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五:纵横天下_第379章:阿巴坎决战(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五:纵横天下_第379章:阿巴坎决战(三)

如果哈巴罗夫不死,俄军有可能退兵,因为哈巴罗夫属于还有一些理智的人。今天只是一次炮击,但是双方的装备差距已经显示出来。俄军也有大炮,但是跟随野战部队行军作战的炮,射程一般只有三里,在明军的大炮面前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挨打。再加上去年在贝加尔湖那一战逃回来的士兵所叙说的明军其他的武器,俄军的确差距太大。因此,撤军,避免战败的选择是明智的,起码依仗着兵力雄厚,可以安然退却。将来能不能再回到远东,就要看俄国能不能制造出更好的装备了。

哈巴罗夫死了,继任者是谁暂时不清楚,但是,他们没有撤军是事实。也许他们看到明军人少,战胜了也不敢出击,他们心里还是有所依仗的。反正他们已经包围了明军,因此,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吃过饭之后,立即全线出击,他们还是继续坚持原来的设想,妄图用人数的优势,骑兵的速度,一举取胜!

难得有一个间歇时间,国防军在蒙古军的协助之下,开始完善自己的防守工事。除了战壕、铁丝网、地雷区重新修整、补充之外,就是挖专门对付骑兵的陷马坑。

这个陷马坑当然是朱万化发明的了,也不是他抄袭谁的,作为一个工艺师,把阻挡奔跑的马匹当做一个工艺难题来解决,应该是工艺师必备素质。马匹奔跑起来的步距都是一定的,按照马匹大小有一些区别。如果地上有密密麻麻的深坑,与马匹的步距不一致,那么奔跑的马匹总是躲不开,就会踏入坑中,轻者马匹摔倒,重者马腿折断。这种坑是直径一两尺,深度两三尺的坑,马腿陷入的话,腿的一大半就进入坑中,这些坑没有统一的尺寸,可方、可圆、可大、可小、距离远近不统一,不成行也不成列,总之是越乱越好,如果取一些树枝覆盖其上效果更好。这里正是草原地带,也算是西伯利亚一处少有的湿地,挖掘极方便。要求还是有的,坑壁陡直,密度大,马匹躲不开,陷马坑地带总宽度二三十米。

国防军的军官们上军校学习的课程里就有这个内容,军官们当然都知道的。

可是,也要留出自己部队出击的通道,即便自己一方从陷马坑通过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人可以牵着马,一步一步的慢慢通过,或者用木板铺一条通路,过了陷马坑在上马出击就可以了。可是冲锋的敌军是不能下马慢慢通过的。

这种陷马坑在阵地前方三十到六十米处,正是手榴弹、火铳、弓箭的打击范围。骑兵到此没有一匹马可以顺利通过的,必须下马步战,就是步兵也要降低前进的速度。在这个距离上,守军的各种武器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就等于把敌人摆放到我军火力最凶猛的地方,迫使其停下来挨打,也等于是挨个枪毙了。

三面包围的俄军距离明军联军的阵地十里,这个距离也是不近了。

俄军出动了,三面同时出动,都是骑兵当先,马匹都是小步慢跑,十里的距离不可能全程全速奔驰,马匹也没有那个体力。三面都是黑压压的骑兵阵,旗帜招展,纵然是慢跑,数万骑兵的马蹄声也是震撼山岳,其间还夹杂着军鼓声,“乌拉!”的呼喊声,“嗷嗷!”的呼喊声。从马匹的体型可以看出,打头阵的是漠北蒙古骑兵,因为哥萨克骑兵的马匹是高大的的顿河马。

联军的阵地上严阵以待,位于山顶处,有两个气球高悬在空中,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这一战国防军没有丝毫保留,能用得上的武器全部要充分的利用。重炮首先开炮了,因为俄军的骑兵一出动就进入了重炮的射程。重炮属于直射炮,打得比较准,它当然是对着骑兵阵的头部炮击,因为那个部位的旗帜最多。稀疏的炮弹打乱了俄军骑兵的头部,旗帜马匹被炸得四处纷飞,受到炮击的骑兵不得不加速前进,马匹开始奔跑起来。

此时,联军一方听到了“嗷!嗷!”的喊叫声,这就证实了前面冲击的骑兵是漠北蒙古兵,他们被安排充

当炮灰了。

重炮间隔一分钟打出一发炮弹,马匹慢跑,一分钟也能跑出一里多。所以重炮只起到了打乱队形和心理威慑的作用,实际杀伤的力度不大。

重炮只是打出四五发炮弹,迫击炮就开火了,因为俄军已经进入了五里之内的距离。前沿的迫击炮和营部阵地上的迫击炮总数十门,他们同时朝着三个方向炮击,在俄军冲到一里的距离之前,每一门炮可以打出约四十发的炮弹,按平均每一发炮弹能毙伤三名骑兵来计算,在这一段距离上可以消灭一千多人,每个方向就是300多人。轰鸣炸响的炮弹,看着很热闹,打击的力度还是不够,对于一万多人的冲锋骑兵,300人不算什么。

骑兵的冲锋效果如何?这就是一个算数题。骑兵需要多长时间冲上去?冲击的路上伤亡多少?双方的将领都要计算一下,输赢就知道了。

炮击尚在进行中,重机枪、轻机枪、狙击步枪就开始了射击,因为俄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射程。重机枪绝对是对付骑兵的大杀器,它每分钟200发的射击速度是其他武器不能比拟的。

马匹全速奔跑时,一分钟就可以跑出二里地(1000米),在这段距离上一挺重机枪可以消灭约一百人,每一挺轻机枪也能打掉50人。每一面有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1500米的距离上可以消灭四五百人,千人以下的骑兵冲锋是能够阻挡住的,但是数万人的集团冲锋,就难于阻挡了,机枪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假如每一面有十挺重机枪的话,万人骑兵冲锋也能挡住。

阻击步枪只是解决重点目标,它能够消灭的敌军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大队的骑兵继续顽强的推进,已经进入了雷区了。俄军绝对不知道还有地雷这种武器,地雷的埋设也是选择骑兵便于奔跑的位置,每一个方向上都有接近两千颗地雷,每一颗被踏上的地雷,其爆炸攻击都是有效的,最低限度踏雷的那匹马会被炸得尸骨无存,每一面的地雷至少可以消灭一两千骑兵,从歼敌数量上看地雷强过了轻机枪和火炮。雷区里到处都是爆炸声,俄军也不知道是哪里打来的炮弹,密集而又精准,落马负伤的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的马匹和人又会成为其他骑兵的障碍,有一些马难免会被绊倒,也成了被万马踩踏的一员,这种自相践踏的伤亡也是不小。

经过这几个层次的打击俄军已经损失惨重了,并且由于马匹提前奔跑,它们的体力都达到了极限,还没有冲到阵地前,速度明显下降了。

闯过了雷区的马匹就撞上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铁丝网,铁丝网已经被二次加固了,骑兵撞到网上就被带刺的铁丝缠做一团,一般都是几匹马、十几匹马被缠到了一起,人和马浑身是血,混乱的纠缠着,他们又成了其他继续冲击的骑兵的障碍,不断的有新冲上来的骑兵被纠缠进来。长长的带刺的铁丝在空中胡乱的飞舞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缠住飞驰而来的马腿、马的脖子、甚至骑手被硬生生拽下马背。

终于,大队的骑兵在三道铁丝网面前减速了,每一面都是数千上万的骑兵,不是说停就能停下来的,马匹的聚集成堆也会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火炮、轻重机枪等武器更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密集的炮弹和机枪子弹在更密集的人群中肆虐,此时的炮击效率、机枪效果就不能用常规的方法计算了,每一发炮弹都是数十人的伤亡,重机枪子弹的冲击力太大,一颗子弹绝不止穿透一个人体或者马匹,会像串糖葫芦一样毙伤一串。

距离国防军战壕太近了,除了热河军的火铳,其他所有的火器全部在有效射程之内,因此包括喷子在内的所有武器全部开火,这时的距离手榴弹还够不到。守卫战壕的国防军士兵都是骑兵,他们很少装备步枪,他们的标准装备是喷子、三眼铳和马刀,因此只有少量的喷子参战。

但是掷弹筒的散弹就出了大风头,一炮出去就是一百五十多枚直径10毫米的钢珠,

那是横扫一片呀!掷弹筒的数量特别的多,一个连就是三十门,在宽达数百米的防线上,掷弹筒可以说是防守最严密的武器了。

俄军每一面投入的骑兵人数都在一万五千人左右,正面(西)估计接近两万人。这么多人稍一停顿就会造成大量的伤亡,伤亡数字是按分按秒计算的,顿时人和马匹的尸体就堆积起来,这些尸体也成了前进的障碍。

按说,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俄军应该撤兵了,但是很奇怪,俄军毫不退缩,继续拼死冲击。终于有一队、一队的骑兵脱离了纠缠继续前进了。

为什么俄军如此的拼命?他们很勇敢吗?不是的,正确的答案很奇怪——俄军的指挥系统失灵了!

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是20直射炮意想不到的战绩!

我们暂时放下双方激烈的交锋,说一说俄军的指挥。俄军的指挥系统昨天被炮击一次,损失惨重,连主官都死了,他们怎么会不接受教训?因此,这一次,俄军的指挥部在西面的十里之外,国防军的各种炮都打不到那里,很安全。

由于大批火炮、地雷的爆炸,战场上硝烟弥漫,炮声隆隆,指挥部看不到前方的情况,前方作战部队也看不到后方发令的旗帜,就是战鼓之类的军乐也听不到,这种情况下前后方就靠骑兵通信传令了。密集的通信兵往来于西方的某一点,就引起了气球观察员的注意,同样也就引起了指挥官阚文明的注意。一个应对的策略就想出来了:指挥部太远,打不到!可是,通信的快马是要到达前沿的,否则,命令传达给谁?用直射炮打通信的快马!特别是带着命令奔向前沿的快马,坚决打掉!

20直射炮的射程是五里,每分钟可以打25发,特别是在三四里(1500米到2000米)的范围内它使用瞄准镜射击,精度非常高,平时训练就是打一尺见方的靶子,打击人高马大的骑兵更是不在话下。于是通信的骑兵就惨了,出来一个打一个,20毫米炮弹的大小形状,就相当于家里包饺子的小擀面杖,爆炸力相当于手榴弹,这种炮弹只要击中定然是尸骨不存,这些传令兵都到上帝那儿传达命令去了。

前线失去了指挥,仍然在执行之前他们接到的命令,那就是拼死攻击!作战的骑兵可能有后退的想法,但是督战队是不能允许的,于是无论什么情况只能玩命的冲!没有后退,后退者,杀!

这就是前线俄军的现状。

好了,我们在回到前线。

一两万人的骑兵,人数太多了,进攻的正面也很宽,三道铁丝网在机枪、掷弹筒的配合下,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是还不能彻底挡住俄军的前进,突破口总是有的,侥幸躲过散弹、机枪子弹而冲上来的俄军就进入了陷马坑地带。两三尺深的坑,密密麻麻的,毫无规律,尽管马匹的速度不太快(已经没力气了,跑不动了,速度大大的下降了),可是没有一匹马能够通过二三十米宽的陷马坑地带,折断了腿的马匹在哀鸣,摔下马的俄军士兵面对这些坑也只能徒步前进了。

一直没有捞着打仗的热河兵兴奋起来,终于到了手榴弹、火铳的攻击距离,于是,一批一批的手榴弹就都招呼上去了,有的士兵甚至提着长矛就要出击,被军官们给骂回来了,还被踹了一脚。是啊,战场上不听指挥,踹一脚那是轻的。

阚文明已经看清楚了,陷马坑就是俄军的终点,这一仗打赢了!他连忙对坎岱王爷说:“王爷,你的骑兵该准备冲锋了,全部人马出击。注意三点:第一,过铁丝网之前,牵着马走,不要上马,然后注意雷区标志,不要踩了地雷。第二,你们出击不准走远,最远四五里,能够横扫战场的前沿,就是办了最漂亮的差,切记不要贪功。第三,严禁士兵贪财,不准拿战场上的任何物品、武器,违者严惩。王爷,罗刹人的骑兵还是厉害呀,稍有疏忽就要吃亏。”

--- 第379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