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81章:占领梧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81章:占领梧州

大明的官军镇压暴乱还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这些官军的丘八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一次镇压的是闹事的民众,他们就更加的有了理由,趁乱大发其财。还有一个因素,这些官军中的一部分来自于其他的地方,是客军,非本地的子弟兵,抢劫起来毫无顾虑。乱民的打砸声势小了。兵丁们趁机抢劫之势形成了,于是更多的民众遭了殃,市面上混乱的程度不见减弱。

官府调动部队的指令到了城外就不灵验了,城外商城方向的官军,派出回援的部队,就被堵在了他们沿河的驻地上。堵住他们的就是国防军的部队。

官军封锁了商城的码头,西江还是畅通的,南门处的码头也是开放的。

城里的动乱一起,李定国就派出四艘客船满载着两个连的正规军,加上临时营的士兵总数六百多人,由炮艇护航在南门码头登陆。一个连乘乱占领了南城门,另一个连则向东建立防线,堵截设防于商城渡口的官军。梧州城里的官军只有几百人,渡口这边却有一千四百人,国防军当然要堵住他们,避免其回防城内。

商城里剩余的一个连,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分批从桂江渡口渡过,两面夹击设防于此的官军。朝廷生产新式火铳已经很多年了,因此,一般的官军都配备有新式火铳,但是此地的官军没有配备火炮,与国防军相比,他们的火力太弱,在国防军两面的夹击之下很快就陷入了混乱。国防军在强大的炮火压制之下,用喊话器劝降,半数之敌原地投降,溃散后落荒而逃的也不少,梧州城的方向被堵住了,因此没有能逃回城中的。从军事上说此部已经被围歼。

战俘被集中看管之后,部队立即转战梧州城,从已经控制的南门进城,全面占领城防,把梧州城团团围住。

此时的国防军兵力是:正规军一个营,加上临时营和一个连的武警,有两千多人,从兵力人数上超过了城里的官军,并且占据着城墙的优势。

国防军完成梧州城布防的时候,城内的混乱局面还在继续,只不过演变为官军抢劫市民,四处的火光浓烟依旧不小,也没人组织救火。

国防军进城并乘乱接管了城防的情况官员和军官们很快就知道了,但是为时已晚,城防已经丢失,官军还处于混乱的抢劫之中。国防军后续部队到达之后,开始控制城内的主干道和路口,喊话器也不停地喊:

“国防军对梧州城实行军管,抢劫伤人者必将严惩,官军全部回兵营,等待处置!任何人不得上街,全部呆在家里!”

反抗的官军必然会有,此时国防军就不能手软了,否则无法控制局面。在强大的军威之下,反抗者被强力驱散,正在抢劫的,被击毙击伤的也不少。

兵营被国防军包围控制,但是国防军没有进入兵营,凡是能够回兵营的官军被视作合作者,他们不出兵营即可。

混乱的局面终于渐渐的平静下来,国防军开始组织人力救火,弹压市面,用大喇叭喊话,出动士兵封锁街道,一遍一遍的重复告诫市民全部回家,街道上戒严不准行走。

国防军张贴告示:宣布对梧州军管,戒严两日,任何人不得上街,全部呆在家里。

国防军也占领大小官衙,告诫所有的官员到新成立的军管官衙报到。

梧州知府康承祖做了国防军夺取城池的准备,他知道如果国防军全力攻打城

池他未必守得住,但是坚守几天的信心还是有的,他还可以向两广巡抚衙门求援。只是他没有料到这一场大乱,更没有料到国防军来的这么快,混乱中城池就丢了。

作为朝廷的命官,他认为自己没有错,他守土有责,必须维护朝廷的尊严。现在局面破败如此,他也只好低头坐在自己的官邸之中暗自感伤,等候自己的结局,他毫无办法。按大明的律法他丢失城池应该自杀,但是国防军向来自称是大明的官军,梧州城并没有丢失与外人,他要是自杀就有点不明不白了。

八月十一日,梧州府被第十二师接管,实行军事管制。

对于朝廷军政两方的官员,国防军有既定的政策,那就是愿意合作的欢迎,不能合作的则礼送出境,返乡有困难的则资助路费。李定国根本就没打算见一下梧州原知府康承祖,他派出部队接管各处衙门及档案府库,把官员们一律驱逐出官衙。

说起来,李定国对于知府康承祖有一些过分。康承祖是朝廷的命官,他忠于职守,忠于朝廷,忠于皇帝是对的,起码比奸臣强。对于康承祖,即便不能收服,也要以礼相待,李定国的态度太过于冷淡了。

这也是李定国的短处,为人处世过于生硬了,做事不留后路。

国防军的事情要做到明处,李定国以第十二师的名义,行文通报到两广巡抚衙门。通报说:“我军本意是开辟新航线,保卫新航线的航运,令其造福于两广的黎民百姓。航线所经各地官府都能善加配合,与我军和平相处,相安无事,我军也不会侵扰地方。但梧州屡次干扰我军建设航线,我军避其锋芒,将码头迁移,远离了梧州城,怎奈梧州紧紧相逼,企图断我航路。无奈之下,我军不得不取梧州。依此为鉴,自梧州向北航线沿途我军将全部占领代管,撤销其原有的衙门官吏。

在此,我向巡抚大人担保,我十二师管辖之地,依然向两广官府纳税,巡抚衙门的政令,只要不损害我方利益,我十二师都能执行。请巡抚大人谅解我军的苦衷!”

这个官方行文可是害苦了熊文灿,作为巡抚他如何向朝廷交代?偌大的梧州府说没就没了,连带着桂林府也即将被国防军占领,他就等着罢官下狱吧!

若能学习陕西、山西的榜样投靠联省到是一条出路,可是熊文灿在两广之地没有什么建树,到任这几年来,光顾得捞银子了,没有下笼络人心的功夫,两广的官员众多,就像不听招呼的康承祖一样,这些官员有几个听他的?危机到了眼前才知道自己的人际关系太差,没人缘。

他不敢去南京面圣,他也没有能力联络两广的官员投靠联省,那就剩下一条路了——弃官回乡。他的家乡在四川泸州,那是联省的地盘,联省应该不会难为他。

想到这里,他就有了主意,也应了那句话了:“无欲则刚!”没有了欲望,他的胆子倒是壮了,办法也有了,他实话实说,如实向朝廷禀报,自称无能,请朝廷处置。他只要不去南京,朝廷也杀不了他,最好是罢官,他就借坡下驴。

他都想好了,肇庆城外就是国防军的兵营,危机时自己的亲兵总能护送自己到花皮的军营吧?不说他有恩于花皮,起码无仇。

就这样熊文灿的奏疏送往了京城。

......

一场骚乱平定之后,后续的事务纷杂,并且都需要快速的

处理,以免后患。

梧州城中损失的主要是商铺,除了像赌场这种劣迹斑斑的商铺之外,对于正常经营的,其损失官府是应该适当的救助,使其减少损失,还要帮助他们重新开业经营。对于市民的伤亡,官府应该抚恤,以安其心,使其家属正常的生活下去。

被俘的大批官军也要照章办理,无非是还乡安置、参加地方武装等等。

处理了应急的事务之后,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粮价。

现在是崇祯十一年的八月,由于联省的倾销政策,两广的稻米零售价已经到了每石不足一两二钱,粜粮价格仅仅一两多一点,而联省一方则是一两三钱,差价还不算大,也已经有了影响,随着粮食的持续降价,两广的农业定然要萎缩。

国防军占领的梧州属于朝廷区域里的个别地区,就不能用关卡的办法来保护本地的农民了。为此,联省衙门的指示是一土地为准,按单位土地出售的商品粮数量给予补贴。无论是地主、佃户、自耕农,分别估算他们每亩地出售的商品粮的数量,按照一两三钱的标准给予补贴(每出售一石商品粮补贴银一钱),使其经济上不受损失。执行这个政策后,得益最多的就是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因为他们手中的粮食全部是商品粮,数量最多。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明的众多王爷们,他们都拥有大量的土地,在朱万化没有取得政权之前,没有与朝廷撕破脸之前,还不便于处理他们,只能是个别的案例个别对待,就类似于洛阳的福王朱常洵的案例。

不管得益者是谁,如果没有补贴,农业生产就会收损失,这是为了挽救本地的农业,不能因为大地主得益就不执行。

补贴的银子十二师拿出来,因为他们很富有,但是,账目要算在联省衙门的账上(财物金银保存在十二师的库房中,从账目上,有的属于联省衙门,支配权也是联省,不是十二师,这是要分清的)。

......

梧州很大,直到桂林附近都是它的地盘,既然占了梧州城,对于梧州下辖之地只需要发一个通告官文,派官员和军队过去一一的接收,那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梧州的官军绝大部分都被康承祖调到了梧州,倒是省去了麻烦。

既然占领了梧州府,桂林府也就一道占领,理由就是保护航路,防患于未然,避免再次出现梧州事件。

这样一来,这条航线的广西境内,沿途就全部占领了,此地也与第六师军管的湖广永州府连成了一片。这块地方占了广西东北部的一个角。这么大的一块地方也有近二十个县了,要理清政治,设置新官府、任命官员、建立地方武装等等,总之就是彻底的消化这一地区,变为联省的治下之地,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第十二师在明年夏季之前能做好这些事就不错了。

这种政务方面的事情主要的是教官的职责,因此,李定国将清闲一段时间,借此机会,大都督府调李定国回开封述职。这是因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广遇到了太多的事情,这些都需要清理一下,好的经验要记录下来,供将来参考,不当之处也要设法弥补。另一方面,国防军在两广之地将来将持何种策略,达到什么目标,也要进行探讨。

八月底,李定国向教官看文强交代了工作,启程前往开封。

--- 第481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