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险之城——年家围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一章 天险之城——年家围子

硬连接,一站交到下一站,连续下去。

软连接,则是由中心点站长负责,以相当秘密的方式,在考察上一中心点交下无误,确认没有敌人跟踪侦查前提下,通知下一点,“可以接送”-----

通常交通线启用,一律采用软连接方式。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安全度。

缺陷是相对花时间稍多。

秘密交通线,安全第一位。上次申强带送药小分队进红色根据地,兼密查内奸,最后两段,就多花了些时间,而最终,圆满完成艰险任务。

申强说明新交通线设想的细节,然后说:“真正紧急时刻,当然可以化软为硬,集中力量,以最快速度,取捷径!”

七号看看老郁。

老郁看七号望自己,立刻说:“我跟老申一起研究过紧急方案。”

七号笑了。“这就和打仗一样,有正常战斗计划,有应急方案-----好!”

------

在交通线运作时候,通常只有第二层的十个左右交通站启动运转。

两三个中心交通站本身,一般并不直接投入交通线使用。其站长只负责对区域内各点的观察防护。紧急情况下他发现某一站有异常情况,可以做出决断,立刻通知下一站同志转移。这样,只要动作快,可以将危险截断。其后,还可以继续使用余下各站。另一区域中心站下散布的各站,则不受威胁。

过去,一站只知道下一站,对上一站,也只认识人——送人或物来的时候认识的——,断了线必然麻烦。——敌人拔起一站,撬开交通站长的嘴,便可稳稳地扑掉下一站。交通站长如拒不吐实,此站便毁,交通线亦算断了,再有紧急需要,无法使用——一时接不上线,除非全知各站情况的“总线长”亲自来,那将很容易误事。

最紧急情况下,两三个中心点负责人可以“取捷径”,避开某一段甚至某几段危险,绕道而行-----

这里的“取捷径”,实际上可能更花时间,走的路更多些,却是能够在最危急关头,用时间换取安全。

------

七号微笑说:“不错嘛!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开始准备。省委将在开会时,定一下你们的方案方向。这是最机密的交通线,专人专管,细节保密方面,按规定办。”

申强老郁都知道,老师说的“按规定办”是什么意思。

早有规定,最机密交通线的细节方面,除了建线管线的特科系统有限人员知晓,兼任省委书记的七号老师了解情况,其他各省委委员,均无权力知晓交通线各点详细地址人名!

这是共产党人用许多同志弟兄的脑袋换来的经验。

七号继续道:“整线设立计划,你们可以再细研究。现在有个情况,我们已经了解比较详细,在交通线必经区域,有个敌人的铁杆‘土围子’,特科和总部都研究过,避过它,要多走许多路程-----看来,需要咱们的洎江手枪队同志们出动,拔了它!-----可以大大保障建交通线的任务完成,大大消除以后交通线受

到的威胁------”

------

年家围子的主人,有个头衔,“国民革命军南江西路第一保安团司令”,军衔是上校。

也不知道这年近六十的年老头是从哪里讨来了个委任状,装在镜框里,挂在自己的“司令部”墙上。

而这年家围子里的要害据点各处,都高高地或悬挂,或高插着大小旗帜,上书一个带有古味的大大的“年”字。

年家围子其实就是一个世代相传的大号恶霸据点。

年老头上校名声响遍方圆百里。

他依仗自己的实力,以及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牛皮吹得很响。

“-----就是大队红军来了,老子也不怕。看看咱们围子的这一排大炮!不要看是土炮。当年长毛打到这里,一时半会连湘军都挡不住他们,还不是被老子的祖先挡在了这里?长毛想冲进年家围子,结果怎么样?尸体如山,血流成河!年家围子,照样立着!老子的祖先老曾祖爷爷! 还轰死了几个长毛的营官。今天,红军要是来,老子起码也能轰死他几个营长!”-----

年老团总这话,让人猛一听来,觉得他好像是个口气大而可能粗心的老头,其实,他和上几辈年家围子的主人一样,是个极为细心的,狡诈无比的家伙!

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儿子分任保安团两个营的营长。第三个儿子,他派出到山外,在国民政府里供职。他使用银钱打点,加上三儿子继承了他的许多本事,几年内就升到了相当于副县长级别,这更加助长了年家称霸一方,鱼肉乡里的气焰-----

年家围子好几代人以来,屹立不倒,除了紧跟官府,还有自然条件的依仗——其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

土围子实际上,只是在一个环状山口,建了一个数丈宽厚数十丈长的圆弧墙,连通两边山崖口。整个环状山的后山,一圈的悬崖峭壁,连野生山羊都上不去。

自年家围子建成后数十年间,后山一圈峭壁之下,不知摔死了多少野羊麂子。

土围子里的住户,保安团二百多人中军官和老兵骨干的家属占去大部,其余的,

为年家种田缴纳粮税的穷苦百姓,大都住在围子外面,有的散居,有的几家一起形成山间小村。

无论散居还是小村的山民,都逃不开向年家交付粮食税款的路数。谁要是抗税不交,年家围子里兵丁出动,人抓走,妻儿老人赶出门。

被赶离的老少妇孺除了离开这一带,没有别的出路——当地山民都不敢收留被年家围子下令“除了南江西路山籍”的老小。

被抓进年家围子的抗税者,或服软挨打后,当苦役到死。或者不服,被“点天灯”——捆在干柴堆里,放在后山上悬崖高处,点上一把火----

杀人后的处理,对年家来说最是容易不过——写一纸信,报告“刁民抗政府捐税,图谋造反,被保安团就地正法,特报县府备案”,事后还可得到官府奖赏。

这样的报告写法,已经沿用过多年,其中“保安团”三个字,过去

曾为“大清团练分队” ,“乡安团”,“靖卫团”等。

多年经营,害死多条人命,附近方圆数十里内,都成了年家的地、林、山!

共产党领导穷苦百姓闹革命,年家这样的大地主大恶霸,自然是工农红军的第一等打击目标。

只是,开辟了偌大一块红色根据地的红军,向外发展到这一带时,竟然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拿不下这个土围子!

刚开始时,年团总倒也不是立刻就摆出完全对抗姿态。

他用对付过去一些觊觎过年家围子的大土匪的办法,要求跟红军“井水不犯河水”。

红军哪里听这个?

从共产党红军带领穷人闹革命的立场看,这年家恶霸,枪毙了都死有余辜。

更何况,这土围子,卡在红色根据地到白区之间的要道上。因为它,这一带方圆百里,连游击区都算不上——小队红军和赤卫队,都拿年家围子出动的保安团没法子——稍一不留神,就被这帮形同山间恶匪的年记保安团打黑枪,或者被全部吃掉。

而一当大队红军摆开架势,这帮保安团的恶棍们就早早溜进围子里去了----结果,年家围子打了好几次小胜仗,得了国民政府好几次通令嘉奖,还给围子送来了好几十条步枪和大批子弹。

连远在洎江的警备司令何启廷少将都对这年家围子表示赞赏:“他娘的,老子老家要是有这样的天险,几年前也不至于被赤匪随便鼓动一帮暴民造反,就弄了个院破人亡------”

年团总之所以敢跟红军叫板,也是欺负红军没有大炮。

土围子厚实的仅有的这一面围墙,乃是大石所建。花岗岩大石块墙,枪子儿打上去只出一个麻点——顶多崩掉绿豆大一块。

围墙顶上,平时可以架上土炮,人员来回走跑。真有装备了迫击炮的红军来攻的时候,人都撤了下围墙里面后面,从大石缝里留下的枪眼向外放枪扔手榴弹。

----

红军趁最近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扫**一片山区的白色势力。土匪恶霸们,望风而逃。

唯年家围子,岿然不动。

一天夜里,中国工农红军两江边军区独立团的两个营,悄悄地一夜急行军,天亮前到达了年家围子对面的山后,稍事休息后,秘密运动到前山,和年家围子的城墙遥遥相望。

柏团长举着望远镜,看清晨山间雾气中时隐时现的对面围子城墙大门口。

大石墙依山势而建,墙前下面,是一条山间溪流,流急石乱,形成极难架设云梯的天然障碍。

城墙大门口处,悬起一座吊桥。吊桥用铁链挂放,除非迫击炮弹正好连续在铁链一处爆炸,不然很难弄断它。

就是吊桥放下来,大石墙中的城门如果不开,人要冲到跟前,用撞门木撞开城门,也比登天还难。

因为,即使城墙上的土炮能够被红军迫击炮压制,十几个石墙上的射击孔处的土炮仍然是巨大威胁。

更要命的是,卡在城门两侧的两座角楼上,有高中低三层射击孔。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