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519章:通缉张彝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519章:通缉张彝宪

崇祯十二年七月初,准格尔蒙古人西迁,目标是里海沿岸的平原,他们不但途径哈萨克人的领地,并且里海沿岸预定要占领之地也大部分是哈萨克人的领地。因此,他们与哈萨克人就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同一时间,准备并不充分的,新建的第十三师,也在西北军军长朱顺的催促之下快速出击。快速出击的目的是为了向准格尔人施加压力,使其不能从容不迫的收拢牧民,让他们留下更多的人口。

准格尔地区(新疆)地域广袤,一个师的部队只有一万人,算上临时营不过两万人,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因此国防军的策略就是沿着主要的交通干道前进。那里的主干道就是所谓的丝绸之路,在准格尔境内,其道路也不止一条。从出发地敦煌起,就分为南北两条路,南侧的一条过博斯腾湖、和田到达南疆,就与罗汝才的西路军会师了。北边的一条直奔乌鲁木齐然后转向喀什,也到达了南疆。第十三师以团为单位分几条路出击。

乌鲁木齐还有一个古名称,叫做迪化。这个名字是清代乾隆年间命名的,当时的迪化就是新疆省的首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废除了迪化恢复旧称乌鲁木齐。乌鲁木齐是蒙古语的地名,也是明代时的名称。

朱万化是主张尽量的使用汉语地名的。因此,国防军占领乌鲁木齐之后,将更名为迪化。使得迪化这一名称提前一百多年出现。

国防军的进军速度基本保持在五十里到一百里之间,紧紧的驱赶着准格尔人,又不要与之发生大规模的战斗,当然小摩擦是免不了的。因此,他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就收复了准格尔,并且与罗汝才的西路军会师。

而此时的罗汝才正做着与国防军类似的动作,他们跟着准格尔人的后面占领了大片的土地,这些土地原来是哈萨克人的领地。西疆省动员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忙着在新占领区选择要地,建筑城池,迁移人口,调配驻军,巩固占领区。罗汝才等于是付出了四十万石的粮食、其他物资还有一批军火买下了这一大片的土地,他赚了一个大便宜。

经过崇祯十二年的夏季、秋季,准格尔人到达了里海岸边,他们与哈萨克人的战争还在继续。按照历史的轨迹,他们将征战多年,准格尔人还要向西迁移直到黑海沿岸才安定下来,由此可知,哈萨克人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终于还是赶走了准格尔蒙古人。

罗汝才也成功的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国防军也到达了南疆,收复了整个的准格尔地区。

之后联省按照预定的计划,对罗汝才依旧维持原西疆巡抚的任命,暂时代管西疆省,联省衙门派出布政使、按察使、巡按御史还有府县一级的官吏开始对西疆进行管理。

罗汝才同时被封为属国国王,他的王国被命名为巴尔喀什王国,其地理位置就是巴尔喀什湖的以北、以西,哈萨克人领地的南部、中部地区。在联省的支持之下,巴尔喀什王国,成了中亚地区的一个强国,人口以华人为主,语言、文化、历法全部汉化,就是一个华人的海外政权。

准格尔省收归联省直接管辖,暂时不设议会,委派官吏进行管理。偌大的准格尔连个城池都没有,真正是百废待兴,城池道路等基本建设任务繁重。

从此,西北地区建立了两个省份:准格尔省和西疆省(南疆地区归西疆省)。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暂且按下不表。

......

崇祯十二年二月初朱钰遭到袭击一案中,有一名凶犯在逃,按特征逃犯可能是个太监,35岁左右,朱大典嘱咐朱万雄动用京城的坐探,按此线索追踪。

对于坐探来说,完成这个任务的难度不大,其原因就是北京成了陪都,皇宫里没有了皇帝,太监们的地位一落千丈,都成了平常人,了解他们的情况也就容易的多了。

皇宫的建筑很好,按照现代人的观点,这么大一片建筑应该善加利用才对。可是明代办不到,那是皇帝住的地方,别人是没有资格居住,也不能开辟为衙门的办公地,因此就只能闲置了。

皇帝不在,但是该有的机构还都存在,皇宫就在内务府的管辖之下,由内务总管大太监管理。如果有皇帝在,内务府可是个了不得的机构,也是权势熏天了。可是面对一个空皇宫,内务府就剩下一个看守打扫的职责了,实际上就相当于门卫保安,外加打扫卫生的环卫处。不要说高级官员,各部的办事员

都不会到这个地方来,整个就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这帮太监们只有两件工作:巡查和打扫。

内务府的职责也很杂,说白了就是皇帝的管家,皇宫里的事都归它管,当然所有的太监都在他的管辖之下。比较重要的权利还有管理皇帝的私房钱,也叫内帑(tang)银。它还管理着很多的工匠作坊,这些作坊都是为皇家服务的,因此也都是手艺高超之人,他们制作的产品都是高档货。但是皇帝搬走了,工匠作坊没有了服务对象,他们也就跟着迁移或者遣散了。

如果是正经的内务府,其门卫的通报费用就不是小数字。而到一个扫大街的地方打探一点消息,那就太容易了。

他们要打探的就是一月、二月期间,离开皇宫的太监,并且有个年龄条件:35岁左右,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体貌特征。

由于皇宫的没落清闲,这两年陆续有一部分辞职返乡的太监,保留下来的太监人数少了很多。返乡之人可以到其家乡追踪其踪迹,太监的家乡基本上都是直隶地面的人,因此筛选的难度不大。坐探们这么一查,在筛选一下,这个嫌疑犯就找到了,他就是——张彝宪!并且他不是白丁,他就是现任的北京内务府总管大太监。就是他,过完年后告假离开了皇宫,至今未归,其家乡河间府也没有他的踪影,他今年三十七岁,完全符合凶犯的条件。

这个张彝宪就是崇祯五年底的时候,大都督府曾经开出赏银,指名道姓地索要他的人头的那个太监。当时中华日报上刊登国防军大都督府的声明:坚决制止内臣干政,并通缉了官军中的监军,各地官府中的监管太监,全部是悬赏一千两。唯有张彝宪是悬赏一万两缉拿。

张彝宪是当时最猖獗的一个太监,比在宁远被杀掉的御马监太监高起濳更过分。崇祯四年,时任司礼监太监的张彝宪被任命为户部、工部二部的总理,监视中央政府的财政。崇祯给他的权利是:“权视外总督”,就是等同于总督的职位和权力,已经是位极人臣。

张彝宪小人得志,飞扬跋扈。在崇祯的支持下,他规定:地方官员进京觐见皇帝,必须先到张彝宪那里递手本(述职报告)。就是说,不管多大的官,哪怕是都督、巡抚,到了京城,都要先见他的面,在大堂上给他叩头!然后才能见皇上。真是史无前例!

工部主事金铉、周镳,甚至工部尚书周士朴均被他罢官,继任的工部尚书曹屡疏,因为受不了张彝宪的辖制“乞归”,就是申请辞职。因为张彝宪而罢官的人太多了。

由于国防军的悬赏缉拿,吓得张彝宪躲在皇宫里不敢出来,整日里跳着脚的骂国防军。可以说他对于国防军,对于朱家的仇恨真的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现在又流落为打扫庭院的太监头头,除了规定的俸禄,什么银子也得不到了,京城里官员那个还需要巴结一个扫地的?

所以,张彝宪刺杀督军大人,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四月中旬,消息反馈到大都督朱大典那里,朱大典立即找人给张彝宪画像,在联省的范围内,再一次悬赏缉拿,并把赏银提高到五万两。在通缉的告示中只是罗列了张彝宪的历史罪行,刺杀一事还是只字未提,直至今日,刺杀的事件一直是保密的。

古代没有照片,都是用画影图形,辅助以文字描述外貌特征。

画师没见过张彝宪怎么能画像呢?这是因为张彝宪是朝堂上的名人,大明的官员凡是到过北京的,几乎都见过他,可以说,他的外貌比崇祯皇帝的知名度都高。而画师就是凭着别人的描述来画像的,通缉犯都是如此,画师没见过通缉犯,照样可以画。在现代的警察中也有这种画师。

......

到四月份,康南省的扩张已经到达了孟加拉王国的境内,并通过强攻拿下了达卡以北的重镇坦盖尔。按照赵率教的计划,今年的军事扩张就到此为止,剩下的时间就是消化占领区,威逼孟加拉王国让出雅江以东地区。

这一次,康南省又得到了方圆四百多里的一片平原,都是富饶鱼米之乡。康南省的农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他们现在急需的就是人口,而陕西洛河流域治理的新政策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由户部尚书马士英提出的减少洛河流域的人口,加大移民的力度的办法得到了联省的肯定,并贯彻实施。陕西要求需要移民的省份派出官员到西安与移民代表直接见面,宣讲本省接待安置移民的办法和

带领移民代表实地考察。康南省特别的积极主动,他们需要的移民数量又特别的大,于是赵率教派出了布政使王珍亲自带领康南的官员到西安,争取更多的移民。

王珍原来是布政使司左参政,今年初才提拔为布政使的。

由于康南省的自然环境最好,相当于大明长江流域的农耕条件,在陕北见惯了干旱,见惯了赤地千里的陕西人,看到这么好的鱼米之乡,移民代表们满足的找不着北了。“满意”二字已经不能概括他们的心里,应该说欣喜若狂。结果是康南省大获全胜,总数三十多万的移民,他们得到了十二万!数字可观。在加上康南省从四川、福建、广东获得的移民,今年的移民总数能达到十七万左右,简直是大丰收。

陕西的移民迁移到康南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是便捷之路。

去年夏季青西铁路已经全线贯通,现在这条铁路已经过了西安继续向西修建。因此,从西安乘火车可以直达青岛,从青岛可以乘坐轮船直达康南省。这是节省体力又快速的交通线。但是十几万人对于铁路和海运都是很大的压力。

现在的火车列车,正常行驶只有两三节客车,即便是客货车厢全部装载移民,一列车最多拉七八节车厢,每车厢装六十人已经很拥挤了,全列车才装500人。这是因为铁路是特窄轨道,轨距只有一米,因此列车的车厢小。机车动力小,不能像现代的列车那样拉上几百节车厢。

目前大的客货船只也只是两千吨上下的水平,每只船一次运输一千人已经是极限了,一万人就要十只大船,十万人就是一百船次。

因此康南省把移民分为两路,老弱妇孺乘坐火车、轮船。精壮青年编成队伍走陆路,到达目的地再汇合。

陆路的队伍每一队一万人左右,所有的移民起码要编五队,由康南的官员带领,从陕西中部到宝鸡,走褒斜道到达汉中,然后经川北到雅安,这就汇合到了四川移民的路线上了。褒斜道的改造工程已经于今年夏季竣工,道路基本上是通行马车的双车道。

陆路的队伍也是不需要步行的,康南的官员雇佣了大批的马车,驮马、骆驼,沿途分段转运,各处设接待中转站。但是路途遥远,接近万里的行程差不多要走四个月才能到达,这也是一项极大的工程了。

这一批移民极大的缓解了康南省的人口压力。

朱万化极少管康南省的事情,但是,他还是给康南省提出了一些建议,那就是对孟加拉王国的策略上的指导意见。

这也是康南省当前的主要任务:以强大的军事压力,与孟加拉王国展开谈判,力争和平解决余下的占领区,使得康南省直达入海口。除了军事的压力,康南省也要准备付出一定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优惠条件,在占领他们土地的情况下,尽量的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毕竟以后还是邻居,和平相处为好。即便有必要的军事行动也要减少对方的伤亡。仇恨是免不了的,要尽量的降低矛盾、缓解关系,不要形成不死不休的世仇。

如果两个相邻国家互相怀有刻骨的仇恨,那就永无安宁了,就像现代中东地区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个邻居就是不死不休的关系,哪里会有安宁之日啊!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他们因为宗教的冲突,犹太人被打跑了,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流浪到世界各地。犹太人背井离乡跑掉的只是一部分,被彻底灭族杀掉的也不少。从此,中东地区没有了犹太人的身影,这就是种族灭绝!到了近代,犹太人又回到他们祖先的家乡,这就是著名的“犹太复国”运动。他们占领了一块地方,建立了以色列国。从此,中东就永无宁日了。

看了这一份电报赵率教有些自疚,他的确没有想到这些。他把这份电报给朱全柱看了,朱全柱看完后也是满头冒汗,强攻坦盖尔是他指挥的,的确杀戮太重了。少杀一些人同样可以拿下坦盖尔,何必大开杀戒呢?

因此,他说道:“岳父大人,还是督军大人想的长远啊!我知错了,请您责罚。”

赵率教说道:“亡羊补牢犹未晚亦,你知道错了就很好,我们还有补救的机会。老夫我也是没有想到啊!好在我们刚刚进入孟加拉王国,他们的王都还在,原定的谈判策略还是符合督军大人的意思的。”

--- 第519章完 ---

--- 第六卷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