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74章:官军对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74章:官军对阵

西北军进入河南也促使北京的谈判加快了速度,四月初十,朝廷和朱家终于达成协议?

这个协议还有必要吗?应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所以朱家就提出了一个有限期的条款:要求西北军十日内撤出河南,就是四月二十日撤兵,否则协议作废。

朝廷对浙江也已经毫无办法,浙江是朱家的大本营,朱家的新式军队有一万多人,南方本来可用之兵就不多,以朱家军之强悍那个是对手?因此,除了崇祯皇帝之外,大家都看明白了,只能顺着朱家的路走下去,没有别的出路。崇祯皇帝觉得自己越来越像曹操手中的汉献帝了,比汉献帝强一点,也强不到那里去。但是他不服输,还在争!

整个协议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浙江和河南的处置。

浙江方面:朱家退出省城杭州,恢复浙江省的巡抚衙门、布政使衙门、按察使衙门、都指挥使衙门,使他们能够正常办差。他们下达到各个府县的政令,只要不违背议会制定的法令,各地都要遵照执行。最大的政令就是征税,对此朱家从来就没有阻挠过并且还是主动的交税。杭州城的防务由浙江营兵和国防军共同负责,国防军只守卫一个西城门及其附近地区,因为这里有浙江省议会和省行政公署。浙江省各府各县已经在省行政公署的控制之下了,全省的卫所已经全部遣散,巡抚手里就剩下了省城里的营兵。

这一次浙江改制与山东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各个府县的官员绝大部分都宣誓拥护基本法,支持议会,支持宪政,因而继续留任,弃职而走的是少数,这就使得官员队伍充实,知县、知府的名称也得以保留,因为他们都是朝廷的命官,只是他们的上司变了,是浙江省行政长官。

朱万武就任浙江省行政长官,在国防军内部,依然兼任第一师教官,师长有朱顺接任。

河南方面:西北官军四月二十日之前退出河南。

......

浙江省行政长官公署成立,朱万武就发布了一系列的政令:首要的当然是减租减息、一体纳粮、工商赋税,这一切都是按照山东、台湾、辽宁的前例一步到位,没有过度期。废除浙江境内的收费路卡,当然公路收费除外。盐道衙门被取消,同样性质的织造、瓷器、铁器、茶叶等监管衙门都被取消,业务归于市舶税务衙门统一管理。顺带着宣布,浙江境内严禁太监活动(所有的这些专属衙门,原来都是控制在太监手中的),因朝廷的必要公务到达浙江的太监仅以杭州城内的巡抚和三司衙门为限,超出此范围的杀无赦!

除了一些列行政务之外还颁布了宗教管理条令,佛教、道教是中华的传统宗教,不必注册,立即宣布为合法宗教,但是所有的寺庙、道观都要到官府登记,所有的僧徒、道士都要持官府颁发的碟牍才可以从事宗教活动。其他的宗教必须持本宗教的基本教义到省级官府审查、登记,经过批准后,才可以在浙江从事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严厉禁止,坚持非法活动的武力镇压。基本教义中严禁有关暴力的条款;严禁仇视、指责其他合法宗教、团体、利益阶层、人群的条款。总之宗教是教人向善、与人为善、促进和谐社会的助力,而不是相反。如果有打着宗教旗号进行暴力活动的,则取缔其宗教,坚决镇压。

宗教法规定,凡是官府的公职人员必须有宗教信仰,无宗教信仰的只能为民,不可为官,也没有资格获得其他公职。

有关宗教的规定是来自朱万化的指令,历史的经验告诉他宗教对社会道德的构筑力高于法律!社会公德单独依靠法律是无法维护的,贪官和社会上的宵小之徒们,之所以胆大包天,与他们的没有信仰有直接的关系,没有信仰之人胆子太大,没有他们不敢干的事,所以这种人不可参与公职。

总之,没有宗教信仰不违法,但是不可为官,也不能受聘为公职人员,只能做平民。

朱万武还发布了一条法令:禁止缠足!

在明代女子缠足尚不普遍,但是也渐渐形成风气,中国普遍缠足出现在清代,虽然满族人均不缠足,还曾经禁止缠足,但是作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政策的逆反心理,女人缠足反倒成为了一种默默的反抗形式,终于在中国的大地普及开来。

明代的缠足集中于江南地区,更是集中于妓女行业。朱家的女性上百人,就没有一个缠足的,其他的世家大族也是如此,除非某个风流人物买个妓女回家。

朱万武的禁令就是在浙江境内不允许出现缠足之人,对于已经缠足并且无法修复(放开)的均需到官府登记,并保证其

家庭(包括妓院)不再有缠足之人。未登记者,一经查出,则驱逐出境,不关监牢,也不要你的性命,找个缠足合法的地方还可以自由缠足!这个处置已经很人性化了。

这些其实都是朱万化的意见,还有一条,朱万化没有敢做,那就是发式自由!大明人留那么长的头发对于个人清洁卫生、生活方便,均由妨害,是个极坏的习惯。但是在儒家思想之中有“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之教条,人们把头发视作生命,观念已经深入骨髓,短时间无法改变。

历史上就有曹操带领大军行军,颁布了不准践踏庄稼的军令,违者斩!结果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践踏了地里的庄稼,曹操作势自杀,当然会被左右将领拦下来。于是曹操割下自己的一缕头发,挂在那里,权当是首级。

在后世的人们看来,曹操奸诈,作假太过分了。只是他们不了解古人的信仰,那头发割下来也是很严重的!曹操的作为已经是令人肃然起敬了!

清兵入关,为了强迫汉人剃发,用了“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结果很多人就选择了不留头!

所以朱万化不敢提“发式自由”,国防军带军帽那么不方便,也是不敢剃头发,否则,即便自己的士兵想通了,社会也不允许,社会上会把国防军当做妖孽的,从政治上讲,对于朱家太不利了。

......

协议内容,朝廷利用朱家的电报传到了在河南南阳的周延儒的手中,但是,西北军要撤出河南可就不容易了,因为他们已经和河南的军队纠缠在一起,起码这两天是动不了了。

四月十一日,就是达成协议的第二天的早晨,位于农牧场西侧水库附近,河南卫所军大约五六千人已经接近了西北军的兵营。由于西北军各军兵营之间距离不大,互相策应,否则河南军就会包围参将汤化的兵营了,河南军的第一个目标就是他。

延安府的参将汤化也很郁闷。他的部队来自黄土高原,那里本来就是西北最贫瘠的土地,又是各路主要乱民的发源地。因此这几年更是破败不堪,当兵成了男人们唯一的出路。今年虽说是粮饷比往年充足了不少,但是来自苦寒之地的兵丁们抢劫祸害黎明百姓已经成为习惯。

这次出兵原以为河南是富庶之地,定然收获不小,哪成想威名在外的南阳农牧场连个像样的城镇都没有。原以为这里是大大小小的城池,攻城就免不了,攻城战斗自然是要死人的,但是打开了城池收获也是不小。结果这里就是密集的一个一个的村庄,城墙的影子都没有,进入这些村庄几乎都是一样的,房子倒是修的不错,可是里面什么都没有,连个人影都见不到。抢谁去?抢什么?房屋再好搬不走,粗笨家具有何用?气的这些手下的兵丁们到处乱砸,还是一无所获。

西峡县有个县城,但是那里没有花皮。打县城?理由呢?昨天看到友军砸了一个工场,获得不少铁料,那铁料好啊!一看就是好铁,打造兵器、卖出去都行,这也是收获呀?总比没有强。

听说水库有铁料的物件,他带着兵就去了。结果打了一仗,不起眼的河南兵只有二十个人,各个的死战不退,大坝上场地狭小,几百人往上冲也使不上劲,最厉害的就是他们的轰天雷(手榴弹),落地就爆炸,一死就是一片。要不是仗着人多仗胆,这个仗就打败了。总算收了几百斤铁,那里想得到又闯了祸,监军周大人都过问了,谁想到这河南的兵没完没了,今天又找上门来。真是晦气呀!

不管怎么说,人家打上门来了,总得应战。陕西的兵在西北战场上与乱民也是交手多年,胜仗也没少打,士气还是很高的,汤化还没有把河南的官军放在眼里,因此他披挂上马,集合队伍,雷动战鼓,就带队出了军营。

古代的两军对阵,指挥官指挥军队就靠旗帜、军乐队、传令兵、或者事先约定的其他办法,所有的办法汇集起来就是这几条。所以部队出战一定是旗帜飞扬,号角战鼓齐鸣。

河南的军队是国防军训练出来的,受到信息传达工具的限制战场上传达命令也是离不开这些东西,但是形式大大的变化了。

首先是没有战鼓,战鼓的优点是声音大,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但是要想声音大,鼓的体积就要大,古代的很多战鼓是用马车拉着上战场的,很不方便。此外也没有“呜呜”作响的牛角号,代替的是铜军号和下级军官的口哨。军号的声音传播的很远,并且携带方便,河南的将领参观山东国防军演练时看上了军号,指名要这个东西。军号也不是了不得的保密技术,于是朱大典就把国防军用的军号,口哨都支援

了河南,并且教授用法。由于部队武器装备、组织编制的不同所以号谱也就不同。

有了军号,不但不需要军鼓了,军旗也可以大量的消减,因此河南部队的旗帜少了很多。这一次出战,都指挥使钱继功坚持要打出他的帅旗,说是一可以激励士气,二表示指挥中心的位置,国防军的顾问教官听了直摇头,反正对方手里火炮数量有限,即便有也是射程近,没有准头,所以没有再劝他了。结果河南军的中军位置就增加了好几面大旗。

河南军的旗子少,但是河南军阵的侧后部位旗帜很多,那是骑兵队伍,国防军没有骑兵,教官自然就不会训练骑兵了,所以这个马队就是按明军的办法训练的,自然就要保留旗帜。

军阵的队列都是按照大明军队的组织:千人队、百人队、大旗、小旗,分别集结整队,安排在便于出击的位置,并没有列出一个横排或者方阵什么的。这是国防军的列阵方式,在冷兵器为主的情况下也很难说它就有什么优点,缺点就是气势上差了一点。冷兵器作战讲究耀武扬威,热兵器作战讲究躲藏和深藏不露,例如大口径的火炮一定是藏在后面,绝对不会放到前沿阵地上去炫耀,这就是差异。

这样一支军队,在西北官军的眼里就出了奇!他们心中有疑问,这是官军队伍吗?

西北的官军有七万之众,营地就是一大片,蔓延十几里。国防军是有目标的,找的就是汤化的军营。汤化出来了,旁边临近的兵营也出来了。当然他们也会向中军周延儒那里禀报。因此西北官军的队伍远近不等的就出来四个队列,当先的就是汤化的队伍。

汤化这边胜旗招展鼓角相闻,对面旗帜稀少,吹着抑扬顿挫的军号。这个奇怪的阵势让西北军一方的官兵心里不安,完全搞不懂了,有点发愣。

从战场上看,河南军大约五千人,汤化军大约四千人,但是汤化的侧后还有别的队伍,总数应该在万人以上。

“万胜!万胜!”

“杀!杀!”

河南军那边有了口号声,一队士兵开始出击了。他们踏着步子前进,不是跑步,是慢步走。出击队伍严整,这种队形并不是国防军的冲击队形。国防军的队形分散,那是由于国防军火力强,并且有火炮、机枪掩护。但是如果失去了掩护分散的队形战斗力就下降了,特别是对上骑兵,分散的队形就要吃亏。

队伍速度不快,盾牌当先,一直向前走。

进攻队列的侧后就是骑兵,骑兵的作用是掩护步兵队列,免受对方骑兵的冲击,因为步兵战阵对上骑兵还是有先天的不足。

这种密集队形对付西北军是有效的,如果对上火器为主的部队就要吃亏,因为暴露的密集队形正好是枪炮的靶子。所以河南军还学习国防军也训练了分散的队形,当遇到敌方火炮攻击时,就要使用分散的队形了。

敌方没有火炮。火炮很笨重,匆忙出击,即便是有火炮现在也到不了阵前。在双方距离不到一里的时候,汤化果然出动马队冲击了,西北不缺少马匹,一般的部队,包括乱民的部队都有马队,在冷兵器作战中骑兵就是王牌,重甲骑兵就是装甲部队。

汤化的部队也很有章法,前列的方阵变化中让出了一个缺口,后面的马队就从这个缺口中冲了出来。

钱继功为了这一战是下了本钱的,他现有的300支新式火铳全部安排在冲击的队伍中,整个出击队伍是1000人,就是说每三个士兵中就有一个火铳手,其余的就是长枪手和盾牌短刀手,士兵手里再配上手榴弹。这种搭配攻防兼备。

朱家生产的新式火铳有效射程200米,合60丈,合130步。最熟练的士兵可以每分钟打五发子弹,不包括清理枪膛的时间,因为在一次战斗中间最多也就是打出十发子弹,一般不需要清理枪膛,战斗间歇时才清理。

弓箭的射程一般是50米,合33步,合15丈,好的弓箭手一分钟可以射出10支箭,但是从体力上看射击10支箭已经是体力的极限,一般是实现不了的。

因此在中远程打击中河南军占据优势。如果对方不出动骑兵,火铳用最佳射程100米的距离打击敌军,敌方毫无还手之力。

从火铳开始射击计算,马匹奔跑200米,就是十几妙到二十秒之间的时间,一般的火铳手都可以打两枪,个别快手可以打三枪,至于吓破了胆,慌了神的另当别论。只要沉住气,300支火铳再加上手榴弹,敌方的300人的马队能冲过来的不多。

--- 第274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