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明末强国梦> 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四:九州风云_第259章:金华之行

一切准备停当,朱万化携春香启程前往金华,赵率教及其随从也同船前往舟山。随行的还有朱万化的三个私人班子:秘书处四人,机要处、参谋处各选派精干人员10人,此外就是朱万化的卫队一个连。此外还有组建各级政权、议会的工作队骨干50人,还带了一个刻印章的。一省的官府,印章数量也是可观的数字,浙江立宪朝廷不会承认的,官员自己任命,印章就要自己发。

朱万化的计划行程是:初十晚上上船,走12小时,第二天早上到舟山,舟山停留半天视察,中午启程,晚间到达曙光基地,12日视察曙光基地逗留半日,13日晨到达金华。

到朱万化上船的时候,他的随行人员已经登船等候了。朱万化还是头一次登上自己的专用船只——金华号,一看就知道,造船厂为了这艘船是下了力量的,他们当前所掌握的技术充分的体现在这艘船上,处处显得极尽奢华。其实他们真的没有揣摩到朱万化的心思,朱万化是很随意的人,不求奢华,只求实用,过分的奢华会让他心里不安稳。不过,朱万化也是明白人,知道自己坐到这个位置上也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有时候也要顺着下面人的意思办,不然会让属下感到无所适从,觉得这个领导脾气古怪不好伺候,反而会生出事端。

船上的建筑基本上仿照安东生产的客轮模样,也是甲板以上三层建筑。一层、二层比较宽大,是卫队、机要处、参谋处的办公房间和住所。三层略小,是朱万化的私人空间,秘书处也在三层。三层之上有个小平台,是朱万化的活动空间。

整只船是木结构的,唯独三层的外壳是薄钢板,目的是防止攀爬,外墙光溜溜的没有落脚点,也无法悬挂搭钩绳索,钉子也钉不进去。同时,钢板也有一定的防弹作用。三层的房间内不但有暖气,还有冷气设备!

用于制冷的佛里昂这个年代是不会有的,压缩空气成为**就超出了当前的技术能力,所以这里的制冷设备仅仅是使用压缩空气膨胀吸热的原理制造的,其制冷能力就差得太多了,但是毕竟可以提供一些冷风,已经是超级的享受了。

一些可见的金属构件都是铜镍合金制造的,例如门把手、合页、挂钩,还有水龙头、扶手之类的,好在他们没有敢用金银制造,看来也是担心挨批。

仅仅从朱万化的活动空间就可以看出这艘轮船的奢华程度。赵率教已经乘坐过朱家的客轮了,但是还是被这艘客轮的豪华惊呆了。这一路上朱万化利用行船的时间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详细的介绍了进入四川战略的各个方面。

正月十一早上,金华号到达舟山,当地的官员和驻军军官到码头迎接,打头的就是定海知县海纳仁。朱万化预定是要在这里视察的。

舟山的驻军是一师的一个连,当地的治安守卫的是一个武警连,此外,这里还是东海舰队的港口基地之一,所以也有东海舰队的舰船和地勤人员。

舟山是朱家的第一个完全控制的地盘,所以公共设施建筑的比较完善,仅从岛上的公路来看已经超出了所有其他的地区,因为它的公路路面全部是水泥铺设的硬质路面,马车跑动起来即快又稳。岛上的武警和驻军人数不多,为了提高机动能力,这两只部队全部装备了自行车,在平整的路面上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非常高。他们与高架木塔的岗哨和通信相配合就形成了岛屿上完善的防务系统。

自行车与龙骑兵比较,他的优点就是不用消耗马匹的饲料,减少了平日的后勤供应,和饲养马匹的人力物力。减少了部队的消耗,又保持了快速机动。缺点就是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用。舟山的特定环境就诞生了这样一支特殊装备的部队。

依靠自行车机动的经验可以在很多地方推广,例如平原地区负责地方治安的武警。它免除了马匹消耗,还保持了高机动性,优点还是很突出的。

朱万化视察了舟山造船厂,舟山造船厂的定位是内河用的船只,主要是民用船只。例如黄河的专用船只,长江三峡的专用船只都是这里制造的,这次朱万化视察的重点就是长江三峡的专用船只,这些船将来都是赵率教部下使用的,因此陪同视察的赵率教看得更是仔细。

三峡专用船是蒸汽机动力的小型船只,分货运、客运、军用武装船三种,要求是大马力,转弯灵活。舟山船厂的设计也很奇特:在小船的船头安装一个专用的转向用螺旋桨,这个螺旋桨横向安装,

可以正传,也可以反转,用以高速的转向,设计新颖、奇特,还特别实用。

朱万化还视察了铅锌矿的矿场和冶炼厂,朱家的铅锌原料主要是这里供应的,除此之外,朱家在浙江还有铜矿场。

在舟山,朱家还有一个赚钱的产业,就是精盐生产厂,精盐作为高档商品在大明出售,但主要还是出口贸易。这个年代的精盐是岩盐矿生产的,数量少,价格高,朱万化的精盐是海盐提纯,成本低,利润大。

按原计划,视察完毕,朱万化就立即起程赶往曙光基地,但是,定海县知县海纳仁无论如何也要请朱万化吃饭,他的这个急迫的态度让朱万化猜到了他的用意。

海纳仁在定海知县的任上已经有五年了,在大明朝可算得上是寿星知县了。知县的任期三年,一般情况下,用不到三年就要调任,特别是富庶地区,好差事大家轮着沾光,哪能你一个人霸占着?要说例外也有,陕北的延安府就没人抢,你当十年知县也没有人嫉妒你,因为那个地方不但穷,还有生命之忧。

海纳仁不知下了什么功夫,竟然任满一期之后,又接上了第二任期,现在第二任期也快到了,再也赖不下去了,可是他还不想走,谁让这个位置太肥呢?又肥又省心,不贪污、不枉法,还大笔的捞钱,谁不愿意干?

这就是海纳仁请客的缘由。

朱万化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说道:“你的心思我知道,这么多年我们合作默契,相交甚欢,我也不愿意让你走,我给你想办法,只要能办到我绝对办。如果实在力所不及,我也会给你一个好安排,这总可以了吧?”

海纳仁高兴坏了,一揖到底,口称:“万分感谢!他日定然报答大公子的恩德。”

办法当然有,现在朱家要取浙江的政权,正是用人之际,海纳仁这种官员越多越好,定海县必然还是海纳仁的位置,只是朱万化不能说破罢了。

赵率教改乘其它船只前往宜昌,朱万化登船驶向了曙光基地。

正月十一日晚间金华号到达曙光基地,朱万武带领着朱家一系的头面人物都等在码头上。他们看到这么气派的大船心中都是无比的骄傲,普天之下只有我朱家拥有如此气派的大船!

下船后的朱万化拉着朱万武的手,多日不见的兄弟分外的亲热。

曙光基地有两个码头,朱万化下船的地方是富春江上的码头,在这里原来是朱家的第一个造船厂,朱家第一批两艘炮舰就是在这里制造的。现在造船厂依然存在,也依旧是原来的规模,并没有扩大,现在只是生产内河湖泊使用的小型船只,例如曙光基地到金华就有定期的客船、货船这种船只都是这个造船厂生产的,在朱家的造船业中这个船厂已经排不上号了。但是舟山、基隆、安东的三个大造船厂的骨干精英全部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因此它对朱家的造船业贡献巨大。

除了造船厂这里还有一个木材加工厂,它原本是为造船厂服务的,现在也成了独立的产业。在浙江,还有浙江周边的几个省都在使用这里生产的木材,这是由于这里的木材经过加工,已经变成方便使用的型材,型材的品种有一百多种,适应这个时代的各种需求。木材的烘干加工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工艺,机械设备非常齐全。朱万化还结合后世的经验,给他们设计了利用木屑加树胶制造的复合板材,即利用了废料,又提供一种高级板材,这也是赚大钱的项目。

像这样的木材加工厂,大型的还有两家,一个在辽宁,一个在台湾,小型的在山东有两家。这个时代森林树木是极多的,原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曙光基地的主要部分都在兰溪上的那个码头旁边,没有靠近富春江的原因就是利用这里的地形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蒸汽机动力虽然很方便,但是水利资源更廉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个资源不能不利用。

兰溪是比较小的河流,它直通金华,但是金华号客轮就进不去了,所以到金华就要在这里换船。朱万化将在这里过夜,当晚朱万武设酒宴为大哥接风。

正月十二日由朱万武、章世勋陪同,朱万化用半天时间视察曙光基地。自从主要的工业迁移台湾之后,曙光基地的规模就不再扩大了,即便如此,这里也是工厂林立,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基地,并且品种齐全,配套完备。从冶炼、轧钢、机加工一直到各种成品的专业工厂,有数十家之多。现在这些产业都由朱万化的小舅子章世勋管理。

逗留半日,他们改乘小船从曙光基地出发前往金华,正月十三日中午到达金华。除了朱万化的随行人员,还带上了曙光政务学校的一批学员,这些学员将作为各个府县的政务改革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改革之后,将充任各级官府的雇员。朱万化也带上了章世勋,意思就要在浙江改制中使用他。

台湾建立的各种学校都从这里抽调的大批的教员和学员,但是曙光基地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学校,所以这里也有大量的学员可以使用。

......

次日,朱家两兄弟开始商议浙江改制立宪的各种事宜,在朱万武的小书房中只有这两兄弟和做记录的春香。

朱万化说:“政权的两大要素,一个政权的各种机构的建立,另一个就是军队以及辅助的准军事部队。”

“大哥,台湾是我们驱逐泰西人占领的,没有大明的其他军队。辽宁是我们平定叛乱占领的,解散东江军顺理成章。山东就分两种情况了,登州的营兵撤到天津卫,卫所就地解散。那么浙江就要仿照山东的办法处理了,大哥,你觉得行吗?”

朱万化说:“建立完备的政权,军队就要统一了,除了国防军系统,其他的军队就不能再存在下去了。你说的办法对。原来的军队也只有这两个出路,一是就地解散,人员分散安置,二是离开浙江,没有第三条路。

在我大明浙江是稳定的后方,因此营兵极少,几乎没有,绝大部分是卫所兵,此外还有一些民团,比较成规模的就是盐丁。营兵、盐丁、民团,就是一遣散二离开,没有别的办法,相对简单。卫所是有土地的,他们扎根于此,开拔迁移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遣散一条路。”

朱万武说:“卫所的土地,经过两百多年的变化,还保留在士兵手里的已经很少了,流失的土地大多集中在卫所军官的手里,也有部分外流。对于这些土地如何处理?还有就是无地的卫所兵怎么处理?也是仿照山东的办法吗?”

朱万化说:“对,山东处理卫所的事情你也参加了,就仿照山东的办法:卫所军官只要同意离职、离开卫所、离开部队,则他们手里的土地不管是怎么来的,我们就都承认合法,给他办法新的土地证。如果不同意离职,还要坚持维护自己的卫所,则对其所拥有的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展开调查,不合法的部分一律没收,并且按霸占的年度追缴费用。我们的国防军要派出部队,就近驻防,监视、防范他。即便如此,一年之后我们稳定了,对他们就要强制解散,不服就关监狱。

对卫所士兵,全部发放遣散费,对于失去土地,失去生活来源的,可以按照:参军、移民、进工厂、和贷款购买土地的办法。参军当然要审查条件,合格的收入武警部队,我们的武警要大力扩编,原来只有一个营,要扩为一个师的规模,维护全省的治安。移民是我们最欢迎的办法,因此,尽量鼓励移民,在迁移费上给予优惠,力争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参加移民,浙江人口密集,今后的移民工作还要继续下去。对于进工厂的优惠安排好一点的厂家和好一点的工作。对于购买土地的曙光银行给予优惠利率贷款。

愿意撤出本省的其他军队,也要发放开拔费用。”

朱万武说道:“浙江一面临海,南面临福建,这两方面防卫上简单一些。大海不用说了,它在东海舰队的防区之内,毫无问题。福建方面与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都是山区,人口比较稀少,我们在主要的关口设哨卡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江西、南直隶(江苏,也包括安徽的大部分地区)却是要规划一下哨卡,兵力,必要的地方还要住正规军。我们一个师的武警部队就差不多用去了一半,其他地方的治安还要维持啊,所以兵力还是不足。”

“万武,武警不定编,比如面临南直隶的一段,安排一个营的武警,如果不够,营之下可以增加连,连队可以增加士兵,一个班定员15人,可以扩到20人,这就够用了。

但是注意初期只有经过考验的,老部队的武警,可以装备部分火器,其余的都是冷兵器,把我们的仓库清点一下,不够用的找曙光基地生产一些,也可以装备木棒,其实他们不打仗,木棒就够用。

另外就是警察,对于警察要控制人数,原因是警察素质高、薪水高、权利大,所以人数不能多,山东的警察你也参与组建的,可以仿照山东的规模。”

--- 第259章完 ---

(本章完)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