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0章:汝阳剿匪(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0章:汝阳剿匪(二)

于家庄的清剿极为顺利。于家也是个大家族,知书达理之人很多,因此在于家众人眼中,于万才三兄弟勾连土匪危害一方的行为,其他族人也看得明白。迫于于万才的**威,虽然不敢反对,起码不能跟着他一起作恶,作恶是要遭报应的。更何况被于万才兄弟欺辱、被抢夺了田产的不光是外姓人,于家远房的小门小户人家同样有不少受害者。官军一进村,就通过喊话,张贴汝州府布告的形式展开了宣传。村民知道是府衙派来的官军,那里敢反抗,更何况他们对于万才兄弟早已恨之入骨了。所以缉拿罪犯,抄没财产的过程很顺利。

他们撤出村子时,找来了于家族人,命他们封存被抄没的于家私宅,等候处理,带着俘获的人犯和查抄的财物就回到了军营。

汝阳的军营中增加了100多人的人犯俘虏和大批的财物,部队还有作战任务,暂时不能处理,因此,大营就不能移动了,并且三连留下一个排协助守卫兵营和看押俘虏。其余的人立即出发,奔汝阳以南30里外的十八盘而去。

傍晚到达十八盘附近扎下临时营地,随即升起气球与先期出发的二连联系。

十八盘这个位置进入山区不算太远,但是山势已经比较高了。二连到达位置之后也会选择高地,利用气球与营部取得联系,以便协调作战。

朱家军火力很强,但是人数少,所以山地剿匪反倒容易了。这是因为山地中道路有限,很多地方人员极难通过,因此便于控制,高地上视野开阔便于发挥火力的优势。

土匪们居于山中,并不是住在陡峭的山崖上,他们自己也要行动方便,生活方便。匪窝十八盘也是一样,土匪居住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土匪山寨就是群山环绕的一处小平原。十八盘的名字就说明了此地的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并且坡度陡峭,山路弯弯曲曲。虽然没有明显的关隘地形,但是大部队进攻是无法展开队形的,只能是一字长蛇阵。也不知道去年官军的剿匪是如何进行的,从结果上看,恐怕杀良冒功的成分居多。山区的民众也真是苦了,官军剿匪不但不能平定一方,还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

十八盘这个小小的坝子纵深不到十里,土匪们都有一个习惯,叫做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还是存在着几个小小的村落。在土匪窝的边上,这些村民中难免也有加入匪伙之人。

十八盘所在的山区是大别山的余脉,山区边沿的一个突出部。所以十八盘向北,向南都有出入的通道,二连提前出发就是占据南边的通道,三连则堵住了北边的通道,其他方向也还存在一些次要的山间小路。但是从南北两面夹击,在适当的控制一些制高点,能够逃出去的匪徒就太少了。

六月初十卯初(5点),天色尚未见亮,护场队的攻击就开始了。

剿匪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抢占制高点,在南北两个方向各选择一个。在作战之前,按照地图,已经有了大致的选择,进入实际的战场之后,按照观察,可以做适当的修正。两个制高点上都设置一门82迫击炮,它的射程是六里,这两门炮基本可以控制十八盘这个坝

子,也监视住了十八盘通向外界的所有通道。再配上两支带有瞄准镜的半自动机枪,半自动的射程三里,有效射程800米,也可以控制很大的范围。

土匪的营寨有三处,主营寨在中间,也是最大的营寨,它的南北各有一个较小的营寨。从这两个制高点上可以直接打击这三个营寨。

各班排的掷弹筒都准备了一批散弹,并随时做好发射散弹的准备。掷弹筒发射散弹需要尽量放平,降低射击角度,因此,需要简单的挖掘炮座的支撑部位,以缓解后坐力。如果事先没有准备仓促之间是无法发射散弹的。

鞋底光匪帮大约有500人,几乎人人有马,匪徒们不一定有骑兵的战斗素质,但是骑马逃亡的速度也很快,不得不防备。南阳独立营尚未配备轻机枪,直射炮过于沉重,在山区运动不方便,也就没有携带。所以打击骑兵集团冲锋就只能靠掷弹筒的散弹和近距了的手榴弹了。铁丝网也是对付骑兵的好办法,防守中定然会优先采用,可是现在是进攻,处于向前推进的运动状态,铁丝网就不好设置了。

发起进攻之后,南边的二连,北边的三连都用一个步兵班,保护着炮兵小组向预定的高地上爬去。预计不会遇到匪徒,因为匪徒们还没有占领制高点的概念。说是制高点,也仅仅是相对而言,炮兵们选择的地点首先要视野开阔,能控制战场的全局,并非一定要到达山顶,选择半山腰的平地即可。

时间不长,两处高地上的炮兵阵地已经架设完毕。这时天色也已经大亮了。

在嘹亮的军号声中,两个连从南北两个方向缓慢的压向土匪的山寨。对土匪形成了包围之势。之所以动作不快,就是要随时防备土匪的骑兵冲击,掷弹筒和其他火力梯次移动,随时准备打击骑兵。

高地上的82迫击炮和半自动处于自由射击状态,已经陆续开枪、开炮了。在枪炮声中,尚在睡梦中的土匪们惊醒了从房屋中跑出来,正好成了高地上枪炮的打击目标,枪声炮声更猛烈了。由于距离比较远,高地上的半自动打击效果差一些,但是82迫击炮正是最佳射程。

北面高地上的两支半自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这是因为土匪的一个营地距离不到1000米,在瞄准镜的辅助下可以很好的发扬火力。士兵们以卧倒的姿势操枪射击,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土匪营地中胡乱跑动的人就成了他们现成的靶子,半自动射击速度很快,在瞄准镜的辅助下准确度极高,几乎没有空枪。旁边的副射手兴奋的用数石子计数,记录着射击成绩,嘴里还不停的喊着:“十二个......十三个!”。

由于保密做得好,汝阳的于家三兄弟已经落网,没有人给土匪通风报信,所以,对于土匪来说进攻来的太突然了。睡梦中惊醒的土匪首领们还不知道是谁打来了。从轰轰的炮声中他们应该知道来的是官军。

去年官军来剿匪他们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把金银细软、粮食、布匹早就转移到了更远的深山里。土匪们也在山道上打了几次阻击,知道抵不过官军,就逃向了深山,并没有多大损失。去年

来的官军虽然多,但是只有刀枪弓箭,并没有大炮。

火炮已经搅乱了土匪的山寨,山寨里一片混乱,有组织的反抗或者逃跑已经不可能了。于是在鞋底光带头的呼喊下,土匪们纷纷寻找马匹,准备逃命。但是很多马匹已经被炮声惊了,挣脱了缰绳羁绊到处乱跑,被撞倒踩踏的土匪也不在少数。混乱中,寨门终于打开了。骑马的、步行的土匪冲出了山寨,因为缺少指挥而四处奔逃。鞋底光带着部分土匪大小头目和亲信喽啰也呼喊着冲了出来,他们终于形成了一个主流方向,毫无队形乱糟糟的向南,就是二连的方向冲去。因为北面是通向县城的大道,南面相对要偏僻一些。

高地上的两门82迫击炮也转移炮口,向着这群马队炮击。炮声中不断的有土匪落马,也有被突然倒地的马匹绊倒的。队形更加混乱了。

二连看到马队冲过来,立刻停止前进,在临时构筑的阵地上准备射击。二连长下令所有枪支火炮全部换散弹,准备射击。掷弹筒的散弹炮弹,在每一枚炮弹中有150多颗10毫米钢珠,但是射程短了,不足百米。半自动机枪的散弹是三枚7.8毫米钢珠,射程只有250米。左轮步枪和喷子的散弹是通用的,是七颗4.4毫米的小钢珠。射程150米。喷子射程只有70米。

所以半自动率先开火,它的散弹打击效果相当于冲锋枪的点射,并且每一秒钟就可以打一发。二连两个排一共有20多只半自动,他们每一秒钟就可以打掉十几个骑兵。然后是左轮步枪开火了。

匪徒们本来是没有那么勇敢的,正常情况下,他们的冲锋早就应该退下去了。可是现在他们不是冲锋,而是争夺逃命的机会,因此只能拼命向前。

当距离到达70米之后,在连长的口哨声中掷弹筒开炮了。两个排一共有16门掷弹筒。向秋风扫落叶一样几乎所有还骑着马的匪徒全部扫落马下。战场上顿时一扫而空。

这种炮弹和枪弹的散弹本来是对付后金、蒙古骑兵的,现在用在了这些乌合之众的土匪身上,是有点大材小用了。如果不使用,难免会有冲上来的匪徒,伤亡就难于避免了。指挥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弥漫着硝烟的战场上,只有零散的马匹嘶鸣着胡乱跑动,还能站起来的匪徒没有几个了,他们用刀枪作为手杖,支撑着,盲目的看向四方,木然的站在那里。

大规模的战斗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清剿土匪的三个营寨。高地上的士兵随时监控着整个战场,准备打击逃逸的匪徒。

被俘虏的土匪有270多人,包括土匪的家眷,其中带伤的接近100人,击毙180多,包括重伤不治的,被补上一刀一枪的匪徒。匪首鞋底光是逃跑时被散弹打死的。收拢没有受伤的马匹300多匹。

缴获的金银财物的数量暂时没有统计,估计价值三四万两。粮食不到2000石,还有布匹等物资。这些物资全部绑成马驮,每个俘虏只要是没有伤的,也要扛上一袋粮食。即便如此,粮食还要运输两次。

--- 第180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