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63章:收复岳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63章:收复岳西

老回回的岳西军进入大别山已经一年多了,去年初岳西军还打了个胜仗,把围剿的官军给打回去了。因此也就惊动官府,在朝廷那里也算挂了号了,除了岳西军之外,他们还被称作“革左五营”,“革”是革里眼贺一龙,“左”左金王贺锦,还有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算上老回回马守应,这是比较大的五个团伙,领头的就是老回回马守应。

河南已经是国防军的地盘,岂能容忍乱民在这里横行,是该腾出手来收拾他们了。

对于山中的岳西军,有两种围剿办法,一个就是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每占据一个地方就修建坚固的堡垒,逐步压缩岳西军的生存空间。这个办法妥稳,但是耗费巨大,兵力用的多。还有一种办法就是以游击战对游击战,派出多路小股部队进入山区,搅得岳西军时刻不得安宁。看准了就吃一口,吃不下的也要骚扰他们。这后一个办法投入小,投入的兵力也少,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为此朱万化找来朱万杰、朱万武还有他们父亲朱大典商议,朱万杰已经就任陆军总监,就相当于陆军总司令了,他的驻在地点就在大都督府内。

朱万化说道:“万杰,你在遵化也是打过游击战的,你看我们派出多股小部队,进入大别山,与岳西军打一场游击战怎么样?”

后世解放战争的后期,剿匪工作多数都是用小部队进行的,那是成功的经验,朱万化当然要利用的。

朱万杰说道:“大哥,道理是一样的,只是战场和敌军不同。由于岳西军也有五六万之众,所以我们的小部队也不宜过小,以连为单位可以吗?”

朱万武说道:“以营为指挥单位,分散到连一级下去活动。营配无线电台,我们就拿出一个团,分三路进入大别山区。作为第一步,先把岳西县城,和山中的大型集镇拿下来,先让这些乱民首领们成为惊弓之鸟。然后再分散剿灭。”

一个团按照连队分开,那就有九个小分队了。他们深入到山区各处,出其不意的打击岳西军,战果必然辉煌。

朱大典说道:“与遵化相比有大不同,那就是:我们是官,对手是匪。此乃大义之道也!”

老头子说话总改不了之乎者也,不过画龙点睛,说到了点子上。

朱万化恍然大悟,他说道:“父亲的话极对!我给联省衙门下一个建议,让户房配合一下,暂时把整个大别山区划入河南行省,设立几个县,划归对应的府管辖,立即委派官吏,跟随部队进入匪区,设立官府衙门,并就地组建自卫的武警部队。这样一来,就不是单纯的游击战了,是以打据点为中心的堡垒战术加游击战,这样打,效果要稳一点,占领一地巩固一地,时间可能长,但是妥稳。”

“官”与“匪”的地位决然不同,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文化积淀厚重,百姓的正统观念极强,对于皇权的顶礼膜拜已经是刻骨铭心了,正像朱大典所说“此乃大义之道也!”这就像警察在大街上抓人时高喊:“我是警察!”那个道理是相同的。这么好的条件岂能不利用?

计议已定,朱万杰又调动长江沿岸的部队加强防范,然后就到第九师选部队去了。河南的第九师,是用南阳独立一团为骨干,扩充了河南的士兵组成的,师长魏四虎,师教官朱长泰。原河南的将领钱继功,因为年纪偏大,做了武警师长。

结果第九师的第一团被选中,团长是我们的老熟人了——马小六,团教官是石怀亮。

因为是山地作战,所以给这个团按照山地作战的特点全面换装,车辆全部取消

,改用驮马,士兵全部放弃马匹改步行。40直射炮太笨重了,换成20直射炮,自从弹头中安装黄火药之后,20直射炮的威力也加大了。还有一种装备,那就是当地平民用的衣服,每人都要准备一套,迷彩服还是太扎眼了,小部队活动,换上农民的服装更容易隐藏踪迹。

敌后作战需要机动灵活,所以临时营都没有出动,到了后期收拾残局之时还是需要临时营的。

第一个后勤补给基地就建在六安之南的霍山县。打下岳西之后还可以考虑在岳西再建立一个补给基地,毕竟那里距离长江不远,运输更方便。热兵器作战离不开后勤供应。

然后一团的全体军官集中学习,参加学习的还有户房新任命的十几名地方官员,第一个要学习游击战法;还要熟悉岳西军的习惯和口号,他们的那个杀富济贫还是蒙蔽了一些人,不少的人把他们当做救星,原因很简单,他们拿到了白送的土地,土地可是农民的**呀!这就是说,山区的平民中的部分人可能是站在岳西军一方的,不要上当受骗,不能轻信当地平民的话;最后还要学习一些山地的常识。

军官们都拿到了大别山区的地图,但是朱万杰要求他们都要学会画地图,发下去的地图是宏观地貌,具体的山沟、河流、湖泊都要随时补充。

大别山里又有了土地问题,对待已经到了农民手中的土地,如何对待?怎么办?

朱万化的意见是:原则上是要返还财产的,但是,原来是地主的土地、房产,到了农民手里已经一年多了,如果得到土地的确实是贫苦农民,返还财产就可能造成他们的困苦和仇恨。

时间的流失也会改变事务的状态,处理的方法就要有所变化。例如:后世的抗日战争中曾经炸开了黄河大堤,造成了花园口决堤。按道理说,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堵住决口,让黄河恢复旧河道,是绝对正确的。但是时间流失了七、八年情况已经大变样了。黄河恢复旧河道会损害一批人的利益!

原因何在?

黄河的特点是泥沙量特别大,因此,到了下游它的河床逐年加高,主河道不断的变化,所以南北两岸大堤之间的距离就很大,一般都是二三十里,最宽处达到了四十多里,这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两千里的长度,二十多里的宽度,这是多大的土地面积呀!并且这里不是边远地区,它是中华的腹地,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七八年的时间会有多少人迁移到这块土地上生活?村庄、集镇、甚至工厂、城市都能建立起来!都少人的地产、房产将随着黄河复道而消失,变成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所以说时间使黄河复道的情况变得复杂了。

同样的道理,地主的土地到了别人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不能简单的说一句物归原主就能解决了。

这种情况下朱万化想出了赎买政策,如果得到土地的确实是需要土地的农民,则可以用比较优惠的价格把土地、房产买下来,银两就落入原地主手中,无论如何这是一个补偿。如果农民没有银子,曙光银行可以低息贷款。为此曙光银行还要派出人员,携带资金跟随部队进入山区。

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行。占了他人的土地不归还,也不掏银子,非要白占便宜,吃白食,那就只好动用武力了,把他抓到大牢里去吃牢饭。

对于其他的情况,比如恶人乘机侵吞他人财产的,自己本来也有土地借机占便宜的,那就要物归原主了。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吃大户是不能允许的。

......

剿匪的部队

到霍山稍事休整,建立好后勤补给基地之后,他们就进入了山区。这一天是崇祯八年五月初一。

六安、霍山在现代属于安徽,在明代它们属于河南。

进入山区没有多远,三个营就分别扑向自己的目标。按照朱万化的设想,想把山区的主要城镇占领,恢复大明政权,这就是占据大义,官军剿匪,大义凛然,让岳西军成为惊弓之鸟,然后再分散打击。九师一团的三个营分别是第81营、第82营、第83营。团部跟第81营行动,他们的目标就是岳西县城。

这第一步的行动绝非游击战,而是依仗强大的军力,强行突破,占据要点。

第81营走的路就是李岩修的第一条路。只是部队能勉强通过而已,很多地方车辆是过不去的。

这里已经是岳西军的地盘,岳西军的侦探应该到处都是,甚至霍山县城都有。军事行动想保密那是不现实的,只能是快速进军,给他们尽量少的反应时间。

岳西县城在大别山区的南端,距离霍山有两百多里,进山的部队是按照山地部队装备的,马匹虽然多,大多是驮马,士兵们都要凭两条腿走路的,预计五月初五之前到达岳西县城,这个速度是不慢的,为了防止敌军突袭,斥候都派出去很远,部队随时都有作战的可能。其实山路不时的穿过村镇,这些地方就难免会有岳西军的坐探,但是大军赶路要紧,只是把看到的标注在地图上,并没有仔细清剿,下一步再说。

一路急进的第81营于五月初五如期到达了岳西,但是不需要进攻了,进城接受防务就可以了。岳西军执行了李岩制定的:“守岳西之地,不守岳西之城。”的原则,提前退兵了,不知去向。

岳西已经是南直隶之地,国防军有点捞过界了,不过联省衙门已经把这里暂时划归河南了,国防军更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完成任务就好。

岳西距离潜山很近,又有长江之便利,只要有武装押运,也是极好的补给点。因此,恢复岳西的县府衙门很重要。

大明的官军回来了!

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敲锣打鼓的欢迎官军,这一方面是大明的官军普遍军纪败坏,对于民众的伤害往往更甚于土匪,另一方面就是岳西军的宣传迷惑了民众。即便是国防军的军纪很好,不扰民,并且大部队并没有住在城里,而是住在了城外。就是这样也没人欢迎他们。

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岳西军还是会刁买人心的。

马小六在城里贴告示安民,说:“官军收复了岳西县,官府衙门今日即可恢复,现在是剿匪作战时期,国防军对岳西县城实行军事管制,黎民百姓们都应该各安本分,维持市面稳定。”

这里的官员早就没有了,也不知道是跑了还是被乱民给杀了。在原来的县衙处,挂着一块牌匾,上书“正堂府”三字,这是岳西军建立的政权,牛金星是“正堂”官,衙门就叫做“正堂府”。可能他们走的匆忙没有带走。

马小六命令取下来,县衙的牌匾也不知道那里去了,那就先贴上一张纸,写上“岳西县衙”。县衙得到了恢复,联省任命的官员暂时每个县到任五名,整个大别山区被划分为三个县。乡一级的政权将在当地人中间选择招募。

第九师第一团的司令部也设在了县衙之中。

有官衙就有告状的。这话真是灵验,第二天就来了一位告状的,他状告本县泼皮牛二侵占了他的家产。

果然是与土地、房屋、店铺有关。岳西军害人不浅呀!

--- 第363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