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506章:决战乌里雅苏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506章:决战乌里雅苏台

崇祯十二年二月十六日,国防军、漠北蒙古的联军与准格尔蒙古军一部,在乌里雅苏台以西遭遇,双方列阵以待。

第五骑兵团的团长程立告诉阚岱,暂时不要出击,等到国防军击溃敌军的第一波冲击之后再出击。程立和阚岱遥望着敌军,准格尔人也是列队在那里观望,并没有出击的意思,他们心中就疑惑了。

准格尔一方的确在犹豫,因为他们看到对面的外蒙古军队似曾相识,却很生疏,又像大明的官军,又像蒙古军,有点四不像,他们吃不准,正在紧急的商议,要不要出击试探一下?或者干脆退后一步,避免交战,侦查之后再说。

这一等就是半小时,程立等待的不耐烦了,他对阚岱说道:“王爷,准格尔人不战也不退是什么意思?你们出动一个小队的骑兵,出击掠阵,试一试如何?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阚岱说道:“要不是你刚才不让出击,我的勇士们早就冲上去了,出一个小队有何用?至少要一营人马,否则见不到成果。”

蒙古人的一营人马至少两三千人,多的可以上万。现在他的部队经过了整编,比较规范,一个营是四千人左右。

程立说道:“不可大队出动,小队人马灵活,可以快进快撤,我说的是掠阵,稍一接触就退回来,这是试探。但是大队要做好出击的准备,我觉得他们在犹豫,如果他们撤退,我军则大队出动掩杀过去。”

阚岱有点不高兴,他觉得打仗哪能婆婆妈妈的,应该勇猛出击才是蒙古的勇士。但是联军作战历来是国防军为主力,他也就只好照办,因此,他吩咐下去出动一个小队约有两百人的样子,整队离开队列,小跑着开始出击了。阚岱王爷的部队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士兵装备了三眼铳,每人还有两颗手榴弹,出击的这个小队也不例外。

战鼓咚咚的响,马队在鼓点的指挥下,小跑着冲向了敌军的右边一侧。掠阵就是在敌军的阵地前跑过去,放箭骚扰,然后就撤回。现代军事术语叫做佯攻,是一种试探的战法。

对方应对掠阵的办法一般是盾牌长枪防御,再加上弓箭阻击,古代的术语就是“射住阵脚”。

像小说戏曲中描写的派出勇将骂阵,双方各出一名战将在两军阵前斗勇比武艺,一对一的厮杀,大战三百回合,这种情节不能说没有,但是极少出现。那种斗杀除了炫耀个人勇武,鼓舞士气之外,对于战斗毫无意义。像三国演义中就有很多这种场面,那都是小说本身的需要,热闹好看,突出人物个性,实际的战争没有人愿意为此耗费时间。培养的军官都是为了带兵的,军官战死了谁来带兵?千军万马中杀死一个两个人完全不解决问题,所以正常的战斗中都没有这种场面。

联军出击的马队小跑着前进,旗帜飞舞,首领们都吆喝着,指挥着马队的队形。路程跑过了一半,马队开始加速,马刀举起来了,三眼铳也举起来了,蒙古兵们也开始了特有的喊叫声:“嗷!嗷!”两百匹战马的马蹄敲击着大地,伴随着战鼓声,斜刺里就冲了上去。

这些战术动作不知道使用过多少次了,都是按照规矩做。外蒙古的军队也是久经战阵的,动作非常规范。战场是残酷的,各种战术动作都是用人命换来的,必须照规定的动作去做。

准格尔一方也有了反应,队形在变换,似乎是准备弓弩手防御。但是,当掠阵的马队接近时,准格尔人的阵型闪出一个空挡,一队骑兵突出,前来迎战。掠阵不是正式的进攻,当然不能死拼,这都是常见的攻防战术。蒙古骑兵见到变化则掉转马头斜刺里向后退却,指挥的战鼓也就变成了锣声,这就是所谓的鸣金收兵。

一直犹豫的准格尔人为何如此决断?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冲过来的队伍仅仅是服装旗帜略有不同,实质上还是蒙古兵,是与他们同族同种的蒙古人,因此,惧怕的心里霎时消失了。就算是他们看到了对手手中的三眼铳,

他们也不在乎了。三眼铳他们是认识的,在国防军手里,在罗汝才部的手里他们都见识过三眼铳,他们知道三眼铳厉害,也有所防范,却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自己手里也有少量的三眼铳,那是与罗汝才的西路军多次交手中缴获的。

双方的骑兵已经接触,开始交手,在“嗷!嗷!”的喊叫声中夹杂着“砰!砰!”的火铳声,偶尔还有一两声的爆炸之声。那是三眼铳在发射,手榴弹在爆炸。三眼铳射击的距离短,但是散弹杀伤面大,对于没有火铳的一方绝对是优势的火力。三眼铳可以打三发,这三发即便是击倒一个敌军,也是沾了便宜。一旦有机会,还可以甩手榴弹,这也能阻止敌军的追击。

在敌方的阵前,遭到大队骑兵的反击,如若不是这种优势的装备,掠阵的马队就会损失不小。

在三眼铳,手榴弹的掩护下,掠阵的马队退了回来,伤亡是有的,被敌方的箭矢所伤,或者短兵相接的伤亡,但是不足十人,伤亡是轻微的,原因还是敌方追不上,只要一靠近,就会遭到手榴弹、三眼铳的攻击。

退却的一方与追击的一方相隔的距离并不远,国防军的攻击就要避开双方接触的结合部,避免误伤。联军接近退回时才看清楚,反击的准格尔骑兵真不少,至少超过了五千,那就是黑压压的一片,尾随着蒙古兵而来。

国防军的机枪火炮都在两侧,是最佳的攻击角度,这是难得的好机会,可以大量的杀伤敌军。

程立一声令下,国防军队伍前面做掩护的蒙古骑兵立即向两侧分开让出一条条的通道,每一侧都有十几辆战车在骑兵的护卫之下冲了出来。打头的就是重机枪战车,后面跟随的是装备了轻机枪和掷弹筒的普通战车,每一辆战车都有骑兵护卫,马拉战车动作很快,一瞬间就冲出了几十米,列出攻击阵型,立即开火。

战车开火攻击是需要停下来的,马车不动,射击才能准确,掷弹筒则必须下车才能发射。在钢木结构上的战车上,紧急的时候,打一发两发炮弹尚可,多了可不行,掷弹筒的后坐力是可以毁坏车辆的。

两侧的重机枪一共有六挺,轻机枪二十多挺,还有掷弹筒和82迫击炮,82迫击炮在后方的炮兵阵地上,他们是不需要移动就可以炮击的。

迫击炮的目标是准格尔出击部队的后队,那里也是密集的目标。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则打击前队,国防军的火力太猛,几千人的敌军都不够吃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准格尔骑兵成片的倒在血泊之中,人喊马嘶战场上一片混乱。

程立对阚岱王爷说道:“王爷,你的骑兵可以出击了。但是要注意,不可久战,不可穷追,切莫孤军深入敌阵,准格尔的人马不少,混战要吃亏的。我们的战车也会随后跟进,掩护你们。”

阚岱与国防军合作不是一回了,这些情况他也非常的熟悉,他说道:“程团长请放心,你就瞧好吧!本王要亲自上阵,回头见!”

不等程立阻拦他纵马已出,来不及了。

阚岱也是久经战阵的,这种顺风仗打得舒服,一时的手痒,就高举着战刀,大喊:“蒙古的勇士们,随我出击!杀!”

“嗷!嗷!”

五万多蒙古兵,这一次出动了约三万人,这是乘胜掩杀,正应了那句话:横扫千军如卷席。三万骑兵出击马蹄声犹如响雷,惊天动地!

准格尔人遭到突然的打击,出击的数千人瞬时间死伤过半,他们已经明白了,碰上了活阎王,他们最不愿意碰到的国防军就在眼前。准格尔首领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下令撤退,连前边的败军都顾不得接应了。

国防军没有炮击他们列阵的大队,是手下留情了,为的是不要让他们溃散。准格尔的首领也知道,他们的所在位置是可以被炮击的,他们的不少人就被炮击过。

准格尔人见到国防军已经是闻风丧胆,完全没有作战的勇气,士气尽丧

阚岱很爽,一气追击了三十多里,俘虏缴获颇丰。在身边部将的一再提醒之下,他才下令停止追击。

数万人的队伍,如果是逃跑,即便没有人追击也会丢弃很多的人员财物,行动上总有快慢之分,还会有受伤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滞后的,粮草辎重更是要丢弃不少。追击的一方掉队的也不会少,他们掉队了也没有严重的后果。逃跑的一方掉了队就是被俘或者被杀,后果严重。所以乘胜掩杀总是战果辉煌,这也是阚岱兴奋的一马当先的原因,如果不是部将提醒,更重要的是程团长有言在先,他还要继续追!

这一战战果辉煌,当场毙伤近三千敌军,俘虏上万,缴获大量的马匹、车辆和辎重,追回了数千头被掠走的牛羊,解救了两千多被掠走的牧民、女人,缴获了大量的财物。

按照蒙古人的习惯,俘虏是没有好下场的,能留下来做奴隶已经是万幸了,成批的屠杀俘虏也是常事。但是有国防军在,就不能允许他们这种残暴的行为。因此,俘虏全部由国防军接管,设俘虏营,集中关押,俘虏中除了头目,其他的人基本上是要遣返回乡的。其余的缴获全部由阚岱王爷处理。

乌里雅苏台以西的这一次决战,就为整个战役定下了基调,剩下的就是准格尔人如何撤退,外蒙古一方如何清剿,如何驱逐敌人,追回被掠走的人口、牲畜和财物,尽量的减少损失了。

战斗结束了,但是敌军还在乌兰大草原上,战争还没有结束,于是阚岱和国防军的军官们还要商议下一步的作战计划。这里是阚岱的领地,他的心里更是着急。

阚岱说道:“程团长、马教官,准格尔人来势凶猛,兵力三十万,今天只是击败其一部,我们务必要快速出动,寻找其主力继续作战,直到把他们全部赶走,否则我的草原还将继续被他们破坏掠夺。”

马小六说道:“阚岱王爷过虑了,准格尔人号称三十万,以我们对准格尔人的了解,他们这是为了壮声势,实际上不会超过二十万。今天我们击溃的应该是他们的主力,所以这一战已经定了胜负,他们只有撤退一途了。”

程立说道:“阚岱王爷,当今第一要务是夺回被他们掠走的人口,其次是牛羊财物。为此,我们的行动一定要快,逼迫他们丢下掠夺的人口财物,而不能让他们从容的带走。”

这话说到阚岱的心里了,这些可都是他阚岱的财富呀!

于是他说道:“两位将军说的对,我们一定要夺回人口牛羊。程将军说吧,你说怎么打,我听你的。”

程立说道:“我们留下少量兵力处理眼下的俘虏和缴获,今日天色已晚,士兵们也劳累了,歇息一晚,明日寅正时分(凌晨四点),立即出击,路上吃早饭。我们的目标就是前面这支被我们击溃的队伍,要紧追不放。

经此一战,我预想敌军会下令收拢他们分散的部队,沿着原路退回准格尔。所以我们要紧紧的逼迫他们,使其放弃掠夺的人口。如果他们依然敢于携带掠夺我方的人口,我们就采取更猛烈的攻击办法。否则,还是不要把他们打散了,为的是不要让他们流落在乌兰草原,继续为害。”

马小六说道:“我们还要在交通便利之处(草原上没有道路),立上一些木牌字,用蒙古文告知零散的散兵游勇,他们只要向官军投降,我们可以不杀,并护送其回乡。他们会相信的,因为两年前,我们在甘肃释放了大批的战俘,他们的部队中就有曾经被释放之人。放走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维护我们草原的安宁,杀几个人也没有什么益处。”

程立说道:“阚岱王爷,你在漠北的部队还要调回一些,参与对草原的清剿。我们还要通过大都督府,请求调动吴襄巡抚的部队过来,参与清剿,尽快的使我们的草原稳定下来。”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50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