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517章:督军圣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517章:督军圣明

上一回说到罗汝才很大方的给予准格尔人以援助,四十万石粮食,一千车草料都不是小数目,还有布匹、茶叶、盐巴等日用品,最后竟然提供了一千支三眼铳、子弹还有手榴弹。竟然感动得梁布连叩了三个响头。

面对梁布的叩头大礼,不知道罗汝才会不会心里自责一下,他的出发点是拿准格尔人当免费的走狗、打手,没有一丝一毫的恩德,那里当得起如此大礼?这位梁师爷只是一时没有参透,日后总会明白过来的。

有几分歉疚的罗汝才问道:“梁师爷,你也是汉人,就能甘心随准格尔人远走他乡吗?去那么远的地方,今生今世也别想再回来了。你此行得了这么多的好处,也算对得起那准格尔的王爷了,不如你留在我这里,将来也有回归家乡之日啊!”

梁布苦笑了一下,说道:“上船容易下船难啊!我这些年来与大明为敌,罪孽深重,朝廷还能容得我吗?就算朝廷不追究我,我还有妻子孩子一家人,都在丹济拉的手里,那蒙古人哪里有人性?我不回去他们全都要死于非命。哎!一步走错步步错呀!我谢谢巡抚大人的好意了!”

梁布带着一队蒙古兵回去复命了,让罗汝才这一问,他也是心情沉重,全然没有了谈判成功的喜悦。

随着梁布一行,罗汝才也安排了自己的使者去面见丹济拉王爷。他的使者有负责联络的使命,也有视察新占领区的使命,这些使命是公开的。但是,罗汝才绝对不关心那些新占领区,这个使命仅仅是个将错就错的幌子,他们还有一个秘密的使命——到甘肃联络国防军,通报这边突变的情报,让国防军迅速西进,收复失地。这个秘密使命才是最重要的,这么重大的情报,报上去是他的功劳,他罗汝才如果知情不报,那就是重大过失了,有谋求独立王国的嫌疑,他可是不想担这个无端的罪名。

梁布走了,他的喜怒哀乐我们暂且放下不表。

罗汝才立即召集西路军的各级将领,全军动员起来,准备迎送准格尔人的事宜。当然他最大的重点是安排好快速的巩固、稳定大片的新占领区,就是巴尔喀什湖外侧之地。在地图上预先规划新城池的位置,按照规划,组织大批的工匠、劳工、车辆,随军出动,还要携带大量的施工工具器材,用于建筑新城池。哈萨克人与蒙古人一样,也是游牧民族,他们是不建设城池的。

哈萨克人属于白种人和黄种人的混血,是古代中国西北部突厥人的后裔,在欧洲,也有把他们当做白种人的。

这个新占领区才是罗汝才自己的私人领地,是他为自己、为追随他的部下、为子孙后代准备的独立王国。在这之前他费了大力气才占领了巴尔喀什湖北岸的一小块土地,这一次可是要大展宏图了。这可是上天的恩赐,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了。

还有一条,假道灭虢的故事罗汝才也是懂得的,因此他还要安排好兵力,谨防准格尔人图谋不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嘛。不过这一次,罗汝才有巴尔喀什湖这个天然的屏障,还是比较放心的。准格尔人走的是巴尔喀什湖的外侧,隔着一条长长的湖泊,就是一道天然的防线。

......

崇祯十二年的五月二十日,罗汝才的使者终于到达了敦煌,这里是西路军与国防军的联络站。他们带来了准格尔人举族西迁的重大消息,很快,这些消息就到达了开封。

事件重大,有关的军政两界的重要官员就被召集到督军府商议对策

,参加会议的有:朱大典、朱万武、朱万杰、洪承畴、王元雅、孙元化等官员,所有与会者对这个好消息都非常的兴奋,因为收复准格尔之后,除了西藏,大明的疆土就全部的收复了。马守应的部队已经进入了西藏,占领了部分地区,并接近了拉萨,预计崇祯十二年之内他们将收复西藏的主要城镇,到明年会完成对于西藏的占领。

兵部尚书朱万武说道:“既然准格尔蒙古人已经决计出走,我们也就不必客气了,我国防军应该尽快出兵,逼迫其向西退却。我们逼迫的紧一点有一个好处,就是使得他们集结牧民时间紧迫,仓皇之间他们就会留下更多的人口,避免人口流失过于严重,蒙古人也是我大中华的一员嘛。”

执政官洪承畴说道:“我赞同朱尚书的意见,但是我希望我们出击的部队尽量避免大型的战斗,其一是避免无谓的伤亡,他们已经决定迁移,那么战斗就是多余的了。其二我们也需要保持准格尔人的军事实力,不能消弱他们,他们西迁的路途遥远,期间必定征战不断,他们能够顺利西迁也附和我们的利益,我们也不希望他们被某个强敌打回来。他们回来也是我们的麻烦。”

朱万化说道:“朱尚书和洪执政官的意见都是正确的,我完全同意。”

朱万化知道,原本的历史上,几十年之后,准格尔就西迁到了里海、黑海一带,成了那里鞑靼人的祖先,这是符合历史规律的。

陆军总监朱万杰说道:“准格尔地域辽阔,我们的进军路线要依照主要的交通干线行进,占领主要的城镇,初期进兵不要过于分散。部队则调用第十师(甘肃、青海)和第八师(陕西)为好。”

大都督朱大典说道:“我同意万杰的意见。我们收复了准格尔,与西疆就连成了一片,为此需要组建新的部队,我的意见是从第十师、第八师各抽调一个团,军校再补充一部分基层军官,组建第十三师,驻地准格尔。我们现在的师级编制已经有了十三个,还有一些独立团,因此,西北的部队可以考虑增加师以上的编制,以便于管理。”

朱万化说道:“好,我同意,那就建立一个西北军吧,名字就叫‘西北军’,设军长、副军长、军参谋长和军教官,人选大都督府和陆军总监部定一下。军级的直属机构以部队的指挥、调度、管理为主,重在参谋、后勤、辎重上,可以配属简单的军械修理工厂。所辖部队的地域是陕西、甘肃、青海、准格尔,将来还要考虑西疆。”

这就相当于西北军区了,在现代对应的就是兰州部队。

工部尚书周延儒说道:“我们河西走廊的公路已经到了敦煌,准格尔地域辽阔,尚无公路,对于军事防务、农牧商业的制约极大,所以当务之极是修路。勘测雇员应该随着部队进入,勘测线路,尽快的就地招收民夫开始修路,据说那里的灾情很严重,修路工程同时也是赈济灾民,一举两得。现在是夏季,还应该调集养鸭户进入灾区,还是可以挽救一季的牧草,避免牧业的更大损失。”

礼部尚书孙和京说道:“准格尔的公路要修筑的等级高一些,路面要坚实,因为,预计到下半年,在台湾制造的汽车就会有第一批的产品,在地广人稀的准格尔正好适于使用汽车。”

朱万武说道:“大城镇还要考虑筑城,准格尔地区还不是特别的安定,有城池还是便于防护的。”

朱万化说道:“刚才各位的说的都很好,我也同意。在这里我要提出一个问题,西北、北方很多的省份都是这种地广人稀的状态,

与江南的富庶之地有极大的差别。那么是不是北方的省份就不重要了呢?我们这么的重视这些省份是为什么?细说起来原因不少,今天我就选主要的说三点:第一是为了天下的安全,历史上,历朝历代威胁大多来自北方,我们占据了这些省份天下就安全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说了。第二,我中原人口稠密,在和平盛世之中,没有战争,没有饥饿,人口更会成倍的增长,终于会有那么一天,中原大地上人口不堪重负,这些人口就要有出路,那么西部、西北、北部的这些地广人稀之地,就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口。第三,我们这些年搞了不少的工厂、矿场,大家也就知道了地下埋藏的矿物之重要。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我们江南的富庶之地,按照土地面积来说还是太小了,并且多平原。国土面积大,埋藏的矿物才会多,山地中的矿物多于平原。因此,这些地广人稀之地拥有的矿物远远的超过了江南的平原。今后工厂会越来越大,需要的矿物也会越来越多,眼下我们的矿产够用了,可是我们的子孙后代呢?一百年,一千年还够不够用?没有这广袤的国土,那里会有我们需要的矿物呢?所以说,我们不要把那些不毛之地、苦寒之地当做负担,他是我们子孙后代的财富。”

这一番话说完,在场的官员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全体起立,向督军大人躬身行礼。洪承畴带头说道:“督军大人深谋远虑,我等不及也!”就差说“督军圣明”了。

古代人是没有控制人口数量概念的,因此,朱万化也不能讲计划生育,讲计划生育那就妖孽了。并且此时的中国人口还不多,边远地区还需要大量的人口。到了需要控制人口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认识到,也会有办法,此时说这个就是杞人忧天了。

中国的矿产分布的确是边远地区丰富,特别是北方,远远的强于南方,江南的富庶平原上矿物非常贫乏。如果以长江划界,江南的矿物连一成都没有。这些情况朱万化是知道的,但是朱万化只能用面积、山地平原来比较,不能直接的说这个事实。否则朱万化成了什么人?

洪承畴说道:“准格尔带走了百万民众,使得本来就人口稀少的准格尔,人口更加少了,因此我们需要向那里移民,现在需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了,人口的来源少了,能不能想点办法,从江南的人口密集地区招收移民呢?比如给优惠的安家费用。

还有就是建省,准格尔又需要一大批官员,而准格尔的很多地方都是渺无人烟之地,我们能不能先简化一下,官府先设置的府一级,个别的人口多的地方设县,其他的地方先空缺,有条件之后再设置。”

朱万化说道:“可以,先按洪执政官说的办,有的地方还可以用军管代替政权。说到政权、建省,我也要说一下西疆的情况。对于西疆,我建议依然维持他们现有的官府,过两年具备条件之后再图改变。

还有一事也要通报一下,当初罗汝才去西北戍边时,我答应过他,以巴尔喀什湖为界,湖区以外的土地允许他占领,称王,用属国的身份独立于大明之外。但是巴尔喀什湖以内的地区属于大明的西疆省,这个允诺也是要兑现的。我估计这一次准格尔迁移之后,罗汝才的独立王国就真的成了气候。如果他要做国王,我的意思就给他属国的地位。为了维持西疆的稳定,他依然临时代理西疆巡抚,要明确的告诉他,西疆是大明的行省,绝对的不允许搞独立王国。”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517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