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六百零四章 箭在弦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四章 箭在弦上

傅三龙小组选定的埋伏地点是一个巷口。

整条巷子稍长,大约八十多公尺。

巷子,也就是弄堂里,两侧加在一起,共有十多户人家的大门。

通常一到夜晚,这些大门,除了几个大门里是杂住户,大门总开着,其余全都关得紧紧。

傅三龙小组摸到的情况详细为:侦缉队长年三少,夜晚如果不紧急出动,会在下夜班后,或者和亲信到侦缉队附近的饭馆吃喝之后,由东向西,步行回自己和几个侦缉队员居住的一个队外驻地。

在那驻地附近,也有伏击的机会,但那等同于与敌人拼了——那驻地不到一百公尺,就是淞沪警备司令部下辖的一个团的团部。那团部戒备之森严,国民革命军士兵们听令出动的速度,曾经被敌人南京军委会专门机构列作“模范”,向全国各地警备司令部下发军令,要求“据例参照实行”,即可稍灵活学习照搬的意思。

这样,袭击驻地的考虑首先被否决。

再就是,考虑:在最僻静的半路上,也就是这条名为“闹仙里”的小巷里打掉年三少。

这小巷里的最有利埋伏地点,当然是各自住了几户人家的杂居院落。

这种在北方,被称作“大杂院”的弄堂院子里,很容易混进人去,吓住一家,组员埋伏在其家,待年三少路过时候,小组枪手冲出院子,出枪击毙年三少极其随从。

这样的方案出发点,应当算是比较理想的——事前不容易暴露,事后容易撤退。

稍一调查,立刻发现不行!

年三少的行动,已经形成规律。

他经过这样的小巷时候,都是前面两个开路的手下,分别先行,一人先站在前方一直开着大门的院门口,枪在手。

等年三少走过这门口,守住这点的侦缉队员立即快步向前,跑过前面一家已经站了同队弟兄的杂居院门口,再向前一家,在门口守住。

要说刘二傅三龙的系统队伍,真要全力打掉年三少,出动多人,灭了这个家伙,有九成以上的把握。

只是,组织上经过考虑,“不!”

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

对付万恶叛徒,一次出动多人,常常极为必要。

因为,重要叛徒常被敌人重点保护,而重要叛徒的脑袋里,不知还有多少党的好同志弟兄的线索,应该尽快让那狗日的脑袋不再能想事!

而年三少这样的敌人头目,仗着本人和随从本事,路径又熟,容易产生麻痹,且行动有规律,变动可能极小。地下党派出少量好手出动,打掉他,又不暴露自己队伍力量,有相当把握可以做到。

根据年三少的走行规律,傅三龙小组提出了一个战斗方案。

方案的细节是:在年三少经过这条“闹仙里”之后,刚刚走出弄堂口,也就是巷口的时候,出枪袭击!

这个战斗方案的细节,是根据年三少的行走规律定下的。

傅三龙小组发现,年三少在走出巷口的最后时候,从来都是他第一个出来!

这个不难理解。最可能有危险的地段过了,再到外面,就是国民革命军巡逻哨和警察们来回走动的街面,谁会当着这些政府武装力量的面,当面向人开枪?

真地有死士拼了,把年三少当成杀一人而变天下的对象,不惜死上几个人——用

年三少的话说,就是:“他妈的要是那样,老子也认了!”

而巷口外面,夜晚巡逻哨警察走行,也有相当规律。

年三少走出巷口时候,巡逻哨队通常都已经走开相当距离。

敌人这样安排,形成大体规律,是有道理的——军警特队伍摊开不重叠,自可发挥较高效力。

傅三龙小组经过仔细勘察,发现了格外有利的埋伏地点。

在和刘二哥告别之后,傅三龙就径直走向选定的埋伏地点。

在离预定响枪地点大约七八十公尺的街面拐弯一头,傅三龙站下了。

前后左右看看,入夜的城区这一角落,很安静。

也是因为政府成年累月杀气腾腾地,一方面在乡村山区湖区剿共产党不停,一方面在各大城市天天叫喊“防共清共”,把人们的脑子都弄得紧张至极,一到夜晚,稍微僻静些的地方,人都缩进家里了。

有老百姓说:“乡下的政府队伍,有名叫‘挨户团’的,这他妈的名字,你们听听,这要是到了咱们上海,也弄成这样,‘挨户团’,再来个‘挨巷团’、‘挨街团’,还让人过日子不让?”

这也算是对国民政府大吹“赤匪被剿灭就在年内”的宣传的一种讽刺。

而傅三龙小组今夜的行动,将让老百姓们知道:“不要说在乡下山间,就这上海,狗日的反动派的爪牙,坏事干多了,脑袋也随时搬家!”

傅三龙蹲了下来,手指摸到了地面上一块铁质圆盖的边缘。

只要往上一提,一个黑洞洞的地面洞口,就将呈现在眼前。

从这大号下水道口下去,走行七八十公尺,就能到达小组经过大量工作发现的,并做了相应准备的另一个出口——伏击地点。

傅三龙好像闻到了下面下水道里的气味。

那是各种腐败物质加上新鲜的屎尿,混杂在一起的味道。

傅三龙当然不会畏惧那种气味。

这是要人命的战斗行动,不是敌人死,就是自己亡的你死我活的生死搏杀。慢说在臭水臭味中爬行走动,就是需要跳进粪坑,以取得战斗行动成功,都绝对值得!

傅三龙的手离开了下水道洞口盖。

他站了起来。

这是计划中的一步——确认这处逃离口的正常可靠。

傅三龙继续前行,稍稍摇摆着身体。

他的举动,完美无瑕,没有一丝漏洞。

他本来就是个常常下工之后,喝了酒悠**回家的小工头。

在上海滩,这样的工头,没有三五万,也有一两万。

刚才他已经试了试,那下水道井盖,可以正常打开。

计划中的这一点,至少在现在,没有出现纰漏。

傅三龙稍稍摇晃着走,脑子里念头不停:“----这一逃路,看来没有问题-----老子刚才要是发现有问题,是不是就取消行动?

不,绝不取消!只要年三少待会儿出现在那巷口,我们的枪,必响!”

这一瞬间,傅三龙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几十张血迹斑斑的脸庞。

他牙关紧咬,脚下轻飘飘,飘过了街面拐弯,到了预定伏击地点。

远远有巡逻士兵们的背影,渐渐远去。

这时候,正是街上行人人数到了最少,即将逐渐增

多的时刻。

傅三龙不摇晃了,快步进了相当黑暗的一块地方。

“一切正常,小锅铲果然把那盏路灯弄黑了。”

傅三龙想着,蹲下来,将一个打开了一道缝隙的下水道井盖轻轻挪动,然后迅疾两腿并拢,毫不犹豫地探腿下去,找到了攀爬把手。

在眼部消失在地面以上之前,傅三龙看到,周围几块一尺半高的围板,都按战斗计划中细细策谋的那样,静静地围在四周,围出了市政修缮队常常做些修修补补小工程的地界。

在各种味道混杂成的臭气中,傅三龙想到:“他妈的,要说这设计修了这下水道的洋工程师,也不是一点功劳没有啊,哈,嗯。”

他闭上了嘴,一手握住身前把手,另一手,从腰背上抽出手枪。

他又稍稍升高一点,看了看不远不近的一座楼房上的一个钟。

那钟,据说是根据西方国家某个地方的有名大钟样式做的,这会儿,也像那洋工程师设计的下水道一样,帮助着这即将要杀人的地下共产党人----

还有五分钟。

傅三龙看见了,在巷口一侧偏出去不到二十公尺,自己小组的成员,外号“小锅铲”的弟兄正走向远处。

按照战斗计划,“小锅铲”将在前面不到百米处停下,然后边观察边慢慢向回走。

如果“小锅铲”走到巷口时候,年三少正好出来,“小锅铲”将首先正面向年三少开枪!

年三少被击倒后,“小锅铲”将立即沿街边那些关了门的店铺之外,向一侧快速逃走。

而傅三龙将在这埋伏地点,开枪掩护“小锅铲”。

也就是说,年三少随身带的三个随从,冲出小巷口时候,就正好落在傅三龙近距离的低处埋伏枪口射界中。

正常情况下,傅三龙的枪一响,无论倒不倒人,年三少的随从都会立即将傅三龙这个射击点,当作头号敌人。

等到傅三龙开枪之后再沿下水道逃出拐弯后另一出口时候,年三少的随从们能否反应得过来,都难说。

假如一开始出来别人,“小锅铲”不能立刻断定是否年三少,他将不出枪,由傅三龙确认了后,首先开枪射击。

那样,“小锅铲”的任务便正好和傅三龙交换。

也就是主射手和掩护射手任务的交换。

而巷口外另一侧,也就是左侧,则有傅三龙小组的另一位成员,外号“电线杆”的瘦长青年小滇远远守住。

如果年三少中伏后一时未死,逃向那一方,“电线杆”小滇将出枪打掉这个恶敌。

制定行动计划时候,估计年三少向小滇把守的方向逃走的可能性比较小。

因为像年三少这样的敌人,对自己的安全早有防范,一般早已经在日常走动的路上,想好了各个点上如何撤退逃走的方向路线。

向右侧,不到三百公尺,就有警察局。再远一些,就是国民革命军一个警卫营营部。

向左侧,则千八百米之内没有政府力量集中驻扎。

由此,“小锅铲”和傅三龙组成的埋伏主力,发起伏击和掩护位置,均选在“闹仙里”巷口右侧和偏右侧。

如果年三少中枪后向来路回逃,巷子深处跟踪而来的傅三龙小组的第四名成员老杜,将利用事前看好的地形,迎面堵击。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