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赤胆神枪—特科英雄传奇> 第七百九十一章 叛逃之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一章 叛逃之路

他快速地将马缰绳栓到路边一棵树上。把匕首在自己的军装裤子上擦了擦,放入皮挎包。又摸出一支手枪,推子弹上膛,小心翼翼地走拢仰卧的铁匠主席。

他用枪口对正铁匠主席的胸口心脏处。再蹲下一些,仔细看铁匠主席的面容。他看见铁匠主席的双目瞳孔正在变化中,最后闪了一下充满愤怒的光,暗淡下去了。

他将死了的铁匠主席拖到路边草丛中。扯了一把草,回到路上,擦地面。看看血渍有的渗进土中,有的在地上石块面上,看上去触目惊心!擦了几下,效果不好,他放弃了。去解了马,上马扬鞭,向铁匠主席的来路疾驰而去。

他驱马跑了十多里路,停下了。

他跳下马,念念叨叨地说:“老马识途,老马识途,你去吧。”一撒手中缰绳。

马儿犹豫地向前走几步,又转过身来走几步。

他掏出手枪,看着马。

他并不怜惜这匹马。他是怕枪声惊动了附近的人。

马终于向县苏维埃驻地方向,走动起来。

敬向革走上岔路,越走越快,离开了这条山间大路。

他想的是:“-----如果有骑兵追来,到了这岔路口,不知怎么追的话,下马看马蹄印再上马追,那就是离我越来越远了-----”

他在一个山崖边,脱下了身上的红军军装。从挎包里取出匕首,拿一个皮套套上,缚在右小腿外侧。又取出早已经准备好的便衣裤套上。将早已经准备好的,一双缴获自国民革命军的胶鞋换上。换下的布鞋,和毛巾饭盒等几件用一块包袱皮包好,背到背上——路上有可能还要用得上布鞋。

他将换下的红军军服塞到皮挎包里,扔下山崖。

他最后看一眼来路,转身走了,方向——苏区边界。

敬向革是在一年多前,将对共产党革命的疑心,最终发展成了异心。

他出生于农家,原名连荣。他小时候,家里请人给他的兄长看相算命,他也在一边,听不懂,只是好奇地看。

相面先生预测完他长兄的小康一生后,一眼看见了他,惊异,说:“你家这位公子,老夫可免费为他看相说命。”

家里大人同意相面先生的免费看相。

先生说,此子面相憨厚,却心有灵犀,思路奇异,其性可经风浪冒异险,走正道可稳步向上,走偏路可令同侪能人皆失色,是为能放异彩之人也。

这些话敬连荣当时不懂,是家里人依照相面先生的话,逐字记录下来。家里大人觉得相面先生的话并非完全吉利,便没给敬连荣看。后来敬连荣读书识字了,偶尔在家里翻箱子才看到。

敬向革在私塾里读书,背书刻苦成绩出众。

课下,他随孩童们分帮结伙,打闹玩耍。

他先随强势一伙,某日突转向弱势一伙,并出点子,使得弱势一伙在嬉闹打玩中大获全胜,反成为强势一伙。

再大一些,他在家乡读完高小,到县里读完了初中。

敬连荣的一位年长同窗参加了国民革命,入国民党,成为家乡县党部委员

。他拉年方弱冠的敬连荣参加国民革命。敬连荣谢绝了,去到省城读书。

敬连荣想:“什么主义什么革命?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还鼓捣那些西方的名堂。还是读书做事吃饱自己肚子为最重要-----”

省城师范学校里也有国民革命的波涛涌卷。敬连荣暗恋的一位女同学,家里巨富无比,却总是出头领导同学闹事。敬连荣为解心中诧异苦闷,也终于看起一些激进书籍来,居然看出了一点味道来。

他改名为敬先国。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投身于国民革命大潮中,和自己心中的偶像走同一条革命道路。

国共分家,一时间里,国民党把共产党杀得落花流水。

敬先国的暗恋对象嫁给了一位国民革命军师长,住到上海当阔太太去了。

敬先国面对形势,不知所措。

他之前的改名引起学校少数师生质疑,向学校当局有关人士反映。敬先国听说了,心里大骂不止,“我从来未参加过任何激烈运动,只想读好了书,为社会为国家做些事情,大家都追求进步啦,革命啦,我改个名字有什么不对?”

他心中坦然,便依旧沉稳地上课读书。暗地里他多了个心眼,留意校方口气,以及那几个反共有功,趾高气扬的学生骨干。

一夜,他偷听到那几个学生喝酒聊天的话语。

当时那几个家伙都喝得半醉。

有两个说:“-----要再做些事情,要让学校再纯洁一些。”“------那俩家伙,过去鼓吹共产革命,喇叭吹得震天响,现在见势头不好,不吹了。妈的,不把他们这样的弄出来交给政府处理,老子喝酒都喝不出味道来。”

几个人都说,应当向校方提出报告,揭发不良同学的问题。他们说的“不良同学”,其中一个还是敬向革的同乡。

一个说:“还有一个敬先国,是不是也报上去?这家伙,几个月之前,在学校的同学大会上,为大讲共产党理论的同乡鼓掌叫好-----”

又一个说:“我看,现在装老实的共产分子,应该清除出去。有的同学,顶多只是受一时蒙蔽,不会是共产分子------学校里学生就是读书的。清除了捣乱的,没人再闹事,咱们也不要多找事。现在北伐未止,革命需要我们,我们应当走出课堂,投笔从戎-----”

几个人争论起来,声音大了些,稍远处暗中偷听的敬先国听得清楚。

敬先国目瞪口呆。他想了好一阵子,才想起来,是有这么回事。

那天他参加学生演讲会,主要是想看他心目中的女神的风采。坐在会场里的他,看见他的女神在台上神采奕奕,艳光四射,偶尔还向他坐的地方瞟上一眼。他心中温暖,魂不守舍,也不知道轮流上台的发言同学们都胡说八道了些什么。当身边几个同学猛烈鼓掌叫好时候,敬先国也大声叫起好,鼓起掌来。当时他马上意识到自己一贯沉稳的形象是不是被破坏了,随即他看见了他心目中女神的目光笑吟吟地射了过来。他终于又坚持到最后一个停下掌声-----

“我那是做了什么啊!”

敬先国在黑暗中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个耳光。

就听那几个喝得半醉的学生闹着投票表决,表决对敬先国的处理意见。敬先国心中充满悲哀,一个安心读书的人的学生的命运,竟然就这样由另外几个年轻的冒失鬼决定了么。可是,年轻的冒失鬼们身后是强大的政府和军队。

敬先国决定逃走,回家乡去,这外面世界的混乱,不讲理,让他心中一片绝望。

他回到自己住处,取了简单的行李,装上自己所有的钱,连夜买票上了船,离开了省城。

他留了个心眼,先到东边一个城市的亲戚处住了一个月,打听到学校里校方并未追问他的去向,只是作自动退学处理。这才踏上回乡之路。

回到家乡,他发现这里已经成了另一片天地。很多穷苦的人们正在准备暴动,和政府对着干。

暴动准备委员会的成员中,就有敬先国的那位省城同乡同学。

同学邀他参加准备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工作。

敬先国考虑再三,婉言谢绝了同学的邀约。敬先国说自己只是回家避风头,还要回省城继续求学。

他完全没有想到——那几天几夜,一二百里之内,共产党人带领穷苦百姓,真地把天地翻了个个儿!

红旗迎风招展,钢枪大刀亮光闪闪。成千上万人口号一喊山摇地动,前来剿杀的政府军队好几路,近千人,被汹涌澎湃的革命者杀得丢盔弃甲,一逃就是几百里。

敬先国心动了。又经过好几天的思考,他去找了自己的同学。同学笑了:“这里的革命运动暂时取得一步成功,后面还有无数的艰难险苦。先国,你要有准备哟。”

敬先国说:“我想好了,从现在起,我改名字,不叫先国了,我改名为敬向革,一心向着革命-----”

老同学安排他当了乡工农苏维埃的文书,要他熟悉情况,多学革命理论,准备担当更重要的责任。革命队伍中,像敬向革这样的文化人,数量不多。不用说,他以后的前途,好得很。当然,这是要革命步步向高处走,有大发展才能实现的前景。

敬向革兢兢业业地工作,很快就被提拔当了乡工农苏维埃财政委员会秘书,又入了党。

老同学对敬向革的进步很高兴。正好赶上一支征战的红军队伍过来,上级党组织号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们参加红军,扩大根据地,保卫革命成果。老同学问他,愿不愿意参加红军队伍,如果愿意,就随老同学一起进入红军队伍。老同学将在红军军区独立大队当大队长兼政委,敬向革去了,可以在供给部门当干事。

敬向革本来对地方大批人参加红军一事,心中有些打鼓。上前线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枪子儿不长眼睛。不过他又想到:“要想进步快,要想成大事,不拿枪杆子是不成的-----再说,我到了军队里,还是干管钱管物的活儿。”他答应了,穿上了正规红军军装。

到了队伍上,他才知道,红军队伍对抗国民政府的围剿,经常要投入极为艰苦卓绝的战斗。不要说他这当干事的,到了紧要时刻,马夫伙夫都是要提了刀枪上阵的。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