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七百三十章“像一滴酒精挥发不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章“像一滴酒精挥发不见-----”

小戈想:“还有比上前线更加艰巨的任务?”

他说:“我愿意!”

院长兼政委轻轻一拍桌子:“好!小戈同志。从现在起,我跟你说的,在这里,只有你和我知道。你不能跟任何其他人说!怎么,你没有还没过门的媳妇吧?”

小戈不好意思道:“没有,院长,我的情况,您还不知道?”

院长开玩笑道:“我知道,医院附近几个村,好些漂亮小姑娘都知道,医院有个杀过敌立过功的年轻警卫排长。就是医院的护士队里,也有好女孩子总瞅你。我老人家眼睛亮着哪!”

小戈更加不好意思:“院长。”

院长笑道:“好了,我就说到这里了。小戈同志你明白,我这样说的用意,就是让你一定要保守秘密,就是有了中意的女孩子,也绝不能跟她说这些,一个字也不成!”

院长的语气突转严肃。

小戈立正道:“我一定严守机密!”

“好。”院长点头道,“你可能隐隐猜到一些,我们医院里用的药品,除了打仗时候,从敌人军医那里缴获一些,其余的,就靠从白区用各种方法买来。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的药品使用,一直就在紧张状态中。不够,极大的不够啊!”

院长并没有像小戈刚才那样,直言医院缺药导致的常现惨状,却是话里话外,已然勾勒出红军缺药的窘况!

小戈目光闪闪,上身挺直,已经一副将要奉命出征的战士姿态!

院长微微点头:“小戈同志。我们实际早就建立了基本的药品供应线。在地下党组织同志那里,简称为‘药线’。你可以想到,‘药线’之重,重如山!

上级常有命令来,从红军医院系统,陆续抽调了懂得一些药理的可靠同志,充实‘药线’。一段时间以来,主要‘药线’运转得不错,但是,还远远不够!

小戈同志,你不是还背了一些汤药歌谣?学了一些药品知识么?

我知道,这些,是你为了将来重返战斗前线,紧急在战场上救护同志弟兄,作的一种准备。

现在,面临上级交代的新的任务要求,你作的准备,可以派上用场了!

当然,我觉得你可以胜任新任务,主要不在于你现在掌握的药品知识什么的,而是在于,你对咱们苏区缺药的过去现在状况,很了解。这将成为你努力战斗的巨大动力!

另外,你曾经在小城生活过好几年,对城市生活不会感觉很陌生,这样,进入地下党组织系统后,你可以在较短时间里,很快适应新的战斗生活!”

小戈说:“是,院长。”

他感觉到上级对他的充分信任,浑身上下都是劲。

院长望着小戈,脸上露出微笑:“小戈啊,你明天出发,到总部一个局里报到。行前,你不要和任何同志说,还是那句话,彻底保密。你要像一滴酒精,挥发了,消失在空气中,无影无踪。”

小戈想到院长形容的景象, 不禁笑了。

任务的机密性,工作前景的神秘度,使他年轻的心里,旺盛的斗志上,多了一些好奇。

院长继续说:“我曾经干过一段时间地下工作

,经验不算多,送小戈同志你几句话:保护好自己,不存侥幸心,多弄药品,遇敌周旋要耐心果断。”

小戈咀嚼着院长的话,点头说:“院长,我记下了。”

院长说:“还有一件事。你要进入地下,必须改个名字。你看,你姓什么合适?”

小戈道:“我本姓张,参加红军之后,才改的姓。我还改回姓张就好。”

院长道:“嗯,张姓是大姓,再起个临时的名吧。”

小戈道:“请院长替我起。”

院长沉吟道:“我看,就叫个张德元,品德的德,元旦的元。这样的名字,普通,有这名的人也多,不引人注意。”

又说:“‘药线’上,另有代号姓名,由地下系统定。你这张德元的名字,估计也就用在你到总部局里这一段,临去白区之前-----”

张德元请示道:“我要不要今天夜里,向队里交代一下?”

“不。”院长坚决地摇摇头,“你什么都不要说。明天一早就出发。我会安排解释的。你记住,一旦遇到有人问起,就说到西边发展新区去。”

张德元去的方向,乃是东边。

经过短期突击训练,张德元再改名为张义会,进入了国民政府统治区。

绕了一个大半圆圈,他到达了南江省城,在一个米铺当上了伙计。

他年轻聪明,手脚又快,没费多少时间,不用多少脑子,他就掌握了一个米铺伙计应该掌握的知识技巧。

让他费脑子的,当然还是他的真正本行业务——地下党“药线”据点联络员。

他的一次次任务,完成得都很精彩,没有漏洞。

他是战斗部队和警卫部队出身,知道摸清敌情的重要,也知道严守规则,保守秘密的必要。

再结合地下工作的特点,张义会小结出一些方法,向自己的上级章大掌柜提出了几条建议。

章大掌柜立即采用,增加制定了部分“药线”的新规则纪律,秘密推行开。

这些规则纪律中,强调了“没有相当上级协调,绝不同地方地下党组织发生横向联系”这一条。同时,定下了“在要点位置,设定措施,必要时,用秘密武装同志给与支援及保护”。

省城地下党组织相当一级领导,都不知道“药线”的暗中存在和运作。

而对于一些重点,枢纽性的位置和人,“药线”组织单设了秘密警戒,必要时,用动武手段争取时间,保护线上的人和药品。

但是,最可恶的是,自己队伍中的投敌者!

那个知晓“药线”存在,却又弄不清其详细结构的投敌者,将其所知,全都密告了敌人。

敌人虽不知甚详,却是可以针对性地展开大调查,掀起恶浪!

终于导致了“药线”的大撤退!

那天,张义会得到“药线”组织内战友通知:“立即将密库中主要药品送出。随即准备执行第一紧急方案。”

当日晚上,张义会去了离米铺两里远的一间米铺仓库。

这米铺仓库的另一功能,乃是其间隐藏了“药线”上的一个密库。

张义会取出密库中

的全部二十多盒消炎用西药,分装在五只装了大米的麻袋中,再装上次日一早要出发送米去江那边的一辆大车。

次日一早,另一米铺伙计随大车出发,过了哨卡,上了过江轮渡。

张义会在一个可望见渡轮的江边早点摊上吃早点,眼望渡轮到达了彼岸,他才绕道回了自己上班的米铺。

省城敌人的哨卡检查规则是,渡轮过江前要检查,过江后,那边的哨卡通常就不检查了。而渡轮要从那边过来时,主要在那边哨卡检查上渡轮的人和货。

这样的方式比较省人力,属于同一支保安队伍内的合理分工。

如果张义会看到,这边码头哨卡敌人发现了大车上米袋中的名堂,他就会立刻离开,在一个路口发出紧急信号,通知上级,然后他迅速撤退——不回米铺,直接到另一码头,过江,展开逃亡之旅。

那样,损失的,只是一小批药,“药线”上他这个点,以及一间米库中的小小密库。

因为,米铺押送大米的伙计,以及赶大车的,都不是地下组织的人。

敌人即便对他张义会展开全面调查,也只能到他这米铺伙计的身份为止了。

张义会的密库药品来源主要有二。

一是一个大帮会在南江省城的堂口药库。药库中的一个保管助理,头衔常挂“临时司库”的小伙子,不定期地将一些药品,混在旧报纸旧酒瓶子旧纸箱中,送到一家废品收购铺子。再由废品收购铺子老板在上门收购破麻袋之类废品时候,偷偷交到张义会手中。张义会立刻便将药品放进米库中的密库——一个大号木箱里。

大号木箱埋在装米的麻袋堆中,有一个秘密的通道接近。所谓秘密通道,也就是麻袋压麻袋,当中留出的空隙。空隙并不长,还拐了个弯。一般人不留意,根本看不出来。就是外人真地看见了,也根本不会怀疑到,那仅能爬过人去的空隙里的另一狭小空间,经常藏了要送去红色根据地的药品。

废品收购铺子由夫妇两人经营。

一些当地居民知道,瘸了腿的废品铺子老板本来是铁路上的装卸工人,搬动大号钢筋时候,被没捆好的钢筋弹出,弹残了一条腿。

真正的内情是,老板过去是红军中一个代理排长——排长牺牲了,他作为本排第一班长顺升为代理排长。结果他只代理了三个钟头,就被保安团围子上的土炮弹丸击中小腿,伤好后,腿已残。

因他曾经是铁路工人,有城市经验,紧急训练后,调入“药线”。

和他一起来到南江省城的,是红军医院的一名女护士,不久后成了他的妻子。

废品收购铺子的老板,刚到省城时候,常常在夜里梦中叽咕“狗日的年家围子,狗日的年家围子”。被当时睡在另一间房的女护士听到,次日早晨提醒前红军代理排长:“老板,你这样不行啊!”

老板说:“这可怎么办?我这次出来到这里干地下,已经由组织上费了不少力气,这要撤回去到苏区,浪费太大——他经营废品铺子,已经有了算钱习惯——再说,我拖了这条腿,也回不了前线,也没法参加以后一定会有的打那狗日的年家围子的战斗------”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