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407章:遭遇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407章:遭遇战

崇祯九年四月初一,朱万杰带领着西征的第十师从兰州出发了。出征的队伍只有第十师的两个团:一团和二团,其中第一团是骑兵团。十师的第三团还在青海,他们正在寻找海北到嘉峪关的通道,目前的消息很乐观,路途已经探清楚,正在对这条路进行巡查,并进行必要的修整,以利于大军通过。

第十师的部队中临时营都是满编的,所以一个团就不是原来的2500人了,而是6000人,两个团就是一万二千人,再加上师部还有朱万杰的参谋、卫队,部队总数达到了一万三千多人。

陕西的第八师也已经出动,他们作为战略预备队将进入兰州驻防。

作为西征总指挥的朱万化命令第三团向海北集结,并运输粮草弹药等辎重,在海北建立补给基地,做好出击的准备,告诉他们,要有五天通过祁连山到达嘉峪关的能力。

西征的初期,要求稳扎稳打,步步推进。所到之处,甘肃省要随即设置官衙,建立政权。同时把修路作为第一要务,公路的管理和勘测技术人员跟着队伍走,公路修不完,就不要急于前进,施工的民夫就地征调。

这种做法使得后勤有了保证,河西走廊本身就有一千里,这么远的路途道路必须畅通,有强大的武器装备做保证,大兵团推进,就会像一支有力的钢铁洪流,无可阻挡。

由于甘肃境内正在大力的修路,所以到达永昌之前,道路很好,过了永昌就进入了河西走廊,这就是西征的战场了。

说起永昌,这里还有一段趣闻。

在永昌的西南有一个“骊靬县(li 激an xian)”,骊靬是中国古代对古罗马的称呼,这是汉代为了安置罗马军战俘(古罗马的远征军打到了阿富汗、西亚一带)而专门设置的县,这里有古罗马人的后裔。

据传闻,直到现代,山村里的穷苦农民中可以看到不少高鼻子、白皮肤、黄头发、蓝眼睛的村民,特别是小孩,纯粹是洋娃娃的相貌,此地还有一些欧洲人的习俗,例如斗牛,吃比萨饼。在现代已经没有骊靬县了,骊靬的地名还是留了下来,看一看这些奇怪的人也是此地旅游的一景。

需要用一个县来安置他们,猜想这批俘虏人数不少,不过笔者好较真,这里还真有一个疑点:意大利人是黑头发、黑眼珠,可是永昌的古罗马战俘怎么有黄头发、蓝眼珠的呢?这可是北欧人的相貌,在古罗马军团中也可能有北欧人。不管他了,与我们无关。

严格的说,出了兰州不远就算进入了河西走廊,大明控制着永昌以东,也算是河西走廊的一部分。

部队过了永昌,河西走廊的特点就明显了:南侧是祁连山,北侧是大沙漠,走廊的宽度只有一百里左右,是个名副其实的走廊。地貌也极有特征,南面的山坡怪石林立,不少山地是寸草不生的荒山。北面是粗砂、砾石的荒滩,就是俗称戈壁滩的那种地貌,再远处就是沙漠了。只有中间这一条绿洲,有草木农田,山村集镇也有树林。沿着走廊的北侧不断的可以看到长城,这里是北方长城的最西端了,长城的终点就是嘉峪关。这一带的长城是明代所修,所以被称作明长城,但是明末,这里的部分地区却失去了控制。

从永昌到张掖有300里,这300里就是大明与准格尔蒙古之间的缓冲,预计第一场战斗将在张掖打响。

张掖古称甘州,嘉峪关一带属于肃州,甘肃省就得名于甘州和肃州。张掖是河西走廊上的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桑麻之地、鱼米之乡,农业发达,是富庶之地。

这里又是咽喉要冲,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它的城池也是高大坚固,城高濠深。蒙古人是不修城池的,但是现有的

城池他们还是要坚守。

由于蒙古骑兵善于野战,因此,蒙古人的部队不是全部在城中,城外也有若干据点。

据探报,张掖及周围地区蒙古人的部队大约有两万人。第一战就会很艰苦。

这一带地势平坦,特别适合骑兵作战,所以第十师行进的速度不快,他们要随时防备蒙古骑兵的突袭。因此,行进的队形是二团居中,一团(骑兵)保护两翼,重机枪战车在中部,随时准备接应各个方向。原有的步兵战车分散在前后,随时准备快速的构筑阵地。

老式战车的后部车厢板是斜冲角的钢板,上面有射击孔,可以由士兵蹬踏行走,它可以方便快速的建立防御阵地。相对重机枪战车来说,它是防御性的。

部队离开永昌继续西进之后,已经数次遭遇准格尔人的斥候或者骑兵小队,由于他们不熟悉国防军的步枪射程,特别是国防军的特种兵持有的狙击步枪,它正常的狙击射击范围就是1000多米,个别情况可以射击2000米以内的目标,因此,在这些零星的交火中准格尔的斥候损失不小。准格尔人也曾企图伏击国防军的斥候,由于国防军的斥候都不是单独行动的,他们是以战斗小组为单位,几个人拉开距离互相配合,所以准格尔人的偷袭虽然有两次成功,也仅仅击伤了国防军的侦查兵,并没有造成国防军人员装备的损失。

四月十日,第十师从永昌出发后的第三天临近中午的时候,前方侦查发回警报,发现大队的骑兵,人数在数千人的等级上,更准确的数字正在进行估算,方位是部队前进路线的左前方,就是山地的一侧,观测气球上的观察哨也发现了左前方的异常,距离大约还有二十多里。事发地点距离张掖还有大约200里。这里地形平坦,南面祁连山的一侧是缓缓的坡地丘陵地形,其他方向一马平川。准格尔人如果出击,将可以借助缓缓的坡地增加冲击力度。

敌军已经很近了,最多两刻钟(半小时)内就可能遭遇。拉铁丝网,挖陷马坑都来不及了,朱万杰命令一团、二团的工兵立即出动,在左前方的方向布设地雷,要求人均五颗以上。

平原上是黄土地面,用工兵锹挖一铲就可以埋设一颗雷,横向两三米钉一个木头橛子,或借助树桩拉线,布设极为方便。两个团的工兵合起来也有贰佰多人,每人埋五颗就是一千多颗地雷。被引爆的地雷至少可以杀伤一个敌人。

如果战场向南移,在祁连山的山地,或者向北在沙漠的边沿,埋设地雷将会很困难,戈壁滩的沙石地面很硬,短时间是不能挖掘埋设地雷的。

敌军更准确的数字估算出来了,是3500到4000人,这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了,普通的步兵一万人也抵挡不住。

朱万杰按照敌方人数估计,对手已经掌握了我军的人数和进军路线,他们把第十师当做大明的官军了,以为三五千人的骑兵,一个冲击就可以击溃明军。所以这四千人可能带着决战的目的来的,估计很快就会发起集团冲锋。

现在国防军是绝对的优势,要力争打歼灭战。

师长岳成(原朱大典的卫队长),师教官赵大柱,以及团以上的军官都在朱万杰的指挥车上,车厢壁上挂着张掖地区的地图。

时间急迫,没有时间讨论了,朱万杰正在做作战部署,他命令第二团(团长马爌)面向左前方正面展开,利用战车排成临时阵地,十辆重机枪战车中的六辆配属给他们。朱万杰告诉他们:“优势兵力要争取打歼灭战,所以,接触的初期不要暴露火力,放敌军靠近,在敌军进入雷区后(300米),全面开火,尽量多的杀伤敌军。”

然后他转向一团长谭忠(老家丁出身,曾任职于

威海独立营),说道:“一团的骑兵,分两路布置在阵地两侧,给你们四辆重机枪战车,战斗一打响,立即出击,迂回包围敌军,直奔敌军侧后方,断其后路。包围聚歼。各团不必留后备队了,敌军溃败时全体出击,要注意指挥好临时营,不要误伤,不要误踏地雷。可以抓俘虏。好了,时间紧,立即执行!”

“是!”

指挥官们鱼贯而出。

第二团正面展开防御,一个团的兵力,再密集也可以排开十里宽的正面,这还不算临时营。临时营都被安排在后面,他们举着各色的旗帜,阻击作战时,就是个站脚助威的作用,追击被击溃的敌军,抓俘虏才是他们的差事。

埋地雷的工兵回来了,所有的雷区都有明显的标记,那是避免自己出击时误踏地雷的标记。这种标记也是经常的变换,自己一方的指挥官都是知道的。

朱万杰的指挥车,是可以登上车顶的,车厢内部有梯子,可以上去,他与岳成、赵大柱三人一起登上车顶观战。各级指挥官们都走了,第十师的师长指挥车,就停在旁边,朱万杰的指挥机构和师部是和在一起的。

准格尔人的队伍终于过来了,四千人的骑兵拖的很长,总有五六里的长度,马蹄轰鸣声也不小。国防军已经排好了阵势,准格尔的前头部队也停下来,等待后续的部队跟上来排兵布阵,双方距离五里,这是这个时代公认的安全距离,但是已经进入了国防军的迫击炮的射程。

二团遵照朱万杰的命令,暂时不暴漏火力,没有炮击他们。

准格尔人可能会感到奇怪,一是对方的阵型他们没见过,几十辆像小房子一样的马车(战车)断断续续的排在那里,远远的后面倒是有整齐的队伍。其二是对方列阵的后方有四个蓝白两色的大球飘在空中,似神似鬼的有点可怕。

两个团指挥部各有一个气球升空,朱万杰的指挥部有一个,最后就是二团的炮兵阵地有一个指挥炮兵的观察哨,一共是四个气球。其实各营连都有,现在没有使用而已。

二团的每个营有一个战车连,每连十部战车,二团总共有30辆战车,另外还有刚配属给他们的六辆重机枪战车。除了战车之外,国防军的士兵都是卧倒的姿势等待着,他们身穿迷彩服,目标又小,所以敌方看不清他们,只看到了后面临时营站立的列队。

准格尔人的部队陆续到达,在旗帜号角的指挥下正在整理着出击的队形。

过了一会,战鼓想起来了,准格尔蒙古的骑兵开始冲锋了,果然是全体出动,拼死一击。整个队伍成三角形,打头的骑兵居然有重甲骑兵,在蒙古军中重甲骑兵是少见的。其原因是缺少铁原料,也缺少铁匠。

举着望远镜的朱万杰突然有了新发现:敌军手中的武器居然有新式火铳(特点是有枪托)、新式的三眼铳,数量不多,会不会有手榴弹呢?按推理应该有。从哪里来的呢?难道罗汝才败了,武器落入了他们的手中?现在也容不得多想,他转身告诉岳成:“岳师长,赶快通知部队,蒙古人手中有新式火铳、新式三眼铳,还可能有手榴弹,注意防护应对!”

“是!”

岳成转身跑下车,传达命令去了。在战场上,这种命令靠军号、旗语传达,但是能够表达的意思有限,像今天的“注意火器!”的命令是没有问题的。过于复杂的可以用灯光通信,战场上如果不具备灯光通信的条件,军号、旗语又难于表达,就要用通信兵骑马送信了。

好像是为了证实一样,蒙古人手中有几支火铳朝天鸣枪了,不知道是发信号还是为了炫耀。

激烈的攻防战开始了。

--- 第407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