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言情女生>南派盗墓手记> 第六百一十九章 八十八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一十九章 八十八佛

原来康熙皇帝信奉佛教,明楼之中,沥粉贴金,绘了无数佛教人物组成壁画,以超度亡魂升天。

杨芝草看了几眼:“嗯,八十八佛壁画。康麻子野心不小,长生不得,想着去西方极乐世界。啧啧,这些壁画真精美,世所罕见,年代不长,却比敦煌那边的还要细腻,若能倒腾出去,价值不菲啊。”

穆树轩一听到钱,浑身来劲。

王绍义道:“古墓壁画我挖过,比大姑娘还难伺候,挖出来不仅麻烦,碰不得摔不得,我看别费事了。”

穆树轩不死心。

连杨芝草都说值钱,明楼的八十八佛壁画,只怕能卖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

关会增数了一圈,发现是八十九佛。

杨芝草不意外:“皇帝是人间至尊,入了西方也是正统,康麻子自称文殊皇帝,把他自己当弥勒转世,自然要把自己画进去。这些壁画的颜料,红的是珊瑚,蓝的是青金,绿的是翡翠,白的是珍珠。把这圈色彩刮下来,也算值钱了。”

穆树轩和关会增手痒不已。

外面上千农民正在大张旗鼓给东陵“扫地”,众匪自然不愿意便宜了外人,非挖地三尺不可。

一时半会找不到工具,穆树轩做了记号,等从地宫出来,再挖壁画去卖。

王绍义兴趣不大。

倘若九龙玉杯真跟长生有关,明楼的八十八佛壁画,与泥土无二。

八十八佛是一个统称。

其中五十三佛为过去佛,三十五佛为现在佛。皇帝自诩真龙天子,乃人间至尊,还在过去现在之上。

皇帝把他自己也画在了里面,踩祥云着僧衣,其余八十八佛都伸出手指着地板,唯独皇帝一手指天,似乎有所暗示。

众匪盗皇陵的速度越来越快。

挖开琉璃影墙后,炸药塞进去,一阵爆破,金刚墙撕开豁大口子。

不等他们靠近,破裂之处,喷出许多恶臭绿水,浇在众匪脸上。中招的人顿觉眼球撕裂,五官移位,满地打滚,哀嚎不休。

王绍义闻声赶过去,金刚墙已经开了。

能看见隧道就在下面,然而情形不太乐观。景陵地宫常年积水,水位比惠陵还夸张,已经漫过宝墙,离穹顶不到半米!

这是什么概念?

只怕隧道的积水,超过三米,搞不好整个地宫都是泡在水里的。

惠陵积水,尚能涉水而过。景陵积水除非潜泳,想进去难如登天。再看被绿水喷中的土匪,面门都烂了,就是不死,这辈子也娶不到媳妇。

“莫非是机关?”王绍义皱着眉,他是出了名的旱鸭子。

杨芝草靠在金刚墙边,用竹竿试探了深度。里面积水浑浊发绿,隧道里面布满了青苔和秽物,谁都不敢下去。

“跟机关没关系。纵然满清自关外,大字不识,没道理搞个水漫金山。地宫若泡在水里,帝后尸骸凶多吉少,怕陪葬品也......”

杨芝草说不下去了。

难道康熙皇帝是水猴子变的,死后还搞一把水葬?

隧道极深,不知凶吉,将王绍义等人拦住。王绍义无奈,只得另选地方下盗洞,绕过隧道,看能不能避开积水。

其实还真不是机关。

康熙皇帝本人也没想到,他选定的万年吉壌,会让他下葬不到五年就泡在水里,成了一缸泡菜。

地宫漏水这事,不单景陵有。

杨芝草把情况汇报给张尽忠,张尽忠派人送来炸药,同意另开盗洞。

早在孙殿英挖乾隆裕陵时,工兵就曾汇报,地宫之中满是晦水,源源不绝。光抽水,抽了两三天,以至于积水太多,连乾隆本人的棺椁都漂起来,顺水抵在了地宫石门后,传出乾隆爷尸变给自己守门的闹剧。

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大行皇帝入殓,何等神圣,便是填陵的墓土,也要九蒸九晒,夯筑如铁。遑论地宫这种建筑,会有这么多地下水?

还真怪不到工匠头上。

古代豆腐渣工程少,真敢给皇帝打马虎眼,抓到就是诛九族的下场,全家不得好死。

您想想,人力再鬼斧神工,能与自然抗衡?

地震,山崩,水土流失,不单破坏风水,地下宫殿也难维持。清东陵大部分地宫都有积水,景陵裕陵最为严重。

原因在于两处帝陵的风水,未免太好了!

这个好,说的是理论上的风水。前有龙砂,后有穴星,太极生晕,五花成土,理风聚水重峦叠嶂,案山如宝倚靠不倒。

众所周知,理论跟实际两码事。

前文提过,东陵北倚昌瑞山,左右臣山分别是蟠龙岭、猴山,南面更有冀州太行余脉环绕,只马兰峪一条路可走。

典型的盆地。皇室选定此处,意在江山永固,有“金瓯”之气象。

陵墓又是埋在盆地的山沟里,称为峪。

这就导致皇陵地宫远比地下水还深,理论上风水越好,地势越矮,地下四面八方的水越往那边流!

纵然铜墙铁壁,经得起几年自然侵蚀?

所以景陵、裕陵,地宫早让水淹没。尤其康熙皇帝的景陵,隧道至券门一段,积水深不可测,已漫至穹顶。

其中青苔、树木、泥土秽积不知多少,纵然再精湛的弄潮儿,也不敢潜下去一窥究竟。

风水之说不可尽信,泡水里那叫腌咸菜,不是下葬。雍正皇帝正是看出清东陵地势太矮,才另辟蹊径,修了清西陵做自己万年吉壌。

事与愿违,王绍义不得不换个方位入地宫。

康熙皇帝的地宫颇大,结构也数明清之最,有诸多独创。

前朝地宫,乃九重法宫结构。

地宫浩大,有五殿、三隧、二室、八龛。

康熙信奉佛教,明楼绘满了八十八佛,认为九重法宫不甚理地气,将地宫改为九券四门二室。

四道石门,皆重数千斤,将隧道至墓室的通道牢牢闸断。

墓门至后殿,由闪当券、罩门券、头层门、明堂殿、二层门、穿堂券、洞券隔开。

纵然外面水淹下邳,想来地宫之中,有些地方甚少遭遇水患。

当年孙殿英盗清东陵,先挖了慈禧、乾隆,接着要挖康熙。在券门一侧,打了一个天窗。还没派人下去,就东窗事发,不得已撤出东陵。

天窗不是随便挖的,孙殿英有高人指点。

这个天窗,应该是修陵工匠留的逃生出口,鸟尽弓藏的事,江湖见多了,谁真愿意给皇帝老儿卖命?

杨芝草信誓旦旦,说找到孙殿英挖的天窗,顺着探进去,景陵也就完了。

天窗大有讲究

必须挖在两道券门之间,才不会破坏整体结构。

有人不明白明清皇陵的“券”是啥。

明清皇陵,

皆砖石混以糯米水高原土筑成,固若金汤。地宫不设房梁、门柱,全由巨石垒砌。

所谓券,就是砖石组成的拱形结构,像半圆的拱桥,受力最大。

从康熙开始,清朝地宫至多用了“九券四门”,九道大券支撑地宫上百吨的压力,保皇陵不塌。

纵然皇陵进水,地宫也不曾下陷崩裂,全仗着九道金券横天拒地,金刚不坏。

券就相当于承重墙。

你想想,要乱挖挖到券门上,会有个啥下场?

也就当年参与地宫修建的工匠,知道布局和方位,才能打出天窗,外行绝对没这个本事。倒斗之王都不行,毕竟没透视眼。

王绍义也僵住了。

众匪把明楼方城挖地三尺,就是没找到天窗。

穆树轩几人开始怀疑,天窗究竟存不存在。倘若不存在,去省城订购抽水机,像孙殿英那样,抽干水再挖也行。

王绍义没说话。

他早就不想跟穆树轩关会增合作。

穆树轩自讨没趣,找来泥瓦匠,准备先挖了明楼的八十八佛壁画,毕竟这也是一笔财富。顶点小说

泥瓦匠来了,一看壁画,意外发现了修陵工匠留下的玄机!

张尽忠,张森。王绍义,杨芝草。穆树轩,关会增。

盗清东陵的主力全部聚在明楼,看那泥瓦匠。

泥瓦匠吞了吞口水,小心翼翼,轻声道:“几位请看,按理说,八十八佛,形态各异,有斗战胜佛、弥勒佛、不坏佛、宝光佛,它们的动作是不一样。几位仔细瞧瞧,所有佛都伸出右臂,指着同一个方向!”

让泥瓦匠一说,王绍义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所有佛坦露右臂,竖起食指向地,指着明楼的偏殿。那是一处不起眼的小房间,寒酸,节俭,小到土匪都没兴趣停留。

张尽忠道:“也许这就是工匠给我们留的提示,天窗在偏殿下面?”

张森迫不及待:“那还等什么,走,进去瞧瞧。”

张尽忠道:“这些壁画确实逼真,外国佬就喜欢这种艺术品,挖出来分我一半。”

张森道:“给我留一部分。”

“是是。”穆树轩敢怒不敢言,埋头认了。

众人走入偏殿,里面也有壁画,只是普通的矿物颜料,并非宝石研磨。壁画内容,乃一幅“火流星”,记载着康熙继位之初的梦境。

所谓火流星,即陨石。

古代认为天象和未来有关,关乎国家气运,乃一种警告。

康熙继位之初,北有火流星坠于长白山。长白山为清太祖龙兴之地,一半在中国境内,一半在朝藓。

时朝藓王上表称臣,进贡圣物。

牛车拉着陨石送入宫殿,包括一大批珍宝,交由皇帝御览。

接触陨石后,康熙夜间偶得一梦。有八十八佛步步生莲,脚踩祥云,身披金光自西天下凡,声称康熙转轮圣王九世,可接引入灵山妙境,享长生不死,脱离轮回之苦。

舍弃皇位当和尚,这个觉悟除了顺治怕也没谁能答应。

康熙犹豫不决,八十八佛随即离去,梦醒如初。

事后想起,凡间功名利禄害人不浅,纵然九五之尊,百年之后难逃一死,甚至要遭开棺戮尸之辱。

康熙甚是后悔,可那个梦再也没出现过。

皇帝便命能工巧匠,将八十八佛绘于明楼,有让神佛给他守陵的意思。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