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七:巍巍中华_第541章:稳定波斯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七:巍巍中华_第541章:稳定波斯湾

经过十月的一次小规模的摩擦,波斯人知道了中华帝国不好惹,打消了揩油或者抢劫等不切实际的幻想。赛义德明白,那一次小战斗,中国人手下留情了,否则,伤亡会大的多。他有了和好的意愿,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强者为王”,这是社会的公理。倘若中国人打上门来,他的这个部族恐怕承受不了。

按照赛义德的思维,中国人占领的是没人要的不毛之地,他自己的领地才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中国人如此强悍,必然会来找他的麻烦,危险就在眼前!他那里会知道中国人要的是石油啊?

中国人释放的善意他们还是感觉到了,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也要与中国人和好。他现在不在乎那点收税的银子了,让他拿出礼品、贡品孝敬中国人,他都愿意,保平安是上策。

刚刚的去打秋风,蛮横的索要钱财,一转脸的功夫,变成了孙子辈,拿着礼品去巴结中国人,这个变脸变得比翻书还快,是不是太没有自尊了?脸面何在?

政治人物就是这样,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弱肉强食是真理,保平安、保利益才是真理!脸面算的了什么?

国防军在这里驻扎时间长了,就了解到,他们占领之地就是名为“曼德河”的一条小河的入海口处。来找麻烦的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一个大部族,名为“卡泽伦”,赛义德是这个部族的首领。

从北岸的利益看,与卡泽伦交好就可以获得比较安全和平的环境。至于波斯国王,暂时没有来往也是可以的。中国的目的是和平的获取此地的石油,其他都是次要的。因此,刘十三也是希望与卡泽伦交好。

双方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快就和好如初,并且真的开始了贸易。

小冲突只是过去了一个月,到了十一月中旬,卡泽伦的使者就来到了北岸,并且带来了丰厚的礼品。礼品中最常见的是金银制品,贵金属本身就值钱,再加上阿拉伯风格的制造工艺,当然是极贵重的。此外就是著名的波斯地毯、挂毯,还有这里盛产的蜜枣,比中国的大枣可是好吃的多。还有一样想不到的——波斯美女!

来的使者名叫扎尔加尔,他对刘十三说:“刘将军,上一次我部大首领不了解中华帝国,双方多有误会。这一次是大首领派我过来给将军赔罪,希望我们日后能够如您所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大首领托我带来一些礼品,还希望将军海涵、笑纳。”

说着就呈上了礼单,几个大箱子也抬上来,全部打开,货物金光闪闪,都是精品。箱子后面一溜站着六名美女,都是异国情调的窈窕少女。

阿拉伯的女人是带头巾的,他们的面部、头发是不能给外人看的,必须包裹的严严实实。但是到了这里,就是要给人观赏的,所以头巾都摘掉了。她们极度的不安,害羞的使劲低着头,在她们的意识中,摘掉头巾与露出屁股没有什么不同。

美女是不分种族的,漂亮的异族女人依然是漂亮,刘十三的眼睛不时的瞟两眼,直看得血脉喷张。俗话说军营里的兵看见母猪都是赛貂蝉,何况这几个出色的女子?

这种礼物超出了刘十三的预计,但是礼物是不能退回的,这是基本的礼貌。

刘十三当然是表示了一番双方友好,过去的事情既往不咎,好朋友不打不相识嘛!过去的一笔勾销,今后双方和平相处,相安无事符合双方的利益。

当然还会有回赠的礼物,这一回,除了传统的丝绸、瓷器、茶叶之外,又加上了玻璃制品。玻璃在西方绝对是高档奢侈品。还有精致的单筒望远镜,钟表。这些东西西方也有,但是属于高档稀缺之物。

扎尔加尔还表示了贸易的意愿,中国倒是不指望从这里的贸易取得什么货物,但是稀缺品种总是有的,更重要的是派遣舰队的食物。粮食、蔬菜、肉类,如果能就地解决总比跨越万里运输要强。所以双方的贸易由此开始,只是初期规模很小。

对于送来的女人如何处置就比较麻烦了,刘十三可是不敢擅自决定,他上报到霍城基地,就是派遣舰队的司令部。派遣舰队司令谢鹏举也没碰到过这种事,他同样不敢决定,最后到了朱万雄那里。国防军的军纪很严格,尤其是在女人问题上,强奸、抢夺民女都是严重违反军纪的。

朱万雄回复,这六名女子可以在军官中分配,由谢鹏举决定。

这一下皆大欢喜了,刘十三有功,可以留下一个,其余的送到霍城,被派遣舰队高官们分配了,当然都是做了小妾,甚至小妾的地位都没有,这些军官们都不会把异族女人当做自己的正室夫人的。

可是这种事情总要搞好平衡,高级军官得到了,低一级的也想得到啊?怎么办?花银子买!

于是刘十三又得到一个新任务——买女人。这一买就是几十个。因为除了可以带家室的军官还有基层的士兵,可是士兵的家属是不能随军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官办随军的妓院。否则,远在海外,部队的官兵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生理需求是自然现象。国防军有军纪,强奸妇女是重罪,但是总要有宣泄之处才能更好的维护军纪,国防军不禁止士兵逛妓院,所以只能采用这个办法。

有部队派出的专人管理,预防性病等等的也容易处理。他们对待妓女也会比较有人性,不会残酷的虐待他们。

年轻的女人成了国防军对卡泽伦的第一个大宗贸易。

有了与卡泽伦部族的友好关系,波斯湾的国防军占领区就获得了稳定的局面。派遣舰队在这里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应该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那就是红海顶端现代的苏伊士运河的地区。

国防军到苏伊士的任务不是开采石油,也不是开运河,而是占领那里,禁止开凿运河!不过作为补救的办法,他们要修建一条高等级的公路,以后具备条件的时候,也可以修建一条铁路。连接印度洋和地中海,获取货物运输的巨大利益。

没有了苏伊士运河,特别是现在中国在印度洋已经有了出海口,印度洋就是中国的后院,是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的势力范围,这个战略意义是重大的。

苏伊士那个地区是埃及的领土,那里除了苏伊士湾,还有一处可以开凿运河的地点,就是现代以色列那块地方,世界宗教之城耶路撒冷也在那里。后者开凿运河条件就差多了,但是毕竟是可以选择之地。这两处夹着的就是著名的“西奈半岛”。

苏伊士之所以是优良的开凿运河的地点,除了陆地距离短之外,就是因为那里距离世界第一大河——尼罗河很近,可以方便的引入尼罗河的水源。尼罗河的水资源太丰富了,可以向运河大量的供水,这是大型运河的先决条件,没有丰富的水源如何让海洋巨轮航行呢?

陆地上的河流,也包括运河,其海拔高度绝对要高于海平面,完全依靠海水的运河是不存在的,因此,必须引入河流的水源。这就是尼罗河的作用,现代运河从尼罗河引水的水渠就在开罗城外。

在现代,这个地区就是个火药桶,数百年的战争从未间断,别的地方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说,没有大战就是相对的和平时期,可是这里,几乎永远没有和平,永远是打不完的仗。

为什么?笔者不是政治评论家,没有很高的分析水平,但是,“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话是不会错的。这里的利益纠葛太多了,利益关系复杂,政治关系就复杂,引发战争的机会就多。反过来说,这个地区利益太大,过于敏感。

如果在巨大的利益形成之前,中国就占领此地,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把利益抓在手中。除了垄断石油资源之外,同时拒绝开凿运河,把这个地区利益的数量级降到最低。没有了过于巨大的利益,也就创造了和平的条件。或许朱万化的决策消灭了一个地球上的火药桶!那可真是“功在当代利在

千秋”了!

现代中东的不安定还有一个宗教问题,朱万化主张的宗教政策第一是兼容并蓄,第二是不容许攻击异教徒。如果由于中国占据中东的一块地方,这种温和的宗教政策得以影响周边地区或许会减少他们之间的仇恨。当然这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能否起到作用真的很难说。但是有中国在中东的存在,就不会允许这种没完没了的仇杀,环境的改善是肯定的。

不同教派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是不容忽视的,以色列复国之后,犹太人太富有了,巴勒斯坦人成了下层的贫民,仇富的心里各民族都一样,是免不了的。贫富的矛盾与宗教、民族世仇这些矛盾混杂在一起,也成了动乱的根源。

经过大都督府的研究认可,就决定了崇祯十三年的年初(明年),特遣舰队进军红海,最终的目标是占领西奈半岛,使得西奈半岛成为中华的海外领地。

西奈半岛的面积略大于台湾,但是它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地区是荒漠戈壁的不毛之地,直到现代,在他的西部沿海才发现一个不大的油矿,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了。在现代它理论上属于埃及,但是那里土地贫瘠,寸草不生,气候恶劣,还是无人之地。

朱万化这个时代那里是没有人烟的无人之地,就是无主之地。

但是可以开凿运河的那一小块地方,就是西奈半岛的西北角,就属于埃及人口稠密的地区的边沿地带了。埃及是文明古国,其国家的经济、军事也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因此就要调动足够的陆地军事力量,做好战斗的准备。为此,就要从第五舰队所属的陆战队第五师抽调其第二团,到波斯湾与特遣舰队汇合。已经在波斯湾的第一团也要抽调至少一个营的兵力助战。

大都督府给出的策略是首先占领苏伊士湾顶端的地区,也就是预定要修公路的那一条线(现代运河的位置),占领的理由就是修路,然后在慢慢的扩展。一开始就要打出中华帝国的旗号,所占之地,初期称作占领区,以后就是中国的国土,此地必须要长期占领。当然红海海峡还是要建立基地控制起来,基地的位置就是红海的入口,也就是现代闹索马里海盗最凶的地方,现代中国派出的打击海盗的海军编队就活动在亚丁湾一带。

其实朱万化知道,占领这一地区,在当前的这个年代还是相对的容易。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埃及的古文明,或者叫做尼罗河文明,就是发生在尼罗河的入海口处,这是一片富饶的绿洲,其他的地方就是沙漠和戈壁滩。这块绿洲的大小是方圆500里(250公里)的一个扇形区域。而苏伊士运河的位置刚好在这个绿洲的东部边沿,是沙漠和绿洲的结合部。在没有苏伊士运河的情况下,这里是埃及的边缘地带,当然了,如果有了运河,这里就是中心地带了。

从这个地理、气候环境来说,虽然占领了埃及的领土,这个本地区比较强大的王国会有反应,但是处置得当的情况下,还是有化解的可能性。

出兵之前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用来调派兵力,和进行必要的演练。军官们也要学习由朱万化制定的政策,也就是如何与周边的国家相处,这些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什么。知道了别人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其关系就容易相处了。

向中东地区移民是必然的,否则如何称为中国的国土?但是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人们的生存环境艰难。移民多少为好?还要全面考虑,少量的人口还好办,人口多了,就要有安置的办法,否则会产生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从而滋生不安定因素。因此,中东地区的人口要做好规划。

更重要的是宗教政策。现在中国已经有不少的海外领地,从哪些地方可以引入大批的宗教首领、领袖人物,可以分别的成为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核心,领导这一地区的宗教走上和平相处的正常轨道。

--- 第541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