就是曹文昭,曹将军最终战死于南阳的浙川,就是朱家办农牧场的位置。疯狂的乱民甚至刨了老朱家的祖坟——中都凤阳被乱民占领焚烧破坏殆尽。

从此以后河南再也没有安稳过,成了乱民的天堂,别处混不下去了就跑到河南来混,直到明朝灭亡。河南也就从富庶的中原大地变成了赤地千里。

与河南有关的,对乱民的主要战役就介绍到这里。与本故事关系不大的全部从略。

--- 第184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