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冒牌昏君> 第233章 各个击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3章 各个击破

第二百三十三章 各个击破

连续几天,朝堂上的气氛都很紧张,官员之间见了面,都心照不宣地点头,因为,裁减官员一事,涉及到了每一个人的利益。

张由松将侯洵招集到了皇宫大内,热情洋溢:“侯爱卿,请起请起,请坐!”

侯洵,就是著名卖国大诗人风流才子侯方域的老爹,还是湿爹,亲的,为了拉拢左良玉。张由松辛辛苦苦地派遣人手,去把他招来,为此,钦差大臣去了三趟,好歹将老侯子请出了山门。

其实老侯不住山,而在南园,那是侯家的私家庄园,良田千顷,肥沃碧绿,环境优美,一个失意的老官僚家居,也别有情趣的。

“岂敢岂敢,微臣不敢失礼!”侯洵坚持着做完了一套拜见皇帝的古代广播体操。

“侯爱卿,你实在是和朕生分啊。您未必知道吧?朕和令公子洪方域朝宗,一见如故,几乎是兄弟相待,所以,侯爱卿无论年龄,治国才能,还是辈份,都是长者!”张由松为了拉拢他,确实客气到了极点。

努力一般是有回报的,老侯先生非常激动,这不是皇帝第一次尊重他了,在他刚来南京武英殿时,皇帝甚至下了龙椅来欢迎他,让他惊喜得几乎失态。

“皇上,老臣能得为皇上麾下臣子,实在是三生有幸,今生侯洵得遇明主,感慨万千啊。”

客气话谁都会说,但都没有意思,张由松将他让到了座位里,顺便就扯起了话题。

首先从侯洵的成长经历开始,皇帝充满热忱地询问,点拨,引导,迅速使老侯先生自然热情起来。

侯洵的资历很老,当过保定督师,地位甚高,能文能武,在崇祯皇帝手下,混得意过,也失意过,最令人惊叹的就是,虽然也不例外地住了皇帝的监狱,却能够安全出来,不象其他大员,杨嗣昌因为张献忠攻破襄阳而服毒自杀,丁启睿,孙传庭等非战死,即被逮治,无一善终。

“大行皇帝励精图治,辛苦万分,也乾纲独断,慷慨激昂,然而,也有些刚愎自用,取舍无当,”张由松评论起了乃兄崇祯皇帝,然后,转折到了侯洵身上:“所以,麾下大臣,战战兢兢,频繁掣肘,却难以成事,若是大行皇帝信任专人,如侯爱卿者,果敢任事,则大明天下,何至于甲申巨变啊!”

“皇上所言极是者,乃大行皇帝之秉性风度,勤政爱民,我崇祯皇帝实在是有道明君,史上不多,然而,反复无常,苛刻于大臣,使诸多谋略无法实施,实在是美玉之暇,不过,皇上,微臣乃是一介腐儒,得崇祯皇帝提拔,能为国家效力一时,实在是幸运至极!诸位大臣之不幸,与微臣实在不同,微臣乃是学识鄙陋,贻害朝廷,至今思想起来,愧疚万分!”侯洵也很能谦虚。

两人打了半天太极拳,才开始介入正题,张由松要侯洵谈谈对于官员缩编裁减的看法。“卿但言之无妨。”

侯洵想了半天,才慎重地说,担心事情不好办理,反而将美妙初衷,收获荆棘之果。

“卿但言尽!朕悉心倾听!”张由松鼓励道。

侯洵居然真的没有办法!

张由松大失所望,想不到明朝时代,英雄尽无,宵小之辈,窃居名器,堂堂正正若干名臣名将,其实都是冬烘先生,外面光鲜而已。

没办法也好,至少说明,现在的朝堂之上,官员们都在消极怠工,或者稀里糊涂地混日子的态度,没有态度本身就是态度。

对老侯进行了一番慰问,又扯起了老左,左良玉在历史上受东林党人煽动,举兵东下攻南京的知识,一直让张由松担忧不已,尽管他的京军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

“侯爱卿,朕以为,侯方域如果能够出使襄樊,一定能够将侯爱卿的忠心耿耿之念,浸染到宁南侯左良玉所部军中,那时,朝廷和宁南侯之间,多一桥梁纽带,自然不会有任何嫌隙发生了。”

“皇上的意思是?”老侯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是动员自己的儿子西上襄樊呢。这也算是一种流放?贬斥?还是重用呢?

“希望侯爱卿为朕解围,为朝廷作一表率!”张由松言辞恳切,还保证,要老侯装出一副委屈的模样,其实,皇帝准备将侯方域提升为四品御史,真正的朝廷官员。

“皇上言重了,犬子年少无知,忝为史阁部幕僚,已经是超越其才具,皇上再超拔重用,更是他的造化啊!”侯洵还是理智的。

张由松又对侯洵进行了安慰,奖励,许诺过一段时间,就提升侯方域,把个前皇帝手下都混不开的老臣,感激得非常情绪大爆发。

“皇上,老臣深衔皇恩,万死无以为报啊!”

先树立了一个榜样,接着,再从难处下手,留老侯在,张由松又将马士英招集了来,个别谈话,因为有侯洵这个老资格的大臣在,马士英的地方大员经历,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了,他不得不对老侯表示尊重。

“马爱卿,侯爱卿的公子侯方域,已经自告奋勇,去襄樊宁南侯左良玉军中督促军屯之法,不知道马爱卿麾下,人才济济。都愿意往哪个藩镇去为朕效劳啊。”

皇帝这么客气地召集他来,他不便推辞,也无法拒绝,反正,在他招徕的官员中,数目太过庞大了,要裁减人数,又不是针对他一人的。想来想去,反正他收了钱儿,也办了事儿,这些的官员身份已经有了,至于被赶出京城受罪,那是他们的命,与自己关系不大。

想到这里,他就笑容可掬:“皇上垂问,侯老前辈垂范,小马岂能不知好歹?微臣为国家招徕人才多矣,而国家能豢养之人才有限,实在是令人叹息!皇上将这些人安排到藩镇处,实在是妙招,臣之推荐私人,尽由朝廷安排,臣不会道个不字!”

“嗯,朕没有猜错,果然,在内阁五大臣里,马爱卿的才华气度,都是最高的!难怪成为文班之首,竟然没有人异议!有马爱卿这句话,朕就踏实多了!”

接着,张由松不放侯洵马士英两人,又将几个知道的,收受贿赂较多,往朝庭塞人较多的高官找来,要他们表态。

“臣等谨遵皇上之命,属下那些官员,都是我大明官员,岂能有不听皇上调遣的?”在种种压力之下,所有的实力派朝官,都向皇帝做出了庄重的承诺,一定支持精兵简政政策,保证让自己属下的官员,服从选择,任意去留。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