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六百零一章 “山边别动队”(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零一章 “山边别动队”(一)

黎之虎微笑道:“姜老弟,我们时刻想到这些,就好。

干我们这一行,我们总在明,赤党赤匪总在暗,这是最让人憋火的。

这样反过来一想,我们何不尽量抓住一些时机,把这样的情势时时颠倒一下,让赤匪到明,我们到暗?”

姜贵咀嚼着黎之虎的话:“明,暗,颠倒,嗯。”

他看看科长,觉得科长的脸上泛着的笑意有些内容----

姜贵站起来:“科长,需要我怎样秘密行动?请您明示!”

黎之虎稍稍惊诧:“呀,姜老弟,到底你我合作时间长了,你看出什么了?”

姜贵道:“科长经常同时掌握好几件事情,一步步安排,这个——卑职就不说了——有什么计划部署,还请科长示下!”

黎之虎道:“唉,姜老弟,我知道你从上次行动一回来,就忙着安排洎江本城的一些事——这个很好!

我们最重要的大事,是防范洎江及其附近周遭地区赤党捣乱。目前,我们这一条做得很好,夏主任以及行营长官,都对我们这一项任务的落实执行效果,非常满意!

只是,我们要尽力发挥我们的能量,除了保障军政民安全,还要多出力,打击共产党赤匪力量,这样的事情,我们做得越多越好,就是为中央为民众多做了贡献。

所以我们要为大局多想多做。

现在大局是什么?南京军委会,以及委员长他们,定下的剿匪大计的实施,是大局----”

姜贵一点没觉得科长是在喋喋不休说陈词老调。

他想到:“科长偶尔来这么一小段,是为了把我们做的事情,和国民革命大业挂上钩,让人来劲。

这后面,要不了几句话,科长就该说出他的新计划新步骤了----”

黎之虎科长果然语气一转,讲到具体的实在事情。

就在开始说具体事情的时候,黎之虎揭起一张纸,露出下面的一竖行字。

“国民革命军山边别动队”。

“我给这次行动队伍,起了个名字。

姜老弟,你看看怎么样?”

姜贵看这竖行字,只觉得写得好,暗想:“我这一辈子,不管怎么练,都写不出这样的字----咦,科长这是问我,这字写得好?还是这名字起得好?”

他再看看,脑中浮起几个字来,“山货计划”!

他使劲一摇脑袋,甩走这一联想。

黎之虎略觉诧异,“姜老弟,愿闻其祥。”

姜贵连忙道:“科长,我不是说这个字不好,也不是说这个名称不好,我是想到别的去了——不提了!

我看‘山边别动队’这个名称,挺来劲的!

您的字自然也是写得好的。我不大懂,就觉得好。”

黎之虎略一沉吟,笑了:“哦,姜老弟是实在人。

过去的事,我们吸取教训就是了,不必压在心头不放。”

姜贵说:“科长说得是。”

他目视黎之虎,等待科长进一步指示。他看出来,一定有大行动!

“山边别动队?老子又要出动了------”

他的手动了动,差点没去摸驳壳枪枪柄。

黎之虎道:“姜老弟,这次行动,是因为别的同志的意外发现,正好和我们协力清剿防范的西北部山区的情况,有些交集。很可能,也跟共产党建立重要交通线需要的资源人力有些牵扯。”

姜贵觉得,科长的话,自己听起来有些吃力,他便使劲想,嘴里不出声地重复。“-----协力清剿防范-----资源人力----交集----”

黎之虎笑了:“嗨,我拿行文话说了。

是这样,共产党要建立重要交通线,总还得忙一阵,大致还是西北方向。

那边有个身高力大的山里壮汉,手下有一支近百人队伍,挂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队伍,实际上那领头壮汉,不跟政府一条心,已经有情报说,他暗通共产党。

那边两个县的政府同志,还有别的同志,决心早日解决这个烫手山芋——免得被共产党钻了空子,弄走那壮汉的队伍当赤匪。

你还记得年家围子的人和事吧?”

姜贵说:“记得。”

他看着黎之虎,竭力搜索脑海中的记忆,眼睛一亮:“科长,您刚才提到的‘别的同志’,是年家围子的人?”

黎之虎笑着点头:“正是。”

姜贵道:“啊,那就是年家三少了!他在上海那边,干的,跟我这个——”

黎之虎又点一下头:“是,年家三少在上海好些年了,他现在的工作,和姜老弟你差不多。”

姜贵想到上海那边灯红酒绿的规模,不禁啧啧嘴,立刻又想到:“那边,什么租界,工厂的,比洎江要大要多,也就是说,要乱得多,那侦缉队长,也不是好干的-----”

黎之虎说:“上海那边,和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斗法,自然也有许多精彩,许多成功和失败——不过,我现在要说的,不是在上海那边的事情——年家三少,年队长,他带了几个人,秘密路过洎江,要进山里老家去,悄悄地祭祖。”

姜贵有些惊异:“啊,是这样?年队长他现在?”

黎之虎说:“应年队长年家三少的要求,他到达洎江之后,我和他见了一面。

年家三少的这次祭祖,还顺带要办些公务,要在洎江先待一个短时间。公务的计划行动从筹备到完成,尽量保密。

年三少对姜老弟你,早有耳闻。他说,这是绝对靠得住的高手,还要麻烦姜老弟参与筹划和协助。”

姜贵听了头一句,心中稍稍动动,“这年三少,怎么也是被共产党整怕了,家里人都死光了,他祭祖偷偷摸摸不说,到洎江也跟做贼似地?他还不了解我们洎江的政府实力和安定局面哪!”

听到后一句,心中熨帖了不少,说:“年三少这么客气。”

再一回味科长的话,微微一震:“公务?年三少是要做什么?”

黎之虎微笑道:“俗话说是‘搂草打兔子——捎带’——年三少提出来,我也同意,我们这里调动人手,组成这支别动队,突袭山区里那支即将成为赤匪的队伍,徐二褚部众!”

姜贵精神大振,又有些疑问::“科长,年三少他要去收拾那个什么姓徐的壮汉队伍,和他回家乡祭祖,走的路,好像并不在一个方向?”

黎之虎摘下眼镜,拿了绒布擦,边擦边说。

“姜老弟你记得的确清楚,年家围子一带,离那徐二褚的队伍驻地,虽然都在西边,相距还是很远,且不在一个方向。

其实年三少想顺带办公务,可算因为偶然的发现引起。

他原来的计划,是悄悄地快速地祭祖,就返回洎江,从这里,走最快的路回上海那边去。

只是,他还在上海没出发的时候,自己琢磨行走路线时候,通

过系统关系,进一步打听了西北边山区的情况,才有了发现。

为什么说‘进一步’?

因为许多情况,他本来就知道。

他不仅知道我们前段的‘山货计划’。在该计划制定中,他还出了些点子。

他的父兄,都参与过‘山货计划’中某个清理麻烦行动——具体说,就是消灭了一些对潜入人员,‘梨花木’同志有安全威胁的人——这个过去了,就不多说了。姜老弟有空,再回顾了解。

年家三少进一步打听那边山区情况,是为了自己秘密进山祭祖的安全。确定秘密行进路线,提防远远近近赤匪赤卫队游击队的威胁。”

姜贵说:“哦,是这样。那边山区,赤匪的行动的确鬼得很!”

他这是有感而发。

黎之虎表示同意,继续道:“----毕竟,国民政府区一级侦缉队队长的双手,没少弄死赤党赤匪。

山里赤匪如果知道年三少这样的年家围子剩的人到了,且还是我方有能力的负责同志,还不想方设法报复于他?

所以说,年三少敢于秘密回乡祭祖,这本身,就是大勇之举!”

姜贵听清了科长对年三少的赞誉,暗想:“科长只说年三少‘大勇’,看来,这算不算‘大智’,还要看年三少的行动和结果----”

“这里,出现了一个巧合。”黎之虎放慢了语速,好像自己也在欣赏这种“巧合”。

“年家围子老团总年老上校,当年因三少爷喜欢读洋学堂,就让三少出山读书,不料三少读着读着,转去了上海的什么专科学校里去读,他读着读着又不专心了,那专科是什么,看来对年三少,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年三少在读书之余,找到了自己喜欢干的事情——给警察局和治安军队当探子!”

黎之虎说了这么几句,还并没有说到什么“巧合”,又停下来,居然像姜贵刚才那样,也啧啧嘴。

姜贵微微愣神。

在他想来,当探子的,应该都是一些没有什么“墨水”,不会读书,又不想好好做工务农的青年人——这活儿,要干好也需要年轻腿快,年纪大的人是不成的——更多印象中,探子堆里,不乏游手好闲的地痞流氓,还得经常用纪律规矩敲打他们,不然不定什么时候就弄出多的麻烦来。

他立刻又想到:“也是啊,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的喜好,更是不可以什么文化墨水估猜划分-----

其实,像我这样的,要是小年轻时候,也应该喜欢当探子。

就是像黎科长这样的读书人,要是早早年轻时候在社会上走动,只怕也是喜欢从做探子开始----难怪科长啧啧嘴-----有的人,如果不遇到机会,都很难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

老子倒是喜欢现在干的这一行。

看科长的工作劲头,他也是找到了自己喜欢干的事,这个,对了,事业。

这是科长说的‘巧合’?

好像不是-----”

就听得黎之虎科长继续说了。

姜贵听到一半,不由心动:“还真他妈的是巧了!”

黎之虎说:“年三少上学读书之余,替人当探子——后来他有了些根基,也算读完书了,才进政府部门做事。年老团总有钱,在好几个城里除了生意,还积累了人缘,在需要的时候,助了年三少几把——当然,主要还是年三少自己有能力,才干到今天这样-----”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