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科幻灵异>宿罪-分裂诡探Ⅱ> 331 盗墓者之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31 盗墓者之村

蒹葭村是一个老村子。

蒹葭,芦苇也,多生于浅水或者沼泽中,是一种很常见的水草,文人骚客们,多半用蒹葭来形容自己出生的低贱和卑微,用来烘托自己有远大的理想。蒹葭村原来的名字就叫做芦苇村,蒹葭村里的老人们说起来,也把自己的村子叫做芦苇村,而不是什么蒹葭村。

这个名字,听说是在五十年代,一位云游到这里的道士给改的,他说这里是二龙捧圣的地理格局,是很好的风水宝地,住在这里的人,可以用几句话来形容:一生荣华业兴隆,家境丰厚福禄红,村民老小皆如意,不需劳碌自亨通。

老道士的话一语中的,又或者说是一语成谶。

荆静十五岁,也就是初中刚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村里修路。

那个时候蒹葭大队的墙上,写着的是诸如“磨刀不误砍柴工,读完初中再打工”又或者是“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之类的标语。在改革开放已经十年后,这些小村子,才第一次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浪潮。

村里在外打工的男丁们,将大城市的见闻带回了这个小山村里,也将各种美丽的衣服,精美的饰品,美味的食物,以及很多村里人一辈子都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都带了回来。这对这个小村子的打击很大,他们第一次知道了飞机是什么,他们第一次看汽车开进了村子。

老人们不禁想到了早年间,那个老道士的几句批语:一生荣华业兴隆,家境丰厚福禄红,村民老小皆如意,不需劳碌自亨通。

这四句话并不深奥,即便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很快就猜出了这四句话的意思。

修路是这个村子做的第一件大事。

然而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村子里的一汪浅水。说来奇怪,蒹葭村并没有河流经过,平时喝水全靠深井。村民们也很奇怪,这一汪浅水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而且这是一汪死水,远远就能够闻到臭味。

村民们找来了抽水机,用了并不长的时间,将所有水都抽干了,准备在这里修建一条直接通往城市的柏油马路。

蒹葭村的蒹葭不复存在了。

村里的男丁们被召集了起来修路,算是公家给村里人找到的就业岗位。女人孩子们很快自发给这些劳动力送饭,整个村子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干的也是热火朝天,充满了热情。

直到一次塌方的出现。

当丁二宝一锄头下去的时候,他忽然感觉到自己脚下一阵松动,片刻之间就摔倒在地。轰鸣声吸引了周围的村民,一群人连连跑来查看。他们小心翼翼将周围的黄土铲开,紧接着,村民们就看到了青色的石板。

“这是什么东西啊?”有人问道。

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一汪浅水的地下,竟然铺着青色的石板,这自然绝对不会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有人铺在这里的。然而即便是生活在这里一辈子的村民,也从来都不知道,这里竟然是如此模样。

人们找到了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询问他是否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这位一百零二岁的老人也摇了摇头,从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他就一直在芦苇村生活,他眼睁睁看着那本来还算是清澈的小胡,变成了一汪臭水沟。可他从来都不知道,这芦苇下面竟然有石板。

所有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人类是最有好奇心的一种物种,没有之一。

发现了石板之后,就已经有村民提议下去看看,只要下去看看,不就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嘛?这个提议很快就得到了村子里几乎所有人的认可,村民们集合了起来,选出了几位胆子大,身体壮的小伙子下去。

出发当天,村民们还给几位壮士喝了送行酒,吃了猪头肉。

接着酒劲,几位年轻人打着手电筒,从村民们挖出来的一个洞里陆续钻了进去。

这一等就是好几个小时。

他们从烈日炎炎等到了日落时分,都不见这几个小伙子回来。

有人说这是龙王住的地方,这几个小伙子已经被龙王吃了。也有人说这是黑洞,一旦被吸进去,就永远出不来了。还有人说这个洞通往美国,他们走几天,就从地球的另一头爬出来了。

村民们众说纷纭。

这几个年轻人的家人,更是焦急难耐,已经准备去找村委会,让他们找警察来了。

但就在众人焦急的时刻,洞里终于传来了动静。

“拉我们上去,拉我们上去。”熟悉的声音从洞里传了出来,只是伴随着空洞的回声,显得有些怪异和陌生。

村民们赶紧将这几位年轻人拉了上来。

他们全身都是泥巴,看起来泡在泥里很长时间。

村民们叽叽喳喳。

还是那位一百零二岁的老人镇得住:“都别吵了,听我一个人说,你们进去了,地下有什么东西?”

一位年轻人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了几个玉手镯来,说道:“我们顺着洞一直往里面走,那里面很大,就好像是有街道,有房子一样。只不过那里面全是泥,到我们的小腿部位,这让我们走的很慢,后来我们去了一个地方,就看到里面有几口棺材。”

年轻人挥了挥手上的手镯:“棺材里的人早就成了骨头架子了,不过他身边放着很多这样的东西,我看挺好看的,就拿了几个上来,想让祖爷爷看看。”

老人接过了年轻人手上的手镯,仔细看了看:“这是真玉啊。”

“玉?”有村民说道:“这东西得老值钱了吧?”

老人想到了他那个时候遇到的道人,说道:“我四十多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位道士,他没饭吃了,在我家借宿了一宿,吃了一个饼。第二天他站在这片芦苇荡旁边看了几个小时,对我说这地方是风水宝地,给我们村改名为蒹葭村,还说我没有什么能报答你的,就送你们村子四句话吧。”

老人念了起来:“一生荣华业兴隆,家境丰厚福禄红,村民老小皆如意,不需劳碌自亨通。”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