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

卜榷得了一个盗窃朱万化当年考取秀才之存档试卷的差事,也是苦不堪言。

卜榷明白,他的这份差事可是不同以往,他们这是在秘密地调查督军大人!涉及了督军大人的个人私密之事,诡秘之极,一旦暴露可就是滔天的大罪!诛灭九族!

这个指令是朱钰下的,否则,借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去盗窃这份文档。他若是不执行,到了朱钰得手之时,就是他的死期。他也看出来了,朱钰手段之狠辣,可是远远的超出了督军大人,督军是何等的仁慈?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朱钰是督军的儿子,他敢到督军大人那里告发督军的儿子吗?那纯属于寿星老给阎王爷百年——嫌自己死的慢。

这件差事的难点在于胆量。拿一份档案,并且是无关紧要的档案,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这份档案的份量太重,失败了,是大不敬犯上之罪!成功了,有可能被灭口!左右都没好!胆量小的可能就此选择自杀,以躲避重大的责任。

有很多官员无端的自杀,其实就是这个原因——责任过于重大,个人已经承担不起了,并且是左右都没有好结果。

不知道卜榷属于哪一种?也不知道他的运气如何?我们拭目以待吧。

朱钰要这个东西何用?

朱钰的想法是极端的龌鹾,更是阴暗、触逆!

起因很偶然,那是朱府里下人的闲谈被朱钰听到了。什么闲谈能促使朱钰调查他的父亲?

下人们私下议论的是:老爷(朱万化)有一个性格突变的过程。在崇祯元年受伤之前的老爷,性格是刚烈的,对下人不时的有申斥,骂起人来面目凶狠,动手打人之事也不少见,老爷身边的仆人有不少就挨过老爷的拳脚,没挨过打的不多。但是,自从那次骑马滚落山坡受伤之后,老爷就像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样,对待下人极和善,不要说打人,骂人的事情也没有,从来就没见他骂过人。

朱万化的这个反差太大了,所以就难怪朱家老资格的下人们有议论。

首先朱钰经常的被训斥,逆反心理使得他对父亲极端的不满。十多岁的孩子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把父母当做了敌人,这也是常见的,也属于世间的常理。其二是朱家下人的话恰当其时的进入了朱钰的耳朵。

原本的那个朱万化,在史书上是记了一笔的,那就是乱民“许都”聚众攻打金华城,朱万化募集乡勇守城,战败了许都,保护了金华。

金华城里的士绅绝不是朱家一家,偌大的金华城人口也是数万之众,危难时刻能够站出来,号召聚集乡勇,敢于反抗攻打城池的乱民,定然不是温文尔雅的书生。他面对的贼寇能够攻打金华城,其势力、人数也不会小。但是朱万化能够组织反抗,并战而胜之,由此可见原来的那个朱万化绝对是个刚烈之人,其脾气秉性不会是很温和的。

朱万化受伤那年,朱钰才两岁,还不记事,他当然不知道从前的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在他对父亲充满怨愤之时,听到这样的议论,他能不多想吗?

另一方面,朱万化的本事太大,事情过了头就会有妖孽的说法。古人的科学知识不足,信鬼信神很正常,这就让朱钰想到:他是我爸爸吗?几个巧合,就让朱钰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了怀疑。

冥思苦想之中他就想到了这个办法。读书人都知道,笔迹是无法伪造的,每一个人写字都有特点,这有点像是指纹,所以才有签字画押一说。

签字大家都知道,画押是什么?

画押就是画一个圆圈。古代

文盲很多,但是有时候必须签字,例如审判记录。但是不会写字如何签字?于是就发明了画一个圆圈,画圆圈人人都会,可是不同之人所画的圆圈都是不同的。这就叫画押。

笔迹的鉴定,在现代有,古代同样有。鉴定的方法过于专业,我们就不说了。

要取得崇祯元年之前朱万化的墨迹,这一份试卷是朱钰可以找到的,并且是唯一能想到的一份。在朱府之内,也可能还有朱万化从前的墨迹,但是朱钰是不敢找的,他怕惊动别人,解释不好就要露底,毕竟他自己都知道,这种鸡鸣狗盗的事情太龌鹾。

总之朱钰想拿到从前那个父亲的墨迹,与现在这个父亲的墨迹对比、鉴定,看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换句话说,眼前的这一个是不是妖孽?!

想法很大胆,也很触逆!在古代属于大逆不道。

这也是巨大的利益推动的,如果朱万化做了皇帝,如果他是个安安稳稳的太子,那是绝无此事的,朱钰不会想,更不会做。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朱万化打破了朱钰的太子梦!从这点说,事件并非偶然,有其必然的因素。

人们的权利欲望是可怕的,它能使人做惊天动地的英雄,也能使人成为万夫所指的贼子。

朱钰如何应付他的舅妈和表哥?如何继续装乖孩子?我们就不必浪费笔墨了。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

就在朱钰干这种鸡鸣狗盗之事的时候,朱万化在忙什么呢?

走立宪之路就离不开民主、党派、舆论、宣传媒体。对此,朱万化是十分清楚的。大明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水平没有这些概念。如果不善加诱导就会出现怪胎、变种。并且这种看似反应民意的东西,如果民众的基本素质不好,在加上别有用心之人煽动利用,其后果非常危险。作为现代人朱万化见识过这种乱象,这一点确实需要预防。

“民主”“自由”“平等”之词好听,可是朱万化是不敢贸然倡导的。

中国是多民族,多利益集团的符合体,如果对“民主”没有限制,倡导极端的民主,就要面对国家的分裂或者军政寡头独霸一方,比如西藏、新疆、蒙古等边远地区就会在民主的旗帜之下搞独立,搞分裂。就类似民国初年的军阀割据,以及外蒙古“独立”的结局。所以朱万化心中的民主是有限度的,这就要体现在宪法之中,并且朱万化根本就不想提“民主”二字。

同样道理“自由”也是有限度的,对官员不满,发牢骚,骂几句是可以的,但是骂皇帝,骂督军是不能允许的,这是国家的尊严。报纸有新闻报道的自由,但是不能造谣生事,不能捏造假新闻,就是真实的新闻也要顾忌到国家大局。

例如,在严重的灾荒之地,在敌我交锋的战乱之地,有官员的恶性贪污或者犯罪的事件,这种新闻是真实的,但是要在官方的控制之下,择时发布。否则就是资敌的行为,就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混乱和损失。所以非常时期要有新闻管制。

这种有限度的自由,和对于新闻的管制也是要写进宪法的。

“平等”的口号更加不能喊,人们的文化水平,认知能力还有限,“杀富济贫”的口号还有市场,“平等”就可能激发仇富心理。财富的不平等是社会公理,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均财富的行动只能使社会倒退,裸人族的原始社会就是榜样。富人中有恶霸,穷人中也有无赖,好人与坏人,守法与犯罪,跟他们的财富没有关系。

如果说个人财富达到了某个水平就该杀!

或者说穷困潦倒的乞丐就该杀!这都是野蛮行为。

“平等”说的是政治平等,不要说大明这个时代,就是到了现代,很多人也搞不清楚,是极容易被别有用心者利用的口号。

议会里可以吵架,甚至动手的可能都有,这是正常的。不吵架,一团和气,意见总是那么一致,一投票就是百分之百,这就不正常了。

但是也不能发展成为了吵架而吵架,一切以党派利益为准,光吵架不办事,一事无成。那么这样的议会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朱万化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他知道,在现代是有这种现象的。

他提出的办法就是限制政党。

建立政党必须到官府衙门登记,上交自己的党章让官府审查。政党的一切事物对于官府都是透明公开的,面对官府,不准许有党内的机密。政党需要资金,可以有自己的财务管理,但是不准拥有产业,更不能有任何的盈利行为。这就是限制党派成为经济利益集团。

全国的政党还要有个数量的限制,不能多如牛毛,三五个人就建立一个党是不行的。

如果不管理,放任自流,朱万化可以断言,第一批冒出来的政党就会是帮会、黑社会的复活,让帮会、黑社会披上了党派的合法外衣,其后果是严重的。帮会、黑社会的目标是聚敛财富,限制政党的有关经济条款就是针对他们的。

朱万化不是政治专家,他的这些管理不见得对,但是,避免议会的混乱应该起一些作用。

现在的媒体只有报纸,受技术的制约,和人们认识的限制,现在还只有中华日报和大明日报。可以预计,以后的报纸会越来越多。

为了避免混乱,避免不负责任的小报满天飞,同样要加强管理,严格登记审批。虚假新闻、恶意的鼓动都是犯罪行为,相关的人员要负法律责任。虽然其他的报纸还没有出现,朱万化已经把制度准备好了。

这也是朱万化提出需要训政的原因,训政不光是一句口号,一个名词,更不能是朱万化执行独裁的借口,而是有很多需要训导的内容,需要采取的措施。其重点就是:民主、党派、舆论、宣传媒体等,需要怎么管,怎么诱导,以及需要完善那些法律。

所有的这些在建国之前都要有所规划,有的要写入宪法,这些就是朱万化当前最忙的工作。

......

派使团对清国访问是既定的。使团成员,出访的主要事项都准备好了,但是现在不得不推迟。新朝建立之后,用新朝的名义当然是最好的选择,那时候新皇登基了,诏书、册封之类的就很方便,同时也是为新朝造势。

出使清国的主使是朱万文,此时朱万文正在忙于宪法的制定,当然不能出访。

宪法修订会议的主官是督军朱万化,朱万文和大法官史可法任副官。可是实际上主要的文案组织工作都是朱万文在主持。

宪法乃国家根本大法,这么重要的文件当然不能草率,要有多方的代表反复论证。撰写的草案还要广泛的征求意见,反复多次才能定稿。因此,朱万文是特别的忙,他与朱万化几乎整日的在一起。

所有这些原因之下,使团出访清国的时间就要向后延迟,为此,专门的派出一位信使,把推迟出访的信息传达给清王皇太极,告诉清国,出访的时间初步定于明年秋季之后,以避免清国误解。

--- 第500章完 ---

磕磕绊绊的写了五百章,自己庆祝一下吧!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