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46章:上海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46章:上海滩

黄汝良的话很有说服力,一锤定音。经过再三协商,几个关键职务就确定了:

河南巡抚:玄默。

布政使:吴甡。

总兵官:刘永福,统帅河南营。

都指挥使:钱继功,分管卫所。

游击陈治邦调五军都督府听用。

其他的基本按照吴甡名单委任。

吴甡的品级不够,不能一下子就提拔到巡抚位置,给个布政使已经是连升三级了,朝廷另外任命一个巡抚。这种官员的任命安排非常合理,谁也说不出什么。

刘永福在汝州被吴甡抓了,送到京师,罪名是纵兵扰民,在大明所有的军官都有这毛病,因此就不算毛病了,朝廷给予斥责令其悔改,依旧委任官职,倒也说得过去。

其实严格的说官军扰民的责任并不完全军官,它的根本原因是军队的粮饷不足,是朝廷的责任,士兵不但自己要吃饱,他们还要养家。精壮男子都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负有赡养家庭的责任。穷困的士兵、社会最强武力的拥有者、废弛的军纪、军官管束不严,这几个条件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官军等于强盗的结果。所以说军官有责任,但是责任不全在军官。

所以刘永福被释放了。

你吴甡抓了,定罪了。我朝廷放了!提升一级!由都指挥使提到总兵官,统帅营兵。

这是关键,你看刘永福不顺眼,我朝廷偏偏把主要兵权给他,在你眼前恶心你!

钱继功原是南阳都司,现在变成一省的都司,也算升半格。吴甡提拔的游击陈治邦,调到五军都督府,也算提升了,但是调离了河南。

这样一来,吴甡只是在兵权上丢了一半,其他方面收获都不小,估计也会安心。

朝廷方面有一个巡抚,一个总兵官镇着河南,河南也就在掌握之中,吴甡翻不了天。损失是丢了河南的练饷和边饷,说实在的,朝廷也不敢再征收了。现在有了朱家的赋税,清国不再闹事也稳当了,明年就免了吧!省点事吧!

于是大家皆大欢喜,都可以摆酒庆祝了。

这一番心计总算稳住河南,没有出大问题。朱大典、朱万化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平安度过一次危机。但是,他们知道河南还有隐患,因此,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河南今后就要更加小心了,首先要加强情报工作,以防突变。

其实细说起来河南的这一次危机与清国和辽东(祖大寿)的宣布宪政有直接的关系,也可以看做是宪政事件的余波,没有这两个四不像的宪政,就不会激起吴甡的野心(河南距离自称宪政只差了一步)。从这个角度说,那就是朱大典挑起来的。

从结果看也达到了朱大典的目的:局面更乱了,水浑了。但是这是否符合朱家的利益呢?现在还看不清楚。

......

威海号的近海航线试运行已经有半年了,每月一次往返航班,客流量猛增,每班到能达到八成以上的上座率,已经是盈利经营了。

由于客流量的需要,南端的终点站由琼州调整到广州,这主要是广东的富商、士绅、官府的要求。为此国防海军南海舰队与广东省协商,南海舰队在广州建立一个码头,驻在一个小舰艇编队,以保护航线安全。

国防海军在广东外海的剿匪使这一海域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全,因此,口碑极好,这一要求他们衷心的欢迎,巴不得的盼着南海舰队的到来,给他们以安全的保证。广东水师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巴,真是没有指望。因此,主动的选出最好的位置,征地、建设、人力上都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得码头顺利建成,这实际上就是南海舰队的一个小基地,驻一艘炮舰,两艘炮艇和一艘武装商船,有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驻在码头,国防军的触角深入到了广东。

国防军能够顺利地进入广东,两广巡抚熊文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他在福建巡抚的任上时就对于在台湾的国防军很有好感,福建沿海的安全平稳也是他的主要政绩。

现在是崇祯五年,他刚刚从福建调任到这里。这个时候的广东广西还是欠发达地区,在加上交口,他这一个巡抚管着三个省。只是大明朝对于交口从来就没当一回事,以为那里不过是夷人

的蛮荒之地。

熊文灿,这也是个历史留名的人物,他的留名分为两段,前一段很风光,他招抚了郑芝龙,并且是一个成功的招抚之例。他剿灭了刘香,但是剿灭刘香他的功劳不多,可是他站着巡抚的位子,手下的功劳都有他一份。后一段是受到朝廷的重用,总理五省军务(这个官很大哦),参与剿灭西北乱民,熊文灿是典型的招抚派,乱民又是诈降专业户,结果不用说大家就都知道了——彻底失败。

算他走运,前边他有了招抚郑芝龙的功劳,后边不需要他去围剿乱民了,保留了光彩,躲开了失败的耻辱,是个幸运老头。

......

为了解决琼州、金兰湾这一线的交通,又临时改装了一艘商船作为客运船,开通了广州、离岛、琼州、金兰湾、金瓯航线,也是每月一班。

明年初,用于长江航线的客运船将下水,为了准备这条航线,从九月开始,按照朱万雄的命令,由国防海军东海舰队负责组建长江内河舰队。舰队规模确定用一艘护卫舰作为旗舰,配五艘炮舰,15到20艘炮艇,另外陆战队为一个加强团(四个营)的编制,配六艘中大型运输船分散驻在长江的各个要点上。

计划到崇祯七年后,经过一年的锻炼,长江内河舰队将独立编制,脱离东海舰队的序列。

按计划把九江作为长江内河舰队的司令部所在地。从九月起,用三个月的时间,要驻军松江县(上海)直到宜昌的沿途重要码头,为明年开通长江航线做准备。

航线的开通,紧跟着的就是无限的商机,因此,朱万化召贸易公司总掌柜朱颜到台北,面授机宜。为此朱万化的参谋处又赶制了一批长江沿岸的地图,提供给长江舰队和贸易公司。

朱万化指示朱颜:要成立一家长江贸易分公司,过两年,这个分公司正常运作之后,要与贸易公司分开,变为独立的长江贸易公司。像其他企业一样,贸易公司也不能独家垄断,要有竞争才能有发展。

朱万化在长江沿岸选择了首批开展贸易业务的九个城市,重点就是松江县,长江贸易公司就设在松江。

朱万化在地图上圈出了后世上海中心区、黄浦江码头的位置和范围,说道:

“朱颜,我圈出的这个位置,是黄浦江上的重要码头及商铺的区域,这里的地皮要设法全部买下来,暂时用不上的组建一个农牧场,种地、养鸡鸭牛羊,地皮只允许买进,不允许卖出。黄浦江以东(就是浦东,他的面积现在还比较小,没有后世那么大,全部是荒滩)的土地现在基本是无主之地,找松江县官府全部花钱买下来,建一个农牧场供给长江舰队,特别要保障其蔬菜、鱼类、肉食的供应。另外你与长江舰队商议,在浦东农牧场,组建一支武警部队,隶属于长江舰队,以维护当地的治安。

沿着黄浦江的西岸,大规模的建设商铺和民居,其中一部分民居要建设为高水平的。这些商铺和民居一律不准出售,只能定期出租。你立即组建一个征地工作队和两个大型的工程队,一个建设松江,另一个跟随长江舰队沿江修建码头仓库。征地工作队和这两个工程队的第一批人员要在半个月内跟随长江舰队出发,后续的人员也要快速组织起来。

松江周围几百里都没有成规模的石头山,因此,前期建设用的水泥就由舟山提供,过了南京之后可以考虑在九江建设水泥厂,就地供应水泥。”

“我们为什么选中的黄浦江上的这个位置呢?是因为这里是长江口,是长江运输大动脉和海洋运输的交汇点和重要集散地。另外,抛开海洋,光是从内河来看,黄浦江联通了富庶的江浙地区太湖水域和长江,是极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咽喉。

此地如此重要为什么现在是荒地呢?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大明朝自从永乐年间的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之后,就执行了禁海的国策,‘片板不得下海’的律法执行了两百年,海上交通断绝,松江这个位置就没有用武之地了。第二个原因是数百年来倭寇不断的袭扰我国沿海地区,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松江,原因是这里的富庶和一马平川,无遮无挡,便于海盗抢劫。

现在这两个限制松江繁荣的原因都消除了,正是松

江经济腾飞的时机,这个时机必须抓住。

因为松江太重要了,所以在今年的起步阶段,你把贸易公司的总部暂时迁移到松江,你本人就坐镇在这里,搞好松江建设,就是你的又一个大功劳。”

朱颜毕恭毕敬的听着,不时的点头称是,他也不需要记录,春香就在旁边做着记录的工作,事后会有一份详细的记要送到他的手上,他只要认真地听就可以了,这也是多年的规矩了。

......

组建长江内河舰队的舰船直接分配新下水的船只:旗舰:护11号,炮舰:21号到25号,炮艇暂时分配15艘,大型运输船六艘,辅助小船数十艘。舰船上的官兵直接从东海舰队抽调,所以舰队配齐之后马上就可以开动。

舰队暂时驻舟山基地,从长江口逐步向上推进。

陆战队的组建也是直接抽调现有的兵力,以便于立即投入使用。从浙江的一师抽调一个营,并配备团级军官和团部。台湾的二师抽调两个营,快速的组成,立即投入使用,番号为长江舰队陆战团,下辖四个营,不足的兵源陆续招募新兵。将来准备扩建为陆军师,为进入四川和向周边地区渗透做准备。

九月二十五日,长江舰队的旗舰带领两艘炮舰和六艘运输船,运载陆战团的一营,前往松江(上海),从此开始了长江航线的开辟工作。

到达松江之后,舰队就开始建立临时码头和营地,随船到来的一营下船展开保卫工作,五艘运输船返回,去接第二营。舰队做好到下一站——南通州的准备。

朱颜带着长江贸易公司筹备处的人马和征地工作队,按地图勘察地形,开始征地,无主地通过官府办理手续购买占用,有主的地皮则联系业主商谈条件购买。

工程队按划定的区域首先建设临时码头和道路仓库,做施工的前期准备。

黄浦江预定的区域内原有几个简单的小码头,当地农户人家也不多,朱家购买土地的条件很优厚,地价给足,地面建筑、耕地、庄稼全部另外折价,原地主如果迁移他处,给予迁移补贴,不迁移的可以用优惠的条件加入到朱家的工厂、商铺做佣工。对于想占便宜的钉子户,则利用其他住户捆绑利益的办法,组织众人群起而攻之,加上武力威胁,利益的引诱。总之拆迁自古至今都是大难题,想要完全和平解决几乎是不可能的,好在这里很荒芜,没有多少住户。

征地的同时,建设已经按计划展开,按照码头、仓库、道路、商铺、住宅的顺序依次施工,大明时代的上海滩出现了,此地就被朱万化命名为“上海”。

上海建设的同时,长江舰队带领着码头建设工程队已经越过南通、镇江到达南京。南通、镇江两地的码头征地都很顺利,可是在南京遇到了麻烦。

长江舰队是东海舰队负责组建和指挥的,所以开辟长江航线的任务就由东海舰队教官张志勋带队。征地的事情张志勋当然不会出面的,自有专门负责征地的人员去办理。

在南京下关码头,先后看好的几处小码头,结果原业主均不肯出售,价格再优惠也不行。无奈在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择一块荒地,去找官府办理购买占用手续,官府说此地有用,不能占用。接二连三的都是这种情况,事情就报告到张志勋那里。

南京是大明的陪都,除了缺少一个皇帝之外,其他机构一应俱全,六部衙门一个都不少,也是大官满地飞的地方,这种地方藏龙卧虎,什么人都有。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搪,张志勋真的要去找一找知府、巡抚,甚至六部衙门,这个事也能办成。但是一来是任务紧急,没有时间跟他们磨牙,二是对于这种人也要给他一点教训,让他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于是干脆掉转船头奔了北岸的浦口,在浦口简单的择一地,建一个小码头,扎一个兵营,又奔下一站芜湖而去。同时把在南京遇到的情况交代记者写一篇报道,登上中华日报。开辟新航线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中华日报派出了记者跟踪报道。

报纸上一登载,估计南京将会引起轰动,那个难缠的小鬼吃不了兜着走。长江舰队也不理他了,就是一站一站的向长江上游走去。

--- 第24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