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亚的枪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亚的枪声

崇祯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孙元化带领联省的使团赶赴四川,各省调派的官员将分别取方便的路径奔赴四川,因此只有部分调派的官员随行。八月初一到达重庆,见到了四川巡抚刘汉儒以及第七师师长赵率教、教官朱明秋。八月十日到成都,第七师的第一团也跟随达到成都,四川的改制就此正式开始了。

四川的旧官员陆续向成都集中,进入临时成立的政务学校学习,同时接受审查。联省对于旧官员的审查都放宽了尺度,因此,大部分都保住了自己的官位。贪污钱财等过失就放过了,给予警告,今后加强监督就行了。除非劣迹过分,例如办了冤案,伤人性命,充当帮会的保护伞等,就只好罢官了,不追究已经是宽容了。被罢官还乡是极个别的,即便是罢官之人,也以礼相待,客客气气的礼送出境,令其还乡。旧官僚们还是满意的,联省的俸禄高,保住官位就保住了富贵。

新官员上任都带着国防军安排的护卫,跟随一批工作人员,选举(指定)基层议员、组建警察、武警、保安镖局,然后是建立乡政权,解散私人武装。邮政、银行也陆续的开办,如此等等,政权、军队在握,这些都不难,四川的局面就此稳定下来。

当然也不会忘记剿灭袍哥帮会,以官府、官军剿灭城市里的流氓混混那是太容易了,只要有决心就会剿灭的干干净净。

历经两个多月,四川的体制全部按宪政的模式组建完毕,联省衙门就下达了正式的政令,并在中华日报上刊登:

宣布四川省为联省衙门治下的省份,任命刘汉儒为四川巡抚,樊福德为四川布政使(原来的布政使),原提刑按察使被联省大法官史可法提名为四川省法官,交四川议会表决通过,原都指挥使被大都督府任命为武警四川总队队长。

到此,四川的改制完成。

四川的水利、道路交通工程也陆续的开工,高产农业示范区也做好了明年的耕种计划。

四川的公路建设是艰难的,平原少,山地多,挖隧道的工程难度太大,于是就要多弯道,开山凿石。修桥就要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木制桁架加钢构件的横梁。宽阔的江河就要建渡口,用大型机器动力船只摆渡。工程浩大艰巨,四川的道路工程进度慢,不能急。

套一句官话就是:四川百废俱兴,政通人和,欣欣向荣。

以上这些只能梗概的简述,再多说就是技术问题了,没意思。

......

由辽宁安东研制的割草、打捆的专用机械,实际上就是专用的马车,车上加装了机械设备,还有适合于草原上的专门运输牧草的车辆,第一批产品已经运到了漠北。

朱万化给他们的研制限期为一年,他们按期完成了,经过在实验场地试用,基本达到要求。于是第一批产品:十辆割草机,六辆收集牧草和打捆的机械,五十辆适应草原地形的运输马车,还有一批站立割草的人力大镰刀,都被送到了漠北。

漠北巡抚阚岱王爷,看到这些稀奇古怪的车辆,一头的雾水,不知道它们有何用?

阚岱就是坎岱道尔吉,现在的外蒙古虽然不是宪政省份,可是户籍管理是按照联省的规矩办的,蒙古人登记户籍必须起汉字的名字,他的户籍名字就叫阚岱,同音,改了一个字。

经过一番的演示,阚岱看明白了,这是收割牧草、运输牧草的一整套机器车辆。放牧的蒙古人平时也是要收割牧草的,为的是到了冬季,冰雪覆盖了大地,牲畜就靠干草维持。作为蒙古王爷他当然知道这个东西的价值了,因此也就欢欢喜喜的接收了。还找了几个机灵的汉人,跟着送机器的工人技师学习使用维护。

送机器马车

的人说了,这一批是试验产品,不要钱,只要把使用的情况、改进的意见带回来就行了。喜欢的阚岱王爷把这些技师当做了上宾,猛招待。

现在正是夏季,牧草旺盛,他派出一营兵,带着这一套工具车辆就到草原上收割牧草去了。

可是收割牧草的队伍刚走十几天,阚岱王爷觉得不对:这种机器收割的快,用不了几天,好牧场的草就割的差不多了。牧草割光了,我的牛羊吃什么?现在正是放牧的季节,牛羊就盼着这一季的放牧呢?

于是,他亲自带了一营兵加上自己的卫队快马赶了过去。

蒙古人部队的编制很随意,他们固定的正规军很少,基本上就是王府的卫队,只有几千人,多的时候也就是万把人。蒙古牧民的成年男子,都是王爷的兵源,一旦有战争,王爷就会派出军官召集部队,有点全民皆兵的意思。

所以他们的部队基本单位就是营,一个军官召集来的就是一营兵,少则千人,多者上万。正常情况是三五千人。

阚岱前面派出一个营去收割牧草,现在又带过去一营兵,还有自己的一个卫队,则总人数就是六七千人。

阚岱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要进入西伯利亚,这是明摆着的道理。自己的牧草不能割,那就只有割别人的,这里没有别的地方,就是西伯利亚平原上的数不尽的大草原。

现在是崇祯九年的六月,正是盛夏季节,对于漠北、西伯利亚地区来说是一年中的最好季节,阚岱带着一队蒙古兵进入了西伯利亚。

俄国人刚刚被打败,是不会主动的招惹明军的,所以阚岱的部队进入西伯利亚如入无人之境,可以随意的收割牧草,哪里的草场好就在那里收割。

西伯利亚属于地广人稀之地,人口极端稀少,但是不等于没有人,俄国人在这里已经经营了上百年,村镇还是有的。俄国人喜欢建城堡,用于控制保卫一片地区。不像蒙古人,追逐水草而生,居无定所,蒙古人在自己的地盘上也不会修建城堡。

阚岱的队伍如果好好的收割牧草,俄国人新败,惹不起他们,自然不会出来找麻烦,双方也就相安无事了。可是,偏偏的阚岱的手下不那么文明,城堡他们不敢去打,一般的村落防御就差多了,他们是不会放过的。因为村子里有粮食、财物、还有他们更需要的女人。于是在收割牧草的同时,只要遇到小的村镇,他们就不放过,就会杀进去,抢劫粮食、财物、女人。

在整个西伯利亚地区俄国人只有几万人,这地方很大,疆域辽阔,与蒙古人发生冲突的局部,不过数千人,人数不多,居于劣势,但是他们也有长处,那就是武器好,几乎人人都有火铳,有的村子还有大炮,虽然就是个土围子,也不那么容易攻打,蒙古人也是屡屡的吃亏。

这样一来,收割牧草就变成了小规模的战争。俄国人挨了打,就把散落的村落中的人向城堡集中,毕竟城堡还是坚固的。俄国人在西伯利亚人口太少,此前又吃过大亏,所以他们紧缩在城堡里不敢出来。

蒙古人也算识相,知道自己是没有攻打城堡的能力,对于城堡还是躲着走。

西伯利亚草原上获得了暂时的平静,战斗日渐减少,蒙古人也安下心来收割牧草,这样相安无事也很好。

但是事情有意外,平静中孕育着风雨。

俄国人与这批明军交手次数多了,也就发现了一个现象,这批明军手中基本没有火器,火铳的射击极少,几乎全部是弓箭马刀。于是他们的胆子就大了起来,觉得未必不可以一战。

国防军对于阚岱的武器支援水平是最低的,比祖大寿还要低一个档次,原因当然是信任的程度。阚岱不是没有火器

,而是数量少,他的普通士兵基本上都是牧民,没有训练,也不会用火器。

阚岱王爷自己的卫队,有国防军支援的三眼铳和手榴弹,还有一批老式的火铳,国防军从俄国人手中缴获的火铳基本上都给了他,除此之外,他还有缴获的俄国人的火炮。所以如果王爷的卫队出手,火器也不少。只是这一次王爷的卫队人数不多,根本就没有出动,所以俄国人的判断是错误的。

俄国人人数少,以少对多当然是偷袭为上。我们以前介绍过,西伯利亚的夏天是没有黑夜的,全部是明亮的白天,只是人们习惯了,到了相当于夜里的时间就要睡觉。这就使得俄国人搞偷袭的条件差一点,没有漆黑的夜晚,也只能如此了。

蒙古人在别人的地盘上也是提高警惕的,第一他们不敢分散,第二,驻扎之地也有营盘。

于是,在一个“夜晚”(很明亮的夜晚),俄军凑集了一千多人,其中有两百人的骑兵,来偷袭明军的营地。

俄国人在这里基本上都是农奴,武器虽好,骑兵太少,这两百骑兵就是这一地区的常备军队,其他人都是现凑的。

他们这点人可是不敢分兵包围明军,只能攻其一点。

阚岱也是老军伍了,打仗多年,基本的军事素质还是有的,军营不但有岗哨,还有派出去的探马(斥候),在平原上,一千多人突然到来定然会被发现,所以军营里的牛角号就吹响了,偷袭变成了两军对阵,所差的就是蒙古军匆忙集合部队,短时间内排不好阵势。但是他的军营外侧都是马车和木制的拒马,能够抵挡敌军的冲锋。

当蒙古军在营内整理队形时,俄军就到了营寨面前。俄军的骑兵是用来突击的,现在有障碍物,就要步兵打头阵了。俄军的步兵进攻有点西洋人的味道,他们敲着战鼓(已经不是偷袭了,战鼓就要敲起来),排着零散的队形,列队前进,这种阵势也是蛮唬人的。已经可以看到了,头一排全部是火铳兵,这一横排也是一百多人,宽度二三百米,士兵的间隔较大,一看就是有热兵器作战的素养。

军鼓也不是乱敲的,鼓点的变化就是指挥官下达的军令,这支队伍也算是训练有素了。

蒙古军在营寨边上防御的仅仅是临时拉过来的一队,他们手中就是弓箭,对于冷兵器而言,一排弓箭足以“射住阵脚”。弓箭的抛射射程也有六七十米了,这刚好是火铳的射程。

两军终于交火了,此时双方距离五六十米,俄军是跪姿发射火铳,一排一排的火铳打响了。蒙古军有车辆的掩护,抛射弓箭,箭矢成45度角向上抛射,像是漫天飞舞的蝗虫,飞向了进攻的俄军。

蒙古人占了便宜,因为他们躲在马车之后,火铳的铅弹不足以穿透木料,蒙古军伤亡小的多。

俄军的农奴士兵防护差,带头盔的很少,漫天飞舞的箭矢杀伤力也不小,不少俄军纷纷受伤倒下。俄军队形稀疏,也避免了过大的伤亡。

俄军边射击边装弹前进,最后就奔跑起来,快速冲击,“乌拉!乌拉!”的喊声响了起来。

车辆、拒马阻挡骑兵是有效的,阻挡步兵就作用有限了。几十米的距离很快就冲过去了,双方进入了短兵相接。在营寨边沿这个局部,俄军有人数优势,对面交手时,火铳就是铁棒子,长度优于马刀,蒙古军抵挡不住,纷纷败退,冲过来的俄军就清理了马车、拒马等障碍物,俄军的少量骑兵得到了出击的机会。

营寨边墙的战斗,给了蒙古军整队的时间,当俄军骑兵开始出击之时,蒙古军的马队也出击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欲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425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