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36章:册封哲布尊丹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36章:册封哲布尊丹巴

崇祯七年二月二十二日,祖大寿率领的明军,在乌尔格附近与外蒙古坎岱道尔吉王爷的部队进行了一场意外的战斗。外蒙古突击的三千精锐骑兵顷刻之间全军覆没。

明军退后一步,以便蒙古人救助伤员,收拢尸体。坎岱道尔吉王爷很惊异,明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强大了?蒙古各部的军队都不断的与明军交手,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惨败。看着自己的部下打扫战场的王爷,还没能在刚才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再继续列阵阻挡在这里还有意义吗?没有!留下的只是一个笑柄,对于这样的明军,外蒙古能够阻挡、反抗么?做不到!那就老老实实的撤军把!再见面那都是羞辱!明军后撤一步,就足以表示了他们的善意,但愿如明军自己所说,他们没有恶意,仅仅是册封活佛而已。

蒙古军就这样撤退了,悄无声息、偃旗息鼓的撤退了。

待蒙古兵撤退之后,祖大寿则继续恢复行军,直到乌尔格附近扎营。

现在的乌尔格还是一个大集镇,蒙古人的集镇上,除了王府土木结构的建筑几乎没有,就是散布在大草原上的一片帐篷,连那个大活佛也不例外,他也是生活在帐篷里,只不过帐篷大一点罢了,讲经布道的场所也是帐篷。因此,一座大寺庙对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就太重要了。

祖大寿在乌尔格南侧扎下营盘的第二天,就是二月二十四日的上午,祖大寿带着自己的幕僚助手还有一队亲兵卫队,带着礼物清单,当然也不能忘了皇帝册封的宝物,就前往乌尔格拜见大活佛去了。

大活佛的住处不需要寻找,那是很醒目的,从一定程度上说乌尔格就是因为大活佛的存在而存在的,所以他的大帐篷就在城镇的中心位置,旗帜众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大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也已经知道了大明使者的到来,那么多的人马,在乌尔格附近还打了一仗,他怎么能不知道呢?所以前来联络通禀的使者进来时他并不觉得意外,很快活佛的帐篷中就清理了闲杂人等,由僧侣引导着祖大寿进入了大活佛的帐篷。

佛教在中国就相当于国教,所以祖大寿对于佛教的礼仪还是很清楚的,他双手合十,对活佛行了叩拜礼,什么也没说,一份礼单先呈送上来,由侍奉的僧侣转交到活佛手中。

汉语在东方就是通用语言,何况这里还是大明的天下,无论蒙古还是西藏,对上层人物来说汉语是基本功,活佛也不例外。他接过礼单,展开过目。虽然活佛的修养和定力绝非一般,但是这份礼单还是太夸张了,面无表情的活佛眼睛眉毛不停的挑动,他逐行逐句地仔细阅读。

开头一项并不出奇,那就是银两,白银五千两,在布施中还从来没有这么多,数量很大,但布施银两尚不出奇。百年的山参一对,这是为老活佛补养身体的。但是后面就礼物让活佛很动心:上等稻米三百石、麦子两百石、其他杂粮五十石、山珍坚果十石、各种蔬菜种子五十斤、食盐五百斤、红茶一百斤、绸缎一百匹、各色布匹五百匹、上等明磁一百件、普通瓷器一千件、日用工具、铁器、灶具一应俱全,如此等等,日常生活所用的货物林林总总数十项,都是生活必需品。

这个时候大活佛身边的僧侣不过一百多人,加上遍布外蒙古各地的上层僧侣人物也不超过三百人,这些货物可以让他们两三年之内衣食无忧了。为了存储这些货物就要建十几座帐篷。在这苦寒之地生活了几十年,终于苦尽甘来了,怎么能不令人激动!

其实这一份见面礼如果放在中原大地,恐怕只有那五千两银子比较贵重,其他的也值不了多少钱,但是,这里是中原之外数千里的大草原上,那货物可就比银子值钱了。这里的蒙古人一年到头就是吃肉,盐都少得可怜,一年能吃几粒粮食?铁锅漏了,甚至是半个铁锅都像传家宝一样,那里有这么齐全的工具?在这里,货物比银子可是值钱多了。

顺便说一句,藏传佛教的僧人有严格斋戒的,吃肉的也不少,原因就是在牧区如果拒绝吃肉,可能会饿死,牧区里的粮食很珍贵。

有了这一份丰厚的布施开道,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等大活佛恋恋不舍地放下那份礼单的时候,祖大寿说话了。

他说道:“尊敬的大活佛,这些货物都在我的军营之中,您看什么时间运过来?”

祖大寿估计他没有地方放,所以才这么问,那十几间帐篷也不是说有就有的。

“啊,尊贵的施主,这个不急,我还要让他们建一些帐篷。”

“佛爷,些许小事不需要劳动您,帐篷就让弟子我来建,午后就把货物搬过来把。”

越说越近乎了,祖大寿不露痕迹的开始自称弟子,这个名分可是太重要了,费了那么大的事,不就是为了这个名分吗?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心情大好,精神头也来了,不断的命人给他的这个新弟子续茶。

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册封,要趁热打铁。

祖大寿说道:“佛爷,弟子此来外蒙古,就是作为大明皇帝的特使,颁发皇帝对佛爷的册封。”

说着,他在托盘中展开了皇帝的圣旨、册封金印、金册,给活佛过目。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一地仔细观看。

哲布尊丹巴说道:“皇帝陛下诏令册封有何考量?”

就是啊,他想知道一个缘由,他到外蒙古也有二十年了,此前并没有这个说法,今年怎么来了个册封呢?好在这些必备的功课朱家事先都有准备,祖大寿只要照本宣科就行了,倒也没有什么难处。

祖大寿说道“佛爷,大明朝廷反复思量,蒙古各部与中原不时地发生纠缠冲突,有时还会引发战争,蒙古各部之间的争斗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纵观几百年的历史,这种冲突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与佛教的教人向善,和平处世的教义大相径庭。我中原、蒙古同为佛祖的信徒弟子,本应和平相处,不应该刀兵相见。如若佛爷接受皇帝的册封,那么佛爷与皇帝就有了正式的政教之间的关系,双方就可以建立正式的联系,互派使节,甚至经常见面,双方就能经常地联系沟通。在外蒙古、大明内地,双方也就可以互设商馆,进行贸易,互通有无,使外蒙古的粮食、布匹、盐茶、日用品不短缺,因此也就避免了战争,这完全是佛爷教化的大同境界呀!

另外,弟子为佛爷想,佛爷若有此册封身份,那么在僧俗两界佛爷的身份何等尊贵。尊贵的身份才不负佛爷的学问,才有僧俗两界的威望。弟子希望佛爷仔细思量。”

这一大篇道理,难为祖大寿能够记下来,讲出去。这一番道理还是很诚恳的,并且挠到了佛教的痒处,佛教的本质是教人向善。

但是,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外蒙古是不是归属于大明帝国,祖大寿回避了,因为这很敏感。前面说过了,蒙古人在这个问题上很矛盾,祖大寿要办成大事,这一点必须隐忍。控制外蒙古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大明的疆土吗?

别的不说,威望和权威对于哲布尊丹巴是绝对要追求的,这个册封是送上门的好处,焉有不受之礼。于是他并没有犹豫很快就答应了,并说,五日后,即二月二十九日,乃大吉之日,那天的午时,将设立大法会,举行册封仪式,正式接受册封。

在古代,单数属于阳性,双数属于阴性,大吉大利之日都是单日,不会是双数的日期,别的不说你可以数一数重大的传统节日:过年——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端午节——五月初五;重阳节——九月初九;中秋节——八月十五;祭灶(过小年)——腊月二十三,所有的这些重大节日无一不是单日。

一件大事办妥,祖大寿心中十分的痛快。还有一份大礼,也是祖大寿立足外蒙古的基础之一,那就是大寺庙。

因此,他有说道:“尊贵的佛爷,弟子能完成册封的使命,也是万分的荣幸。弟子看到佛爷讲经布道的场所太过节俭了,为了弘扬佛法,便于佛爷修身养性,弟子愿意散尽家财为佛爷建立大寺庙,恭请佛爷给出一个章程、规制,弟子立即命人着手办理,不瞒佛爷说,所需的工匠,弟子我都带来了。此事弟子想在册封仪式上宣布,可否?”

“这怎么使得,一座寺庙可是费用巨大,没有数十上百万的银两是办不下来的。”

“佛爷

请宽心,弟子在中原也是世代的大户人家,颇有家资,退一步讲,纵使倾家**产弟子也要修寺庙,佛爷不安,弟子寝食难安!”

这个马匹拍得佛爷很舒服。

祖大寿表演很到位,放到后世也是一个大腕级的明星了。

哲布尊丹巴更是兴奋,寺庙就是和尚的**,真是朝也想,夜也盼,望穿双眼那,今日终于圆了这个梦!今天这是怎么了,佛祖显灵了?他赶紧双手合十,默默地咏颂经文,以平息激动的心情。

建大寺庙是国防军出资,但是要打祖大寿的旗号,这是含糊不得的,这不是谁的名声和荣耀,它是为了祖大寿在外蒙古的地位,为了祖大寿顺利地控制外蒙古,也就是为了大明的利益。

崇祯七年二月二十九日,乌尔格。

整个集镇都是节日的气氛,到处都是彩旗飘扬,用绳子拉起来的小型三角彩旗装饰了整个集镇,树干树枝上是层层叠叠的各色哈达。上百里的牧民都赶来了,把集镇挤得水泄不通,老年人都手持转轮,不停地摇晃着。他们绝大多是蒙古牧民,也有少数汉人。在蒙古的汉人有放牧的,也有农民,他们出产了少量的,在蒙古极珍贵的粮食。还有商人,也有少数充当师爷服务于王公贵族的。

在乌尔格集镇的周边,是关宁骑兵和国防军的巡逻队。

午时三刻,低沉的喇叭声呜呜的吹响了,钟鼓齐鸣,正式的仪式开始。

哲布尊丹巴的大帐篷前边的一半都掀开了,为的是远处的信徒也能看到庄严肃穆的主场地。

大活佛少有的站在了他的大法座(或者叫做法床)前面下手,有一个年轻的僧侣搀扶着他。大法座前面摆着香案,香炉里的香烟缭绕,香案上摆放着崇祯皇帝的圣旨、金印、金册。祖大寿站立在香案的一侧,大帐里的所有的人都面部表情严肃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吉时的到来。大帐的后面,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有一个排的国防军士兵和一百人的亲兵队。他们充当着祖大寿的贴身护卫。

一个高大的喇嘛,看样子像是藏族人,站到大帐前面,高声的唱着佛号,听声音可能是焚文(古印度语)。然后用蒙古语、汉语分别说道:“吉时已到,天朝使臣宣读大明皇帝圣旨,册封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祖大寿上前一步,站在香案中央的位置,拿起圣旨,高声道:“哲布尊丹巴听旨!”

哲布尊丹巴在僧人的搀扶下,跪了下去。除了对神位,这是他几十年来头一次下跪,神权还是低于政权的。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法师哲布尊丹巴弘扬佛法,精心教化万民,有功于外蒙古之平安稳定。今敕令册封为呼图克图,教化外蒙古,为此,颁发金印、金册,以证其位。钦此!”

哲布尊丹巴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接旨!”

然后一一地接过圣旨、金印、金册,重复至于香案之上,上香。至此,礼成!

鼓乐大作,大活佛,迈着颤巍巍的步伐重新走到他的大法座前,坐下。

然后就是各路贵宾,按照身份的贵贱排序,一一的上前上香、祝贺,并接受活佛的摸顶赐福。

祖大寿的天使身份就排在了第一位,并且赐福之后站在那里高声宣布:“为了恭贺佛爷册封,作为佛爷的忠实弟子,我将用我的家产,在乌尔格,为大活佛修建一座大寺庙,不日即将开工!”

全场立即是一片惊叹之声,投过来的目光可就是友善加崇敬了。僧侣们全部兴奋的双手合十,口中默诵经文。

祖大寿仍然站立在大法座的一侧。他站在这个位置上有三重原因:第一,他是皇帝派来的册封使者;第二,他是大活佛的忠实弟子;第三,就是刚刚宣布的建设大寺庙的出资者。这个尊贵地位别人是无法替代的。

高僧之后就是达官贵人,坎岱道尔吉王爷自然排第一位,当他上香之后,祖大寿微笑着向他拱手,并且在他从身边走过时,小声的说道:“王爷,那天多有得罪,改日定会登门道歉!”

坎岱道尔吉无奈地笑了笑,回到:“祖将军客气了!”

--- 第33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