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6章:首遇乱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三:崭露头角_第186章:首遇乱民

八月十五日,“马回回”和“混天王”的部队进入了阳泉,历史上就是他们从这里通过娘子关进入了华北平原,很快又被打了回来。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机会去华北了,并且阳泉将是他们的终点站。大明的舞台上表演者太多了,人满为患,这两位该谢幕了。

乱民这么大的动静,朱万武在山上也亲眼看到了,不是亲眼所见真的不敢相信乱民军竟然有如此规模。刘十三的侦查报告就更详细了:匪众人数三万,是两伙乱民军汇合在一起,车辆近百辆,马匹约1000匹,精壮人员占三成,骨干部队人数5000左右,不足总数的两成。

朱家军都振奋起来,至少能抓两万俘虏,收获在望啊!又能获得军功了,有军功就有奖金啊!

朱万武召集了连以上军官的军事会议,研讨战法。

一营营长石怀亮说:“三爷,按照我们剿灭乱民军的原则,重点打击的对象就是乱民军的核心,其次是他的骨干队伍。因此,若围攻他们的营地,就不如让他们在战场上摆开阵势。在营地中这些核心的人物必定在中心位置,进攻中首先遭受打击的必然是外围的老弱乱民。并且打乱营地之后,在混乱中主次难于分辨,为打击核心人物增加了难度。但是,在双方对阵的战阵上,他们的头领骨干必定会聚集在一起,层次分明,便于我们的炮火打击。并且极有可能,在第一轮打击中就铲除了他们的核心成员。”

南阳独立营营长魏四虎说:“我同意石营长的意见。三爷,乱民来到这里极有可能进攻阳泉城,从我们的观察来看,阳泉城几乎没有武装,面对三万人的进攻是很容易陷落的。乱民这么庞大的队伍,所需要的粮食就不是个小数。而这个小平原上的村镇至少已经被抢过一次了,油水不大,所以阳泉城里的粮食、财物对于乱民的诱惑是很大的,明天他们攻城的可能极大。我们在他们的外围展开队伍,一旦他们攻城的阵势摆开,就是我们的进攻时机。首先用火炮一举砸掉他们的核心,让他群龙无首,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刘十三(一营一连连长)说:“我们熬粥的大锅也要用上,比喊口号好用。”

......

之后由朱万武做了总结,布置了战斗任务:对乱民三面包围,隐蔽待机,就等着他们攻城。如果乱民不攻城,绕路而走,也要立即出击。南、北、西三面包围,把乱民向东赶,就是去娘子关的那条路。在这条路的两侧也布置兵力夹击他们,旁边放上熬粥的大锅,引诱招降俘虏。

八月十六日凌晨,趁着黎明前的黑暗。两个营的朱家军各自奔向自己的隐蔽伏击地点,做好了攻击准备。朱万武命令各个路口的观察哨,认真监视各处道路以防意外发生。

山西的这个混乱局面,很难保证没有突然到来的搅局者。朱万武命令一旦有意外及时上报。应对措施就是,不管来的是谁,简单一句话:打回去!宴席已经摆好,宾客已经到齐,不速之客全部驱逐!

兵力部署是:南阳独立营的两个连(他们只来了两个连)负责北面和西面,在温河通道上预设的那个排撤回来。独立营要留出两个排的预备队,准备应付意外的搅局者。一营负责南面和沿途夹击。朱万武的警卫连作为总预备队。两个营的辎重队保卫大营,工兵负责修建俘虏营地和看押俘虏。

意外还是有的,十六日这天乱民军居然什么动作都没有。早上没有动,中午没有动,下午直到晚上都没有动静。事实上他们是在商量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对于要不要奔娘子关到华北去混

一混,他们内部出现了分歧,吵了一天的架。他们倒是不担心阳泉城里的官军杀出来,因为他们知道阳泉城里没有几个兵。隐蔽于四周的朱家军也只好就地简单宿营,来回调动容易暴露,另外也要预防乱民军突然行动。乱民军不会停在这里不动的,他们总要流动,否则就不叫流寇了。

但是隐蔽地点不能生火做饭,隐蔽了一天干粮早就吃完了,于是趁夜间,大营里赶紧制作干粮连夜送到各个隐蔽地点。

朱家军虽然隐蔽的很好,但是也有漏洞,这就是他们的光通信太扎眼的。阳泉这个地方是个小盆地,四周都是山,朱家军的位置就在这周围的山上。一天之中通信不断,于是位于盆地里的人们,无论是阳泉城里惶惶不安的人们,还是蹲在简陋营地里的乱民,都能经常看到四周不断闪动的,向星光一样的闪亮。就是白天也能隐约看到,这种像鬼火一样的东西让人们心惊胆战,他们决然不会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只能不停地祷告。

这种通信还是有漏洞,不过无线电已经大有希望了。

乱民们总要解决吃饭问题,放到眼前的肥肉哪能不取?于是十七日的早晨乱哄哄的乱民队伍开始调动。要打仗了,虽然不讲什么阵法,各部分总要有个位置,以便统一调动。这个调动的过程也是混乱和缓慢的。但是也能看出来,乱民队伍的集结地点是在城的南面和东面,就是说东、南是他们的进攻方向,这也就显示出,他们有向东去娘子关的打算,一旦攻击失败,他们将向娘子关运动。

站在山上隐蔽所中的朱万武在望远镜中有了惊人的发现,阳泉城中有火炮!看到乱民要攻城,他们推出了火炮,难怪他们躲过了上次的灾难。

在防守城池的战斗中火炮的威力是巨大的,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关宁前线面对着强悍数十倍的后金鞑子兵,一样能保住城池,乱民这种队伍,几炮就能打跑。朱万武心想,可不能让他们先开炮,城头的大炮一响,乱民就是个四处逃亡的结果,自己不是白准备了吗?于是他立即下令:各路按原计划的位置进入出击地,等待攻击命令!

朱家军各部人马一直处于隐蔽位置,一般都是山的背后,即便偶尔有所失误,闹出点动静也不容易暴露。既然要求隐蔽的效果,他们要到达出击的位置就可能要远一些,幸好每一支队伍人数都不是很多,一个连才170人,所以动静不是太大。炮击的最佳距离要3里左右,这个距离已经比较近了。乱民的队伍也是有斥候的,所以他们终于要被对方发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西面和北面没有乱民部队,隐蔽的部队进入战场距离就要远一些,所以南阳独立营的部队都是骑马出击,以求快速到达战场。

当乱民发现他们背后有一些小股军队时,他们进攻的队形也就摆的差不多了,炮击的突然性还是存在的。

朱家军没有旗帜的特点也帮了忙。乱民的首领发现这些人数不多的小股部队时,并没有太当回事,一是人数少,二是没有旗帜,三是距离还远,他们还以为近到眼前才交战。他们甚至怀疑这是不是军队。犹豫中乱民的首领还是指挥身边的大约1000人的骨干部队向朱家军迎了过去,说是骨干部队也不过都是年轻的精壮汉子而已,武器杂乱,不成队形,只是挥舞着旗帜,呐喊着冲过来,双方还有四五里的距离,他们还没有感到危险,特别是对方只有两百人左右,还没有骑兵,他们完全不当回事。

朱家军过来的是一个连队,加上营属火炮排,人数确实不多。双方距离差不多还有四里,

一营的炮兵就停下来建立炮兵阵地,步兵继续向前保护炮兵,并且准备出击。82迫击炮、20直射炮都是装在车上的,运动速度很快,建立炮兵阵地也很快。

乱民打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炮灰先上。炮灰死多少那是无所谓的,他们的骨干部队到关键的时候才能用。所以攻城的队形中,靠近阳泉城的一面都是老弱的乱民,骨干力量在后面,首领就更是在后面。首领们为了观察指挥方便,一般还要站在高处,骑在马上,周围用于指挥的旗子非常多,正规军队还要有军乐队(战鼓、铜锣之类的),乱民军一般还没有乐队。朱家军从后面上来,乱民的这些特点为朱家军提供了方便。

乱民军的指挥机关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挨了一顿炮击。一群一群的炮弹落下来,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乱民军的指挥部位置上,所有的人、马、车辆、旗帜、石块、泥土全部化作细碎的零件飞上了天。乱民的首领们终于有机会在空中俯视阳泉城和战场全貌,也是他们今生今世最后看一眼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个营的火炮有82迫击炮10门,20直射炮两门,就算是各打三发也是三十多发炮弹,乱民首领所在的那个范围内已经属于饱和轰炸了,乱民的指挥部基本就报销了。然后火炮调整方向,就对他们的骨干部队的密集处炮击。炮击的同时步兵已经运动上去,炮击一停,各种枪械,还有更多的掷弹筒(一个连有24门掷弹筒)就参加了战斗。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战斗双方的指挥部是严格保密的,决不能让对方侦查到。冷兵器的战争指挥部都是面对面的在战场的中心位置,并且旗帜招展。有身份的指挥官还要用旗帜、盖伞特意的显示出来,以抖威风。朱家军以热兵器打冷兵器就占了大便宜,你既然亮相了,威风了,我就只好打你了。这么明显的目标就是好靶子。

这么多的先进武器用来打击乱民队伍,那就是一边倒的屠杀。这一轮打击中,乱民的指挥机关全部报销,骨干队伍最少也能打掉两成左右,然后就是溃散。这时候战场上的要点就是控制乱民的溃散逃跑方向了。朱家军虽然火力强,但是人数少,说是包围,漏洞也很多,被打懵了的乱民就是四散奔逃,逃出包围圈的漏网者还是不少的。三万多人确实太多了,一千人的部队看顾不过来。他们最终是否能逃出去就看个人运气了,从他们的个人利益来看,做朱家的俘虏是最好的出路,只是他们现在并不知道而已。

南阳独立营的位置在北边和西边,那个方向上没有乱民的部队,所以他们还没有投入战斗。他们现在的任务就是控制这两个方向,驱赶乱民朝东走,进入到战俘收容地。

混乱的人潮在枪炮的打击下,渐渐的发现东边没有可拍的枪炮声,多数乱民找到了方向,开始向东涌动。朱家军的枪炮声也冷落了下来,时不时的开两枪,放两炮,大队的乱民离开了阳泉城向东而去。

阳泉城里的守城官兵站在城头上,他们中间也夹杂着大量的自发协助守城的百姓,其中也有本地的知县老爷。我以前说过,按大明律当地的长官在危难之际是不允许逃亡的,他们必须县城共存亡。外面三万乱民围城,全城百姓一片慌乱,知县老爷必然是亲自出面组织力量守城。

可是,这在这危急时刻,不知哪里来了一支强军,赶鸭子似地赶走了乱民。守城的官兵都庆幸自己躲过了这一劫,同时也为那强大的炮火而震惊。乱民逐渐向东远去,攻击他们的军队也是紧追不舍,向东走了。

--- 第18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