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523章 海霸之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3章 海霸之策

第五百二十三章 海霸之策

对于郑芝龙,张由松极度厌恶,这家伙在历史上,绝对不是一个好人,人品差得很,比三姓家奴吕布还要差得多了,人家毕竟是马上搏战的英雄帅哥,一人独战三英的,郑芝龙呢?先为海匪,再为明官,再为清官,最后,窝囊地被自己的儿子连累,让满清朝廷摘了脖子上的吃饭家伙,丢人现眼。

所以,张由松决定扫清郑芝龙的势力,不给他一点儿面子,要让这个大汉奸在历史上没有意义出头露面的机会!

在福州,张由松正式宣布,废黜郑芝龙的南安公的称号,贬为平民,并且宣布其为叛国者,任何人都有逮捕其归案的义务,“倘若不予逮问,视若同罪,倘若逮治,功在国家,必得重赏。”

虽然两胜敌人,张由松还是觉得,自己的兵力太少,郑芝龙的匪军太多,敌人至少还有十万,如此`多的兵力,想要消灭,不是一时半会儿的。

“皇上,郑芝龙本就是海匪,生性强悍凶残,如果我军强攻,则会使他顽抗到底,如果我军诱导以利,则可以坐收成果,轻重缓急,请皇上定夺。”黄宗羲建议道。

他的意思是,要赦免郑芝龙的罪行,保存其势力,同时,要他投降,搜索唐王,逮捕治罪,这样,官军可以不战而胜。

“皇上,黄大人所言,颇有道理。”顾炎武也赞成老黄的。

现在,张由松的身边,人才增加了不少,还有陈子龙,张煌言,对,张煌言深得皇帝的赞赏。他们也都向皇帝进言,希望采取怀柔的手段,促使郑芝龙投降。

张由松请大家将利弊都讲出来,然后决策。最终,他独裁方案,执行了强硬进攻的方案:“你们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我朝招安郑芝龙,本就是一个错误,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谓私人武装强横,国家公器自然衰败,罪犯成官员,则置我大明的国家法典于何在?可是,也不能就说当时招安郑贼是完全错误,那只是权宜之计。我朝北面受制于靼子,中原被侵伐于李闯张献,没有办法啊,现在,我朝必须严惩郑贼!”

张由松讲述了严惩的原因,一,要维护国际法典的严肃性,因为,国典不尊,国家的整个制度都将成为儿戏了,是罪罚是功赏,必须明确。二,郑芝龙首鼠两端,又拥有庞大的武装,迟早都是国家的祸害,能够尽早拔掉就拔掉,否则,必然引起割据等尾大不掉故事,三,郑芝龙残余叛乱,是唐王集团的核心罪犯之一,如果他都可以赦免,则一切人都可以赦免了,四,如果铲除了郑芝龙,可以由国家控制东南海疆,负责对外贸易。实现税收方面的重大突破,可以富国强兵。

在讲述了这一切的问题以后,张由松表示,郑芝龙的问题,最主要的是性质,一,黑道社会,二,颠覆现有政权。当然是大逆不道。“必须予以严惩,绝对不能含糊。”

“可是,皇上,您素有仁君之名,百姓官员都对进寄予厚望,希望能够迅速平定福建,若是严惩,必将使战斗长期下去,闽浙广海疆万里,郑芝龙若不胜,可以远走海外,又有在东南一带为祸害,骚扰我大明,使东南永难安定!”这是张煌言担忧的。

“朕自然知道,然后,国家要强大,必须有强权!连内贼都不能除者,何奢言恢复山河?”张由松恼火了。

说白了,也不是张由松多有原则,而是他对郑芝龙这个祸害不对眼儿,天生反感。

“皇上,只有尽快结束南方战乱,才有实力北顾中原啊。”黄宗炎提醒道:“南方三王之乱,都是枝节,只有中原争夺,才是天下逐鹿,兴亡关键。”

“不错,可是,树欲静而分不止,此间恶贼,迟早灭之,今日早灭一日,则百姓早得一日福气,朕何不为民请命,剪除此贼?”张由松道:“后患不除,必为所伤,郑芝龙狼子野心,非人臣之数,朕早就看了出来,”

“皇上,那,郑成功为您的义子,素来小心谨慎,循规蹈矩的,又在北方抗击靼子有功,现在被郑芝龙赚回安平,该如何处置?”陈子龙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希望利用郑成功的关系,提醒皇帝改变政策。

这是一场政治大辩论,张由松也谈不上过高明,但是,对于原则问题坚决不松口:“好,说得好,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者,亦为朱成功,为朕的养子,朕很喜欢他,他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性情淳朴,对朕忠心耿耿,可是,朕不能因为他的缘故,就轻易地赦免了其父的大罪,”

“皇上,两广的桂王,尚在叛乱之中,如果赦免唐王和郑芝龙,或可令桂王束手就范,我朝廷可不战而恢复岭南之地,不亦快哉?”张煌言道。

张由松看着他的脸,“可是,朕赦免了鲁王,唐王是否收手?郑芝龙又是否服罪投降?”

“皇上,这,”

这一场辩论,皇帝顽固不化,坚持高压政策,并且希望高压政策可以威慑东南,使所有的异己势力都受到震撼,以后不敢轻举妄动。而群臣则是权宜之计,希望省时省力,先稳住郑芝龙再说,本质没有区别,只是手段方法不同而已。

若干年后,大家在评论这一点儿时,感慨地说:“皇上高瞻远瞩,坚决拿下郑芝龙,虽然使我官军略有损失,消耗时日,然,自此国家一统,不复有海匪张狂之举,可谓快哉。”

张由松当然不会盲目自大,是根据形势做出的判断,北方的诸军已经在河南山东坚决地抵抗了清军的大举进攻,还使清廷的摄政王多尔衮的精锐部队损失惨重,虽然黄河被敌突破,可是,清军被明军的大炮轰得死伤极多,不得不撤退了,可以说,北方的形式好转,才使张由松有了安定南方,一劳永逸的思想。

“那好,既然皇上执意要平郑芝龙,臣等也无话可说,臣等都愿意追随皇上,讨伐郑贼!”陈子龙,顾炎武,黄宗羲兄弟,张煌言等纷纷表示。

“哈哈哈哈,也许,朕不须带领卿等劳师远征啦!”张由松哈哈大笑,显示出过人的从容。

“什么?”大家都愣了,你要重办郑芝龙,又不想劳师远征,难道,人家郑芝龙是泥捏的会怕你呀?

张由松觉得,这些历史上的大名人,果然有才能,但是又很有局限,否则,在历史上,他们就不会那么惨败于清廷,毫无建树了。

“朕有一策,可以让郑芝龙自灭,我官军不废劳力,诸位爱卿。你们猜测如何?”张由松充分调动地显示着自己智商的优势。

大家都傻了,怎么也想不到方法,七嘴八舌讲了半天,最后,都被张由松否决。

“皇上,您明示啊。”

张由松站起来,从容不迫,轻松悠闲:“朕以为,声明以严惩郑芝龙,授权以郑成功,”

一片惊呼,面面相觑。

“朕必定惩罚郑芝龙,而宣布委任郑成功为福建巡抚,郑成功生性忠厚,可谓朕的忠臣,如此,则郑芝龙自然要退避,或者逃窜于海上,倭国台湾等,或者至于吕宋,并不敢捣乱其子所在治所,此时,郑家势力,也可安然求存,不会穷凶极恶。”

张由松的话引起了大家一片争议之声,可是,到了后头,大家越讨论越觉得皇帝的招数高明,简直是妙不可言。

“皇上如此,即是严惩了郑芝龙,决不罢休姑息,所以,维护了国家制度尊严,任用郑成功,则是功过分明,只以人才来论刑赏,更增明君仁望,且,此换汤不换药之法,可以使郑家势力下各官兵,得以安心,不再抵死抗命,而今郑成功虽然得了大权,一来生性仁弱,二来,要维护家族利害,自然要死命效忠皇上,此举者,一举多得也,果然比臣等赦免郑芝龙之策高明多矣!”陈子龙激动地说,也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点头。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