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447章 薄雾言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7章 薄雾言欢

第四百四十七章薄雾言欢

夜色撩人,书生在漆黑夜幕之中,感慨万千,尽付诸温柔甜蜜唱词之中。

寥寥几句,犹如夜莺轻啼,黄鹂鸣柳,丝丝缕缕的婉转悠扬,自然而然,却抚慰尽人的五脏六腑,说不出来的温馨舒畅。

“好好好!”众人听了,顿觉惊艳,纷纷鼓掌叫好。

“各位爷,见笑了,在下久在红坊行院奔走,耳濡目染,所以能学习一二,之是,堂堂正正男儿作女子声音,实在是愧疚!”书生拱拱手,寒夜之中,打一短扇,在灯笼辉映之下,颇有些风流潇洒之意味。

“兄弟真是聪明技巧!”有人赞叹道:“此等歌唱,虽然为雕虫小技,然无天分无刻苦者难得,兄弟刚才发音,愚兄如果只闻其音,还以为兄台是真真正正一女子耳。”一位中年人说道。

夜景美好,每一个人都陶冶性情,并无其他想法,况且,苏州等实在是风雅佳处,大家说说笑笑,居然非常融洽,陌路人作亲信言,令人难忘。

张由松说道:“兄台,如果你能够去众人面前唱歌,一定会震撼,如果在京城,必定名闻秦淮!”

许多人都赞赏,纷纷点头:“不错。”

“秦淮?皇上已经将秦淮风月之地关闭了,我等风雅之士,失了一个绝佳的去处了!”这书生突然叹息道:“皇上日理万机,富国强兵,居然有心思管秦淮风月,实在令人齿冷!”

这话一出,让许多人都噤不敢声,这是**裸地诋毁当今圣上啊。

海大富阴森森道:“兄台,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好女音,好玩,可以嘛,但是,不能说皇上不好,咱当今皇上,灭奸臣,兴武备,励精图治,北伐中原,大破数十万叛乱军,打得满清靼子,望风而逃,就现在,鲁王叛乱,皇上御驾亲征,大破苏州城,爱民如子,疾恶如仇,这样好的皇上,你背后议论,难道于心安稳?”

张由松正要说话,见海大富能冒出这样的话来,不禁莞尔,也有心看看这书生如何对答,如何来头。

时间不长,张由松已经对书生产生了好感,唱歌这么好的青年人,要是现在,肯定是影视明星,譬如李玉刚,唱女声唱得不错,已经威振海内外!从音质上讲,这书生远比李玉刚更女人。

墨色夜景,点点星光,又有行人灯火,模糊朦胧之处,令人想入非非,更加了名胜古迹之胜,所以,张由松也没有多想,只是好感好奇。

“哦,兄台责备的是,愚弟失言了!皇上确实是好皇上,奈何天不与便啊。”书生不再多言。

游逛了一会儿,天色渐渐明了,东天启明巨星淡白如镜,十分可爱,而众人已经疲劳,纷纷驻舟上岸。

一缕寒风,悄悄地吹拂过来,从那书生的身上,沁来好闻的花香味道,让张由松不由得心旷神怡。

“呵,好香。”

这香味儿,异常特殊,虽然清雅幽幽,却回味无穷。

“什么好香?是兄弟腰间香囊罢了。”那书生急忙辩驳道。

他这一辩驳倒不打紧,使张由松忽然想到了熟悉的情景。那是小女儿们特有的娇媚嗔怪!

久在宫廷之中,女儿国里厮混,张由松对此香味岂能不熟悉?难道他是她?

也许是寄托在昏君的身上,张由松一联想到这一点儿,立刻气血蜂拥而来。同时也暗骂自己没有出息,皇宫里多少黄花大闺女啊,自己已经占了几十个妃嫔宫女了吧?为什么还会这样?真花痴啊?

心里这样想,可是,嗅着那淡淡的芬芳,却是难以自拔。

天亮了,看看周围,有微微的雾气,朦胧的景象因此而被遮掩了冬季的荒凉萧条,显得格外有风韵,就是人也有了飘然欲仙的轻盈。许多客人兴高采烈,狂歌乱舞的,兴致很高。

“黄大哥,我们是不是该走了?”海大富皱着眉头,他很是无聊,面对这荒凉的破河岸边,能有什么好玩好看的?

“哦,走吧,”张由松有些恋恋不舍。

“走?往哪里走啊?”有一个中年人忽然说道:“如此美景美人,好象神仙境界,你就舍得啊?”

张由松看来,只见一绅士模样,肥沃头脸,也颇有气质的,身穿锦绣,头戴锦帽,一看见就是富豪家族。这人的身边,有美女两名,各着红衣,手持什物,应该是他的侍女吧?

这俩女子,年龄都在十五六岁的光景,眉目如画,清新可人,皮肤鲜嫩,是那种杏色,鲜衣玉人,令人一望而铭刻在心。

不仅张由松注意到了,其他的人也都注意了,这一回,组团来玩的人中,有五六十人。男女老少皆有,许多男人的眼光,正透过薄雾,火辣辣地盯在两名红衣女郎的身上。两个姑娘,很敏感,都有些羞涩,垂了眼帘,把玩着手里的东西。

“哈哈,老兄,您美景佳人,我们可只有美景,你不是带了佳人来气我们吧?”张由松见他玩笑,也笑道。

“愚兄弟的是家人,非佳人也,此二女皆是鄙人家中丫鬟而已,愚兄观我等行人中,自有佳人,哈哈哈。”那绅士道。一说话,一注意看,才觉得他有四十余年龄,眼神炯炯,给是聪明才智者。

游客中果然有几个极为出色的女子,当然,春花雪月,春兰秋菊,各有胜场,谈不上谁是绝色,这些人,若在宫中,也都能算得上中等姿色,特别是几个女人,估计是客人的妻妾吧,年龄约在二十余岁,成熟的滋味,确实有种蜜桃的诱惑。

冯可宗担心着那薄雾之中,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连连向张由松示眼色,要他走。张由松向大家告了别就走,却又被前来导游的寺僧拦截了:“这位施主,暂时莫走。”

“为什么啊?”

“此处偏僻,常有大虫出没,又有强人剪径,并不十分安全,若是等大雾散了再走,岂不美哉?”寺僧清瘦干练,给人很是安全忠厚的感觉。

一听安全有问题,冯可宗的脸就白了,“海大哥,要不,您在此地保护黄大哥,兄弟到寺庙那儿去去就来。”

他其实要去调遣二百精锐骑兵。

张由松想想也是,万一真的有大虫出来,伤害了这些客人,确实不好,最起码,一面之缘,自己也得出面保护他们不是?自己是皇帝,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子民啊。

冯可宗去了,张由松就在这河岸之上,和众人闲聊着,这里的人很能聊,很热切,明明素不相识的人,在短暂的共患难以后,反而会产生强烈的友情,感到格外地亲善。

“诸位,兄弟看了,这雾不仅没有散去,反而更加浓了些,我们一时也走不得的,干脆,就在这江岸边上,把酒言欢,岂不快活?”那中年绅士爽快地邀请道。

“酒?”

“哈哈哈,某家可是带着美酒的,今天,遇见各位,也是缘分,所有的酒,某家请了,某家好酒,随身必带呢,哦,菜么,这江河之中,有的是鱼,可以着船家打了,我们买来作菜么!”绅士热情地邀请。

果然,在他的身后,有四名家丁,抬着箱子,一打开,里面一排小酒坛,黑色的酒坛瓷,散发着油亮的光泽。

船家也很知趣,打了鱼,备了菜,绅士将出十两银子,高兴得那些船家眉开眼笑,菜色不多,多是腌菜,惟有河中鱼儿极多极肥,不多时打来了数十条,个个欢蹦乱跳的,把大家喜得不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