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言情女生>逆流1982>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废液处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二章 废液处理

“怎么样?还行么?”许富贵领着段云在窑洞看了一番后,对段云问道。

“不错。”段云满意的点了点头,片刻后对许富贵问道:“我记得这附近还有条河吧?”

段云小时经常跑到马军营和新添堡两个村子玩,印象中在村子后面有条名叫‘御河’当地人叫‘十里河’的河流。

在段云前身的记忆中,这条河非常的宽,水流和很急,而每年大兴这边雨季的时候,河面宽度甚至能达到二三十米,里面的鱼虾也很多。

段云考虑的是,如果在这里做工坊的话,废料和污水也必须要妥善处理好,尤其是加工电路板用过的腐蚀液等化学药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很可能会污染农田,甚至会导致牲畜和当地人的中毒,所以这些都是他必须要提前考虑的事情。

其实以目前段云小作坊的生产规模,一天用掉的腐蚀液三氯化铁之类的废液其实非常少,但日积月累,加上后期段云作坊规模扩大的话,如果这些废液处理不好,肯定是会造成不小的污染的。

三氯化铁是在电子工业中制作印制电路板时用以腐蚀铜泊,在此过程中铜被溶解在液体中,随废液排放而污染环境,会造成土地和河流的重金属超标。

对于这种废液的处理,段云还是知道一些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挖一个污水池,用沉淀法让液体中的大部分重金属沉淀后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段云日后需要加工的电路板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不光是天线的放大器,另外他还准制作其他的电器设备,如果用沉淀法的话,显然会浪费很大。

所以段云想到了另外一种处理废液的方法,那就是对废液进行电解和回收,具体方法就是将两根石墨电极棒放入废液槽中,通电后,经过化学反应,阴极铜析出,阳极氯气产生,废液中的铜原子不断被析出,附着在石墨棒上,并附着在负极的石墨棒上。

同时Fe+2逐渐变成Fe+3,溶液的颜色逐渐恢复成褐色,溶液就得到再生,可以重复进行使用。

至于电解槽设备的原理和制作也非常简单,段云可以在工厂用库房的废料就能找人加工出来,其他的东西也都能在五金店买到。

不过无论有没有点解设备,段云都需要做出一个废料沉淀池,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处理好的废液最好排进河流中,这也正是段云询问附近河流的原因。

“土坡后就是十里河。”许富贵用手一指窑洞后的方向说道。

“领我看看。”

“那咱们走吧。”许富贵说着,领着段云向着通往窑洞后面的土路走去。

绕过窑洞所在的土坡,段云果然看到了前方的一条细长的河流。

但眼前这条河和段云前身儿时记忆中的那条河流差距有点大,大片的河道已经干涸,无数的河卵石暴露在阳光下,土制干裂松散,河道也只有两三米宽,相比记忆中那几十米宽的河道足足缩水了十多倍。

除了河道变窄,河水和污浊不堪,水边的污泥发黑,显然是受到了污染。

“这河水怎么变成这样了,我记得小时候河流挺宽水也挺干净的啊?”段云眉头一皱说道。

“你是多久没到这河边了?”

“我初中毕业后就下乡插队了,回来也就几个月吧。”段云回道。

“难怪。”许富贵闻言点点头,说道:“几年前的时候十里河上游就修建了水库,除了雨水多的季节,平时这条河都没什么水流的,还有这两年上游多了几家洗煤厂,原本村里人还能在这里洗衣服的,现在什么都干不了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许富贵脸上露出了惋惜之色。

段云听到这里也顿时有些恍然。

曾经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日趋严重:

“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刮起,全国各地开始注重地方经济的发展,兴建的企业工厂越来越多,但受限于资金技术以及思想意识的落后,很多地方的环境成了经济发展的‘陪葬品’,大兴市作为全国重点资源型城市,也是其中的重灾区之一。

但段云考虑的是想在这村子长期经营,破坏农田和河流对当地村民影响很大,所以哪怕多花点钱,也要解决好这个排污的问题。

“许书记,我想在窑洞旁边修建一个小的沉淀池,出口连接到这条河道理,这个你们村子能做么?”段云沉吟了片刻后,对许富贵问道。

“沉淀池?”

“就是一个小的蓄水池,两米多宽,一米多深,池子里用水泥做些防渗水处理就行。”段云用手大致比划了一下。

“啊,这个简单。”许富贵顿时恍然,接着说道:“人工好说,就是水泥贵点,几十块钱就足够了。”

“那行,我给你五十块,劳烦许书记帮忙解决下。”段云说着,从口袋掏出了五十块交到了许富贵的手中。

“好说好说,回头我就安排人做这个水池。”许富贵从段云手中接过钱后,又满脸堆笑着对段云说道:“那个小段啊,你这个作坊还需要人么?”

许富贵显然希望段云能在村子里招手更多的工人。m.

“我也想多招人啊。”段云闻言笑了笑,接着说道:“许书记您也是个知晓国家政策的明白人,我这边本来就已经有四个工人了,加上你们村子的三个人,正好是七个人,如果再多一个,那就违反国家‘七上八下’的政策了……”

段云所说的‘七上八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论断。

“雇工到了八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明确地划分的“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按马克思的计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也就是小业主;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放个体户创业,解禁乡村家庭工业,恢复城乡小商品市场——私营经济开始在中国大陆萌动。

于是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关于雇工,著名的“傻子瓜子”问题。如果根据马克思的理论,界线应该在七、八之间。七个雇工的可以上马,八个自然就下马了。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食袋,斥候五方旗,水壶,两套棉衣,两个锅盔,腌肉……”

“秦安,兄弟,快,快,快吃东西,你有救了……”

秦虎颤抖着从粮食袋里抓了一把炒豆子塞进秦安的嘴里,而后给他灌水,又把缴获的棉衣给他穿上。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天还没亮,秦虎赶在换班的哨兵没来之前,砍下了斥候的脑袋,拎着走进了什长的营寨,把昨天的事情禀报了一遍。

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别人冒功,他知道自己现在身处何种环境。

“一颗人头三十两银子,你小子发财了。”

什长名叫高达,是个身高马大,体型健壮,长着络腮胡子的壮汉。

刚开始的时候,他根本不信,直到他看到了秦虎缴获的战利品,以及两具尸体。

此刻他的眼神里面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神色。

“不是我发财,是大家发财,这是咱们十个人一起的功劳。”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