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58章:述职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58章:述职续

上一回说道吴襄赴开封述职,不但平安无事,他儿子还被招了驸马。

吴家当然不能白白的得个漂亮媳妇,他们临走之前,联省为外蒙古任命了一系列的官员。

原来的外蒙古,说是行省,实际上就是祖大寿的私人领地,吴襄就是外蒙古的大管家,除了他这个巡抚,哪有什么像样的官衙,就是糊里糊涂的混差事。

这一次吏部任命了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还有两名巡按御史。不过都指挥使任命的是吴三桂,吴家还是军权在握,吴襄的心里稍安,联省也是不宜过分管束之意。还是皆大欢喜。

第二个到来的是康藏巡抚马守应,吴襄才走没有几天,到了五月二十日马守应就到了开封。

马守应到不是有意的耽搁,也没有犹豫,得到通知就上路了,但是他的路途遥远,在西康境内就走了二十天。之所以走的慢,还是马守应的身体原因,他只能坐轿子,不能骑马,西康的公路刚修过了打箭炉(康定),大部分路段还不通马车。坐轿子自然走不快。

说他身体不好,倒也不是大不了的病,那还是他去西康之前,河南巡抚吴甡给他看过一次病,开了一些保养的药,并告诫他,绝对不能劳累,像骑马这种颠簸的劳累会迅速的加重他的病情。起初他不十分相信,但是每一次长途骑马都会让他发病卧床,事实让他相信了,他对吴甡的医术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现在他是绝对不敢乘马赶路的,他年纪还不到五十,身体看起来还很壮实,用现代的话说,他得的是冠心病。

马守应是绝对不担心自己的安全的,他是处于大别山中的绝境时,宪国公爷给了他一条生路,还给了他后半生的荣华富贵,他对国公爷那是感恩戴德无以复加的,朱万化的神位一直供奉在他的私宅之中,每日都要顶礼膜拜,因此,他把赴开封述职当做向国公爷表忠的机会,是高高兴兴的赶来的,康藏高原上的特产他没少带,这个孝敬的机会难得,他要好好的表示一番。

马守应在开封过的滋润,绝对没有吴襄那些麻烦,六部衙门谁都没有难为他,还给他出了不少的好主意。他在开封那是三日一大宴,两日一小宴,迎来送往好不热闹。

这不是联省衙门看人下菜碟儿,而是马守应得益于他的几个有本事的手下。首先是李岩,他在军事、民族、宗教方面都严格的遵守联省、国防军大都督府下达的指示命令。李岩是有心计之人,经过实际的检验深知这些都是上好的策略,哪能不认真的执行。其次是牛金星,牛金星的人品不怎么样,勾心斗角,给人下绊子等等的损事都能干。但是他在行政上还是一把好手,西康的经济被他整理的井井有条,西康省有多少人口、民族分布、牧民农民的数量、牛羊牲畜的数量、草场面积、牧民按照气候的迁移路线、农耕土地、物产、交易、税收如此等等,这些数据都非常清楚,就连西康对于联省的债务预计到那一年能还清都计算的明明白白。

马守应的这些有关军事、民族、宗教、经济等资料文案向联省上报,联省的各衙门都很满意,与吴襄对比之下马守应当然是大受欢迎。

还有一点,督军大人有话在先:“不指望西康的纳税,他们能减轻内地的援助就很好了,大明是在花银子买疆土。”有了这样的指示,各部就更不能难为他了。

马守应也是有恩必报,光是河南巡抚吴甡的府上,他就不知道跑了多少趟,礼

物更是丰厚。到了督军召见之时,众人才看到:马守应真是富得流油,出手阔绰,箱箱柜柜的抬了半条街,都是康藏的珍品特产。但是还有人们看不到的,轿子里还有四名绝色的女子,这是一个藏族的舞蹈队,还配有一个小乐队。

马守应好色,妻妾成群,以己度人,他自然会拿出绝色的女子奉献给宪国公爷,借口就是舞女。他那里会知道朱万化把这些女人看做麻烦呢?

马守应高高兴兴而来,欢欢喜喜而去,西康的官府衙门是齐全的,两名巡按御史从开始建省就有,所以用不着重新委派官员。他走的时候奉命带上了班禅活佛,督军朱万化已经正式册封了达赖和班禅两位活佛,班禅的教区是西康和康南,达赖的教区是西藏和青海。另外两个教区一个是新疆、绥远、察哈尔,第二个是外蒙古和漠北。

外蒙古的哲不尊丹巴呼图克图于崇祯七年圆寂,他的转世灵童算起来还不到三岁,至少还要两三年之后才可以寻访下一世的转世灵童,所以还要等待。眼下外蒙古的宗教事务就是吴襄代管,代表大活佛的人物是上一世大活佛的忠实弟子祖大寿!为此祖大寿每年至少要到乌尔格住上一个月,披上袈裟、带上僧帽,为信徒们摸顶赐福。

新疆、绥查教区历史上属于章嘉呼图克图,但是第一世章嘉坐床还是五十年之后的事情,是康熙册封的。因此,朱万化现在正在寻找合适的活佛,等到收复这些国土时就会册封。

吴襄的回程走的是另一条路:从开封乘火车到青岛,然后改乘船到大凌河口。因为有宪国公爷的公主,所以停泊在青岛的朱万化私人游轮“金华号”提供给他们乘坐,送了一程,这也是很大的荣耀了。在大凌河口换小船一日即可到达锦州,祖大寿就在锦州等着他,这是他们事先约定的。

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娘舅,公主朱枝蓝也是要拜见的。祖大寿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美的女子,也是看的直发呆,朱枝蓝敬茶时差点失了礼仪。敬完茶,祖大寿赶紧起身,躬身给朱枝蓝行礼,口称:“热河巡抚祖大寿给公主见礼!”,搞得朱枝蓝很慌乱。

国公府的家教还是有的,何时应持何种礼仪,那是有专人教授的,朱枝蓝懂得礼仪,但是,年纪太小,并且还是头一次受礼,心中慌乱罢了。

祖大寿的礼仪是对的,方才献茶是家内的礼仪,作为臣子,还要行国礼,朱枝蓝现在没有公主的名分,但是,只是时间问题,要不了几年,定然是公主的封号。面对正牌的公主,祖大寿是要行跪拜礼的,现在名分未定,躬身礼还是必要的。

祖大寿这一行礼,吴襄才知道自己又冒傻气了。直到今日为止,朱枝蓝不知给他献了多少次茶,他可是一次也没有行礼。还好,他知错就改,赶紧起身,跟着祖大寿行礼,总算混过去了。

旁边的吴三桂心中可是老大的不舒坦:娶老婆取来一个大麻烦,这要天天的行礼,那究竟谁是大丈夫?

事后他问舅舅,他该怎么办?祖大寿哈哈大笑:“你小子也是进士(武进士),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武进士也要考学问的,并不是莽汉武夫。四书五经也是必学的基本课程。

“不过你小子艳福不浅,老夫我见过的女人多了,还真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有福啊,有福!”

吴三桂急了,说道:“舅舅,外甥愚钝,您倒是教给我呀?我该怎么办?”

“呵呵!我倒是

忘了。你们是夫妻,天天的厮守在一起,那是不必行礼的。只是到了年节,大的礼仪场合,才行一次礼,并且礼仪可以从简。懂了吗?傻小子!你傻小子还真有福!哈哈!”

祖大寿听了吴襄的述职经过,他手捻胡须低头沉思,好半天没有说话,然后又站起来,在室内来回度步。

吴襄着急,说道:“老哥,你别没完没了的走啊!你倒是说话呀!有什么祸事吗?不至于吧!”

祖大寿看了吴襄一眼说道:“你呀!叫我说你什么好?你没长脑子?

你放心,祸事是没有的,不过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宪国公爷这是要归拢我们了,要给野马套上龙头!但是,几年之内还是不能动我们,因为有察哈尔、绥远蒙古在,联省还要用到我们。等蒙古人都灭了,老实了,我们也就没有用了。‘狡兔尽,走狗烹!’不过,看这些年国公爷的做派,他还是宅心仁厚的,但愿你我还能有个好收场。但是独霸一方的舒心日子那是没了。”

自从热河建省,祖大寿就是这一方的霸王,就算是联省衙门他也没当一回事。联省没给他下过命令,就算是有什么事,也是商量着办,祖大寿是不会听从调遣的。双方关系一直和谐,那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热河有利,是利益的诱惑。但是从现在起,热河、外蒙古就真的是联省治下的行省了,“听调不听宣”是绝对不行的。

眼下变化不大,但是步子迈出去了,下面就是一步一步的朝前走,不回头了。

祖大寿是战将,但是他还不敢对大明开战,更不敢对国防军开战。

送走吴襄之后,祖大寿就登上了船,开始他开封述职的行程。他的结果与吴襄类似,原来的假议会被解散,祖大乐的议长被撤,但是祖大乐被任命为布政使,祖大弼被任命为都指挥使,联省指派了一名提刑按察使和两名巡按御史。从十年起就要按地亩牲畜的数量纳税。

热河一直存在一个名义上的议会,祖大乐是议长,祖大寿也是吃到了甜头,很多事情这个假议会是可以利用的,发布一些政令很方便,也有效,还打着民意的旗号,好处多多。

随后是阚岱王爷到开封述职。

他的这个王爷爵位是继承而来,追根求源就不正统了。大明没有封过异性王,何况他还是大明的对头。至多是蒙古人自己的政权分封的爵位,甚至可能是自立的王爷,联省方面一直没有较真追究他。就当是一个名号罢了,今后也不会追究,但是也不会承认他有王爷的地位和待遇,他觐见朱万化同样要下跪。

他的述职也比较宽松。从理论上说,他所管辖的漠北蒙古,在政务上是归外蒙古行省的布政使管辖,他这个巡抚只管军事,没有行政权。对此,联省也有一个过渡的办法,那就是唐努乌拉山以南乌兰牧场这一部分要归外蒙古的布政使管辖,并照章纳税,税收也会按比例留给阚岱一部分。漠北的部分就由他自己支配了。

联省对于他宽松的根据就是要用他抵御俄国人,这个大局还是要稳定的。

最后一名需要述职的巡抚——郑芝龙就不那么好办了,他一直在拖延,实际上他根本就不想来。

中华日报他是看的,前面的几位巡抚的述职都有报道,他当然知道,因此他的压力也是很大。

郑芝龙能到开封述职吗?他又会是个什么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 第458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