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八百七十一章兵围西安(二合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一章兵围西安(二合一)

卢象升布置的很是妥帖,准备趁他病,要他命,彻底终结闯贼高迎祥。

按照卢象升的意图是乘胜追击,歼敌于豫楚边界。

但是王梦尹、宋祖舜二人庸碌无能又狂妄自大,拒不遵命,汉水以南竟然不设防!

一下子就让疲于奔命的高迎祥部轻易的从光化县羊皮滩渡过汉水,进入勋阳,从而摆脱了卢象升的围追堵截。

在高迎祥战败的时节里,河南的另一部起义军也进入了豫楚边界的大山当中,与他遥相呼应,相互拉扯官军,才让他有了喘息之地。

中原战场上顿时平安无事。

兵部尚书张凤翼接到卢象升先前发来的捷报,忍不住欢呼雀跃。

大事可定!

卢象升如此帅才,必定能够再接再厉。

可就是张凤翼的一口奶,本来十拿九稳的事,就变得漏洞百出。顶点小说

当然高迎祥逃出包围圈的事情,他还不知道。

张凤翼还向崇祯提议如何更好的剿灭高迎祥呢。

河南、勋阳、陕西三巡抚各自督将士扼守,不让一贼溢出。

湖广巡抚移师边界,听侯援剿的命令,而让督、理二人率主力入山围剿,务求全歼!

崇祯批准了这个建议,叫他们二人五个月内荡平高迎祥。

尽管洪承畴正在率军伺机攻打山西,可潼关已经失去,莫不如先绞杀高迎祥。

只要成功,定然能够让反贼的嚣张气焰不在。

大明便能重新向天下人证明,哪个反贼敢露头,就专杀哪个人!

从开始的王二、王嘉胤、王自用,到如今的高迎祥,都是这种待遇。

张凤翼提的建议非常好,当然是落在纸面上非常好,连卢象升这个亲临一下的命令麾下都有人不能完全执行起来。

更不用说他这个远在千里之外朝廷发布的命令了。

一旦付之行动就开始变得漏洞百出。

卢象升所部的祖宽、祖大乐、吴国俊等北方骑兵皆是习惯于在平原地区驰骋,不善于山地作战。

高迎祥残部跑到了山里躲藏。

朝廷要他们进山围剿,祖宽、祖大乐、吴国俊不愿意,皆是按兵不动,想要和李重镇一起北归!

打仗打了这么久都不曾让放回家里去和家人团聚,士卒们心底都有怨气了。

况且咱们还打了胜仗,又抢了许多好处。

总是放在外面,谁能放心呐?

快快回家才是正事。

像大明士卒因为闹着要回家而哗变的例子,不在少数。

尤其要不是本地的士卒不执行卢总理的命令,咱们早就擒了那高迎祥直接北归京师了。

还用得着钻深山老林去?

蓟辽雄兵心里有怨言,实数正常。

毕竟客军都很难受到本地官员的欢迎,巴不得他们赶紧滚蛋呢!

卢象升虽然善于御下,但对此却感到颇为无可奈何。

他只能给几个麾下找理由,回报陛下大谈进山搜捕的困难。

豫楚边界大山绵亘,深林密草,马不能进,我军士卒攀木越崖,日行三四十里。

车驴不能进,只能每人背负二斗米随军前行,十日粮尽。

一千个士卒进山就需要一千人运粮,万人入山则需要万人运粮,一旦超过十天,士卒和民夫就会一同饿死。

如今艰难的情况,让卢象升大为头疼,且十分难堪。

一方面是因为皇帝下达了五个月的期限,另一个是他把高迎祥给打疼了,

却没打死。

这个人就不肯在轻易冒险,直接躲进大山里。

短时间内绝对是不可能抓到他的。

卢象升从南阳赶往襄阳,与湖广巡抚王梦尹商议围剿之事。

仅仅十天的时间,卢象升昼夜指挥,以至于两眼浮肿一身委顿,也不敢歇息片刻。

他鉴于均州、谷城、襄阳西北一带,山势险峻陡窄,全都是悬崖峭壁,羊肠小道,骑兵南行。

就把吴国俊他们调往荆州,防守荆襄内地,命总兵秦翼明、副将杨世恩、雷时声等步卒入山围剿。

又调拨祖大乐前往内乡,浙川与河南巡抚夹剿。

但河南巡抚陈必谦借口内乡,浙川的反贼已经遁入周围山区,祖大乐骑兵难驰,况且粮饷供应困难,明确表示不希望祖大乐前往。

他建

议卢象升把这支「劲旅」暂时蓄养于荆襄之地,伺机而动。

当大明稍微取得一点胜利之后,内斗便不可避免的重新被确立为第一件要做的事。

卢象升认真思索之后,认为祖大乐、祖宽、李重镇、吴国俊在中原屡建战功,现在既难于入山剿匪,又不便于坐镇分守,请示皇帝如何调遣。

兵部商议之后果然把皮球提了回来,叫卢象升相机安排。

卢象升只能以关宁兵换班的名义逐渐往北调。

洪承畴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请示叫祖宽、李重镇二人调来帮我。

随即他用皇帝给他的便宜行事权,先把二人调动,然后在向崇祯请求批准。

洪承畴此时非常不好过。

他领兵驻扎在洛阳、新安、渑池一带,伺机侵袭晋南。

可这次确实碰上了硬钉子。

对面那个统帅十分了解洪承畴的手段,交战三次,皆是被锤匪打了回来。

待到洪承畴写信邀贺今朝归降朝廷的信发出去,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

原延绥巡抚张福臻。

昔日平定秦地诸贼,论功排在前三的分别是洪承畴、张福臻、陈奇瑜。

陈奇瑜因为车厢峡一事进了诏狱,本来都想把他给送去戍边。

结果中都凤阳被贼寇所烧,暴怒之下的崇祯见要把陈奇瑜送走,直接御笔一批,让他在诏狱好好待着反思去吧。

洪承畴接任了陈奇瑜留下的烂摊子,以至于因为兼任五省总督之事,前去剿匪,结果把自己的陕西基本盘丢了。

张福臻早早的就被逼跳河,在大明官方的说法是自尽了!

崇祯为此还特意下令要给张福臻入庙呢!

如今他确成了锤匪的左膀右臂。

洪承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本想着要打些感情牌,可先前他就想要利用张福臻成为埋在贺今朝身旁的谍子。

如今看贺今朝如此信任他,张福臻怕是懒得再当大明的谍子了。

他决定先稳一稳张福臻,待到关宁铁骑来了之后,才好突袭山西。

张福臻自是接到了洪承畴派人送来的信,哼笑一声。

洪承畴他是如何想的,自己心里门清。

如今再打什么为大明效力的感情牌,啥话都不管用了。

在反贼窝里待着太久,再回大明能有什么意思?

总之,大明没救了!

以崇祯为代表的大批利益既得者是不会让出一分力的。

当他整训延绥官军以及百姓户籍的时候,用了快一年的时间,都没有理清楚。

反倒进了锤匪之后,贺今朝麾下的小吏行动迅速,整理户籍准确无误,仅仅用了几天时间。

整个山西省

,可以说是人人都有登记,绝不错漏一人。

无论是士卒的军纪、训练程度,甚至百姓都给了张福臻全新的感觉。

身处锤匪的时间越久,张福臻就越容易发现原因。

当初他整治延绥的时候,那里有太多的士绅地主、军官地主在阻挠你。

或者说不是阻挠,他们是趁着乱子,更多的为自己家族谋取利益。

光是隐匿人口这件事,就足够你查上三五年,都兴许整不明白你治下到底隐藏了多少人力。

他们在疯狂的挖大明的根基。

反观锤匪这里,至少在制度上,让张福臻觉得,就比大明高明许多。

不用只能是读书人,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再见洪承畴,张福臻的底气更足了。

这是他所在团体带给他的巨大自信。

锤匪犹如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再看大明只剩下一些余晖。

张福臻瞧着洪承畴的来信,啧啧摇头,果然还是老样子,无非是封官许诺之类的。

然后便是老一套的威胁,希望你能跟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这些有用什么用呢?

纵然自己放官军进入山西,想要搞什么脱离贺今朝,臣服大明的把戏。

锤匪士卒也会把他给控制住,而不是让他控制住军队。

张福臻放下洪承畴的书信,开始给自家主公写信,汇报眼前的情况。

贺今朝自从攻克潼关之后,稍微休息一天后,便带着三千人的队伍走华阴、接连克华州、渭南、临潼等县,直扑西安。

一路上畅通无阻,因为

关内再无坚城出现。

倒是没有出现什么箪食壶浆的局面。

毕竟群贼在陕西祸害了数年,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混进反贼堆里的大有人在。

同样被官军借了脑袋当军功的也不在少数。

秦地百姓对官兵、流寇都没有什么好的感官。

当锤匪路过的时候,就剩下些许大中地主跑进县城躲避。

贺今朝只是把攻占潼关的消息,差信使射进固守韩城的贺虎臣部。

没有人来救他,趁早死了心头,早投早享受。

要不然别看你是我麾下大将的爹,如果不是战场起义投诚的结果,那也把你送到黑煤窑去挖矿。

高一功攻克泾阳,南北大军重新汇聚在西安城下。

先前武大定已经打过基础了,他假围西安之后,便迅速奔着宝鸡、大散关而去。

控制从汉中进入陕西等地的道路。

这样,纵然洪承畴有柱哥武侯那般精良的军队,也无法短时间攻克宝鸡。

王南芳向贺今朝详细的介绍了西安城的守军情况。

就是固原(陕西)总兵杨麟在守卫西安城。

西安城坚如磐石。

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一尺,城根处的砖石如同岩石一样,且深入地下数尺。

王南芳尝试进攻来着,像是用火炮轰击增加城内官军的恐惧之心。

然后派人挖地道想着炸开城墙,然后一股脑的冲进去。

结果城墙非常坚固,反倒炸碎的石头向外飞溅,让锤匪士卒受了伤。

守城的官军啥事没有,就是精神上被大炸雷吓了一大跳。

同时杨麟鼓励士卒,西安城固若金汤。

只要洪总督从潼关回来,那咱们对付贺今朝就是关门打狗之类的一些话用来鼓舞士卒。

他们无论是用火炮轰击,还是放炸药炸,都没有用处。

贺今朝一时间也没有主意,回头

想着亲自走一遭,看看哪里还有弱点。

可是西安城内的总兵杨麟,瞧着城外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锤匪,脸上全无笑意,变成了凝重之色。

如果锤匪他们强攻,无脑冲锋攀爬,耗费多少人命杨麟不清楚,但这样的狠辣,自己指定是抵抗不住的。

别看西安城外的护城河宽的一比,绝非寻常踏板能够跨过的。

城墙又高的一比,寻常云梯也无法攻上来。

但世上就从来没有无法被攻克的城池。

整个西安城的守卫力量十分薄弱。

除了杨麟自己麾下的三千人马,还有当时被陈奇瑜留下来的两千川兵协助防守。

当然还有不重要的甘肃总兵杨嘉谟,以及他的小股溃兵。

城外锤匪越聚越多,搞得城墙上的明军士卒皆是难掩心中的惧色。

纵然曹文诏身死的消息还没有传回来,可贺今朝击溃大小曹将军的事,早就在陕西官军圈子里传遍了。

毕竟那叔侄俩的名头可是响亮的很。

贺今朝踩着他们俩的脑袋搏出更大的名声,想要不被人记住都难。

「总爷。」川兵参将王根子小声道:

「锤匪势大,我军军心不稳,还是得发些银子,用来鼓舞士气。」

「嗯!」杨麟连连点头道:「你他娘的可真是个天才,问题是钱粮从哪里出?」

王根子指了指西安城正中间的秦王府邸:

「总爷,整个西安城,谁有秦王有钱?」

据说秦王是富甲天下,拥赀财数百万的亲王。

不等杨麟言语,一旁的冯师孔则是怒斥道:

「你小子还敢打秦王的主意,不想活了?」

「正是因为想活着,才会打秦王的主意。」王根子毫不在意的道:

「锤匪实力强悍,我军难以招架,若是再不发钱粮,万一有人想要投降锤匪,对我军岂不是不利?

况且咱们五千兄弟不是护着他秦王吗?

要是西安城被锤匪攻破,他能不能活我不敢保证。

但秦王他一旦活着只能去扫大街去,甚至还得下煤窑。」

王根子的话说的也有道理。

杨麟挥手示意自己的心腹别多嘴,这件事他得好好想想。

万一支撑不到洪总督来援,那自己横竖也是个死。

目前的情况,还是先把西安城攥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纵然是谈判也有筹码!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