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三:崭露头角_第179章:汝阳剿匪(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崭露头角_第179章:汝阳剿匪(一)

六月初五日,南阳护路队留下一连配合武警编制的一个卫队连守卫农牧场,因为一连是战车连,两个连的兵力已经够用了,剿匪也用不着战车,所以他们就被留下了。二连和三连由营长魏四虎带队向汝州进发,汝州的剿匪行动开始了。教官朱长泰留在农牧场。

与魏四虎同行的有参加汝州水库工程的蒋连山,和他带领的南阳水房雇员四人。此外就是吴甡,阎伯之还有返回南阳府城任所的谭镒。

前两天派到汝州侦查的几个小组陆续返回,汇报了各自侦查的情况。并召开了连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

汝阳的于家的确有人与土匪联系密切,也可以说是土匪的靠山。于家在当地是个大家族,这种士绅人家中大部分人还是明事理的,勾连土匪作恶的不过三人而已。这三人是堂兄弟,其中一人还是于家的族长。土匪首领于谢忠是族长于万才的远房侄子。鞋底光(就是于谢忠)的匪巢在山中,以劫财害命为生的土匪们,既不缺钱财,也不缺粮食。但是远在深山之中,交易不便,缺乏的物资也是很多的。于万才就为土匪提供了方便,山寨中的一应需用物资都有他提供。当然也少不了情报。

按照朱万化定出的原则,首先需要剿灭的是作为后盾的家族。剿灭于氏家族中的几个败类,还有一个难点,于万才本人居住在汝阳县城之中。通报汝阳县令取得协助是不可取的,于万才做了如此之多的恶事,却能稳居城中,官府之中的官员就难免有通匪的嫌疑。不通过县衙门就要借用汝州府的力量了,因此,在南阳时就通过阎伯之,取得了汝州府衙门的关防公文,和两份写好的安民告示,用了府衙的大印。

一路同行数日,魏四虎与阎伯之、吴甡多次交谈,话题也是围绕着水利和剿匪,但是具体的剿匪办法、计划魏四虎是只字未提。这到不是魏四虎不信任他们,而是他们周围也有众多的幕僚官吏,军事行动是需要保密的,特别是剿匪,消息一旦泄露到土匪那里,匪徒们一哄而散,再想剿灭他们就难了。一路同行几日,若阎伯之的随行人员中确实有行为不轨之人,那实际上已经泄露了行踪。魏四虎只能用迅速的动作来弥补了。

一路同行,护场队的装备都看在了吴甡和阎伯之的眼里。首先是马匹车辆众多,两个连不到400人,不但所有人员都乘马,随行还有很多车辆。火炮等重武器都在车里,但是士兵手中的火铳他们没见过,从外观看就不一般。宿营从来不进城市集镇村庄,而是野外扎营。那帐篷制作精良,也令他们惊异。

阎伯之问吴甡:“你去过山东,朱家还有什么好东西?”

这个话题吴甡倒是在行,于是他就把在山东的所见所闻讲给阎伯之听。长篇大套的见闻听着觉得新鲜,恨不得自己也马上去见识一番。

六月初七,一行人已经进入的汝州境内。魏四虎向他们告辞说,到这里要分路行进了。魏四虎的护场队要走左边的路去汝阳。他派出二连的一个排,随修建水库蒋

连山等五人,和阎、吴二位大人一起去汝州。这一个排今后就是水库工程的护卫部队。

六月初八,当阎、吴二位到达汝州时,魏四虎也到达了汝阳。在距离汝阳县城还有十里的地方扎营,准备明天开始行动。

在指挥车上,魏四虎找来了二连长、三连长和直属排的排长,对照地图,向他们布置明天的战斗任务。这次作战的方案,出发之前连以上的军官和魏四虎、朱长泰已经讨论过了,所以大家心里都有底数。

二连派出了一个排去保护水利工程人员,因此他们还有两个排,把直属排的火力班和特务班一分为二,都分成两个战斗小组,每组六个人。分别跟随二连和大队行动。二连将在明天早饭后向西南进发进入山区,迂回到匪巢十八盘的背后,逼近匪巢。

由于轻机枪刚刚开始装备部队,南阳距离较远所以他们还没有轻机枪,火力班只有两门82迫击炮。

另外,由于进山作战,所有的车辆都不能进入山区,只能尽量接近山区,提供补给支援。

特务班分成两部分,是因为他们执行侦察任务时,已经到过这些地方,路径熟悉。

三连的三个排分头行动,一排在特务班的一个战斗小组的带领下明天早饭后,赶上四辆马车便装从南门进入汝阳城。如果进城受阻,则出示汝州府的公文(从阎伯之那里索要的,除此之外,还有在县城张贴的安民告示),公开进入,若还是有麻烦,就武力占领南门。二排立即跟进,接替城门防务,守住南门。若一排没有阻力顺利进城,则二排进城两个班,城外留一个班,暗中控制城门。同时派出两名士兵,到县衙门送一封事先准备好的信。信的内容就是把抓捕于万才之事通知县衙门,告诉他我们是奉知府大人之命的行动,请他不要干预。信件送到之时,恐怕于万才已经被扣押了。然后他们在城中和城门处张贴汝州府的公文告示。

一排进城后,在特务班带领下突袭于万才的私宅。全家人全部抓捕,押送出城。

三连三排,则直奔城外的于家庄,抓捕于万才的两个堂兄弟,也是全家抓捕,押送到城外的兵营。

辎重班工兵班留守军营。

六月初九早饭后,各路人马陆续出动,三连的三个排中,只有奔袭于家庄的三排是骑马行军的,一排和二排赶着四辆马车,全部换上便装,空着手行军,奔汝阳县城而去。这四辆马车是大明常见的老式车辆,这是从南阳出来时就准备好的,士兵的武器以喷子和手榴弹为主,还带了几面盾牌,都放在车上。

城门处的岗哨还是有的,因为是和平环境,岗哨只是象征性的设立在那里,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盘查任务。站岗的兵丁,只是看着过往的行人,只有他觉得有油水可捞的时候才会拦截盘问。

距离城门还有一里的时候,三连的士兵开始拉大距离,零零散散的向城门走去,一排的士兵大部分都顺利的混入城中,远远的停在街道旁,等待后续入城的士兵。

到底士兵不同于普通的民众,一样的精壮汉子三三两两的陆续进城,漏洞很多。首先是进城的人数偏多,一个山区的小县城,平时能有多少人?这些精壮汉子年龄相仿,全都两手空空,也没有挑担子,推独轮车的。岗哨终于警觉起来,拦下两个人盘问,索要路引。

这个情况是不好糊弄的,于是,一排长走上前去,先是递上一串铜钱,好言请他到旁边无人处说话。走了两步,看周围没人,一排长就拿出了汝州知府衙门的公文。那兵丁并不识字,但是官府的大印还是认识的。手拿公文的一排长说话就不客气了,他告诉这个兵丁:我们是府城的官差,进城抓捕汝州府的重犯,弟兄你要识时务,不要声张,我们会记下你的功劳,如果你敢阻拦官差,那就只能把你一起捉拿问罪了。那个兵丁吓得直哆嗦,那里还敢再问,老老实实的站在了一旁,不再说话。

一排长一摆手,一排的士兵和马车全部进了城,二排立刻控制了城门内外,城楼也上去了几名士兵。

在特务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于万才的私宅,一排长命令两名特务带上三班,游动包围了这所住宅,重点是堵住后门。布置妥当后一声令下,战士们都拿出武器,快步跑向大门。大门是关闭的,战士们就上前敲门,大门刚开一个缝就被强力推开,士兵们蜂拥而入,大喊着:“汝州府官差办案,双手抱头,反抗必杀!”

于家也是地方的一霸,家丁仆人不少,也是平时蛮横惯了的,自然会有人反抗。不断的有人企图上前动手,有的还拿出了刀枪棍棒等武器。已经得到命令的士兵当然不会客气,手中的喷子就开了火。有的家丁依仗着武艺好,身手矫健从房间里、台阶上直窜下来。武艺再好也扛不住子弹射击,这些高手在空中就被打得满身的血窟窿,像扔出来的麻袋一样摔在地上,已经没气了。杀戒一开,整个宅子里到处是硝烟,士兵们逐个院落,逐个房间清除,稍有反抗就是一枪击毙。直到内宅,女眷们一片哭喊声,挨了几棍子以后也就不敢出声了。于万才还没有起床就被抓出来捆绑的结结实实。

所有的俘虏都集中在一个院子里,就开始查抄财物。明代的财主们都有个习惯,挖一个比较机密的地窖保存银两。找到这些银两一点也不难,提出几个人稍加审讯即可。侧门打开,四辆大车赶了进来,于家也有马车,一并利用起来,所有能装车的一律装车。房契、地契文书也全部装箱。查抄装车很费了一些时间,等到出城时已经是中午时分了。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惊动了整个县城,不知实情的人们纷纷关门闭户,谁也不敢出来,只是偷偷的从门缝观看。直到大队的马车押解着人犯出了城,才有人敢出来观望。不少人围着看汝州府衙的告示,这才知道是捉拿于万才兄弟三人。县城里顿时一片欢腾,不少人甚至燃起了鞭炮。

直到护场队的士兵出城后,县太爷才派出衙役,封了于家的门。

--- 第179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