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65章:反攻倒算

村民们不愿意接触国防军,国防军不理他们不就行了吗?这是不行的,国防军有剿匪的任务,也有建立政权的任务,第一要了解侦查敌情,起码要有个作战方向,与村民交谈就是一种侦查的方式。第二,土匪脑门又没写字,你知道那个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是个大村子,最低限度有岳西军的眼线、探子。岳西军又没有军装,他离开队伍,赤手空拳没有兵器,与普通民众没有区别,不接触村民如何找出这些人。第三最低限度要选择、任命一个办事人。

彭家全村有四十多户人家,也不会那么划一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被敲开门的人家还是有的。

只要有开门见面的就好办,国防军的士兵说话和气,没有恶意,也不会伤害他们,只是聊一聊天,问问路,问问收成可好,能吃饱吗?总之都是家常话。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只要一提到岳西军,村民们就不说话了,躲避了。这其中必有缘故!

国防军自己有帐篷,说实在的,比住村民的房子强多了。同时也是为了安全,因此,在村子边上的一处空地上扎营了。天色已晚,士兵都回营吃饭休息了。

如果碰到愿意说出真情的当然很好,没有愿意说真话的也有办法,进山之前军官们都专门的学习过了,对待这种情况最简单实用的办法就是“户籍登记”,军事管制嘛,就包括户籍。一连碰到这种情况,基本工作还没做,明天当然不能走了,今天天色已晚,放出岗哨,把村子的几处通道堵住,明日一早,逐户进行户籍登记检查。

明代也是有户籍管理的,城市的户籍管理严格一些,乡村山区就简单的多,再简单的户籍也要有户主姓名,一家几口人,丁口(就是男女)各几人,这就足够了。

岗哨有明哨,也有暗哨,轮番换岗。所以,即便有要出村子通消息的暗探,也是不敢出去的。这就是岗哨的震慑作用,无路之处也没人敢偷渡,因为他担心那里有暗哨,所以一夜无事。

第二天一早,士兵们就出动了,在两条街道上高喊着通告:“村民全部呆在家中,不准外出!”街道上占满了士兵。

整个村子才四十几户人家,这一个连现在有200多人,每一户进入三名士兵都有富余。这一查,有人就露出了惊慌之色。

户籍是伪造不了的,第一在普通农民家里纸张不是不是常见之物;第二,户籍上有官印;第三,如果有那一份户籍的纸张、字迹、格式、官印与其他的不同,那就定然有问题。审查的重点是成年男子,这一查就查出了问题,不能自圆其说的有三人被带回了军营。这村子里出了问题,巡查就更加严厉了,所有的人都不能出门。

审查这三人没有费事,很快就搞明白了,其中一人为岳西军任命的“师爷”,就是基层官员,算上彭家,他一共管着三个村子。另一个是他的帮手兼保镖,最后一个是通风报信的坐探,也可以叫做交通员,附带供出一名漏网者,也被抓来,漏网之人原本就是本村的村民,加入了岳西军,留下来是当坐探的。

通过审讯他们,村子里的情况也就了解了,这村子原有两户富裕农户,就是那两处好一点的宅院,就是富裕一点的农民,勉强算是地主吧。他们的财产当然就被岳西军抢走了,土地房屋都被其他的村民占据了。问那个师爷:凭什么给了张三、李四,不给王五、马六呢?回答也很简单:一般人都不敢要,谁胆子大就给谁了,还有一部分财产在师爷手中。所以,占了别人宅院、土地的多数不是穷人,而是胆大之人。

这四人暂时拘押,下一步剿匪还有用处,现在就要处理财产问题了。

各个剿匪分队有剿匪的任务,也有平定地方,建立政权的任务,军事管制就是要代理政府的职能。

村民们都不敢说话,一是听到了岳西城里的风声,知道官府要追究抢占他人财产之事,二是有近在眼前的师爷的威胁,就连被剥夺了财产的

地主也不敢出声。那两所好宅院,一个是师爷的居所,另一个就是占了便宜的本村村民。

对于这种情况,连长张弛与新任命的本地官员一起讨论处理意见。

村民中尚未发现具有恶行的地痞流氓,这一条免了。

原本就不是贫困的农户,只是胆子大,就侵吞了他人的财产,他们的意见是房产土地全部返还,返还非法所得。这些人自己有生活来源,返还多吃多占的财产依然可以生活,没有要他们赔付这两年占用的租金已经是宽容了。

原本无地农户还是有两户,土地是白来的,也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对他们就要使用赎买政策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这些罪过都是岳西军干的,没有岳西军,他们还没有到敢于侵吞他人财产的地步。

张弛把当事人都找来,当面宣布官府和国防军的决定。地主当然是惊喜,丢掉的财产能够找回来一部分,今后的生活还有指望。侵吞别人财产的人当然不满,可是他做了无理之事,也就没有道理可讲。面对官府想耍蛮横,他还不敢。房契地契当场交割。然后把全村的村民召集在一起,由新任的乡主事训话。

一个刚当官的人也不会讲什么,只是按照国防军的教材照本宣科罢了。

道理太简单了:你们都自己问自己,想不想过好日子?想不想有好房子?有很多土地?想不想发财?那么你发了财就会有人过来把你抢得一干二净,你们愿意不愿意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更深的道理他就讲不出来了。

其实,人的善恶,与人的财产多寡,是不相干的,地主里有恶人也有好人,同样,穷人里也有恶人和好人,如果说穷人里面好人多,同样道理地主里面也是好人多。如果财富数量可以判定人的善恶,国家还要律法干什么?月入百两白银以上的统统杀掉,天下就太平了?那么第一批该杀的就是那些官员,因为历朝历代官员们都是富人,按照财富定罪,用这种办法治理国家,是不是太儿戏了?

然后他宣布了哪位失而复得财产的地主被任命为彭家村的办事,当场发给他一套办事的制服。此人名叫张芝全,张办事就是本村的官,官府的话要通过他传达。如果怀疑他办事不公,可以上告到乡、县甚至更高的官府。

乡主事说:本次无端霸占别人财富的事情,事出有因,罪在岳西军。如果以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大明的官府一定严惩不饶。

随后,一连长张弛命令把哪位岳西军任命的师爷押上来,宣布他的罪状:其一,投入乱民军造反;其二,无端的抢夺他人财产,数量巨大;以及其他的罪行等等。军事法庭判其死刑,立即执行。

已经吓瘫在地的师爷,被两名高大的士兵架起来就走,当着全村人的面执行枪决。有的小孩子都被吓哭了。

那几个侵吞了他人财产之人被指定为收尸人,也算是让他们接受教训。

杀人是要得到大都督府的批准的,国防军对于乱民也不是统统杀掉,但是这种震慑,国防军眼前必须要做,不指望村民们起来与岳西军战斗,起码不敢帮岳西军的忙,更不敢投身到岳西军之中去。对于目前的民心状态国防军也只好采用这种手段,目的还是为了巩固基层政权。

......

一连在一个小小的彭家村驻扎了五天,然后按照预定的路线继续向南走去。

出村子没有多久,按照连长张弛命令,连属特务班的两名特种兵和一个班的士兵组成的临时小组留了下来,悄然进入一片树林之中,并且于夜间返回了彭家村,两名特种兵乘夜潜入了办事张芝全的家。为了隐蔽,马匹全部留在了村外的隐蔽营地。那一处营地是早就准备好的,是一个两里多的小山坳,要进山坳,必须先进村子,这个山坳是安全的。

这位张办事还真的不是胆大之人,国防军一走,他就失去了主

心骨,害怕了,他知道,岳西军就在身旁,随时可以要了他的小命。

正六神无主之时,两名特种兵来到了他的家。当他搞明白来者身份,让进屋来,果然认识,见过面。他大喜过望,感动的眼泪都下来了,如果不是年龄身份所限他几乎要跪下叩头了!

也难怪,一个普通百姓被牵扯到这种事情当中,大起大落,已经是大灾大难了,能够保全全家的性命已经不容易了。官军的到来他也没敢出头告状,他不是不知道县里的情况,可是一家人的性命要紧。官军主动给他找回部分财产,他自然是感激万分,所以办事的差事他也没有推辞,这都实属不易了。对人也不能要求过高。

乡主事选他做村官是自然而然的了,在山村人选就不多,能读书识字的人不好找。国防军、官府有恩于他,他必然忠心办事。人品尚可,这就符合条件了。给他一本办事人应知应做的相关规定手册,交代近期干点什么事,发一套制服,就算上任了。

这两名特种兵一个叫谢勇一个叫方明,谢勇身材高大,绰号大个子,方明矮小绰号猴子。这两个人搭档在一起有点滑稽。

大个子谢勇告诉张办事,他们的任务就是秘密潜回,保护村庄的,所以要嘱咐家中所有人口,不准张扬。乡下的小财主能有多大的房产,不过五间正房。左右厢房各两间,均为茅草房(人是不能上房顶的,会漏下来)。一个后院,后院中不过是牛马圈、柴房、猪圈之类的,现在倒是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了。放到后世这就是个贫民,算什么地主啊?

地主家住茅草房?是不是胡侃呢?

唐代号称诗圣的杜甫,有一首诗叫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很有名气的诗作,其中的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几乎是众所周知。全诗较长,为了节省篇幅,从略。其内容就是杜甫居住的茅草房上的茅草被秋风卷走,使得他寒冷异常,无法入睡。杜甫是盛唐时期的大知识分子,也做过不小的官,绝对属于富人阶层,他家的房子就是茅草房!由此可见,古代的茅草房是很普遍的,并不是贫贱的象征。

现在是夏季,特种兵们选择了住在后院,张家安排专人送饭即可,平时不要过去。

看到这里,有的读者会想:连长张弛心眼不少,知道杀个回马枪!你要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些知识是他们进山之前学习过的,土匪寻仇报复是通用手段。来不来寻仇,那要看有没有机会,有机会定然不会放过。就算彭家村的暗探铲除干净了,在村子周围还会有,这一点可以十分的肯定,所以国防军一走,岳西军必到,他们要是不回来寻仇,那倒是意外了。

遗憾的是国防军的人太少,一个连算上营部补充的和随行的其他人员都不足200人,部队停止前进肯定不行,敌人瞪着眼睛看着你呢!留下人数多了,队伍人数明显减少,也会被发现,所以只能留下一个班,加强了两名特种兵、一挺轻机枪、一支狙击步枪。手榴弹地雷也多带了一些,加上他们原有的掷弹筒、步枪,火力也就不弱了。

在大别山中,国防军是在明处,岳西军处于暗处,所以一连的行动岳西军了如指掌,甚至国防军预定的路线他们都估算的差不多。毕竟他们在这里经营日久,地面熟,人也多,坐探、暗哨林立。

彭家村需要设防,他们前进的路上更是处处防备,宁可慢,绝不犯险!宿营地都要选择最好的防御阵地。岳西军没有夜战的记录,但是防备不能松懈。

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游击战中,国防军处于被动的一方,原因就在于情报。国防军的情报不弱,但是始终没有重视岳西军,这是一个大错误。现在的补救措施就靠稳扎稳打了。

但是,如果彭家村的伏击有成绩,就可能带来巨大的转机。切断岳西军的几处情报点,双方就会在情报上扯平了。

--- 第365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