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70章:第一牛人

当朱万化在辽宁忙碌的时候,河南的局势却慢慢的出现了变化,并且有失控的趋势。消息让朱万化非常不安,他怀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海参崴的路途。

河南的形势变化得太快,令人目不暇接,形势急转直下。

潼关到南阳农牧场所在地西峡县只有四五百里的距离,快马就是一天的路程。大军行进一般是一天走四五十里,就是十天的行程。国防军要防备官军的马队突袭,所以接到潼关大军出动进入河南的消息后,立即就做出了反应。

首先通过电报上报大都督府,然后紧急收拢部队和应该撤离的人员。撤离的大部分准备工作应经完成,现在还在外面的只有汝州府看守汝州水库的一个排需要撤回,他们都是配置了双马的龙骑兵,半日内就可以到达农牧场。

为了尽可能的多开采镍矿石,矿场上和去往老河口的公路沿途有一千多人的劳工队伍,和大约300辆货运马车。独立一团的教官朱长泰下令停止开采矿石,开矿的设备运入矿洞中封存,并填埋隐蔽。除了留下少量的清理现场人员之外,其他人全部编组成队伍,步行到老河口。武警部队担负交通公路的沿线保卫工作。一营向潼关方向前出100里警戒,无令不得后撤,坚决阻击来犯之敌,同时接应正在后撤的侦查小组。二营在矿场警戒,三营警戒老河口地区。同时联系宜昌的独立四团准备增援接应。宜昌到老河口的距离是三百多里,支援部队最多两天就可以到达老河口。

矿场上设备很多,事务纷杂,虽然前期做了不少的撤离准备工作,还是用了六天时间才基本清理完毕,已经开采的矿石也全部装车运走,四月初六矿场开始撤离。

这几天前出警戒的一营并没有见到陕西的官军,只有零星的斥候,也都被鸣枪示警所吓退,所以双方并没有接触,也没有战斗冲突,看来官军没有突袭的举动。得到命令的一营也开始收拢部队,交替掩护,缓缓后撤。

次日,就是四月初七,已经后撤的一营终于与陕西官军发生了一场遭遇战。

南阳农牧场的位置是秦岭向东伸延的余脉,属于山地丘陵混杂的地带,山中的道路使部队行进便利,但是放弃道路,其他的山梁沟岔也不是不能通行。

后撤的一营有马匹和车辆,一天走一两百里也没有问题,但是,他们需要随时警戒,所以速度慢,一天行进约四十里。现在他们距离守卫矿场的二营的警戒线还有四十里,再有一天他们就会和了,然后从矿场梯次后撤。

就是在这个位置,一支绕路过来的官军被一营的侦查哨发现,他们已经到了一营的侧后,这一战不打不行了,于是一场山地遭遇战在一营、二营中间的位置打响了。

一营当前的态势是二连在最后的掩护阵地上,三连在前进的最前方警戒,敌情就是三连发现的,一连和营部一起正在向后撤退运动。

二营的态势是一连在警戒位置等待接应一营,另外两个连已经撤到了矿场。团长魏四虎和教官朱长泰在矿场位置指挥。

针对这个情况,魏四虎命令:一营的一连、三连攻击前进,二连也立即后撤,跟上队伍。二营的一连前出接应,夹击包抄过来的官军。据侦查报告,绕路过来的官军接近一千人,全部是步兵。从旗号上判断可能就是陕西官军中的强军——洪兵。

这支迂回包抄一营的官军确实是洪兵,洪承畴这次进入河南几乎等于是被周延儒押解在军中的,虽然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但是没有军权,除了他自己的洪兵,其他的部队都听命于周延儒,他虽然还是三边总督,但是他的地位也就相当于一个总兵了。

洪承畴屡次进言,告诫周延儒:桃花汛期很短,一般只有十五到二十天,今年汛期来的晚,那么冰凌时间就会短,按推断只有十五天左右。黄河上冰凌消失之后,渡船就可以通行了。所以他告

诫周延儒行动要快,快去快回。

周延儒听明白了,也懂得这个道理,否则他也不会坐等二十几天,桃花汛到来才下令开拔进入河南。他也想行动迅速,快一点,快去快回。

但是七万大军的调度不是容易的事,军事将领的本事并不是骑在马上大喊一声:“前进!”“出击!”就完事了,没有那么简单。古代率领军队叫做“将兵”,也称作“将军”。前面那个“将”字是动词,读音是第四声,是统帅指挥之意。“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就是说韩信统帅军队的能力超群,没有数量限制。部队的行军、调度、军官调配、辎重运输储存,这些才是军事将领的本事。周延儒哪有这种本事?洪承畴倒是有这个本事,就在他身边,还不断的出主意帮他。周延儒心存疑虑哪敢处处听洪承畴的调度啊?

于是七万大军自己就乱了套,不要说行动快慢,能按时吃饭、睡觉,不发生踩踏事故,能够顺利到达南阳就不错了!

可是洪承畴心里着急,干着急使不上劲,于是他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派出一支得力的部队,迂回包抄花皮守军。出击一下,迫使国防军快速后撤,即便是国防军想打,也早点打,打胜打败痛快点,目的还是早点撤兵。洪承畴现在只能调动自己的洪兵,这一千人就是他精选的队伍。洪承畴也知道花皮不好对付,火器厉害,因此,把自己仅有的200火铳队编在队伍里,又带上他自己制造的轰天雷,就是大明版的手榴弹。同时反复叮嘱带兵的将领郑亦升,花皮是使用火器的部队,要使用我们新训练的队形和战法。

他告诉郑亦升:“你的差事就是试探一下,如果吃亏就快速撤回。记住:第一不可进攻他们成型的队形,只能野战、混战,第二,保护自己的后路,随时可以后撤。我的这点家底不能拼光了。第三,得了便宜不可痛下杀手,花皮不是我们的敌人,不要与他们结仇。记住了吗?”

“是,属下记住了!”

他说的新队形、新战法就是洪承畴知道已经出现了像国防军这样的以火器为主的部队,他自己琢磨出来的应对之策。有的人天生就是军事天才,洪承畴就是这种人,他以一个书生的文官身份,第一次上战场,领着一群自己临时训练了几天的家仆、下人、亲属、保镖、护卫还有临时召来的壮丁,一出战就是胜仗接着胜仗,而且是越打越厉害。可以说他是崇祯这个时代的杰出军事天才,如果不是朝廷瞎指挥,如果不是大明气数已尽,他绝对是叱咤风云的人物。用时髦的话说,他是这个时代的第一牛人!

洪承畴战绩辉煌,就连远在辽东的皇太极都知道,所以当清军在锦州(松山)前线活捉了洪承畴之后,下了大力量劝降这位牛人,据说皇太极把自己的老婆(孝庄)都搭进去了使用美人计才降服了洪承畴。洪承畴投降之后虽然面临着不是百分之百信任自己的清朝王室,还是为清朝进关,和征服大明全境,为清王朝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只不过这些成绩都贴到别人身上去了。

今天他对上了国防军,不知道他有没有胜算。

当一营一连越过三连的位置继续前进的时候,前面的侦查兵报告,前方的一个高地上有军队驻守,肯定不是国防军自己的部队,不能判明其归属和番号,估计是包抄过来的洪兵。

这一个报告有点某名奇妙,不能判断归属,那就是没有旗号,国防军作战多年还没有遇到过没有旗号的敌手。

部队停止了前进,营长和连长都到前面观察。这位营长可是我们的老熟人,他叫马小六,他最露脸的事情就是金州送信,他是这次改编独立一团时从山东第三师调过来的,才上任不久。

马小六从望远镜中可以看到,山上确实有人,明军的装束,不是没有旗帜,那旗帜已经卷起来了,靠在一棵大树旁。与大明的军队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士兵特别分散,没有聚集扎堆的

情况。这有点像国防军的列阵,但是他们不懂得挖掘工事,和借助地形地物掩护自己,这又不同于国防军。

这个山实际上就是类似丘陵的小山坡,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大道沿着这个山坡拐了一个弯,很长的一段路被这个山坡控制了,要想通过,必须拿下这个山头。

马小六把一连长叫过来,告诉他:派出一个排冲击一下,要多加小心,今天的对手不好对付。然后他命令通信兵与团部取得联系,上报情况,要求二营从另一侧夹击这个山头。

马小六没有动用火炮,是因为对方是大明的官军,夺下山头通过即可,不必造成太大的伤亡。

他们现在的位置到那个山头还有三里远,就是1500米。距离太远不利于出击。假如对方没有火炮,仅是弓箭火铳一类的武器,他们最大的射程是六十米,因此,马小六命令战车掩护,沿着大道向前推进,一旦控制了山头,则全营立即通过。

一连的一个排在排长的指挥下分散开来,一班为先锋,二班、三班据侧后,成分散的散兵线攻击前进。这一套动作是现代部队进攻的标准动作,也是国防军操典的标准动作,但是训练的多,用于实战则很少,因为这种需要强攻的机会太少了。但是今天确实显示出这套操典的科学性,因为对手有火铳,还有轰天雷,并且开火了。

一个排有三门掷弹筒(每班一门),却都没有开炮,就是由于对方是官军,手下留情了。山上一直没有动静,没有发射火铳,也没有放箭,更没有撤退,场面显得有些诡异,这也是国防军首次遇到的情况。

排长吹起了口哨,开始大声呼喊:“注意隐蔽!步枪开火!掷弹筒准备!”因为排长感觉到了情况不一般,距离已经进入了弓箭和火铳的射程。

首先开火的不是国防军,而是官军的火铳。他们人员很分散,随着一面小旗子的晃动,火铳的齐射动作还是很整齐。在砰!砰!的火铳声中山上冒出了硝烟,虽然是五十米的距离,旧式火铳的威力达到了极限,还是有的士兵中弹了。因为看到有两人已经摔倒,疼痛的嚎叫起来。这种枪伤恐怕连轻伤都算不上,但是火红的铅弹打到身上还是很痛的。

排长大叫:“还击!掷弹筒准备射击!”

再不出手不行了。

只见前方山上有几个官军士兵站立着,用绳子摇动着一个冒烟的重物。

这种武器国防军的官兵都认识,是军官特意讲过的,实战上还是第一次看到。它是“轰天雷”,大明官军的手榴弹!就是用布包裹了火药石头等杂物,有一个引火捻子,点燃后,用绳子甩动起来,一松手,飞出去,投掷距离可达70米,比手榴弹投的远。火捻子燃尽就爆炸,杀伤力要看火药的多少,和里面包含的是碎铁钉还是碎石头。这个东西厉害!

轰天雷用绳子甩,确实投掷的远,但是不容易控制,一旦失误就甩到自己的阵地上了。

班排长们都大喊:“卧倒!躲避!”

国防军手中的步枪已经开火了,掷弹筒还是慢半拍。站在那里摇动轰天雷的就成了重点。50米的距离已经比较近了,命中率当然很高,至少有三名摇动轰天雷的士兵被击中倒下,手中的轰天雷也就失去了控制,有当即落地的,有飞到后边去的,但是也有飞到国防军士兵身边的。

就像手榴弹一样,如果它在空中还没有落地就爆炸,那是威力最大的。这种情况今天还没有碰到,算是幸运吧。国防军士兵卧倒及时,但是轰天雷的威力不一般,这一批轰天雷还是炸死一人,伤了四人。

爆炸过后,国防军的各种武器全部都开火了,士兵们卧倒在地上,左轮步枪、新式步枪、半自动机枪、甚至还有喷子全部开火。掷弹筒的炮弹也打了出去,一个排有30多人,火力也是很猛的。

--- 第270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