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79章:暗流涌动

崇祯十一年八月初三,左良玉部离开永州,遁走江西井冈山。

永州城里的坐探及时的报告了左良玉部匆忙逃遁,永州应经是没有任何势力的空白点的消息。

阚文强手头的兵力太少,李定国派出的援军还在路上,在全州还有1000名左部的兵卒需要处理,一时脱不开身。

阚文强暂时离不开,但是永州不能空白,左良玉走了,国防军就可以顺便占领之,因此他立即向第六师通报,请他们尽快出兵接收永州、零陵,声言自己也会尽快赶往零陵会师。

三日后,正当阚文强处理左部遗留部队之时,全州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左良玉的部将李卑。

李卑原是朝廷的军官,在山西境内剿灭乱民时并入了左良玉之部,因此一直跟随者左良玉至今。左良玉是个老粗文盲,李卑却是识文断字之人,他没有功名,他的那点文墨都是带兵打仗过程中自学的。中华日报到处都有,只要识字,想看,总是可以看到的。李卑因为常看报纸,天下之事还是知道一些,自然也就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左良玉部有不少的老兵,已经征战多年,年龄大了,自然就会想到自己的前程,打打杀杀的总不能干一辈子,年龄大了就需要家庭,需要安稳的生活,需要繁衍后代,需要养老,李卑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人物。现在他又一次遇到了国防军,这是一个脱离苦海的机会,他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否则就真的是苦海无边了。

在左良玉仓促出逃,部队混乱之际,李卑联络了一批昔日的好友,乘乱离开了左良玉的部队,直奔全州来投奔国防军。随他而来的有几十人,人数不多,却都是左良玉部的基本军官。这些人大都超过了三十岁,因此成了家,有家眷的居多。这些家眷再加上他们的亲信护卫,这个队伍也有三百多人。

永州也算是富庶之地,左良玉部的主力是北方带来的骑兵,他们又素来有搜刮百姓的习性,这些人都是军官,因此他们的马匹车辆很多,行动迅速,很快就逃到了全州。

李卑单骑进城,拜见阚文强,诉说了投靠之意,甘愿听候国防军处置。阚文强抚慰一番,请他们全部进城,与原来留在城中的部队合在一处,一同处理。有了这一批主动投诚的左部军官管束着士兵,处理起来就更方便了。

左良玉起家的部队是关宁军,因此,老兵大多数是锦州、宁远、山海关一带的人,那个地方属于热河省。热河属于联省的治下,巡抚就是祖大寿,因此安置他们自然就方便了。

对于他们的审查还是要进行的,因为是主动投靠过来的,对待历史罪行的处置就特别的宽大了,有罪的也就是教训一番,让他们认罪悔改也就作罢了,罪行不严重的就此揭过。他们的抢劫行动大部分都是部队的集体所为,个人承担的责任有限。

这一批老兵多数人的愿望就是返回故乡,从此做个百姓,安安稳稳的生活,这都是人之常情。新兵中多数是本地人,也有来自西北省份的,他们中的多数也是遣返回乡。对于返乡之人,要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就是安家费、路费,让他们能够平安的回乡,回去后有生活的出路,他们自然就安心了。对于返乡之人,国防军的处置办法是很人性化的,真正的是帮人帮到底。这是化解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花费一些银两的值得的。

也有愿意投靠国防军,加入部队的,对于这些人就要筛选一下,合格的军官人才送到学校进行短期培训教育,之后可以安排到部队、官府中任职,士兵则在武警、保安中安置。李卑就在这批人之中,他希望能跟着阚文强,阚文强给他留下了太好的印象

,他觉得这样安稳一些,阚文强答应了,军校学习期满之后会接收他。

无处可去的则带回到两广,在运输航线上安置,也可以移民。

如此这般,经过十几天的处理,所有的人都有了满意的去向,等候运输船只,分别奔赴自己的目的地。

阚文强则前往零陵,与第六师会师,他们商议决定:属于永州府的全州以北的几个城镇由第六师接管,建立军管政权。由此直到长江的码头,全部归第六师管辖。从灵渠到零陵的沿线驿站由第十二师暂时监管,以便于这一段小型客货运输船只的统一管理,将来则交到湖广航运公司的手上。

至此,从南海的澳门起,到长江上的岳阳为止,湖广航运已经具备了全线开通的条件。

......

从三月份李定国率领部队进入广东,到八月驱逐了左良玉部,历时半年。这条航线终于进入了全线试运行阶段,即将开通运营。

航线分三段,南端从澳门到桂林,北端零陵到岳阳,这两段主航道使用机器动力的内河中型客货船。中间的一段采用人力的小型客货船。对于乘客来说,全程需要八天,中间过灵渠的那一段,平均需要四天才能通过,占了一半多的时间,是个阻碍的瓶颈。

繁忙的航运准备中也隐藏着危机,这个危机就在梧州。

一日,广西的巡按御史毕佐周来到了梧州,他与知府康承祖交厚,两人常有往来。

在康承祖的书房中他们二人正在品茶闲谈,国防军来到梧州就成了中心话题。

康承祖说道:“抚云兄(毕佐周的字),联省的势力越来越大了,转眼之间国防军就来到了广西,在我梧州城外就驻扎了下来,真是狗皮膏药——贴上就拿不下来。这可如何是好啊?”

毕佐周说道:“秉辰兄(康承祖的字),我也正为此事忧虑,何止是梧州啊?沿着桂江、漓江他们已经占了我广西东部之地,大小码头十来个。他们倒是还守规矩,可是我广西也是大明的王土,岂能容得无君无父的花皮?怎奈国防军实在是强悍,我广西的官军无论哪一路都不是其对手。其他的行省也有这种事情,大家都无可奈何罢了,长此下去,大明的江山甚忧啊!”

忧愁之下两人闷声喝茶。

毕佐周打破了沉寂,又说话了,他说:“我梧州的官军总数也有四千多人了,而驻在这里的花皮还没有一千人,难道就不能一战吗?”

康承祖答道:“抚云兄,我们也派出细作多次探查他们的驻地,就是那个梧州商城。此地原本就是荒无人迹之地,谁料想他们竟然经营得如此的繁荣。那里的沿江地段都是商铺,它的背后就是山梁,山上是禁区,我们的探子无法细查。但是,无论从江面的一侧、山外的一侧,探子们都查看了,花皮们防护的铁桶一般,即便是夜间,山上的灯光如炬,使人无所遁形,加上花皮火器的犀利,的确是没有漏洞,我们的大小将佐也说,如此的防御攻则必败。看来花皮也是有能人啊!”

毕佐周说道:“去他们商铺之人都是我梧州百姓,倘若我们阻断道路,不让百姓通过,他的商铺也好、码头也罢,全部断绝了生意。如此一来他们驻在梧州还有何用?”

康承祖说道:“他们的商铺、渡船、驿车都办理了经营的堪合,并照章纳税,已经纳税两个月了,比我们城内的商铺可是规矩多了,我们没有理由阻断道路码头呀?”

又是沉默了,花皮的事情的确办的面面俱到,无懈可击。

良久,康承祖猛然想到了办法。他说道:“我们可以用花皮非法驻军为名,加

强防御,在桂江西岸设防,我们拿出两千官军扎营于此,交通不就断绝了吗?”

“对呀!好办法!这个理由说的通。我们阻断花皮的买卖,城中的商人也会支持我们,自从有了梧州商城,我们城里的商铺可就萧条了,难得有人光顾,所以他们定会支持官府的。这也是民心啊!”

不过毕佐周的见识太短浅,他看到了商人的支持,可忘了消费者的反对。

这条计策一出,就开始调兵遣将,紧锣密鼓的准备起来。

就在国防军占领永州府之时,八月初五的清晨,梧州城到商城渡口的驿车尚未出车,梧州新调过来的两个卫所千户,总兵力达到了一千四百人(卫所兵丁不满员),从梧州城南部出动,沿着国防军新修的驿车马路向渡口码头进军。道路立即被阻断了。

码头的西侧,就是梧州城的这一侧,除了轮渡码头,还有农场,农场出产的是蔬菜,已经经营了两三个月,有大批的蔬菜卖出,形成了梧州城的蔬菜大市场。农场占地很大,其中也建了不少的温室,有一部分高档的温室还装有玻璃窗。

官军要沿江设防,码头可以围起来,农场的田地他们就必须进入了,否则无法形成防线。

官军进入的不是普通农田,菜地里有蔬菜,路旁有蔬菜市场,再加上温室,这众多的财产定然会有损失。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农户,都是国防军雇佣的农工,他们像佃户一样,搭建个简单的棚子全家都住在里边。

大明的官军,军纪都不怎么样,广西兵又是出了名的彪悍,这些不知道那个偏僻小县调来的兵也没见过多少世面。于是,打砸抢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蔬菜市场被砸,卖蔬菜的市场里能有什么像样的财物,无非就是蔬菜肉蛋,些许的现银,就是这些东西也被抢夺一空,打伤人是在所难免的,幸好没有死人。菜地里的蔬菜大部分被毁,温室成了兵营。可是温室低矮,于是顶棚全部捣毁。玻璃可是好东西,每一块都很值银子,一尺见方的现价约一钱银,即便被砸碎的,也被捡起来,装玻璃窗的大棚不多,却成了分赃的高档品,基本都进了军官的私囊。

对此,知府康承祖没有算计到,也可以说是疏漏。因为,国防军如果挑剔一点,就此就可能引发战端。

其实康承祖还有一个最大的疏漏,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康承祖就是个政客、书生,那里懂得作战?“知己知彼”最重要的就是知道对方的指挥官是谁?而康知府根本就不知道,也没想着去打探打探。

他的对手是李定国!在军事作战上他们的水平相差的太远,不是一个数量级!

梧州城里遍布着国防军的坐探,并且通信速度快,官军尚未出动,他们的兵力动向李定国已经了如指掌了,该收缩的已经收缩到桂江的东岸,损失是有限的,同时更加严密的监视着官军的动向。

官军打砸农场李定国是能够及时知道的,但是他没有以此为借口出兵保护。第一因为他有其他的谋划。作为高级的指挥官,不光是临机应变,防患于未然更是真功夫。像这种官军骚扰之类的事态,他早就想到了,深思熟虑之后,定然有应对之策,用现代的话来说叫做应急预案,哪能临时抱佛脚?第二,直接对官军开战除非紧急情况之外,是需要上报陆军总监部,得到批准方可,电报再快也要有反应时间,不可能即刻就返回命令。第三,农场的财物损失数量太少,损失一些蔬菜能值几个钱,构不成反击的理由,就是所谓的防卫过当。

李定国将如何应对呢?且听下回分解。

--- 第479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