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次子> 第一百零五章 义子之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五章 义子之祸

夜幕降临...三家村外响起一片的唢呐之声,唢呐的声音凄凉,这是赵路为李羊倌一家找来的响乐班子,在一声声的唢呐声中,三家村的百姓全部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私下收捐,害出人命,但是人死了就死了,不会有任何官府的人来彻查这件事情,一手遮天或许在应天会很难,可是在这太平府的当涂县,还是很简单的。

况且你还是自己引火自焚的,死了也是白死。

朱家的饭厅之中,赵夫子叹息一声道:“这叫什么事情,这样胡作非为,那么这大明和元朝又有什么区别,甚至这大明比元朝更加的可恶。”

赵夫子和赵莲儿已经搬到朱家了,按照朱朗的要求,赵夫子和赵莲儿就不要再回草庐了,反正草庐已经破旧了,以后就在朱家,至于教学的草庐,朱朗会帮赵夫子在朱家附近再建一座。

可能是担心秦老大这些还会再来危害自己的孙女,所以赵夫子居然答应了,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礼,就和自己的孙女一起投奔到朱家了。

赵夫子说完之后,一边的周鑫道:“我听说现在当涂县的县令是当朝国公之子,所以才会这么的肆无忌惮,那可是国公呀,以后我们当涂县就再也没有好日子过了。

要不然,我们朱家要不要换一个地方。”

“换去哪里...?”乔仁一个叹息:“李羊倌不就是从陕西过来的,换倒是换了,现在却自己将自己烧死了,有的时候,这人呀,活着真的是太累了。”

“我们可以去应天呀...不过,不进城就在应天的外面...这样那些贪官污吏不敢造次了吧?”周庞说出他的想法。

“傻小子...。”一边的赵夫子看着周庞叹息一声:“这应天城中,国公,侯爷,数不胜数,你在这里也就遇到一点贪官污吏,可是你在应天,一个不好,遇到个暴脾气的侯爷,直接斩杀你全家,那些人杀你如猪狗,他们可是有免死铁牌的。”

“赵先生说的很对...。”这个时候,夏喜儿端着一个水壶走了进来道:“应天城中的那些贵人太多了,更重要的是那些贵人基本上都太猖狂了。

我还记得,以前我们箍桶巷的前面有一家酒楼,酒楼虽然不大,但是酒楼中的菜肴却很好,这个酒楼之中,只有一对父女经营着。

谁知道有一天,酒楼中来了一队大兵,其中一位领头的不是别人,正是当今陛下的义子。”

“陛下的义子?”众人一个惊呼。

“没错,就是陛下的义子朱勇...!”此时说出了朱勇的名字之后,夏喜儿的眼睛微微有了雾气:“我一辈子都记得那一天,朱勇来到了那家酒楼之中,因为看上了酒楼中的女儿,非要逼着那位女儿陪酒。

可是陪酒不是我们这些良家女孩做的,随后朱勇大怒,直接将酒楼掌柜的女儿推下了楼梯,酒楼掌柜的女儿直接被骁勇侯朱勇给摔死了。

而酒楼的掌柜想要上前理论,也是直接被朱勇的侍卫给推下了楼梯,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被摔死了。”

“那后来呢...?”朱朗问道。

“后来不了了之...朱勇是陛下的义子,仅仅是被罚了俸禄,跟着将朱勇的职位给剥夺了...随后就离开的应天。”说完,夏喜儿微微的摇头道:“都说今上是一名知道百姓疾苦的好皇帝,可是不管是谁,都有属于自己的私心。

赵先生说的对,我们在这里比在应天要更好,应天如果没有强硬的背景,是真的不如在这里...。”

夏喜儿说完,众人默默无语,夏喜儿添了水之后也是后退离开,朱朗也不知道说什么,朱元璋有很多的义子,前面已经说过为什么大明朝初期的将领喜欢收义子。

无非就是为了各自的主帅爹爹卖命,而朱元璋收了二十多位义子,朱元璋的众多义子为他在创立大明帝国的事业中发挥了积极巨大的作用。

义子们在正式领兵出战前,多有作为朱元璋亲兵、侍卫的经历。他们跟随朱元璋征战,保卫朱元璋的安全。

如李文忠19岁就当上了朱元璋的亲兵统领,后池州告急,文忠奉命率亲军“从援池州”。

沐英18岁被任命为帐前都尉,负责侍卫朱元璋。

徐司马“既长,出入侍左右”。

有的养子已独立领兵出战数年了,还被朱元璋召回侍卫。

如何文辉1368年正在南征福建,朱元璋要去汴梁,因当时中原一带为初平之地,形势较复杂,元璋便召何文辉随行,任其为河南卫指挥使之职。

还有就是朱元璋经常每打下一块地盘,就留一个最信任的养子来镇守。

比如,沐英曾与汤和同守镇江;徐司马助元帅常遇春守婺州;朱文刚与耿再成、孙炎等同守处州,并与他们同死于叛军之手;也先与金刚奴共同监守衙州。

另外,王附马监守徽州;攻取严州后,李文忠与胡大海、邓愈等同守;得太平后,朱文逊与花云、王鼎、许瑷等同守。

用义子监视、驾驭诸将,是严峻且变化莫测的战争形势使然,当时义军和元军的许多将领都采用过这个方法。

但朱元璋的高明之处是不偏信义子们的话,而且监视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即义子监视同守的将官及文官,将官文官也可以监视义子。

义子与将官有了矛盾,朱元璋为安抚军心,总是对义子要求更严些。

如李文忠、胡大海守严州期间,两人有矛盾。朱元璋知道后,派帐前都指挥使首领郭彦仁告诫李文忠说:你是我的“亲身”,胡大海是我的“心腹”,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如果定了,身自然也定了。

李文忠守严州时,把娼妓韩氏留宿家将,朱元璋帐下参将杨宪当时也在严州,出于职守,将这事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及时作了严厉处理。

朱文正在江西时,多行不法,江西按察使李饮冰上奏,朱元璋惩罚了朱文正。

义子们与将官、文官之间互相监视,朱元璋见恶即惩,使大家不敢懈怠、营私、犯法和背叛,有利于壮大朱元璋的军事、政治力量。

但是这些义子也仅仅是在明朝还没有建立的时候被朱元璋这样的看重,开国以后的义子们,在朱元璋眼里,已成为朱家皇朝极权政治的障碍物了。

义子毕竟不是亲子,这一点,义子们自然清楚,朱元璋心里更清楚。

就比如以前朱元璋的义子们都姓朱,可是开国之后,朱元璋已经开始给义子们复姓...这就是一个信号。

只是老百姓哪里知道这些,他们就知道你朱元璋为自己的义子徇私枉法了,他们就会害怕,就这么简单,因为老百姓没有你朱元璋的帝王心术,所以他们会害怕,会担心。

而朱朗在听完了夏喜儿的话,也是对那些义子有了不满之心。

.............................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