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83章:目标九州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83章:目标九州岛

崇祯六年五月初五,清国传来了消息,他们接受了开辟海外领土的总体方案,准备实施占领日本四岛的计划,为此双方需要签订一个正式的协议,把上次谈判确定的原则黑纸白字的落在纸面上,作为今后行事的准则。

这次为了签订协议,清国方面的代表又换了人,正使是豪格,副使是多尔衮。

上一次会谈是四月十九日,到五月初五复信,中间间隔了半个月,这是因为事情重大,牵连到清国上下众多人的利益,因此需要更大范围的磋商,广泛征求意见,而不是此前的小范围的秘密决策了。清国内部的各派势力都要参与意见,例如多尔衮虽然也是皇太极的亲兄弟,却一直被皇太极视为异己的势力,这次也要参与意见了。

按照皇太极和代善的密谋,第一批登陆日本的领兵将领将是多尔衮,兵力就是镶白旗。缘由很明显,首次登陆是有风险的,并且清国的高层人物对于花皮也未必十分的信任。多尔衮足智多谋,可以应付多变的局面。即便有损失,那也是异己的势力,皇太极并不心痛。

多尔衮自己也愿意去,呆在盛京他觉得时时的不能顺心,出去开辟一个新天地,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多尔衮同母兄弟三人: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多铎和多尔衮更贴心,今年19岁,已经是一名猛将。为了留有余地,多尔衮把多铎留在盛京,他将和同母的哥哥阿济格一同带兵出征,并带走镶白旗的一半力量五千人,镶白旗的剩余人马和正白旗留给多铎统帅。

这次随军出征的还有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的一千骑兵,带队的将领是和培。寨桑是大玉儿(后来的孝庄皇太后)的父亲,和培是寨桑的长子,大玉儿的弟弟。这到不是因为花皮的建议(朱万化多次建议他们要利用好蒙古的兵源),清国自己的确人力不足,他们和蒙古是亲属关系,世代通婚,所以他们也愿意利用蒙古的力量。蒙古的科尔沁部是清国的铁杆盟友,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蒙古各部也已经臣服于清国,但是外蒙古和漠北蒙古与清国就没有多少关系了。

对于整个蒙古地区,朱万化还没有精力去管他们,但是,那里也同样是大明的江山,朱万化是不能放弃的。其实管理蒙古各部有一个极好的工具,那就是藏传佛教。“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外蒙古的大活佛)就应该是这几年产生的,这一点应该充分利用。

在这个问题上康熙皇帝很精明,藏传佛教的几个大活佛都先后接受了康熙册封(金印金册),通过这几个活佛就控制了大片的国土,所以宗教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否则,蒙古人控制的大片国土要出动多少军队才能控制啊?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话题非常有趣,并且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这里就简述一下: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名字太长以下凡是可以区别之处均称为活佛)是藏传佛教的古老教派,可以追溯到印度佛教起源时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活佛进入库伦(乌兰巴托)传教,逐步取得了宗教领袖地位。崇祯七年(1634年)老活佛圆寂,崇祯八年新活佛转世,这就奠定了活佛在外蒙古世代相传的基础。1911年辛亥革命后,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投靠苏联最后导致蒙古独立,实质上是苏联的附属国。此后的苏联在蒙古打压、消灭宗教势力,活佛名存实亡,这位佛爷有点后悔了。这期间还有北洋政府的徐树铮光复蒙古的故事,我们就不说了。1924年第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突然圆寂”,蒙古政权宣布活佛到此为止不再转世。

1936年达赖喇嘛确认蒋巴南卓为第九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后流亡海外移居印度,2011年11月2日蒙古国政府承认他的宗教活佛地位,在乌兰巴托的甘登寺坐床,重新成为蒙古国的宗教领袖,2012年3月1日圆寂。

确认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灵童地位有两个重要的条件:其一,达赖点头;其二,中国的中央政府承认。有了这两条活佛就可以确立其宗教地位

。当然了,要想去蒙古还要蒙古国接受。由此可见,第十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将难于产生。

这里有没有机会呢?笔者不敢胡说八道。

......

由于朱万化已经返回了济南,所以国防军方面谈判的正使是阚文琪,副使是毛承祚和林志,林志是黄海舰队的教官。大的框架双方已经谈妥,这次仅仅为了签署字面的协议,和一些细节,如果有什么不妥当的还可以电报请示,所以这三个使者已经足够了。

双方的谈判于五月初十举行,由于细节问题很多,所以用了两天的时间到十一日形成文本,双方签字,就算达成了协议。

......

由于朱万化在谈判中有一项承诺:需要为清国的骑兵提供改进的三眼铳,用以增加清国骑兵的战斗力。早在给河南卫所兵装备三眼铳的时候,这一项任务就交给了安东的机械厂。

安东有大型的钢铁冶炼厂,有造船厂,机械加工能力也不弱。朱家的军事装备的制造都集中在台湾,三眼铳属于比较低级的武器产品,管理上就可以放开一些。在安东就近制造,提供装备也就方便一些。这次签订协议时新三眼铳的样品已经制造出来了。

用先进的设备生产三眼铳当然就能制造的更好。三眼铳就是三根很短的枪管绑在了一起,新设计的枪管都改成了后装子弹,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便于制造,通透的枪管便于加工。二是装弹快,便于清理枪膛,好维护。三是子弹的尾部可以卡在枪膛之中,使用三眼铳做砍砸的动作时,子弹甩不出去,不必采用特别的固定措施。

装弹后旋转紧固封闭后膛,有一个拉环可以激发。三根枪管的三个拉环做成不同的外形,便于区别,让使用者知道那一个枪管已经击发完毕,那一个还有子弹没有击发。拉环在枪筒的尾部只有两寸长,所以击发时要握住铳杆的中部,以便另一只手可以拉环击发。

战斗间歇时可以为三根铳管安装子弹,战斗中有三次击发的机会,骑兵的战斗力就增强了。

三眼铳安装在枪柄上,类似于长矛的枪头装在枪杆上的方法,所以作为冷兵器,它就是一根狼牙棒,为此在枪管的外侧设计有几个粗壮的尖刺,以增加打击效果。

它的子弹与喷子的子弹通用,都是12毫米的纸壳枪弹,全部使用散弹,由于枪管短,所以射程就近,最远可以打到50米,有效杀伤射程只有20米。

在谈判期间新式三眼铳样枪已经给清国的使者看过了,他们都很满意。双方协议,第一批提供300支到战场上实际使用检验,不合适之处可以继续修改。

清国第一批占领九州岛的登陆部队有六千人,其中有1000人的蒙古士兵,双方协议除了三眼铳之外,第一批提供1000支新式火铳和500箱手榴弹。为了训练清国士兵使用新式武器,国防军将在金州提供50支新式火铳、50箱手榴弹、50支新式三眼铳用于训练,同时派出训练教官,这些武器使用方法简单,10天训练即可掌握基本要领。到清国登陆九州岛之后,将提供全部武器。

清国的出击部队尽快向金州集结,预计六月初出发,今年内的预定目标是:占领九州岛的北部地区,把九州岛上的日本人全部包围在九州岛的南部,明年聚歼这一部分倭寇,全面占领九州岛。

这种打法就类似于国防军占领琉球时的打法,截断退路,全部聚歼,使其无处逃窜,这就是赶尽杀绝的打法。

关于部队的名称,双方商议名称定为“征讨日本派遣军”,简称“征日派遣军”,其中包括“清国派遣军”和“派遣军国防军团”。

......

四月十九日洪承畴率领自己的洪兵两万余人返回陕西,他走的路线是沿着河南西峡县南部的丹江,朔江而上,途径商洛到达渭南。

洪承畴心中着急,催动人马急行军,三天多的时间就到达了商州,这一天是四月二十二日,再走一天洪承

畴就可以到达西安城的西南部,就进入了渭河平原。但是在这里他遇到了麻烦。

由于陕西巡抚甘学阔兵败韩城,以高迎祥为首的乱民军进入了渭河平原,甘学阔立即传令各地加强防范,并调集他所能掌握的部队进行围剿,其中就有在商洛地区围歼乱民军的陕西本省部队。

商洛地区这些年一直是战乱不断,洪承畴的主要精力都盯着山西的乱民军主力,无暇顾及商洛的小伙毛贼,他就责令陕西巡抚甘学阔调本地军围剿,但是甘学阔始终围剿不力,没有任何进展,这就是商洛地区有数千官军的来由。

现在甘学阔急病乱投医,下令抽调商洛的这几千官军进入渭河平原,参与围剿从山西渡河而来的乱民。这就给商洛的本地乱民军松了绑。

商洛地区的乱民为首者号称整齐王,史书上只是说他叫张胖子,真名字不知道,张胖子也是有耳目的,他知道了渭河平原已经有了战乱,具体来了那里的强人他的耳目没有打探清楚,但是眼前在商洛的官军调走了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他认为机会来了,纠集了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几伙乱民军竟然乘乱攻击商州。

商州就是山区里的一个小城,城墙的每一面边长只有二里多,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都不怎么样。小城也是城,如果他能打开商州,则财物、粮食、女人也够他享用的了。所以官军一撤他就围了城,督促贼众攻城。商州确实危险了,如果不是让洪承畴碰上,最多一两天就可能被攻破。

洪承畴乃当今名将,行军打仗自然极有章法。他的大军未到,前面的斥候就已经探查清楚了。商州被围、乱民的数量、主要的贼首都已经侦查清楚。

洪承畴的部队是从东南方向沿着丹江过来的,山间的地势就是群山中夹着一条河流,在他们到达商州之前的八十多里的丹县之处,地势开始开阔,是一个宽十几里的小平原,就是这个小平原孕育了商州周围的繁荣,商州就在这个小平原的西北端,而且在一个分岔里面。这种地形是剿匪的绝佳地形,洪承畴的大军沿着山沟冲过去乱民除了钻入深山无处可去。这里属于秦岭的中心地带,山上地势陡峭,山路狭窄,只能容纳少量人行走,人多了过不去。所以乱民队伍围在商州城的周围,就是个死地。作为这种地形地貌的代表,闻名天下的华山就属于这一片山区,地点在商州以北一百多里。

这个机会岂能错过,洪承畴催动人马快速前进,边行进,边整理队形,前面安排了五百名骑兵。到了距离商州十里处,洪承畴命令骑兵出击,大队随后加快速度前进。

这种战斗毫无悬念,正在攻城的乱民军被马队一冲,死伤无数,立刻就乱成一锅粥,想逃跑都难,后面的大队赶到之后就剩下斩杀和收容俘虏了。整齐王张胖子被俘,其他的也没有跑出去,漏网逃入深山的是极少数,山道实在是难于行走,个别人逃逸是可能的,大队人马绝对过不去。

这一战就基本平定了商洛地区之乱。

在商州城下,洪承畴就大开杀戒,经过简单的审讯,把大大小小的头领清理出来,就是挨着个的砍头。在洪承畴这里假投降是没有用的,洪承畴对于俘获的、投降的,总之所有到了他手里的乱民军头领都是杀头,他懒得审问,也懒得押解到那里去,至于献俘京师他都懒得做,送人头过去多省事?

正因为如此,在后世的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洪承畴就是个魔王。因为只要是乱民,就被学者们定位为“起义军”,都是正面的角色,洪承畴自然就成了大反派,所以我们的洪同志很冤枉,当了几十年的反派人物。

洪承畴在这里不能停留,他要尽快赶到渭河平原,那里才是他的目的地,一时一刻都不能耽搁,所以商州城他没有进,商州的官吏出来求见,他也没有见,只是传话让他们募集训练乡勇民团,好好守卫城池。

洪承畴的大军一天也没有停留,就奔西安而去。

--- 第283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