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言情女生>南派盗墓手记> 第六百一十八章 三盗清东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八章 三盗清东陵

梯子红漆刷成,左右饰有吐火蛟龙。梯子竖起,朝向房梁搭上去。王绍义大呼绝处逢生,手脚并用往梯子上爬。

看样子,能从梯子爬到房梁,从房顶逃出去。

老头自然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王绍义。

僵尸软骨溶解,手臂如同脱臼,融化般耷拉在躯体两侧,显得极为狭长。老头伸出长手,手指握住王绍义脚腕,指甲抠进了肉里。

王绍义疼得眼冒金星,死死抓着通天梯不放。

二人像拔河拉锯了许久,王绍义疼得尿出来。到底元阳未破,火德尚存。他这一泡五十年的童子尿浇过去,可把老头烧得火冒三丈,通体赤红。

老头终于撒手,王绍义蹭蹭往梯子上爬。

事与愿违,梯子少了顶端两截,够不着房梁。王绍义把吃奶的劲使出来,仍爬不到房顶上。

民间传说僵尸不会上梯。

因僵尸的膝盖不会打弯。纵然老僵化为魔头,修了天地神法,膝盖始终弯不过来,只能在梯子下面伸手抓他。

指甲好几次挠到王绍义的鞋底,王绍义趴在梯子顶端瑟瑟发抖,瞧着老头愈发凶厉,王绍义精疲力尽,就快支持不住。

斗姆元君的神像极大,八臂四面,天生三眼。

臂膀如火焰向着四周扩散,各持法器环绕。王绍义逼急了,把斗姆两条手折了下来,安在梯子上。

正好凑齐了缺的两阶。

蹭蹭上了房梁,终于摆脱老头魔爪。他打破房顶出去,老魔急了,飞扑上了神台,欲要踩着斗姆的脸蹬上去。顶点小说

古人说,泥人还有三分火性。

本来让王绍义折了两条臂膀,神像就残了。又被老魔飞扑蹬在脸上,神像摇晃几下,背脊朝天栽了下去。

轰!

雷霆万钧,天人共愤,将老头砸死在莲花台下。

王绍义从屋顶爬出去,才发现斗姆祠陷在山体里,只有房顶的屋檐还露在地面。想想自己差点被活埋,全仗王匡祖师爷保佑。

幸好老头被神像砸死了,王绍义捡了条性命,腰带拴住旁边的松树,爬入山体将通天梯抽出来。

借月光看进去,却没瞧见老头的尸体。

王绍义后脊冰冷,不敢细思,连夜滚下蟠龙岭,一路不曾回头。

旧社会盛传的斗法,多以讹传讹的志怪之色。王绍义夜闯斗姆祠,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啥,谁也不知道。

有了通天梯,众匪过了景陵御桥,沿途毫无阻碍,自隆恩门入到隆恩殿中。

景陵的隆恩殿不大。

却是沉木修造,伴随清香。殿中古旷,回音不绝,鎏金神龛上,九重为顶,供奉着圣祖康熙御真,及四位皇后、一位贵妃画像。

卷轴百年不朽,色彩鲜丽。

康熙御真悬在正中,头戴帝冠,身着明黄龙袍,威严煌煌,面容清瘦。已是古稀之年,气势犹然可畏。

画像环绕一圈,壁龛上十八根直径超过三尺的楠木大柱。柱子后面,是一道墙壁,悬挂许多画卷,标注着陪葬品和当年祭祀所用牛羊。

自康熙驾崩到宣统退位,百余年,年年有皇帝派官员前来。

不免往隆恩殿添了许多物件。

像斗彩的官窑灯盏、十八彩将军罐、青花梅瓶、赏瓶、御缸、玉璧、珍珠帘、玉

如意、沉香笔筒什么的。

众匪闯入隆恩殿,先撕了康熙画像,将上面“圣祖仁皇帝”等字眼的匾额劈了当柴烧。

其中的陈列物件悉数卷走,连地板都撬开,看有无夹层。

可怜一代圣祖下场也不过如此。

得了张尽忠的死命令,必须找到九龙玉杯。张森带手枪队守在圣德神功碑以外,他们并不亲自参与,指挥土匪进去探路即可。

王绍义望着隆恩殿的藻井天花,心中倍觉凄凉。

恍惚间,觉得纵有金山银山也没意思。再有钱有势,几十年后便死了,子孙不孝,还有人挖你坟鞭你尸,再多钱财有何用?

本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王绍义,此刻居然怂了,开始怕死,开始忧虑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

“大哥。”

杨芝草喊了声,叫王绍义过去。

王绍义沉稳了步伐,仿佛无事发生,心中却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看着土匪卷走珍宝,没一点心动。

隆恩殿的后堂,陈列着许多宫廷生活起居图画。

康熙不再穿龙袍,反而居士打扮,着汉家服饰坐于大内宫廷。身边嫔妃女官应酬不绝,使的金盘,拿的玉杯,北边的梨南边的杏,广州的时鲜塞外的羔羊,享用不绝。

杨芝草指着一张画。

画上皇帝正在服用某种药物,已是古稀之年,注重养生倒也不奇怪。皇帝手中饮用的杯子,一下吸住王绍义的视线。

正是传说中,清宫至宝,九龙玉杯!

皇帝饮用某种琼浆,似乎从塞外进贡,瓷器外面裹着坚冰,要用烈火才能烤化。皇帝服用药物时,不许人接近,只一两个亲信太监伺候。

王绍义把脸贴上去,想看个清楚。

其实王绍义骨子里很自卑,只能通过杀人以及聚敛钱财来修饰自身。他也想过占据九龙玉杯,这是盗门当年无论如何,都窃取不到的宝物。www.

谁有九龙玉杯,代表他远胜盗门高手,扬名立万!

人生在世,不就希求名利二字?

如此想着,九龙玉杯不单代表钱,更代表一种实力和荣耀。

隆恩殿宽大,后堂黑洞洞,只几个紫铜熏炉,并无灯盏。杨芝草把皇后的画像当废纸点燃,后堂这才明亮,让人看清楚细节。

细观画像,九龙玉杯握在康熙手中,服用那种琼浆,非此杯不可。玉杯有盖,其实不大,也就比茶杯略高一些。

王绍义看了画像,心中失望。

大名鼎鼎的九龙玉杯,其实是番邦蛮夷进贡的邪物。上面九条龙,并非传统的蟠龙,而是丑陋邪恶的蜈蚣龙!

好像牛头接在蚰蜒身体上。

九条妖龙盘旋于玉杯,洁白的玉质一丝妖氛,绝非中原工匠手笔。

杨芝草比王绍义看的更仔细。

您几位想想,挖了那么多帝后陵墓,财富之大,已无法计算。纵然九龙玉杯值钱,能比几十斤,几百斤冥器价值还高?

张尽忠三番五次点名要九龙玉杯,说明此杯别有妙用。

杨芝草看了玉杯,又看向被冰块裹住的陶瓷容器。一看之下,心中有了答案,大致猜到一些。

“此物,应该为朝藓王进贡,从长白山来的。瓷器上,画着朝藓一族的‘十长生’。嘶,张尽忠想长生不老!”

“什么?”王绍义没听懂。顶点小说

世间哪有长生不老。纵然圣祖皇帝,不也躺在地宫等着土匪去挖?

杨芝草对朝藓的文化不太了解,只看过几本闲书。反复看了画像,牛头蚰蜒身的龙造型,绝非中原风格。

还有瓷器上的十长生,足以说明,一切都是从关外带进来的!

杨芝草解释:“皇帝服用的东西,可能是长白山地脉下,某种冰川层的水液,古籍唤名‘太一精’,有延年益寿的功效。而要保太一精不变质,需以古瓷寒冰密封,用玉装载。张尽忠绞尽脑汁,怕也存着长生不老的心呢。”

“从古至今,谁能长生,岂不是无稽之谈?”

“话不能这么说,有了钱不都想多活几年?古时的彭祖,明清的张三丰,确有长寿之人。瓷器上的朝藓风格很明确,是进贡的不假。”

王绍义问道:“外国人也信奉长生?”

“嘿。”杨芝草乐了,自古谁不信?

“十长生是朝藓一族的图腾,他们将山川日月,和世间几种灵物一起供奉。朝藓曾为明朝藩属,世代忠诚。明亡后,满清数次兴兵征讨朝藓,杀得尸山血海,血流漂橹。朝藓不得已称臣,想来为了避免亡国之患,才出卖祖先秘密,将九龙玉杯,还有太一精作为贡品,讨皇帝欢心。”

“哦?”

王绍义动了心思。

本以为张尽忠求财,亦或求名。现在看来,对方居然求虚无缥缈的长生。想想盗门数次觊觎九龙玉杯,只怕这东西,也不是单纯的玉器那么简单!

王绍义信了此言,准备私藏玉杯,不交给张尽忠。

杨芝草看破王绍义的想法,二人早有计划,盗了景陵便携宝藏远走他乡。至于张尽忠和张森,让他们发霉去吧。

景陵隆恩殿后,是三道琉璃雕花的五彩琉璃门。

三道门连着红墙,浑然一体,是景陵禁地,民间俗称“三座门”。这是景陵的一大创举,前面几座皇陵,隆恩殿后只放着香炉,没三座门隔开。

土匪砸开门板,从三座门进去,抵达二柱门。

二柱门由两根四棱形石柱,和夹楼构成。民间称清东陵为鞑子峪,当地人说“景陵的门多,裕陵的梁多”,就是此意。

过了二柱门,是常见的石五供。

石五供后面,即康熙皇帝与诸皇后的明楼方城!

景陵的明楼不算气派,修的时候还没迎来康乾盛世,因此不甚高大。明楼两侧,左右各有一角门。

按理说,明楼大门常年封死,是不许走的。

除非新皇帝给老皇帝上坟,大门绝不会开启。

土匪没那么多讲究,本想用炸药炸开大门,结果炸药不多了,便放弃,从角门进去。如今景陵明楼的大门还是好的,只有几个弹孔,为数不多的“原配建筑”。

景陵与定陵、惠陵差不多。

明楼方城中,有月牙城,城中设有琉璃影墙,墙后即地宫入口。

分出十人去挖墙,其余土匪四处散开,搜罗明楼方城的宝物。王绍义兴致缺缺,登上明楼一看,楼中别有洞天,乃是宫殿一般,富丽堂皇。

这是景陵最高的地方。

殿宇之中,壁画连环,彩绘如云,均真人大小,活灵活现。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