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七:巍巍中华_第546章:中华帝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七:巍巍中华_第546章:中华帝国

十月底,第一个康复的朱万武回开封复职,又过了一个多月,到了十二月初五日,督军朱万化和夫人章氏也康复返回了开封。章氏夫人在别人的搀扶之下,已经可以活动了。

为了欢迎督军康复返回,开封的城门上都挂上了大红灯笼,督军府更是张灯结彩,得到消息的百姓们有的还燃放了鞭炮,开封城是一片的欢腾。朱万化的负伤也让他的威望日盛,人气很高啊!

朱万化一行人马是乘坐火车专列到达开封站的,然后换乘马车进开封城。

台湾又生产了一批新的防弹马车,现在联省尚书以上的官员也全都配备了防弹马车。这一批马车鲜亮无比,与众不同。汽车有了,但是还不适于高官乘坐,起码噪音太大,震动也大,不平稳。

当督军的车队进城时,城中的百姓自发的来到道路两旁,跪迎督军的车队。车队在威武的护卫马队的保护之下,直奔督军府。

联省的官员们更是欢欣鼓舞,朱万化的康复使得联省又有了主心骨,联省的逐项事务也可以正常的运转了。

朱万化回到督军府,从第二天起,大大小小的会议就密集的召集,现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办理了。首当其冲的就是选择日期,举行开国大典,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

开国大典是大事,牵扯到方方面面,也是事务繁杂,最后定下日期为新一年的正月十五日。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又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官员们过年期间也不得不加班加点。

中华日报展开了新一轮的宣传,除了有关庆典进程的新闻报道之外,把宣传的重点放到了新宪法的解读上,也邀请了不少高官学者发表评论文章,大力的宣传宪政。就连衍圣公孔胤植也发表自己对于宪法的认识,表示忠于宪法的决心,他更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大明官府的官员们也加入到推进中华宪政的队伍中来。为新朝做贡献。

以国防军歌舞团为首的各种文艺演出也到各地展开巡演,联省下属的各省都是一片的欢天喜地。

还有一项工作没有大力的宣传,但是同样的引人注目,牵动人心。那就是按照宪法,在联省衙门(开国后就要改称内阁衙门了)属下新设置的爵位勋章评定颁发衙门,为新朝开国评定第一批赐爵和勋章。还不止这些,吏部要重新审定品级,颁布新的品级待遇;大都督府要重新评定军衔,颁布新的军衔管理办法。

这几个部门的工作都是按照新宪法的条文办理的,更是涉及到千万个人的利益,岂能不激动人心?

这一次的评定意义不一般,评上了,就是开国元勋!历史上只有这一次,永远没有第二次!将来如果建设开国功臣阁,其牌位是要进入阁楼供奉的!这是何等的荣耀?正因为这些,就让所有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盯着自己的名字。

得到理想爵位的开怀大笑了,但是,也有黯然落泪的,更有不少愤愤不平的。那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封爵时啊!爵位、勋章、品级、军衔决定了每个官员的待遇、荣耀,有几个能豁达放开的?

就拿最高待遇的爵位来说,按照爵位的高低都有国家恩赐的不同等级的宅邸,有优厚的年俸,有荣耀的社会地位,就医看病等也有相应的待遇。还有,虽说是子孙降等袭爵,毕竟可以恩泽后代,所以封爵那是人人追求的目标。

正因为爵位、勋章评定颁发衙门的重要,针对它就有专职的御史言官监督他们,议会的官员监督公署也增加了一个勋爵监督专门机构,要从多个角度给予监督,受了委屈的也可以找他们申诉。

联省一方热火朝天,大明朝廷的一方明显的感到了末日的来临,到处都是沮丧的情绪,不少的官员都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了,更是有不少官员通过各种渠道联络联省一方,寻求跳槽的办法。

由于各条航线上国防军都主动的退却收缩,双方脱离了接触,官军还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一般不会主动的出击。国防军获取了运河地区和长江口一带也就停止了军事行动。因此,双方的战斗也就告一段落,暂时平静了下来。

航运线路全部中断了,往日里繁忙的江面上不见了冒着黑烟的轮船了,无论旅客还是货物运输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已经多年没有生意的私家小船,又重新有了百姓出行的生意。货物运输的

萎缩却不易恢复,其原因就是联省已经停止了双方的贸易,特别重要的就是粮食,那是绝对禁止交易运输的。朝廷一方的粮荒也越来越厉害了。

南方的冬季本来就少雨,即将到来的干旱也影响到了南方,少雨的天气让指望着明年夏收的希望变得渺茫了。

......

忙忙碌碌中联省迎来了新的一年——崇祯十三年,这个年号可能是最后一个年头了。孔胤植登基之后会有新的年号,这个新年号已经有提议,叫做“开宪”,是宪政开始之意。但是,新皇登基之后,其年号要皇帝本人确定,所以“开宪”还不能算是最后定稿。

按照惯例,要到第二年才算是新年号的元年,所以崇祯纪年还能延续一年。新朝改用孔子诞辰纪元法与皇帝的年号并用,并且以纪元为主,因此,新皇登基之后就会开始使用纪元法,今年就是纪元二一九一年和崇祯十三年并用(等于公元1640年)。到了纪元二一九二年才是开宪元年,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办的,改朝换代也要沿用一年旧朝的年号,这也是规矩。

纪元年号使用之后,所有的历史典籍就都要加注新的纪元年号,这还是便于年代推算的。

......

崇祯十三年的正月十五日终于到来了,以朱万化为首的联省大小官员都聚集到曲阜,各省布政使以上的官员、国防军师长以上的军官、海军的各个舰队司令、教官也都来到了曲阜,从今日起,曲阜将更名为“中京”,是中华帝国京城之意,也是地处中原之意。

不大的曲阜城彩旗飘扬,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城门都很气派,城门楼子都是参照京城城门新建的。城不大,但是有九座城门,南面三座城门,其他三面都是两个城门,这完全是为了凑数,皇城必须有九座城门。城小,城门间隔就小,每一个城门修建的又很宏伟高大,于是,远远的看去,就是城门连着城门,使得皇城分外的华丽。

曲阜城内的皇城是红墙黄瓦的高墙,它有四座大门,正门上方有楼阁,显得宽敞气派,皇城内的主建筑就是中轴线上的太极殿。

联省是禁止使用太监的,皇帝的内宫可以使用女官,女佣人,但是不准使用阉人。太监的历史终止了。

这个皇城内的官僚机构,除了御林军之外,属于皇帝的只有三个机构,一个是内务府,它是管理皇家事务的,实际上就是管家。另一个是文渊阁,就是图书馆,那是皇帝读书办公的地方。第三个是服务于皇帝的文臣若干,以辅助皇帝的文案工作,这些臣子们的办公机构有个名称,叫做内廷,位于文渊阁的旁边。

此外就是皇城的御林军了。但是,御林军主要听命于大都督府,内廷可以差遣御林军,但是要在授权的范围之内。

一个营编制的御林军直属大都督府管辖,也是国防军的编制,但是与国防军区别很大。他们的军服是特殊的,衣着华丽,旗帜众多,威武漂亮,还拥有一个最有气派的仪仗队、军乐队。这支御林军也不全是样子,它有一个可以担负实际作战任务的加强连。这个连武器装备十分的齐全,战斗力很强,他们驻在兵营之中,官兵休息日逛街都是便装,平时也不露面,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至于中京的地方行政官员都是山东省的地方官,名称叫中京,给一个省属知府的官阶,实际上就是个县治,增加了一些为皇家服务的功能。

从这些机构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皇帝就是的虚拟的君主,没有任何的实权。

除此之外就与其他的城池没有什么不同了,官府衙门、差役、警察、武警等等也是应有尽有。

正月十五日,从清晨六点起仪式就开始了。

首先是新皇祭天。

天子的权利威仪来自于上天的赐予,祭天,就是接受上天之封,获得天子的地位。完成了祭天,他就具备了皇帝的身份。所以这个仪式是极隆重的。

祭天坛也是按照帝王的规制建三层,每层九级台阶,汉白玉的栏杆,台面青砖铺地。

本来应该是青石铺地,但是现在的技术打磨光洁的工具很难制造,而天坛上要求地面光洁平整,所以只能用青砖。

也不要小看了这些青砖,在皇帝的宫殿里,铺地的青砖有专用名称,叫做金砖,

就是书中所说的“金砖铺地”。金砖并不是黄色,而是砖瓦的青色,因为其烧制的细腻、坚实、平整,价值昂贵,所以叫做“金砖”。这种砖是皇帝专用的,其他人如果敢用,那就是僭越,也是杀头的罪。据说吴三桂在云南的银安殿就偷偷的使用了金砖,这也是吴三桂的一宗罪。

孔胤植身着皇帝的龙袍,在鼓乐声中,登上天坛,在唱礼官的引导下,焚香、咏唱祭文,然后行叩拜之礼。司礼官取皇帝玉玺、金册授予孔胤植。至此,孔胤植就得到了上天的册封成为天子。

新皇帝手捧玉玺金册步下祭天坛,以朱万化为首的官员跪伏道路两边,迎新皇帝登上御用马车向曲阜城驶去。

下一个隆重的仪式就是登基大典,在太极殿举行。

在鼓乐声中,新皇帝入太极殿,端坐龙椅之上,接受百官朝贺。以朱万化为首的官员们都行三跪九叩的舞拜大礼。

这个三跪九叩的动作是有严格规矩的,要手提衣袍下摆,迈四方步,在唱礼官的指挥下:

“趋步向前!”

“跪!”

“一叩首!”

“二叩首!”

......

要舞步三次,跪三次,每次下跪叩首三次,所以叫做三跪九叩。动作像是舞蹈,所以叫做“舞拜”。

官员们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朝贺完毕,新皇登基礼成。

然后是新皇发布敕令:宣布国号为“中华帝国”,简称“中国”,亦称为“中朝”,改曲阜为“中京”。

颁布中华帝国宪法,宪法文本是黄金封皮,黄绸子包裹,置于宝石镶嵌的锦盒之中。新皇对着宪法叩拜,对天盟誓:忠于宪法,永不背叛!

君主立宪制度下,君主的最大作用就是保证宪法的权威。

随后颁布**红旗为国旗,颁布国歌。

此时军乐队奏国歌的乐声起,男高音合唱国歌:

中华帝国威加四方,

**红旗劲风飘扬,

吾皇孔圣恩泽天下,

士农工商且富且强。

江河浩**山绵连,

君民立宪开尧天,

日月光华真熙皞,

佑我中华万万年。

在国歌声中**红旗冉冉升起,随风飘扬。

接下来是赐爵。新皇亲自开口念赐爵的文告:

赐予朱万化“圣宪亲王”,赐予朱大典“圣洪亲王”,颁发印信。

其他人的爵位就由圣宪亲王赐爵了。

朱万化、朱大典两人的亲王爵位怎么加了一个“圣”字呢?

这是爵位勋章评定颁发衙门在评定爵位时决定的。因为朱大典、朱万化父子的特殊地位,如果他们占用了亲王的爵位,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封爵“亲王”了,亲王爵位就形同虚设,以此类推,爵位就都降了一级,挡了别人的进爵之路。因此决定,为他们二人单独设一个高于亲王的爵位,是他们两人特有的,子孙也不能承袭。并且规定“圣亲王”位尊九五,参照帝王的礼仪,就是金瓜银斧那一套仪仗,也可以身着龙袍,自称“朕”,称臣子为“爱卿”,免礼叫做“平身”。臣子奏事要称“圣上”,要自称“臣”,如此等等。

但是以朱万化平易近人的秉性,他是不能这样张扬的,就拿今天的典礼来说,他有这个爵位,对皇帝的叩拜就在可行,可不行之间,他站立一旁观礼,自己不行叩拜礼也是可以的。可是他没有那样做。比照皇帝的待遇,毕竟不是皇帝,他如果不叩拜行礼,就会留下张狂的话柄。

最后是御赐宴会,当然不会有这么大的宴会厅,他们也是因陋就简,就在太极殿前的小广场,露天宴会。

太极殿里摆上三张桌子,新皇帝居中,朱万化、朱大典居左右,摆上菜肴美酒;大殿前,一排九个大鼎,鼎下炭火缭绕,鼎中开水沸腾,内置牛羊麋鹿,熊豹走兽;大殿内是传统的礼乐,钟鼓齐鸣。这就是所谓的“钟鸣鼎食”了。不过这种宴会是礼仪多于品尝美酒佳肴,隆重但是吃的不舒服。

新朝开国大典终于完成了。

从此,中华大地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 第54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