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次子> 第二百七二章 多灾多难的大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二章 多灾多难的大明

谨身殿中,朱元璋,朱标,胡惟庸,徐达,刘伯温,李善长,宋濂...等大臣都在其中,只见朱元璋坐在椅子上有些担心的问道:“灾情怎么样?”

“很严重...!宁夏那边的报告是,东北城垣崩塌“三丈五尺”,“女墙崩一十九丈”...在宁夏周围等地也同时发生地震,城墙倒塌了一百来丈。

三个省份,五十个州县,都有震感。建筑物顿时尽毁,到处是裂缝,其中甚至涌出了鱼物、船板。距离较近的渭南县城因此下陷一丈多。

当时山中的山鸣不止,很多湖水因此澄清了数天。”

“死亡的数字出来了没有?”朱元璋皱眉的问道。

“屋宇万一千八百余区,压死男妇万二千余口,这是初步的估计,不过,死亡人数应该还会更多,死亡人数应该会达到一万余人...!”

说完,胡惟庸一个躬身,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父皇...赈灾刻不容缓呀...。”朱标立即走了出来,但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却有了一种无力的感觉,因为自从这大明建国以来,灾害就没有停过。

真的是邪了门了。

只是朱元璋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此时经历的自然灾害,其实是明朝最为轻微的,据科学统计,明朝在二百一六年里一共发生了一千一百五十九次地震。

其中特别是天启六年,这一年就和着了魔一样,天启六年的闰六月辛亥,灵丘县从六月初五丑时,即凌晨一点至三点开始,一个月地震不止,日夜摇晃数十次,城墙和房舍早已经全部倒塌,因此而压死的居民达五千二百余人,往来的商人死亡更是不计其数。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这还刚刚开始,天启六年这一年,大明朝诸事不顺,就在地震前的一个月,北京城西南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了一场威力极强的离奇大爆炸。此次爆炸范围半径几乎达到一公里,死亡人数高达两万余人。

至于爆炸的原因,有的说是地震引起的,有的说是火药爆炸,甚至还有人说是陨石灾难,原因光怪陆离,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确。

除了自然灾害,这一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率领十三万清军攻打宁远城,最后因为明军拼死抵抗,才未破城池,但是陕西的流民已经开始民变,自古以来最富庶的鱼米之乡常州、苏州,因为风灾水灾的侵害,当地百姓无以为食,只能剥树皮活命。

所谓:“号泣而诉者数千人,庐舍漂覆者十且九,老稚死伤甚多。禾黍糜烂,民令艰难,尽剥榆皮而食,榆皮尽及野菜,野菜尽及麦叶。有丐于四方者,有赴沟壑死者,有阖户自经死者,有斩木揭竿而起者,但抚按官漠不以闻。”天启六年,百姓之苦,前所未有!

明代前期则是地震活动的一个相对平静期。

明朝中后期地震平均发生概率都在百分之三百五以上,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指标。相当于每年发生的地震超过三次之多。

尤其是明朝末期,地震频率最高,短短五十年共发生地震三百四十三次之多。

平均概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六百八十六,相当于每年发生地震近七次之多。

频发程度可见一斑!而当时的大明朝又进入了末期,内政腐败堕落,外患不停侵扰,老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食,吃草根、吞观音土、甚至人吃人都成为普遍现象,王朝已经到了灭亡的临界点。

自然灾害一旦来临,朝廷根本没有能力应对,不想饿死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反抗朝廷的起义军,大明朝就在这种“里应外合”之下,成为“历史周期律”中的牺牲品,而那些面黄肌瘦、饥肠辘辘的百姓,则成为新一个王朝,新一轮的压榨对象。

大明亡,真的有天怒的原因。

“着户部拨银一百万两,驰援宁夏。”朱元璋直接下旨。

可是旨意刚刚下达,户部尚书李俨往前一步跪了下来道:“陛下...户部只有银五十万两...没有一百万两。”

“什么...?”朱元璋一个激动:“为什么只有五十万两,大明的赋税至少三百万两,咱的银子呢?”

“陛下...赋税虽然有三百万两,但是大明一年的花费也有很多,其中军饷去年一年就花去了三百万两白银,一年的赋税全部没有了。

这五十万两白银,还是因为太平郡王才积攒起来的,如果没有太平郡王,户部真的一分银子都没有。”

李俨直接将脑袋给埋了下去,一边的朱元璋则是吼道:“那咱还要你这个户部尚书做什么,咱让自己的儿子来当户部尚书就好了。”

“父皇,这事情也不能怪李尚书,主要是去年的耗费了太多的军费,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让李尚书怎么办...东宫还有三十万两白银,也都是朗弟给的,这次我也全部拿出来,一共八十万两,我等一下再去朗弟那里拿二十万两,想来朗弟是愿意的。”朱标看着朱元璋道。

“你弟弟的银子也紧张,他要建海船,还要训练新兵...咱一直都是白拿你弟弟的银子,现在还要去要,真的...咱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朱元璋一声叹息。

“父皇,您就放心好了,朗弟一定会愿意的,因为他也是我们朱家的人,也是大明的主人,他的子民受苦了,他一定会伸手的。”

“是呀...。”徐达起身道:“太平郡王不会不愿意的,陛下就放心好了。”

只听朱元璋再次一声叹息:“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那就这样好了...。”就在朱元璋点头的时候,外面的小内侍突然喊了一声:“陛下...太平郡王求见。”

众人一愣,朱标连忙回道:“快...请太平郡王进来。”

大约过了几分钟,朱朗抱着一个木盒走进了谨身殿,一看里面这么多人,朱朗一愣,胡惟庸很有眼力见,连忙起身来到了朱朗的身边道:“郡王殿下,我来帮你抬着。”顶点小说

“胡相...谢谢了。”朱朗笑着看向了朱元璋道:“爹...今天人好齐呀,不会是商量什么大事情,我来是不是有些唐突。”

“傻儿子...你是大明的皇子,大明的事情你都可以知道,有什么唐突的,对了...你此刻进宫是不是有事情?”朱元璋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朱朗呵呵一笑:“有一个不算太大的事情,我不知道朝廷现在缺不缺银子,要是缺银子的话,我倒是有个快速挣给百万两银子的好事。”

“噗...。”全场震惊。

................................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