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七:巍巍中华_第534章:对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七:巍巍中华_第534章:对策

在九月十五日浦口驻军第65营之一部,带领着一百多名商铺雇员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奔镇江而去。他们这一路上前景并不乐观,还将历经磨难。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暂时放下这支突围的部队,也应该看一看开封的反应了。

九月十四日中午,官军三万突然包围了浦口,这个紧急的军情报告很快就到了陆军总监朱万杰的手中,遇到这种重大的事件,朱万杰马上就到了他父亲的书房共同商议对策,前线的军情紧急,紧急的应对策略必须快速的反馈到前线。

朱万杰说道:“父亲,官军重兵围浦口,就说明了朝廷下了开战的决心,我长江和其他的各条航运线路就都要有紧急的应对办法。长江航线太长了,我军必须收缩,从后勤补给上说,就要向两边收缩。对于浦口的这支孤军,我的意见是收缩到上海(上海是国防军的势力范围),因此,下令他们向东突围,还要考虑派兵接应。长江航运公司要立即停止所有的业务,各种船只、人员也全部随着部队收缩。”

朱大典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朝廷刺杀万化的仇还没有报,他们倒是主动打上门来了。”

说着话,朱大典站起身来看墙上悬挂的地图,看了一会,他手指镇江的位置说道:“万杰,我的意见是攻打镇江,所以浦口之军退到镇江即可,镇江还有65营的两个连,让他们接应一下。不过浦口的部队过于孤单了,突围的行动不容乐观,纵然有接应也未必及时,全军覆没也是可能的,要有这个准备。但是坚守待援无异于坐以待毙,这是因为浦口城太小了,他们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三百多人,城墙都站不满,我们的援军、弹药短时间都送不进去。官军三万,在加上他们有火炮助攻,如果攻的猛一点,56营可能一天都撑不住,因此,只好命令他们主动突围,死马当活马医吧!让他们乘后半夜突然出击,兴许还有一线希望。”

朱万杰说道:“父亲,对于救援浦口,东海舰队来不及了,但是上海还有一艘炮舰,可以命令配上两艘炮艇,马上向浦口出击,他们的时间是够用的,可以为他们助战。”

朱大典说道:“可以,告诉第56营,让他们随时上报战况。万杰,你看对于56营还有没有其他的命令,如果没有了,现在就把有关他们的命令发出去,时间紧急,他们还等着呐。”

朱万杰立即书写命令,交朱大典过目后发了出去,其中包括对上海、舟山调动军舰的命令。其他需要决策的还很多,他们还要继续商议。

朱大典说道:“打镇江的部队就调上海的第六师第二团,东海舰队配合参战,为此东海舰队也要出动一个营的陆战队。还有运河的独立第三团,连同他们的水军,运河航运公司的船只、人员,全部向镇江集中,他们也要参加攻打镇江。情报说,官军的这一次行动调动了镇江的部队,因此,这几天镇江兵力减少了,这为我们的行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假如攻击受阻,进攻不顺利,则调浙江的第一师北上,所以也要告诉第一师做好出兵的准备。”

朱万杰在低头记录这些内容。朱大典起身又指向了地图,他说道:“万杰,除了镇江之外自此之前我们已经命令第三师做了打徐州的准备,借此机

会一并拿下徐州。如果我们如愿拿到镇江、徐州,则江北的运河沿线就都在我军的控制之下了。眼下我们主动出击进攻的就是镇江、徐州这两点,其他地点取守势,还不要全面开战,观望一段再说。”

朱万杰说道:“父亲决策的对,我会照办。此外还有长江的中游航线,我的意见是浦口以西的部队、航运公司,全部向宜昌收缩。宜昌背靠着四川、河南,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宜昌的官府说是朝廷的命官,实际上应该算我们的人,我们等待一下,必要时就宣布正式的接受过来。父亲,您看长江的安排可以吗?”

朱大典:“可以。”

朱万杰:“有关运河刚才说了,向镇江集中。汉水的独立第四团和汉水航运则退回陕西境内。比较麻烦的是永州、桂林、梧州三府,这些地盘在我们的手里,其地理位置也很重要。如果为了收缩防线而放弃了,有些可惜,若是保留,则成了孤立无援之地。”

朱大典也是很犹豫,看着地图考虑了很久。

这一带是山区,如果占据这里,它对湘江下游的长沙等地是个极大的威胁。此外,也是通向广西、云南的交通要道,起到了控制西南的作用,可以说是西南地区的一个枢纽。

最后,朱大典还是下了决心,他说道:“万杰儿,我的意见还是放弃吧!我有三点理由:

.第一,从天下大局来看,重点在中原繁华之地,短时间内云贵、广西还是次要的。如果我们在哪里保留一支孤军,他没有弹药补给,其战斗力会陡然下降,如果官军抓住这一点,猛攻他们,我们就要受其牵制,处处被动了,我们将被迫花大力气去关注这个次要之点。

.第二,为了支援他们,我们可以取得肇庆直到澳门的出海口。而我们在岭南只有一个第十二师,这长长的一条线有两千多里,那将处处是漏洞,防不胜防。要想改善这种状态,就要调一个师的部队占领广州平原。先不说占领广东省是否容易,为了这三府之地调动一个师,这个账就划不来。

.第三,如果我们放弃这三府之地,那么第十二师就腾出了手脚,他们以澳门、广州湾为基础,可以图谋广州平原。这就是说,拿三府山地,可以换广州平原,这个账当然很划算。广东省沿海,后勤有保证,地理位置非常有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居于主动地位,打不打,什么时候打都是我们说了算,而不是被动挨打。

万杰儿,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万杰听得连连点头,朱大典分析的非常到位。

朱万杰说道:“父亲说的好,我同意。那么永州以北的湘江航线,全部向宜昌收缩。永州以南向澳门收缩,但是,可以考虑让十二师相机占领香山县(中山市)。否则,他们的地域太狭窄了。”

朱大典说道:“可以取香山,但是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引起大战、恶战就可以,因为现在哪里不是要点,主次要分清。”

经过他们父子二人的商议,就定下了攻击徐州、镇江两点,其他取守势的意见。军事行动刻不容缓,一系列的命令就下达了。这几条航线就全部行动起来。

朱大典和朱万杰都深深的感到朱万化不在眼前,他们的决策总是感到吃力。

那么朱万化、朱万武还有章氏夫人他们的治疗情况如何呢?

在这个时代,治疗外伤是很难办的,特别是朱万武,他的伤是弹片进入了腹部,这要是普通人就是等死了。为此,特意把开封军医院的院长张易请到了济南。张易是朱家在金华时搜罗来的外伤专家,在大明的时代,能够治疗外伤的医生是很金贵的,特别是专家级的。张易就是一名难得的高手。

除此之外,朱大典亲自请河南巡抚吴甡到济南。前文我们说过,吴甡不但是官员,他也是高明的医生。吴甡不懂外伤,但是,他懂得调养,在麻醉方面也可以协助张易。

朱万化两处严重的外伤,头部的伤按现代的说法就是严重的脑震**,这是毫无办法的,即便在现代,脑外科手术难度也是非常之大,在明代就不要想了,一切全靠运气,靠调养。

其实对于脑震**,在现代也是不能轻易做手术处理的,大部分可以调养恢复。

最初的几天,朱万化经常陷于昏迷、头痛、恶心的状态,就是严重脑震**的反应,在吴甡的调养之下,三五天之后,这个症状减轻了,说明已经在慢慢的痊愈。这也说明了吴甡是个调养的高手。

朱万化还有背部的肋骨伤,因为肋骨没有折断,只是劈裂,因此,上夹板是唯一的治疗方法。他咳血,就说明有内伤,伤势如何?这个时代也没有高明的医疗设备来观察内脏,还是要靠号脉调养。

总之,是朱万化的运气好,看似凶险,实质上内伤不严重,再加上吴甡这个高明的医生,他是逐渐的恢复,一日强过一日。他的这个情况可是让联省的大佬们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只要朱万化能够恢复,联省就平稳了。否则,联省的前景如何真的不好说。新皇尚未登基,宪法还没有正式公布,执行宪政还要有一个过程,如果没有了朱万化那就要朱钰继承督军之位,朱钰能否完全按照朱万化指明的道路走,就决定了开封这一支势力的前途,所以说没有朱万化,前景就真的不好说了。

朱万武的伤势要复杂的多。

张易通过询问、观察、触摸判断:弹片没有伤及肠道。这是因为伤口在小腹部,那里除了肠道没有其他的内脏,朱万武没有便血,就可以判断肠道没有受伤。因此,他判断挽救的希望很大,于是他决定做剖腹手术。这个时代,能做这种手术的确不简单,张易也是担了风险的,其主要的风险在于手术后伤口的感染程度,因为,这个时代没有消炎的特效药:抗生素。如果控制不住炎症,就是死亡!为此,作为朱家的家长,朱大典亲自给他写了生死状:无论治疗结果如何,张易无罪!

据说手术就是准备这两天做,后果如何?还不知道。

章氏的正骨手术已经完成,夹板固定,一个月之内不能动,一个月之后,拆除夹板,可以轻微移动,但是三个月后方可站立。因此,一个月之内,章氏只能在济南养伤。

按明代人的知识程度来判断,朱万武基本上就等于是废人了,完全恢复健康的可能渺茫。

按现代的知识判断,朱万武的伤不严重,手术简单,可以迅速康复。如果用现代的治疗手段,他一个月之内就可以复原如初。

--- 第534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