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六:杨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灵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六:杨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灵渠

鉴于梧州态势的变化,第十二师做出迁移码头等一系列的决策,并请示了陆军总监部,朱万杰的答复电报很快就到了:

“第一,本着不惹事,不怕事的原则,同意迁移码头位置,避其锋芒。码头建设的细节自行决定。第二,做好防御的准备,特别是预防敌方偷袭。加强对梧州方面的情报侦察,掌握梧州方面的动态。如果梧州主动动武,视其态势,可以考虑夺权,建立军管政权,但事先要再次请示。”

指示来了,李定国、阚文强就动作起来。

李定国负责军事方面的调动安排,原来到达梧州的只有一个营,为了预防不测事件的发生,和增加防御阵地施工能力,李定国又调来一个营,用两个营的人力把桂江东侧的三角地当做一个军事要塞建设起来。东北方向的山地上构筑完善的工事,此地准备长期驻守一个营的兵力外加维持市场治安的一个武警连队。炮火、机枪都可以严密封锁桂江、西江的江面,并且把师属的重炮队调来,以备必要时可以攻城。调来两艘炮艇,用于江面的巡逻。

军事防御工程完成后,留守一个营,另一个营则继续北上开辟新的码头。

阚文强负责码头建设,即将完工的桂江西岸的码头作为轮渡码头使用。本来桂江不是很宽,可以考虑建桥梁的,为了安全,桥梁就不建了,调来两艘机器动力的渡船,建设轮渡的渡口。西部空闲下来的已征土地全部改为菜园子,雇佣农户种菜。并拿出一半的土地,建设温室,准备供应冬季的蔬菜。产出的蔬菜除了供给自己的军队、商铺之外,还可以建蔬菜市场,向市民销售。

东边的新区重新征地,那里是无主的荒地,派人到县衙门办理手续即可。码头、军营、各种商铺全面的展开建设。这个新区里原住民极少,国防军就对这一地区实行了军管,禁止梧州官府衙门在这里执法,避免双方接触、摩擦。

梧州人口多,雇佣的劳工很充足,靠着江边,运输方便,各种建材都能及时的运来,因此建设的速度很快,两个月之后,新区基本建设完成,各种商铺陆续开业,形成了一个发达的商业中心。为了招揽顾客,专门修路一条四里长的标准公路,从渡口直达梧州城南门,用四辆大型客运马车,组成一个公共交通专线,加上轮渡码头,全部免费乘坐,拉梧州城里的客人来新商业区购物消费,这种为商业中心运送顾客的免费交通,在联省很多城市都有,是一种全新的经营理念,不用说,这个经营思想来源于朱万化。

赌场的拳头赌博产品“双色球彩票”开业,销售彩票的网点遍布梧州全城。

这个新的商业区定名为梧州商城,虽然距离梧州城四五里,地处偏僻,但是免费快捷的交通让它迅速地兴旺起来,成了梧州的一景。梧州市民把这里当做了购物消费的天堂,远来之客也必然到此一游。

但是梧州商城对于城里原有的商铺形成了冲击,他们经营思想守旧,当然是竞争的弱者,这也就埋下了不安定的隐患。

......

一个月后,到了四月底,梧州码头基本就绪,也通知了航运公司,让他们准备实验到梧州的航运线路。

这段时间在商城,特别是国防军的驻防地,不断的发现行迹可疑之人,使得国防军的戒备更加紧张。由于梧州局面不稳,李定国带一个营留守梧州。由阚文强带着一个营离开了梧州继续北上,

向北的航线下一站是昭平,再下一站是平乐,然后就是桂林了。这几站都是梧州府的治下之县,因此建码头基地的选址都应该兼顾军事防御的需要,一般都会远离县城五里左右,为军事防御留下缓冲区。同时也把拜访当地官员的过程改为派信使送达信件,避免双方见面尴尬。

桂林是中型客货船的终点,客货都要换乘人力

的小船,因此这里需要建设货栈和驿站,码头的规模就大一些。

国防军到处都加了小心,这几处码头的建设也算平安。随着桂林码头的建成,实验运行的航线也就开通到了桂林。下一步就是这条航线的关键——过灵渠了。过灵渠特用的船只都是福建制造的,客船、货船各十艘也已经运到了桂林。

货船是与集装箱配套的专用船只,也可以装散货。集装箱的应用当然是朱万化的主意,目的是提高装卸速度,与马车配合还可以登门服务,货运到家,是很先进的物流理念。

为此就要有专用的码头和起吊设备,工业电力的应用也可以把人力的起吊设备加装电机,使得装卸快捷省力。

客船都是三十个座位以下的小船。因为是长途旅行,座位都很舒适宽敞。

六月里的一天,阚文强带了全部的十艘客船和四艘货船,从桂林出发首次视察灵渠的航道。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湖广的永州,计划还要见一见左良玉,是否能见到这位山大王还是个未知数。

此行的沿途都是深山,虽然有一支先头部队带着工程人员早就到达了灵渠的上游,他们的任务是进行航道的改造和兴建一个蓄水库。但是这一路上并不安全,特别是左良玉盘踞的永州。因此,除了他自己的警卫排之外,还带了一个连的正规军,还有部分工匠,所以十艘客船就都用上了。

船队出了桂林就遇到了问题。

桂林是个小小的盆地,江面的水是平静的。在现代,很多的风景画面都能看到平静如镜子的漓江,山的倒影映照在水中,美丽如画。可是离开桂林不远,进入了山区,地势变换,江水落差大了。船只逆水而行,靠人力的船篙、船桨,船只行进非常吃力,所以山中行船都要靠拉纤。他们行进的这一段路有很多路段都要靠纤夫拉纤才能行进。

可问题是阚文强的船队船只太多了,拉纤的纤夫没有那么多,他们的船上都是士兵,士兵当然都是壮劳力,拉纤应该没问题。但是任何劳动都是有本行业的技巧,拉纤这种最低档次的苦力也是有其特殊性。首先,让他们脱得一丝不挂就有难度,穿惯了衣服的人,让他**体,背个纤绳拉纤,一般人都干不了,沿江的村镇难免会遇到女人,这可是极难堪的。

阚文强下了命令,士兵们没办法,分好班次,轮流拉纤。脱光了的士兵尴尬,没轮到的官兵咧着嘴直笑。每一队还都要纤夫与士兵混搭,让纤夫带着走。光脚板走石头路也让士兵们吃尽了苦头,一个个的脚都磨破了。这也算是一种体验吧。

拉纤的路是一段一段的,纤夫们也有自己的路段,超出了,就要换一批纤夫。这些纤夫都是沿江的居民,很多人就是以此为生的。也有的路段比较平缓,是不需要拉纤的。

阚文强听纤夫们说,前几个月过来的国防军(灵渠的施工队)已经整顿了纤夫的秩序。

有水运的地方就会有帮会,这些拉纤的水道都是被帮会霸占着,想拉纤挣钱的人就要加入他们的帮会,挣来的银子都在帮会手里,就是说他们的血汗钱要被帮会盘剥一层。国防军按路段成立了拉纤的商铺,商铺有纤夫公推头人管理。航道是官府的,因此,商铺就要纳税,余下的大家分配。税银总是远远的低于帮会的盘剥,所以他们赚得银子就比以前多了。

阚文强问道:“国防军对帮会头领怎么处理的?”

“回军爷的话,听说有处死的,那是因为作恶多端,有人命。但是我们这里没有,教训一顿也就算了。也有几个抓去做苦工,前些天也放回来了。”

阚文强点点头,还算满意。他又问:“你们的纤夫商铺有人管吗?”

“有军爷管着,每个月收一次税。每一次都要问,还有没有霸占水路的?”

人力行船当然

是日间行进,夜间要休息,他们每日休息的地点就要建码头,建驿站。将来航运开通了,驿站作为旅客休息、吃饭、睡觉的场所。在这样的地点就要征地,规划建筑,计算需要雇佣的人数,还需要留下人员工匠筹备施工。

从桂林到灵渠入口处约100里,正常情况是两天的行程,由于沿途的逗留,他们十天后才到达。

灵渠很短,全长约四十里。这一段人工渠基本上是单行线,一般的船只都要在固定的地点交会,其原因,第一是水量少,要充分的利用,第二,某些地段受地形所限,很难拓宽。

国防军先来的工程队任务之一就是尽量的拓宽水渠,使之可以双行,避免船只等待费时。但是受到地形限制的地段,就只好维持原状了。

还有一个情况,灵渠的沿途有不少是依靠灵渠行船为生的人。灵渠上无需拉纤,但是水道是需要有人维护的。到了冬季的枯水季节,灵渠的水量不足,船只无法通过,我们前面介绍过,这时就需要简易的蓄水放水过程,才能让船只分段通过。所有的这些工作都需要人力,所以过灵渠自古就要收费的,很多人就靠这个过路费为生。

国防军调整了水道,在上游修了蓄水 水库。并且国防军接手管理这一段水道,那就要考虑这些人的生计。这也是阚文强亲自过来要解决的问题。

他们到达灵渠的时间是六月底了,这里已经进入了雨季,阚文强头一项工作就是检查已经建好的蓄水 水库,看它能否经受雨季的考验,其蓄水量能不能保证灵渠在枯水期的通行。因此他们首先到达水库,进行考察。

水库建在湘江的上游,距离灵渠十里的位置。

工程的负责人引导着阚文强,给他介绍水库的情况。

他说道:“这个工程不大,算是个小型的水利工程吧。在湘江上没有修建拦水坝,是借助地势开凿了一条分水渠。

阚大人请看这里,它的入水口处有闸门,即便在枯水季节,利用地势,江水也可以通过闸门自然的流入这条水渠。水渠引导江水进入前方的一个小山沟。”

他们沿着水渠走到山沟处,看到山沟的出口狭窄。工程人员介绍说:“我们借助这个窄窄的山沟修了这一道拦水坝,水坝的关键部分都是钢筋水泥浇筑的,很坚固,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水库,蓄水量不是很大。拦水坝上有溢洪道,是保护水坝的。下面有一道出水的闸门,提起闸门,水就流入了湘江。

在枯水期,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夜间引入湘江的水进入水库蓄水,日间提起闸门放水,使得灵渠上游有充足的水量供船只航行。在汛期,这个水库提起放水闸门,就不蓄水,不使用了。”

阚文强看着还比较满意,他说道:“还要经过一两年的使用,检验它的效果,特别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出溃坝的事故。”

“阚大人,应该不会溃坝,水坝是建在石头山上的,基础很牢固。”

“这个水库需要多少人维护看守?”

“正常操作,一两人足以,考虑到轮班巡视,检查和日常维护,十个人就很充足了。”

阚文强在心中盘算着,水库、灵渠河道都需要维护的雇员,还要有管理收费的雇员。灵渠的出口、入口都需要建驿站,供往来的旅客吃饭休息。总人数也要接近百人了。原来靠灵渠吃饭的本地人还不到五十人,足够安置他们了。想到这里他的心里轻松了不少,这几天就要把这些人组织起来,都安顿好,驿站也要开始建设了。

灵渠的通行条件好了,但是过灵渠的收费标准还尽量与原来的习惯收费相当,不能提高太多,能供养这些人就行了,航运公司的收益是主要的,因此航运公司应该补贴灵渠的维护费用。

--- 第476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