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92章:栈道上的战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92章:栈道上的战斗

六月二十九日,时间已过正午。山西的乱民欲进入汉中,被国防军堵在了栈道上,强行冲击的张献忠和他的200名敢死队全数被击毙在狭窄的栈道上。无奈的乱民使出了诈降的一招,派出点灯子赵胜出面谈判,欲使用金银开路,逃出法网。

国防军方面的代表钱世忠说道:“赵首领,对于乱民的遭遇和尔等愿意重新做安分守己良民的愿望,我国防军表示同情。但是尔等对于大明普通民众所犯的烧杀抢掠的罪行不能饶恕,应该依照大明律审理定罪,如若能够投降,可以得到罪减一等的优待。

尔等手中的不义之财,不拘多少,理应全部收缴充公。

我国防军的条件是:放下武器,站成一排,一个一个的走过来,进入我们的战俘营。对于所有的投降者,审理中会按照投降之功减罪一等处置。

如若反抗,则杀无赦!

你可听明白了?”

这么强硬的谈判对手是赵胜是没有料到的,对于一百五十万两的白银没有一点反应,说实在的,他们这些首领手中能不能拿出一百五十万两赵胜心中是没数的,他只是想用这个数字打动对方,求一条活路。如果都是白银的话,500斤装一箱,就是接近200箱白银,他们有这么多吗?恐怕不少需要用珠宝折价的。对方只要贪财答应下来,后面的事情都好办。

于是他又说到:“我义军可以先把一百五十万两白银抬过来,请贵军验收,然后再谈如何?这些白银也有两百多箱啊!”

这就是**裸的钱财开路了,他是生怕对方听不懂,不知道一百五十万两是多少,纯属提醒对方。

钱世忠哈哈一笑,说到:“赵首领,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是接近十万斤的白银,你真的把它们堆在这里,怕是这栈道就压塌了。你们不必劳神了,你们投降之后,所有的武器物资放在原处,我们会去收缴的。”

得,人家门儿清,账算得比你还明白,看来这一手没有用,这一回真要认真谈了,蒙事儿不行!

赵胜低头想了想,先谈哪一个呢?

“钱将军,我义军的武器不能收缴,队伍不能打散,朝廷可以安置一地,收编我们的部队,镇守一方,即便是镇守边关也可以。贵军能够收编一支部队,就像大宋招安梁山好汉一样,我等为朝廷效力,贵军得一份功劳。这一条贵军以为如何?”

这是诈降的关键,部队没有了,武器没有了,就成了真投降了。

“赵首领,你们投降了,就是战俘,被审查有罪的,就是囚犯,有拿着武器,成军队编制的俘虏和囚犯吗?普天之下没有这个道理!投降就是投降,没有收编的事。你们投降就要按我们的规矩分别关押,关押在何处是我们说了算。

另外,请你不要再用‘义军’二字,‘义’首先要授惠于人,你们可曾为别人想过一分一毫?‘义’从何来?你们当不起‘义军’二字!你们只能是乱民军!”

赵胜倒吸了一口凉气,真是遇到对手了,官府从来就没有这么横过。义军二字的解释,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也有道理,他本人就是首领,除了自己,那曾为别人考虑过?

想了一想,他有问:“对我们的首领可以保全性命吗?”

这是最低的要求了。

钱世忠想了想,不杀他们,保全性命,他做不了主。可是他们就此投降,却可以挽救不少人的性命,还是有考虑的余地的。

钱世忠说道:“此事我不能自作主张,赵首领请稍等,我

的长官就在身后。”

说罢,反身回到阵地中,与朱明秋商议。这个事情太大,朱明秋也不能自作主张。于是决定,今天的谈判到此为止,我们可以答应他们:我们暂时不进攻,这个要求明天可以答复。

实际上,国防军暂时是不会进攻他们的,栈道上不是很好的战场。

钱世忠返回,照此回答,赵胜就回去了。

国防军强硬的态度令所有乱民头领意外,他们投降的次数太多了,那个人没有投降几次,不都是降而复反,一次一次的投降,一次一次的造反,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最不可理解的是,怎么也想不到,投降了还是性命不保,对方连口头答应保命都不肯,还要商量。实际上对方就是答应了,他们也不信,因为他们自己就毫无信义,“说话算数”这四个字他们从来都不相信的。

不能等了,还是打吧!这是众头领的一致意见。于是,新的战斗又开始了。

时间到了下午,乱民的这一次进攻是用平民打头阵,并且多数是老人、幼童、女人,他们算定了国防军不会对这些人下手,这是强盗的逻辑,卑鄙的心里。

这一群乌合之众,在掺杂在他们之中的匪徒的威胁之下,举着乱七八糟的“兵器”一步一蹭地向前走去,他们手中所谓的兵器,不过是家庭工具,最可用的不过是菜刀、棍棒了,其他的像什么锅铲、剪刀、烧火棍之类,有的甚至抱了一块石头。

因为现场的指挥官詹世有事先就料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也是有应对的办法。当他去请示朱明秋和钱世忠时,他们只是问了他的应对之策,然后就说:在这里你是指挥官,你专心指挥,我们不会干涉你。

对付这种局面的办法,关键是两条,第一,设法找出被携裹民众中间的匪徒并击毙他们,这就需要狙击手,并且告诉狙击手,不要怕误伤,误伤也是在所难免。其二就是截断跟在他们后面的乱民军队,把被携裹的民众隔离开来。

这个过程中喊话器的作用至关重要,指挥官要根据现场不同的情况改变喊话的内容。

朱明秋和钱世忠在注意战场变化的同时,也在商量着下一步的办法,他们准备撤掉这个阻击阵地了!原因就是乱民军的首领们黔驴技穷之时,就会烧毁栈道。当然,烧毁栈道也救不了他们,可是却是拖延了解决战斗的时间。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到时候就是玉石俱焚的结果。乱民军的队伍中还有不少被携裹的民众,即便是乱民军本身也不都是负罪当死之人,这些人全部死在这里,为几个罪该万死的祸首陪葬,这个结果就太悲惨了。另外栈道上过于狭窄,不能充分的发挥国防军的威力,和组织各种战法。

那一边詹世有也在紧张的调配着力量,充分地利用这个小小的空间,他把掷弹筒和轻机枪都撤下去了,前方的盾牌后面是三个狙击手,显得拥挤一些。一个连有五到八名狙击手,他调来三个,这次全部用上了。在他们身后利用栈道的护栏,高架起一挺轻机枪,配上射手和副射手。机枪的任务就是截断后部跟随的乱民军。

另外还有五名士兵手拿着喷子,已经前出到自己这一侧的弯道上,侧身紧靠着石崖避免误伤,他们是负责组织被解救的民众的。这里毕竟是战场,没有组织的民众被误伤、发生踩踏事故、跌落栈道之下的可能极大。但是前出的这五名士兵也有极大的危险,那就是个别清除不到,遗留下来的匪徒,可能伤人,他们手中的喷子就是自卫的手段,但是可能伤及无辜,好在喷子一般不至死,只

是击伤而已。

老弱妇孺的队伍缓慢、拥挤的走上了这处死亡的弯道,弯道上的尸体已经清理了一部分,但是还有不少。这些民众被逼迫着开始清理这些尸体,其实也简单,抛到栈道之下的河水中就行了。

詹世有命令狙击手开始寻找夹杂在队伍中的乱民军骨干匪徒,等待开火命令,并且再次提醒不要怕误伤,大胆射击,这个时候要的是射击速度,如果担心误伤,射击速度就慢了。

按照乱民的这种拥挤队形,在这段弯道上可以容纳四五千人。喊话器一直不停的喊着:“放下武器,双手抱头,投降不杀!”

终于,这支队伍接近了弯道的顶点,后面也出现了乱民军的骨干部队,詹世有命令:“狙击手开火!机枪准备!”

喊话器的内容也改变了:“放下武器,站成一排,快步走过来,不要拥挤。”

三只狙击步枪纷纷开火,夹杂在携裹民众中间的匪徒先后中弹倒地,当然误伤也是在所难免,但是毕竟狙击步枪精度高,误伤是极个别的。

匪徒的目标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个特征,年轻力壮,他们在老弱妇孺之中就比较突出了,第二个特征,穿着都接近习武之人的紧身利索的服装,并且穿戴比较整洁。乱民军没有统一的军装,但是有习惯性的服装,所以他们的骨干人员还是有服装特征的。现在是夏季,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所以他们一部分人**着上身。第三个特征,手中都有正规的武器,大刀或者长矛,他们为了控制民众,多数带的是刀。第四个特征,张牙舞爪的控制指挥着被携裹的民众。有这么多的特征,狙击手就很容易寻找了,并且有“大胆开枪,不要怕误伤”的命令,他们开枪就更大胆了,没有了心里负担,打得反而更准了。

国防军手中的狙击步枪已经经过了两代,第一代狙击步枪的主要缺点就是重量太大,现在已经全部淘汰了。第二代狙击步枪是在四年式步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优点就是重量轻了,整枪不到十斤,使用标准79步枪弹,与老的半自动、新的轻机枪子弹通用。弹仓5发,拉枪栓上弹,没有自动上弹功能。有瞄准镜,有前支架,可以上刺刀(枪的重量大,一般都不上刺刀)。有效射程2000米,最佳射程1000米以内。因为枪体偏重,一般都是有依托射击。

新式的轻机枪最大的缺点是重量太大,接近40斤,一般都安装在带两个轮子的支架上,但是也可以使用简单的两腿支架。现在在栈道上使用,为了减小体积,就是使用的两腿支架。有瞄准镜,30发、20发两种弹夹,弹夹在下方。

夹杂在在民众中的匪徒数量不少,估计有200多人,在3000多人的民众之中接近十分之一的数量。狙击步枪的命中率接近百分之一百,平均每只狙击步枪要击杀70人左右,就是要装弹十几次,打70多枪,按每分钟打十发子弹计算,要连续射击10分钟左右,这个负担不小。为了避免疏漏,有一支枪专门负责队伍的头部,从中查找漏网者。

被吓得浑身发抖的民众,开始发现身边的凶狠的监督者越来越少了,他们也似乎觉察到对面的官军专门用火铳击杀这些监督者。渐渐安定的心情也让他们听到了官军的喊话:

“放下武器,站成一排,快步走过来,不要拥挤!”

这喊话声音很大,听着很可亲。终于有先知先觉者丢掉了手中的“武器”,并且劝告他人丢下武器,开始加快速度向前奔去。

--- 第292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